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铜镜基础知识

  铜镜,也称青铜镜,是青铜器中很小的一个门类。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铸造和使用铜镜的呢?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历史考证。正如某些发明创造被归功于黄帝一样,古人也将铜镜的制造和使用归始于黄帝:“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上世纪70年代,甘肃齐家文化墓葬中先后出土了两面铜镜,距今约4000多年,应属铜镜的初起形式。

  因为其本身可以造出景像的原理,铜镜被古人赋予了很多别的意义。这么一件老古的手工艺生活用品,到了现在却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似乎是一种悲哀。但仔细想想的话,这也是正常现象,铜镜背负着使命而来,当完成使命后,自然会被更加先进的玻璃所取代。铜镜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而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镜子的作用也并不会消失,我们照镜子时,又岂是简单的“臭美”?照见自己相貌的同时,正衣冠、治内心、自爱、自省,则才能自强不息!

  铜镜珍藏中最讲究版模,头模镜最 受 欢 迎。所谓头模镜,是指第 一次浇铸的铜镜,纹路清晰的,价值远超过二模、三模镜。一般来说,外形出处完全一致的铜镜,由于清晰程度不同,在珍藏市场上的成 交价格可能相差好多倍。

  战国中期,铜镜的种类繁多。铜镜的纹饰也有所变化,如花叶镜中的叶纹镜从简单的三叶、四叶到八叶,还出现了云雷纹地花瓣镜、花叶镜。四山镜的山字由粗短变得瘦削,在山字间配有花瓣纹、长叶纹、绳纹,相当繁缛。还出现了五山镜、六山镜。这时出现的镜类有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连弧纹镜、金银错纹镜、彩绘镜等。

  汉代、唐代铜镜为一次铸造成型,纹饰流畅,铭文清晰。而宋代以后在铜里加人锌,而且含锡量明显减少,含铅量增多,因此,铜质、色泽均有变化。由于合金比例的变化,一般后仿铜镜没有以前的精致,如铜质粗糙,纹饰模糊,在制作上显得生硬,纹饰线条不流畅。

  铜镜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已经远远超过了瓷器的制作。“先设计纹饰图案,现在尚不完全清楚是用泥、石材还是其他材质做模,有了模子以后再拿土胚打制泥范,之后再风干一两个月,烧制成陶范,然后用配伍好比例的青铜液进行浇铸,最 后做后期加工打磨。”一直到秦汉之后,青铜器逐渐被一些陶器所代替了,但是镜子是没有替代品的,所以一些古老的工艺都延续到铜镜上,做得也越来越精细,一度达到了青铜之巅。

  在我国文献史籍中“镜”字最早见于《墨子·非攻》和战国末期的一些著作中。史籍中出现的“鉴”字有的可以明确看出是专指以水鉴容的。如《庄子·德充符》中记载,“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铜境初步鉴定
战国铜镜赏析
战国中晚期五山纹青铜镜
铜境的秘密,公布于众!
馆藏隋唐时代青铜纹饰铜镜赏析
【青铜文化】战国时期山字纹镜赏析(图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