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海经VS企鹅凤梨穿山甲:用探险至怪记看东西方文明异同

小冒坚持原创的506天  最近开始研究“妖怪学”~~~

《山海经》有云:又东三百里,曰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复生。食之无肿疾。

这段话的意思是,再往东三百里,有山名为柢山,山上有很多流水,没有花草树木。水中有鱼,外形像牛,在山坡上栖息,有着蛇一样的尾巴,有翅膀,翅膀长在肋骨处,鸣叫的声音像牦牛,这种鱼名为鯥,它在冬天蛰伏休眠如同死亡,夏天又重新苏醒,只要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患痈肿类疾病。

我们东方有《山海经》这部记述中国古代志怪的奇书,既是地理方志也是神话故事集,书中涉及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医药、民族等方面,并保存了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远古神话和寓言故事,包罗万象,多彩纷呈。《山海经》充满着神奇色彩,又饱含中国古代人文、自然知识。

那么西方文明有没有类似题材的书籍?

这本《企鹅、凤梨与穿山甲》,巧妙地选择了一个微小的切入点,搜集了自中世纪以来,尤其是地理大发现时期以来,人类探寻新大陆、开辟新航线的途中,各旅行家、探险家第一次见到某种动物、植物、风俗人情时的见闻与观察。

奇妙的相遇,有趣的知识,撇开一切背景故事和人物身份以及所作所为,更加轻松随意。




(一)回到地理大发现时期,第一次遇到完全陌生的新物种

1.东西方画风各具文化特色,十分清奇

人类面对未知的时候,不论东西方,都是先用习惯的物种做类比去描述,但西方探险家语言朴实,画风清奇:

西方吃货灵魂也不少,看到稀奇动植物,脑海里总会不自觉呈现的是——吃。

  • 谈起金刚鹦鹉——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最可爱的鸟了。它们的肉是黑色的,味甜质硬——好看的东西,都要讨论一下,好不好吃!

  • 对火烈鸟外表的详细描述——靠近舌根处有一块肥肉。脑海中禁不住就是一本正经之下,但看到什么稀奇事物都很想尝一尝的大胆人类。

东方的《山海经》,则充满了古文的意境美感,言简意赅,刻画深入肌理。

同样是吃,一定要有个顺理成章的名头,我们可不是单纯为了口食之欲:

青丘山篇这样写道:

再往东三百里,有山名为青丘,山南蕴藏着丰富的玉石,山北蕴藏着丰富的青雘。山中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狐狸且有九条尾巴,鸣叫的声音如同婴儿啼哭,会吃人;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可以不被邪气、毒气入侵。

山中还有一种鸟,长得像斑鸠,鸣叫的声音好像人类在吵架,名为灌灌,把它的羽毛戴在身上会让人意志坚定、不受迷惑。

英水从这座山起源,然后向南流入即翼泽。泽中有很多赤,外形像普通的鱼,却有着一副人的面孔,发出的声音如同鸳鸯,吃了它的肉就能不生疥疮。

联想一下我们流传千年的美食文化,吃,必须有讲究。

2.语言风格,大相径庭。

西方非常写实简洁,就像一丝不挂的工作实验记录,以一种日志或随身笔记的形式传达。

而东方,不仅在文字描述上突出文采,更会伴随很多浪漫的传说,猎奇的想象。

这就不只是反映在中国古籍记载,日本文化中的神话也是如此。

比如我们夏天常见的蜻蜓,在日本则被当做是祖先的坐骑,有的地方甚至禁止追逐蜻蜓,也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神。

盂兰盆节期间,任何地方都禁止杀生,因为人们普遍相信会有红蜻蜓降生到世界上。

即使现代科学研究早就足以推翻这种异常古老、具有文化基因性质的精灵观念,更多人还是愿意相信这个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

3.对未知的态度:是否有敬畏之心

东方文化,对自然的未知事物的态度,也和西方流传的神话传说的感情色彩,有些许不同。

就像上述提到的,在日本,第一次接触蜻蜓的人,一定在生物学的理解认识之外,赋予了这个物种更多文化观念的形象。

不管《山海经》的记述中,神话的成分有多少比重,我们都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得到,作者和相信这些传说的人,总会伴有很多敬畏,希冀和期待。

很多奇珍异兽,总会有神奇的治愈功效——在那个医疗条件和生存环境恶劣的环境下,大家对新发现,总是又又怕,猎奇之外,更多的是忍不住心生希望,让无能为力的事有了一丝缥缈的希望的寄托。



(二)当第一次接触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第一印象”颠覆“刻板印象”

