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別推荐】时光的过客(组诗) / 龙 郁


你穿过世事朝我走来,

迈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一座空城……

》》》时光的过客(组诗)

 龙  郁 

龙郁  人称“诗痴”,自称平民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参加《诗刊》社第三届“青春诗会”。在海内外数百家杂志报刊上发表诗作数千首。著有诗集多部。

竭泽而渔

秋。枯水期

爱流不流的小溪鱼困浅底

选一段河沟

上下一扎

我和小伙伴们,决定

来一次竭泽而渔

尽管,那时的我们

不懂其中的词义

只管一桶一桶地往堤外舀水

直到水落石出

那些漏网的鱼们虾们

全都露出了背鳍

这时,该下手了

趁浑水摸鱼……

直到我们从浑浊中抬起头来

突闻上山下乡的消息

那一刻,我们全都懵了

无暇顾及水中的傻鱼

同一首歌

起句是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十八岁的歌声刚打骨朵

我们,就站在歌的两端……

尾句是

“满腹的心里话,没法讲出来”

没讲出来,一首歌就老了

对牛弹琴

准确地说是二胡

随我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

豪情早已偃旗息鼓

一腔心事,交由琴声述说

听众是生产队里的牛群

当然,还有麻雀

初听“江河水”在眼睫泛滥

不解音律地望了望我

久而之久,也就听怪不怪

即便面对暗藏杀机的“八面埋伏”

也不理会楚歌

不是对牛弹琴

是用音乐喂牛

现在才知道,这也是一门科学

难怪知识青年回城后

牛几天不吃草

不知是怀念琴声中的豆芽瓣

还是在想念着我……

瓜田李下

笨手笨脚地在瓜田

学习伺弄庄稼庒

我喜欢她拨开叶片探出笑靥

骂一句:傻瓜

心中,美滋滋的

好像真要漫出的糖水来

我虚心诚恳地

向贫下中农的女儿学习授粉农技

还真有点瓜田李下……

只是得小心点儿

瓜,正在扬花

断了瓜秧,也就是断了念想

只盼瓜快快成熟、长大

在冰雪聪明的她面前

——我傻,我瓜

最喜欢躲在高高的谷堆后面

她捧着我,我捧着她

丰收的喜悦从瓜瓤中溢出

个中滋味,已不在话下……

遥远的口琴

我把成都的乡下

想象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小布尔乔亚的口琴

不合时宜地吹响

这靡靡之音

远离“东风吹战鼓擂”的合唱

在乡下,云没有觉悟

风没有立场

青菜萝卜信以为这是

贝多芬歌颂红太阳……

四周静悄悄

只有口琴在尽情地唱

一呼一吸都充满了

对异国的神往

(那时,我不识阿赫玛托娃

不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契卡的子弹,穿过了

那么多俄罗斯人的胸膛)

