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石的万科时代结束!但他对体育产业的4条建议你应该收好

体育圈人www.ecosports.cn

传奇的王石有着风云际会的职业生涯,也激励和启发了一代中国企业家。此外,王石还有一个深深烙印的标签“体育”。在刚刚放下万科权杖之后,王石终于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中来了。我们不妨也回头看看他给体育产业的这4条建议。

文/ 郭 阳

王石注定是一个传奇人物,而他的商业生涯,或许刚刚结束,但是王石的体育爱好,还会伴随着他继续走下去。

1978年,27岁的文学青年王石枕着被翻烂的《大卫·科波菲尔》,睡在深圳建筑工地竹棚里。而在更早的时候,他因登山彻夜未归,曾激怒当时他的领导。


1984年,33岁的王石注册创立万科前身“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办公设备、视频器材的进口销售业务。1988年,开始筹备公司股份制改造。公司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并正式进入房地产产业。

1995年,医生在44岁的王石的腰椎处发现了血管瘤。1997年,46岁的王石休假一个月进藏,来到了珠峰大本营。

1999年,48岁的职业经理人王石要将万科总经理交给自己的接班人。那一年,他第一次登上了雪山博格达峰。人生的放弃与得到,在他尝试登博格达峰后,越发清晰。 


2003年,52岁的王石成功登顶珠峰。2006年,55岁的王石参加“玄奘之路”徒步,此后戒酒。2010年,59岁的王石再登珠峰。

2013年,62岁的王石赴剑桥开始新学习,并参加最高水平赛艇队训练。2014年,王石当选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成为在中国体育界以非体育局官方身份担任国际组织领导人的第一人。

2017年6月21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已决定不再作为万科董事被提名”,他宣布将“把接力棒交给郁亮带领下的团队”。


事实上,不光在参与体育中身体力行,王石还给体育产业出谋划策过。

早在16年12月初生态圈作为合作媒体出席的财新峰会上,王石也用用三个故事,讲述了自己这个“体育大用户”与体育的故事,从他的角度给出了一些趋势与经验。

下面就是当时王石分享的体育故事与他的感触,现在回头来看这些故事,别有一番滋味,中国体育产业人应该认真读一读。

趋势1:从跑步热看体育成为社会趋势

第一个故事是有关跑步的。我在这儿说,中国的马拉松热跟我有关系。我这么说,大家要想了:知道你登山,知道你划赛艇,马拉松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有个品牌叫“乐跑”,在国内外60多个城市推广,2公里-10公里,号召大家一起来跑。我还作为团长,乐跑组织了20多人一起去跑,后来大家都加入,组织到了70多人,后来我们算起来,乐跑带动的人数有15万人。


我们在推广乐跑那会儿,就想了要在国内推广马拉松。当时全国只有14个马拉松,现在是有300多个了。然而,马拉松热,绝对不是乐跑的功劳,是因为社会有了这个趋势。

为了健康,为了长寿,其实无论国家政策怎么样,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社会必然的趋势。跟是否有政策,是否是竞技体育,是否是大众体育,是否有群众,都没有关系。

MBA那些班,大家为什么原因去报呢?大家对聚餐啊,社交啊,去戈壁滩走路啊,更感兴趣。因为里面有社交的需要。体育也带来社交,边跑步边社交,还带来了健康,可见体育的机会到来了。

趋势2:从赛艇火热看体育的娱乐化

第二个故事,我是亚洲赛艇运动协会的主席,之前我在剑桥的时候,经常参加赛艇运动。刚去那会一个礼拜划3次,离开的时候每个礼拜划7次。后来正好碰到《花儿与少年》去那边拍节目,刚开始邀请我参加节目录制,我一看名单吧,都是“二线演员”,就没什么兴趣。

后面那一天呢,我照常在划赛艇,结束回来的时候,碰到了节目的录制,整个过程大概持续了2分钟吧,也被录制进去了。后来大家都知道了,节目通过湖南卫视播出之后火了,后来好多人都在说“王石上节目跟明星划赛艇”,最后来看,对赛艇运动的推广大大增加了。

