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api酱:我孩子跟谁姓?关你什么事?

当然,如果你将“什么”两个字换成“屁”的话,更解恨。同时也能表达一下旁观者的愤怒。但是这件事情真的跟吃瓜网友有关吗?好像有关,也好像无关。

一句话评价整件事,这就是“大张旗鼓的翻车运动”。翻车运动源于“造神”。

这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造神包括但不限于树立人设(跟娱乐圈包装明星一样),主打某种观点,过分宣扬某种团体概念等等。

这些造神运动最终在大众的视线内形成了一股子潮流,潮流中的领军人物不管他们自己愿不愿意,都一视同仁的被网友们捧了起来。

捧起来还不算,还要加点概念。仿佛遵从这些人的生活就是时尚,就是独树一帜,就是活出自我。

剩下的那些不知道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就应该被时代的马车碾碎。紧接着迂腐,愚昧等等全被抛给这些人。

有时候,他们也很纳闷。

你玩你自己的,我玩我自己的,为什么要用你的生活方式来衡量我。怎么样?

是不是很熟悉,这就是啪papi酱之前的生活理念,当然,这也是很多人的生活理念。

认为自己不同的人,是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的。但是放到别人的身上就不这样了,他们喜欢被别人理解,而不喜欢理解别人。

但是这种概念却翻车了,娱乐圈翻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

明星们经常说说一些自己都觉得可笑的话,然后将它当作至理名言来传递给粉丝,最终粉丝就会将其奉为教条。

但是这些话只有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间段才会有一丁点的意思,除此之外,很快就会被潮流滚滚所抛弃。

因为娱乐圈最擅长的就是顺应潮流而不是从一而终。可能今天大环境需要追捧蔡依林,明天就会变成了罗玉凤。

明星们之前的豪言壮语说变就变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这是工作嘛,换个观点就跟换个岗位没什么区别。

但是粉丝们却不愿意,粉丝们不愿意自己信奉的观点顷刻间就明日黄花。

因为很多粉丝们自己需要这个观点支撑自己空虚的生活。

生活中可能想要这么做,但是没有理由,不会被人理解,但是有个明星给自己站台,自己再去这样做就很顺畅了。

看,某某某也这样,他也认同我的观点,所以我支持,我也这么干。

这本来就是没问题的,我们孤立无援的时候,总是希望找到一个大佬给自己站台,刚好这个大佬就出现了,很多人孤立无援的时候,大佬就可以收获更多的粉丝了。

大佬很高兴,这就是粉丝经济,流量就是这样变现的。但是大佬们忘记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种记忆可以渗透进你祖宗十八代的坟里。

因此,互联网时代,删微博成为了常态,所有人都不会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今天说的话,在将来的某一天就会翻车。

时常保持删除微博的良好习惯对于一个混迹于互联网时代的大佬来说那简直是家常便饭。但是微博是可以截图的啊,截图是可以保存的啊。

为什么很多明星们在手滑点赞后,即使下一秒火速取消都会热搜一天,就是这个道理。

大佬们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就还有大佬更愿意沉默,以不变应万变。任凭风雨飘摇,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松口。

因为他们知道,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是记忆的持续时间只有七秒,一旦过去了之后,大家的注意力就会被下一个热搜吸引,然后自己就彻底地安全了。

知道风雨什么时候会离开没什么大不了,问题是很多风雨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来。

Papi酱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知道,自己就在母亲节这一天晒了个娃而已,为什么就能呼风唤雨?