可精神的饥荒

有时会胜过肉体的饥荒

我忘情地吹奏着

尽管没有心上人坐在我身旁

只有老家的那条土狗

好奇地看我把音乐的骨头

啃出美妙的声响、

地当床,天当被

躺在夏夜的草坪上

我体验着:地当床,天当被的滋味

这床,宽敞是够宽敞的

还有虫呜伴睡

只是,月光的被子略显单薄了些

流云像被抽走的棉絮

躺在乡下,想城里的家

浪漫,但无法入睡

我腰痛的毛病就是在当知青时落下的

岁月如梦啊!月华如水……

执迷不悟或立场坚定

他立场坚定

相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相信太阳的神圣

相信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受苦

得继续革命……

只是分不清,什么是

社会主义的草资本主义的苗

而不知从何做起

眼下,瓶中无油盐,缸中无稻米

还轮不到他起来造反

肠胃先造了他的反

这才知道:要解放全人类

必须先解放自己的肚皮

生存能力

终究没有学会种地

只是玩玩泥巴

但跟着吃苦的农民一道吃苦

才知道——

苦的营养丰富

苦的学问很大

总算熬过来了

八年难忘的知青生涯

所谓生存能力

就是随便找个地方一蹲

就能够生根、发芽……

受伤的小芳

爱。是能杀人的

词典上,一个搭配不当的成语

叫:痴心——妄想

当一群知识青年

把城里的月亮挂到村头的树上

便乱了满山的花香

长街。高楼。汽车

罗曼蒂克的剧场

见惯了放牛娃的山里妹子

突然见到白马王子

能不心旌摇荡

最痴的眼睛又圆又大

最傻的辫子又粗又长

终归,雁南飞了

催人老的是飞逝无踪的时光

而今,那个乡下大婶

最怕听人唱起: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被窝中的手电光

月黑头,床前无霜

也伸手不见五指

一个知青,正打着手电回家

而家,远在天边

回是回不去了

他不过是在夜的上凿洞

思念城里的老家——

当黑字落在白纸上就是

——亲爱的爸爸妈妈

可冒号之后

就再也冒不出一个泡泡

写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吗

写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吗

电筒的能量很快用完

被窝中,一条稀里糊涂的小河

在白纸上掀着浪花……

惨叫的蝴蝶

在遥远的异乡

我听见了一声蝴蝶的惨叫

像疼痛那么宽广

这惨叫声

震聋了所有人的耳朵

像沉默那么响亮

一个女知青

用贞操换取一张回城的路条

能不撕心裂肺地绝望

我看见这惨叫

紧紧咬住一个时代的创伤

再不肯松口

也再不肯原谅

一个小女子的命

单薄得像一只蝴蝶的翅膀

那惨叫声

一直传到40年后的今夜

点燃了我健忘的诗行   

同是偷菜

这批过气的男女

没有几个人懂得电脑游戏

但大多偷过菜

只是不是在网上,而是“跳丰收舞”

在农民的自留地里

乡亲们装作不知道

是可怜正这群城里来的孩子

人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偷,已无可厚非

只是莫要自炫是毛主席的红卫兵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若沦落到偷鸡摸狗的程度

也就与贫下中农为敌……

偷。毕竟太不光彩

心存一分歉意

而今,当年的知青已老气横秋了

但每当孩子们喊偷菜时

都像在揭自己的老底

◆ 方 赫

可贵的是真情

——龙郁的知青组诗读后

不久前,读到了龙郁写知青的组诗《时光的过客》,暗中叫好。与之交谈,才知他意犹未尽,又补写了八首。命名为《时光的过客》,通读后觉得有话可说。

与龙郁认识是在上纪八十年代,他常来我就职的《四川文学》编辑部,向茜子请教,帮助看稿。这位参加过被誉为诗坛黄埔军校的《诗刊》社第三届青春诗会的年轻人,热情而好学。临到茜子退休,曾推荐其接班,我和沈重、黄家刚等人都举手赞同。看来几成定局的事,因作协突然决定《四川文学》不再发诗而搁浅了……

以上是题外话,回到组诗《时光的过客》上来,我在品读之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人们都像吃错了一副药。成天狂热地早请示、晚汇报、唱红歌、跳忠字舞;年轻学子则离开课堂,弃绝知识,迷醉于批斗、打杀;而后,在一声号令下,又不得不泣别父母亲人,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作为老三届的龙郁,虽说因考上半工半读学校而逃过此劫,但许多同学、亲朋好友在农村七、八年的悲惨经历,在他内心烙下了深深的印痕,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对这种全民族的悲情,岂能等闲视之?难怪,尽管是多少年过去了,他仍然难以释怀。总要时不时写下一些诗行,来追忆那段苦涩而荒唐的岁月,抚慰那些逝去的或依然落拓孤寂的友人,借以平复自己心灵深处的创伤。

