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咸丰出一道题,此人作出千古绝对,被钦点状元,40年后创北京大学

文/访客

咸丰出一道题,此人作出千古绝对,被钦点状元,40年后创北京大学

咸丰九年(1859),时局动荡,早已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面对越来越强大的起义军,皇帝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通过天天喝酒,来将忧愁、惶恐等情绪勉强压下去。

而学过历史的我们,则知道太平天国运动有其失败的必然性,所以,年初的时候,前线便开始取得胜利,消息传到皇帝耳朵里,才让他稍微安了心。

而因为战争,咸丰皇帝原本想取消在春天举办的科举考试,也因为前线的胜利,皇帝心情稍微好一点,才又下旨让考试按时顺利进行。

军机大臣肃顺受皇命监考,而这位本该公平公正的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清朝重臣,却偏偏擅于利用自己的身份,暗地里贪污受贿。

当时参加考试的,有个叫高心夔的人,学问不怎么样却精通逢迎拍马屁的一套,为了能在考试中拔得头筹,这人便想尽办法,花大笔钱买通了肃顺。

拿人钱财的肃顺自然要替高心夔解决问题,而在考试之前,监考官要宣读考试的规则,肃顺就故意对台下的学子们说考试的时间不多,让大家尽快答题。

而肃顺说这些话真正的意味是要告诉高心夔,让他快点根据提前准备好的参考答案写,等高心夔写完,他就会立刻开始收卷,这样的话,其他的考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试卷,而写完正确答案的高心夔,就非常可能是第一名。

其实在那时的科举考试中,考试结束的规矩是等到天黑,或者是最后一位考生考完,肃顺的做法,显然不合常理,一些通世故的考生也已经知道,监考官的心已经偏了。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提出异议,谁敢当场质疑考试的监考官和朝廷重臣呢?轻点的可能会被扣上个作弊的帽子,永远不能参加考试;重的还可能威胁到性命,毕竟他们也只是一群无还手之力的书生。

大家都交完卷子之后,就会由负责阅卷的大臣们一起决定本次考试的前十名,然后报给皇帝,由皇帝来决定谁是第一名。

以为自己肯定是头名的高心夔,在最后却得知,自己竟然连前十都没进,眼看大把的银票就打了水漂,他肯定不依,于是,又找到了肃顺,肃顺面子上也很挂不住,就不依不饶地找到了咸丰皇帝,污蔑各阅卷大臣存有私心,主张重新阅卷。

本来就因为战事烦心的皇帝,实在是受不了大臣们的吵吵嚷嚷,一生气,干脆就让人把前十名带到大殿上,他亲自出题,答得好的人,当场就封状元。

这下连肃顺都慌了,皇帝亲考,以高心夔的水平肯定过不去,而且高心夔压根连前十都没进,也根本不可能被带到大殿上来,但皇帝已经说了要亲自考核,事情已经可以商量的余地了。

那最后,这场考试的第一名会是谁呢?这状元啊,归在了一个叫孙家鼐的人头上,这人连续几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落榜了,但他不放弃,一直下苦功夫读书,这才得了状元的荣耀。

而当时咸丰帝出的是一道对联题,内容要包含“清朝的兴盛”,在大家都紧张兮兮地冥思苦想时,孙家鼐第一个走出来,答道: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民意,雍和其体,乾见其行,嘉气遍九州,道统继羲皇舜尧;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色,光华照日月星辰。

这副对联不仅描述了清朝百年来兴盛的场景,还包含了对未来盛景的祝愿,最妙的是,这幅对联里还列出了清朝历代皇帝的年号——“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

而这位孙家鼐中状元之后,一路升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1898年,孙家鼐被光绪皇帝任命为管学大臣,负责管理新创办的京师大学堂,而这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如今我们熟知的,北京大学的前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落榜举人写了一副对联,被咸丰钦点为状元,40年后创办北京大学
落榜秀才写下千古绝对,夸了皇帝祖宗6代,皇帝大喜:你就是状元
此人一幅对联成状元,北京大学就是他所创
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孙家鼐,妙语连珠中状元,书法艺术水平高
一“神对联”竟让皇帝钦点他为状元,只因一联皇帝夸了皇帝六代祖宗
对联赏析(51) ——一副“拍马联”,赢得状元头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