这本该是正常操作啊。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papi酱忘记了互联网的记忆,网友们最擅长的就是将你之前的话与你现在的生活做一个对比,毕竟,娱乐圈最喜欢的就是用打脸来搅动一池春水。

这一点,papi酱一个人怎么能干得动9亿网民。

有的人就要问,这不就是取个名字嘛,干嘛上纲上线。这你就要问既得利者papi酱了,从一开始树立的独立女性的标签开始,这个标签之下,收获了一众粉丝,最终这些粉丝很好促进了自己流量变现。这是收获的利益。

粉丝们因为独立女性人设而对papi酱刮目相看。

这就是为她带来的既得利益,客观来看,papi酱吸引粉丝的手法与之前的另一个大佬很相似。

不过对比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就电影届来说,这两位的行为更像是韩寒和郭敬明拍电影,《小时代》短时间内受追捧,长远点来看《后会无期》似乎更好一些。

但再长点继续看,其实两个区别不大,一个掌握了关键痛点引发追捧,另一个只是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共性。

而掌握关键痛点的papi酱,如今却要陷入到自己与人设不符的闹剧中。

其实这场闹剧的关键在于,你之前的人设为你吸纳了资本,最终让你获益,如今想要抛开这个人设做一个普通人,仅仅是靠怒怼网友没什么用。

实际上,国人喜欢的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一种中庸。相信papi酱之前宣扬自己的独立女性的时候,也是为自己留有缓冲的余地的。

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多的是一些灰色边缘徘徊在两边的人。

Papi酱本身深谙其道,但是人设确实是一个好东西,收获粉丝的时候,没什么比人设更加得心应手了。

但这种人设带来的隐患他们不可能不知道。顺境时候,人设会让你顺风顺水,一旦有了波澜,人设就会成为压垮你的稻草,你避之不及。

Papi酱宣扬的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仅仅是想表达一种有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对于我们一些传统习俗的不服从,包括对于现代社会中性别歧视的不遵从等等。

但是她并不是彻底的摒弃之前形成的一些社会原则,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弃旧图新。

比如说你觉得春节不是你喜欢的节日,你完全可以不过春节,但是你不能让所有人都不过春节,甚至连元宵端午都不让。

这就过分了。很显然,papi酱不喜欢春节的时候,并没有说她也不喜欢元宵端午。

她觉得网友们会理解的,但是却错误的估计了网友们的善解人意的尺度。于是,悲剧发生了。

这虽然不怪网友,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大家对于独立女性的错误的理解有多深。

独立并不意味着将以前的所有全部抛开去,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点点的积攒起来的习惯和文化。

要去除哪里能一蹴而就。但是大家显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独立”。

这就跟我们之前强调的女权如出一辙。过分的要求某一件事情绝对,很多时候都会让人走上极端。

就拿姓名权来说,很多人觉得自由民主的美利坚,女性姓名权更惨。

希拉里那样厉害的女性,任然在自己的名字中摆脱不了克林顿。

美国的传统就是出嫁随夫姓,如果要从姓名权着手恢复女性的权力地位,我们不妨从美国做起。

毕竟,国内也没有人因为嫁人了而被剥夺了自己的本姓。

独立意味着可以获得平等的机会,而不是仅仅享受平等的权力不去旅行属于自己的义务。

一部分女性叫嚷的男女平等仅仅是为了享受更多的便利,而这种享受便利却在一定意义上更加物化了自己。

这并不是独立女性所推崇的。而仅仅是让自己的孩子跟随自己的丈夫姓,达到了这一点,也不见得就是一个独立女性,而没有达到这一点的人,也不见得就是一个被压迫的人。

然而papi酱的这种行径确实因为自己之前的言论与细节不符所致。但这件事却并非是女性独立那么单纯。

理智追星,理智生活,真正的自己左右自己的生活,真正的自己掌握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而不是寄希望于某一个公众人物带给自己一种虚无的满足感,更不是寄希望于某一种理念带给自己的一种虚荣。

有些时候,你迷茫并不是因为明星越来越多,而是自己越来越少。

……

你好,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攻击papi酱的都是些什么人?
不是所有网红都能成为papi酱
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papi无故遭群嘲,冠姓权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置顶了大半年的微博上了热搜,papi酱被质疑自导自演
papi酱:最近越来越觉得,女人真是不好做
微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