严格参照历史考证的《企鹅,凤梨与穿山甲》,仿佛带读者穿越回过去,第一次与新物种面对面的历史性时刻,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都变得不寻常,只言片语,让人意想不到,忍俊不禁:

比如我们现在也都是“凤梨自由”的富豪——因为凤梨起初获取不易,所以欧洲一些国家的富人将凤梨视为身份的象征。

颠覆了我们原有的认知,去看待熟悉的事物是一种乐趣;了解前人用“第一印象”代替了想象中的刻板印象,也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比如书里详细列举了,每一次发现新大陆,接触新的人类文明的故事:

最遥远神秘的北极大陆,几百年间探险者的付出各种代价,才换来了我们对他的认知。

15世纪末就开始,但直到19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探险家们才真正完成了探索北极的计划。

莱斯利教授等人所撰写的《极地海域和地区的发现与冒险》,记载了他们到达北极之后所见所闻:

“原本觉得那是不毛之地,荒凉晦暗、寒风刺骨,不适合生物生存,对维系生命极为不利。然后,北极地区蕴含的生命力远超人类想象,它富含无穷的资源,大自然让此地的裸露岩石与严寒冰洋孕育了各种生命,都是热带和煦暖阳下罕见的活物。”

人类总是在一次次探索尝试,发现并颠覆中,不断进步的。

(三)这本书的出版有什么意义?

这本看似平平无奇的小书,很容易就看完,到底有啥意义?

1.再一次感受人类精神的传承

好奇心,是驱动人类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毋庸置疑。

看似这发现新大陆,新物种的奇迹经历,主要靠运气,而是都是在漫无目的或者异想天开的坚持探索中的意外偶得,却又不可置疑的他们能取得成就的必然性,蚍蜉可以撼树,朝闻道夕死已矣;

艰苦的探索之路不是冒险家无用的盲目空想,而是出于向人类探索精神的致敬。

这一种坚持,勇于尝试的信念,也是可以适用于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2.由点及面,开启自己也没发现的兴趣点

《企鹅,凤梨与穿山甲》的切入视角小众又细微,即使它关注的是,不那么吸引人,也没有很高大上的话题,至少让这个点,能被更多人看到,就有机会遇到真正感兴趣,会受到启发的潜在读者。

我们可以从这些浅显的点,引发兴趣,逐个深入——比如北极探险四百年间的故事;比如凤梨究竟是如何普及千家万户。

我从不觉得,研究课题也好,兴趣爱好也罢,以及关注点,有任何高下之分:

季羡林先生用了晚年宝贵的大量时间,仅仅在研究“糖”——他撰写的共分三编的《糖史》,通过严格的考据研究,揭示了蔗糖千百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过程,呈现了隐藏在蔗糖背后错综复杂的文化交流史,成为研究蔗糖的文化史与科技史巨著,并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

小,不是缺点;以小也能见大。

3.重新重视起小众冷门文化的传承问题

我最近在认真翻看《中国妖怪故事》这本书,这是《山海经》之外,我第一次看到国内出版了详实,系统,全面的偏门领域研究书籍。

中国的妖怪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从未断绝。古人写妖、写怪,除了博物、志趣,其实更关注的是人的世界,并融合了神话学、民俗学与宗教学的综合知识。

日本就有体系健全的“妖怪学”——主流认可的观点是,倡导妖怪学的目的,是要用科学眼光揭示传统文化有关妖怪的种种观念和叙事的虚妄本质,更可以研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学和文化发展史。

反观我们对这些未知小众领域的态度,和整体倾向于“短平快”的高效节奏,如果时光倒流,我们也许未必能发现企鹅,凤梨和穿山甲。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因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开启了对未知世界的一次次勇敢探索。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续写我们人类的文明。

地理大发现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夹杂了太多悲剧,比如曾经在白人探险家的眼中,“你看起来很好吃”的渡渡鸟,濒临灭绝的历史、我们正在改变这个星球以及星球上其他物种命运的历史,让原本常见的动物变得濒危。

当在《企鹅,凤梨与穿山甲》中,回归起当年的初见,幽默之余,不禁需要反思,人类自己短视的改造自然的行为,其实真的欠缺长远设计和逻辑思考。我们以为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其实很多都是单方面利己的变通和破坏。

回头看,有时候真的很必要,为了今天可以做些什么,为了明天可以变得更好。

作者:小冒,热爱阅读,平均年读110+本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在彭于晏的微博里,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一幕
山海经上十大上古妖怪 奇幻形态与奇妙故事(2)
今天的元宵怎么看上去有点怪?
《山海经》的记载可能是真的!对地球而言,人类才刚刚开始(一)
穿山甲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它
直击: 5个被摆上饭桌的物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