19首诗,正是他蓄积已久的深沉思辩的内心独白,发自肺腑的炽热情感的倾诉。

一切文艺创作,其耐以动人的无穷魅力是真实。主要诉诸于感情的诗歌写作,更不能例外。这里说的真实,一是指:反映历史事件和客观生活现实的真实。不歪曲,不粉饰,还原其本真的面貌;另是指:表达思想感情的真实。不矫揉造作,虚假遮掩,是怎么真切感受的就如实地表达出来。

19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真实。面对这类历史题材,真实是诗的生命,有时,作者的表现就体现在一些历史片段的再现中。

且看第一首:《竭泽而渔》。它写几个小伙伴,扎断了小河沟的流水,困住了浅水中的鱼,正准备兴致勃勃地抓捕时,却突闻上山下乡的消息/那一刻/我们全都懵了/无暇顾及水中的傻鱼”。作者用这首诗打头,是颇有见地和用心良苦的。因为,它就是这组反映知青上山下乡的诗的序诗,由此拉开了知青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揭示了后面内容的总的思想倾向。其实,他哪里是在写捉鱼啊!龙郁说:我们的汉语真了不起!一个成语竭泽而渔道尽了历史的悲剧的根源之所在,试想当时的所为,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而鱼不就是被红卫兵们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的走资派,臭老九们么!龙郁的高明就在于对此不着一字,而只用一个成语就尽得风流了。可有一句谚语说得好:螳螂捕蝉,焉知黄雀在后。小伙伴们取笑困在水中的鱼儿,殊不知,在上山下乡的一声号令下,他们自己才真正变成了一群被命运捉弄的傻鱼”。这种寓言式的开篇,令人读起来,在幽默中又夹杂了几多辛酸与无奈。

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在没上山下乡以前,是红卫兵,是革命小将,是天之骄子。他们坚决听从和拥护领袖的教导,相信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受苦/得继续革命……”(《执迷不悟或立场坚定》)。他们理应担负起去解放这些受苦人的历史重任。的确,那时候我们闭关锁国。无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我们都一概不知,还以为别人真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唯有我们最最幸福。这一切,今天想起来未免可笑,但在当时却是绝对的真实。

尽管知识青年们在城市里革命豪情十足,造反干劲冲天。一当下到农村,面对一个完全陌生而又生疏远的环境,刹时间真有些手脚无措。“突然面对……一日三餐/甚至无米下炊的尴尬/才知,造反有理的口号不月能充饥……/但种地,决不是揪斗走资派/不是派性的打打杀杀”(《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严酷的生存现实,活命的基本需求,促使他们明白了“瓶中无油盐/缸中无稻米/还轮不到他们造反/肠胃先造了他的反/这才知道,要解放全人类/必须先解放自己的肚皮”(《执迷不悟或立场坚定》)。

可贵的就在于,龙郁并没有刻意去美化知青在农村的那些艰苦日子,而是老老实实地认真描绘了他们的生存现状,他们精神生活的空虚、寂寞,他们思想情感的深刻变化,以及他们不同的命运发展和最后归宿。为了对付一日三餐的饭食,他们“大多偷过菜/在农民的自留地里/乡亲们装着不知道/是可怜这群从城里来的孩子/人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已无可厚非”(《同是偷菜》)。同样,为了排遣难耐的孤寂,求得精神层面的愉悦,龙郁唯有以吹奏口琴来直抒胸臆,洗涤愁肠,只不过大彻大悟之后 ,他已不再吹奏鼓吹造反有理的东风吹,战鼓擂”,而是吹奏抒情动听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也不再担心有人或许会说你沉迷于资产阶级情趣,缺乏高昂的革命斗志。因为,在这里,“云没有觉悟/风没有立场/青菜萝卜信以为这是/贝多芬歌颂红太阳”(《遥远的口琴》)。由此可以看出,经过上山下乡、农村生活的艰苦磨炼,他们的心智已逐渐趋于成熟,开始远离那空洞的革命说教,回归到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了。在《老瓷盅》这首诗里,作者通过对朝夕相伴的一只瓷盅的形象描绘,给予“为人民服务”这一口号以正确的理解和诠释:“即使被怕剔除人民队伍时/为我个人服务的/仍是这没觉悟的瓷盅/瓷盅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装饮水/决不装风/不像有的人把口号当成奖章/天天都挂在前胸/其实,他只是在向一个人,表示自己的效忠”.这样的诗行,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见解。

