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们常说“敲竹杠”,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何历史渊源?

人们常说“敲竹杠”,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何历史渊源?

看不尽的人生百态,说不完的世间浮华。俗语、民谚作为农村地区广为流传的“老话”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随口而来的“老话”分量有多重,历史有多远。人们常说“敲竹杠”,这么一句老话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其中又有何历史渊源呢?

“敲竹杠”尽管很多人知道这句话却不明白敲竹杠到底是怎么敲的,首先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小说中的原话是这样的:“兄弟敲竹杠也是会敲的,难道这里头还有竹杠不成?”

这本小说的作者叫做孙锦标,是江苏南通人,为了解释敲竹杠这个词,《金陵杂志》中也提到了“敲竹杠”,在杂志作者看来“敲竹杠”是上海话,不过后世看来,“敲竹杠”更是来源于三个家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

第一个故事:

时间回到清代末年,在这个时间段有林则徐查禁大烟一事,闹得满城风雨,各地查禁鸦片,然而富贵险中求,总有些人喜欢打擦边球。有一个水运商将烟土藏在竹杠中偷渡,想要以此逃避官员的检查。

这一天,商船行驶到浙江省绍兴码头,检察官等数人上船例行检查,并没有发现烟土后准备放行。但是好巧不巧的他遇到了一个“专业”人士,因为这位官爷吸着旱烟走了上来,后随手将烟筒杆在船上的竹杠上敲了几下。

这么一手直接让船商慌了起来,以为这位官爷凭借着竹杠中的声音,知道了他偷偷藏鸦片的事实,于是乎赶忙掏出银两贿赂官员,以此请求包涵。至此之后,敲竹杠一词也算流传下来,似乎是在告诫被敲竹杠的人,要识时务者为俊杰,赶紧破财消灾,吃亏认怂。

第二个故事: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从前有一个渡口,一位艄公在收取过河钱,结果一位打扮成乞丐模样的人死活不给钱,艄公看这个人穿着寒酸也是起了恻隐之心,便叹了一口气想着就与人为善,让他过了这个河。

但因为之前问乞丐要钱是伸着手的,为了让伸出的手收回来更加自然雅观,艄公便顺势敲了一下乞丐怀中抱着的竹杠,却不想这一敲却敲出了大名堂

原来这位乞丐其实是得了一笔意外横财,可能不是什么干净的路子,因此当船工无意间敲了乞丐的竹杠之后,乞丐以为船工发现了,害怕他报官,于是赶紧悄悄的塞给艄公一些银子。艄公觉得非常奇怪,不是之前没钱吗?怎么又给钱了,于是不信邪的艄公又敲了一下乞丐的竹杠,结果乞丐又给了一些银子。自此之后,人们把勒索财物利益的行为当作敲竹杠。

第三个故事:

第三个说法则是发生在四川山区,说是有钱人进山烧香需要乘坐一种用竹竿做的滑杆,滑杆需要人抬着走,有些不厚道的人家在抬着客人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就会敲着竹竿要求增加工钱,要是不给钱就把人扔在半山腰上,乘坐滑竿的人没办法只能掏钱。

很明显,干活的人不仅不讲究诚信,还了勒索客人钱财。此处将敲竹杠排到了贬义的位置,之后的说法也更加贬低了敲竹杠的意义。说的还是清朝末年市场上,一个店家在收到钱之后会将铜钱装在竹杠里,晚上全部倒出来盘点,结果当时有家店铺老板就很不老实,每当有外地顾客进门之后,老板便敲竹杠提醒伙计要载客,久而久之,敲竹杠便成了勒索他人的代名词。

最后,“敲竹杠”无疑是件不正当的索财行为,然而传说故事中所介绍的敲竹杠说敲诈的都是一些心中有鬼的人,做错事情在先,看似因果轮回报应不爽,然而在真正的现实生活当中被敲竹杠者却往往是受害者,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被敲过竹杠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们常说:“照葫芦画瓢”,这句农村俗语怎么来的?有何历史渊源
文史百科:“敲竹杠”的由来
常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有何历史渊源?跟皇帝有关系
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背后有何历史渊源
“天要下雨”为何会接“娘要嫁人”?有何历史渊源?看完长知识了
俗语:“人敬有的,狗咬丑的”,这句话很有道理,现实就是如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