所以,市场的机会就在眼前,机会是大把的,无论你是竞技还是大众体育,你去和娱乐、明星、网红结合起来,就能把体育推广的好。

趋势3:从登山协会看体制改革与发展

第三个故事关于登山。2000年我就是中国登山协会的主席。你说它的专业的还是群众的?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就跟体委拆分了,那么早就管办分离。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国家登山协会没法跟西藏登山学校竞争,不得已又回到了体制里,所以说呢,中国体育的确是有体制问题,他和市场是割裂开的。

相关阅读:世界屋脊下的大蛋糕:攀登珠峰是怎样一门生意?

我再举一个例子,中国有悠久的水上运动的历史——划龙舟。现在这项运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增大。如果08奥运不是选没法确定是表演还是竞技的武术申报项目,而是选划龙舟,没准就进入了。为啥不愿意选龙舟呢?我想,是因为龙舟是群体思维,是过界的。

我相信,中国的事情是自上而下的,一旦想通了,往前走了,它是很厉害的。我想现在,已经通过改革,到了体育项目的春天了。趋势起来了,是拦不住的。

以上这些是我作为用户,作为使用者的体验,下面我再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

对体育产业的4点建议

建议1:尝试与寻找合作伙伴

万科我们的用户是500万,到年底就超过香港的人数了。我们给出的10年规划里面,是到10年后做到5000万。所以你要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假如能够和万科合作,那么你应该是成功在望了。

建议2:学习UBER刺激存量

你们可以学习UBER,我不是让你们跟滴滴掐架去,UBER的本质是,在互联网消费的背景下,如何激活存量?我们老是跟国外比,说我们的体育教练不过,场地不够,但是其实呢?我们的资源的使用率是很低的。我们如何利用现状和互联网工具,把现在的资源挖掘出来,能量是非常大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吸取制造业的经验,吸引专利,形成IP,甚至输出。体育领域的独角兽之路,才刚刚开始。

建议3:中国的小众就是世界的大众

10年前我做了一个预言,说10年后世界前10的房地产公司会有中国公司,当时大家不信。结果现在前10名里有8家都是中国的。未来我相信前20名都是中国的。因为赶上了城市化的大潮。

那你说中国体育如果赶上了这样一个大潮,你在中间是有机会的。中国的小众项目,人数也是巨大的,在世界上就是大众,就会吸引国际来合作。英国300年赛艇的历史,现在有400个俱乐部,我告诉他们,我准备3年在中国做400个俱乐部,他们都非常惊讶,但是在中国,这的确是可以实现的。

建议4:小而美也有春天

至于做大还是做强,我个人的看法是做“小而美”,从小而美入手,之后没准你这个小行业也能做起来。我们万科就是,在体育产业里选择了住宅这个角度,然而万科在去年进入了世界500强,当然这是非常偶然的。至于体育里面你是做大,还是做强,就要看创业者自己的选择了。

在2016年12月,王石曾对体育产业寄语道:祝福体育产业在2017年好运。

随着王石正式从万科退场,我们也把同样的祝福送给王石先生,希望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带着自己的体育爱好,坚定持续的走下去,把体育的正能量带给更多的人。

点击下面蓝色字,获取更多资讯

用2000万回报200元,马云:没有那29天,我永远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思考

王健林达沃斯透露万达真经:投资体育就是投资健康,商人该把赚钱放在首位

10 年面试过 2000 人的他告诉你:混得好的年轻人有这 5 种特质!

在体育行业如何才能保持初心?来看看耐克创始人的热爱与感悟

长按识别上图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8岁二次创业!王石的新生意,学费40万一年瞄准富人
今秋重启清华北大对抗赛
两个人的德比 土豪恒大与全民万科的“体育观”
68岁王石打造“深潜”,估值超5亿!到底是玩票还是二次创业?
建筑师终于迎来“Uber”时代|万科neng了个设计师3P平台
63岁王石讲述他运动健身背后的强者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