然而,当十年动乱、文革浩劫结束之际,下乡知识青年掀起了返城回家的高潮,每一位知青都面临着新的抉择。可是,能否顺利返城,是有政策限制的.。所以,作者在《惨叫的蝴蝶》一诗中,深情地嗟叹道:“一个女知青/用贞操换取一张回程的路条/能不撕心裂肺地绝望//一个小女子的命/单薄得像一只蝴蝶的翅膀”.。柔弱的她,付出了何等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位知青和农村姑娘结合或热恋,其结局也将是要么返不了城,要么彼此痛苦分离,仅留下缱绻的爱的回忆。在《受伤的小芳》一诗中,“终归,雁南飞了/催人老的是飞逝的时光/而今,那个乡下大婶/最怕听人唱起/.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就正是这种情况的现实写照。当然,知青中也不乏令人尊敬的杰出人物。他们始终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为乡村的建设作出贡献,甚而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青春的乐章。正如《旧地重游》诗中所写的那样:“他们中,总算还有一位/愿意真正在泥土中扎根”,以至多少年后,同学们重游昔日战天斗地的故土时,也绝不会忘记“去看看躺在荒草中的同学的孤坟”(《旧地重游》)。

长时期来,在评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特定的历史现象时,人们习惯说 “青春无悔”。说“无悔”,大抵是指:知青通过劳动锻炼,增强了体质,学到了一些农业生产技能;特别是向农民学到了艰苦朴素,诚实善良的品德,等等。但我仍然固执地认为,悔,应该大于无悔。为什么这么说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他()们正处于朝气蓬勃、青春焕发的黄金年龄阶段,是一个人追求知识,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绝佳时期。如果进入学校,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和丰富方方面面的思想修养,假以时日,说不定他们当中会更早地冒出一些专家、学者,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从而获得斐声国际的什么奖项。可在“广阔天地”里,他们能有什么大作为呢?明眼人都知道:所谓接受再教育,不过是一种说辞,其真正的目的是解决数年来积压人群的就业问题,为减轻城市乱局,将隐患分化到农村,将危机转嫁给农民。那年代,任何鬼蜮伎俩莫不是穿着革命的理想主义的外衣。而知识青年们就这样堂而皇之地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的牺牲品。这代价未免过大了。

时光飞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离我们已渐行渐远,诗人龙郁也已迈入老年。但在回首这段经历时,却不是随大流地高唱着“无悔”,去肯定它的什么伟大深远意义,而是冷静地思考,明晰地辨识和准确地判断,决定了用诗歌来回叙这段历史。所以,呈现给了我们一幅幅当时的真实画面。那里面有血、有泪,有挫折,有无奈,有对前景的迷惘和命运的叵测。这赤裸裸的客观现实,又使他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和升华。从而,他以不注水,不压缩,不篡改的原始本真的情感来表现这一切。我们读起来,自然会体悟到一种强力,深入脑海,触及灵魂,引起巨大的震撼和久久的思索……

      

 作者简介方赫,生于成都。作家,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文学期刊编辑工作,曾任《四川文学》作品组长,《人世间》杂志副主编。著有作品《缤纷大地》(散文集),《寻找》(诗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中的老歌】《革命知识青年之歌》...
刘营知青的信 - liangshan
邮票上的知青历史
T17《在广阔天地里》
《朝花夕拾馆》第5期:那些年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宣传画欣赏:《拜贫下中农为师》宣传画/当年知青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