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富经]秸秆变草带来的财富(2011.2.25)

>>>进入《致富经》官网

>>>进入农家乐台

    这是一家看上去非常普通的企业。在出入厂区的必经之地,立着这样一块碑,碑上的内容非同一般,它不客气的记录着企业的主人生意场上的一次惨痛经历。

    孙建仁公司职工:警示碑我说,感觉这是你自己写了一份检讨书一样,检讨你自己的前半生。

    田英申:你看写了这么多,实际上只要一句话,不要自以为是,而应该自以为非,主要看到自己还哪些事情没有做好,没有想到,还有差距,或者还有缺陷,所以自己就立了这个碑,使自己上班每一天,第一眼就能看到这个碑,再时时刻刻的告诫自己,应该自以为非。

    田英申是这个企业的主人,那块碑的碑文就是他自己撰写的。从2003年开始,碑就一直立在那里。就是从立碑的那一年起,他发现了一个商机,生意随着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也成为当地一项新型产业的领军人物。

    那么,他为什么要立碑,究竟经历过怎么样的惨败,他又是如何从失败中重新崛起的呢?

    这里是大名鼎鼎的西安市临潼区,在这块孕育了兵马俑、唐三彩的土地上,盛产着一种普通的作物——玉米。

    田英申就是靠吃玉米棒长大的,收拾玉米秸秆是他记忆中最累的活。中学毕业后他幸运的成为镇办企业的职工,然而上班不久后的一个发现让他非常不安,原因是父亲的一份帐单。

    田英申:对我来讲是非常震惊,也非常恐惧的事情,因为我父亲交给我的这个账单是欠的5700元,在那个80年代初,如果说是按我当时的46元钱的工资,要还这5700元,何其容易,那确实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

    父亲欠下的巨额外债让做儿子的田英申坐卧不宁,他意识到靠自己每月40多元的工资根本不可能还债,要替父还债就必须辞职回乡、创业賺钱。

    田英申不得不辞掉工作,熟悉的玉米地成了他创业还债的起点。他把各家各户的玉米收起来卖给四川等地的养殖大户,用3个月时间就彻底还清了父亲5700元的外债。三年以后,他成了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田英申:收购的时候群众是争先恐后生怕不拉他的粮,作为四川福建来的呢,你有多少都要,往往是三四个客户要争一个雇主,争不到手,当时我这样干了三年,能挣到三四十万元,这么个数字是那时候说都不敢说的数字。

    就在田英申賺了钱的同时,他原来干过的那个镇办企业,当时正处于困境,大伙都知道他做生意有一套,所以镇里希望他回来帮助企业重振旗鼓。

    血气方刚的田英申回到那个企业担任了总经理。当时企业全部资产加起来还不足两万元,厂区连一间像样的厕所都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家底,他又该怎么办呢?

    新官上任三把火,凭着几年来闯荡市场的经验,他大胆决定建一个粮食加工厂,把当地积压的玉米加工好卖出去,再把外地的小麦大米收回来,加工好卖给当地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实现玉米秸秆整株机械回收
玉米秸秆饲料颗粒机:小秸秆绘制大“钱”景
安徽农民不简单,一亩玉米赚了4000元,邻居义务帮忙砍秸秆
玉米秸秆治产后盗汗
玉米秸秆怎样种植平菇?
玉米秸秆青储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