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与艺术》【端午诗会】海内外华语诗人作品精选(四)


(1)赵国旗、梁文权、雨竹、子溪、金学钧、程世平、胭脂小马、承宁、静夜听雨、张芳、

(2)剑峰、冰玉、叶孔亮、夏梦、贤达、胡飞白、陈安军、入墨、寒冬飞雪、雅香居士、

(3)荆楚布衣、挽弓如月、韩庆梅、时培京、许奇伟、裴国华、方良、张文业、赵召恒、马坤茹、

(4)冬青树、薛翠珍、韩书景、金少芬、徐彪、陈文伟、李海杰、刘从佳、刘功业、张雪松、

(5)桃园晨笛、李宁明、云间方圆、鸿影、苦海、梅军、梅香、邢志强、马时遇、滕久明、

(6)王文海、醉翁诗、赵剑锋、天山来客、杨天宏、风铃子、周阳生、孙慧铭、左笔、吴昆

(1)

★赵国旗:又闻艾草香

★梁文权:端午节,我看到了你灵魂的样子

★雨竹:端午节这天

★子溪:又到端午

★金学钧:村庄的端午

★程世平:浓烈的端午

★胭脂小马:怀抱

★承宁:端午

★静夜听雨:棕子

★张芳:端午

(2)

★剑峰:端午

★冰玉:汨罗江怀想

★叶孔亮:端午怀远

★夏梦:屈原的江

★贤达:汨罗江魂

★胡飞白:外婆粽

★陈安军:小儿时节

★入墨:端阳念又起

★寒冬飞雪:端午情怀

★雅香居士:端午节说

(3)

★荆楚布衣:端午忆屈原

★挽弓如月:端午怀屈原

★韩庆梅:端午夜

★时培京:碧糯的往事

★许奇伟:端午遥寄

★裴国华:端午随想

★方良:箬叶

★张文业:觅清魂

★赵召恒:我写下忧伤的文字

★马坤茹:端午时节,麦子熟了

(4)

★冬青树:端午抒怀

★薛翠珍:端午

★韩书景:五月,怀念屈原

★金少芬:端午这场雨

★徐彪:爱上忠诚

★陈文伟:端午节情怀

★李海杰:念屈原

★刘从佳:怀屈子

★刘功业:端午的粽子

★张雪松:念屈原

(5)

★桃园晨笛:端午

★李宁明:带几颗粽子回家

★云间方圆:端午

★鸿影:菖蒲

★苦海:我不采艾蒿

★梅军:端午,倾听你的声音

★梅香:端午,荡起的情思

★邢志强:陪父亲喝酒

★马时遇:端午,端午

★滕久明:端午

(6)

★王文海:屈子归来兮

★醉翁诗:端午情思

★赵剑锋:端阳,端阳

★天山来客:端阳怀屈原

★杨天宏:香草与屈原

★风铃子:端午

★周阳生:端午吟

★孙慧铭:屈原

★左笔:祭屈子

★吴昆:端午粽香

★赵国旗:又闻艾草香

两千多个夏天过去了

天还是那样辽阔无边

云还是那样闲散悠然

田野里的麦子金黄一片

没有人注意在大地的角落里

一大片艾草正蓬勃如烟

岁月的河奔流了那么久

由小到大  由大到小

粗犷从未改变

可是在这一天

温柔成了唯一的语言

风儿轻轻   水流缓缓

一个名字在水面涟漪般浮现

屈原  这两个简单的汉字

被诗歌的酒酿浸泡了几千年

水里的菖蒲

岸上的艾草

盘里的粽子

锅里的鸡蛋

艾草的香气堆满了

每一条龙舟和小船

汨罗江的水无语

白马河的水也静默无言

每一粒水都在想着一个人

每一滴香都传达着思念

当别人都喝醉了

你还坚持醒着

当别人的脸上都涂上花色

你却清白依然

这不是你的错

这是一个时代的寒

汨罗江的水飘荡着悔恨的泪

只因为你抱着的那块石头

砸掉了所有的浮力与期盼

当一颗颗粽子被抛进江水

人们看到了明天的暖

艾草还在泼辣辣地生长

每一片粽叶里也包进了民族的呐喊

离开的骚客不再回来

可他留下的天问还在叩问苍天

谁能以食指的关节敲打历史

谁能用双脚的奔跑质问时间

两千多年过去了

还有没有这样的悲剧上演

没有人回答

只有艾草的香缕缕袅袅

飘过无边无际的蓝天

飘过华夏儿女的心间

★梁文权:端午节,我看到了你灵魂的样子

这一天

灵魂回归

一首诗

成为了主旋律

端午节

我看到了你灵魂的样子

你一声不吭

我浮想联翩

一条江

幻化为海

幻化为

一条诗意的河流

★雨竹:端午节这天

布谷鸟

叫醒了黎明

草尖上,露珠睁开眼睛

想端午的清晨,做一回祛痘的药水

我固守习俗,选

一枝细长的杨柳插在门头

迷路的灵魂

是否还有灵犀?

一把锁

不失本有的初心

哪怕,日月掉进客厅的地面

也不会放弃两扇门紧握的双手

我,在砂砾的走廊上席地而坐

剥开玉米叶包着的糯米

想汨罗江岸上的身影

那一跃

定格了悲壮的历史

那一跃

江水哽咽了千年

那一跃

有了年年感怀的今日

一粒糯米

引起一群蚂蚁的战争

走廊的裂缝里

蒲公英探出整个身子

迎接凯旋的蚂蚁就餐

我,找不到相依为命的影子

在端阳节的黄昏里

只剩下自己

★子溪:又到端午

那次,我把一只荷包送给你

从此,每年的端午

我都要拆开一只荷包

看看里面的雨水,花朵和爱的词语

这个端午就过得很有意思

这么多年,一些复杂的事情

像一只罪恶的手

渐渐掏空了我的内心

就像一只轻易不能打开的荷包

端午的大街上,荷叶青青

我却再也找不到一个戴荷包的熟人

★金学钧:村庄的端午

村庄的基石换了一茬新房

河水却没有改变流向 

岁月就在我们的身后追赶着

哪怕是在低头系鞋带的时候

头发又白了几根

村庄的名字依然响亮

人的名字在不断更迭

一个人走到一百年就衰老了

一个村庄走到一百年树就衰老了

一位诗人走了两千多年诗歌依然不老

我依偎着村庄,享受五月的大集

市场上的苇叶蘸着细密的雨滴

村头挤满了不读诗的赶集人

却在不自觉地进行一场诗人的祭祀

哪怕两千多年了

人们踩着古老的韵脚

把生活推到很远的地方去

中午,一位寻找马莲草的大嫂

在河边老柳树下剪着长茎的碧草

端午要到了,她要让千古的芳香

捆住苇叶神奇的棱角

她不是诗人,她却会寻找芳草

远远地背影,却流露出韵脚

她在河畔就是一首诗

这首诗是多么的古老

★程世平:浓烈的端午

箬叶裹着糯米,蒸腾了五月

端午的大地,带着雄黄的浓烈

龙舟载着怀念,穿越了千年

汹涌的江水,不再清澈

思绪乘着诗篇,随楚天转折

汉唐的中原,换成虎狼的颜色

红尘卷走时空,不见了英雄

寂寞的酒杯,像在哽噎

看不尽的沉沉浮浮其实经不住一瞥

想不透的成王败寇都化成一堆纸屑

所有这一切

不过生死之间,那么直接

长长午餐后,刺激的是味觉

悠悠故事中,记住的有几页

习惯的感动一年一日

是所谓过节

空空云雨后,迎来的是告别

深深往事中,留下的叫忘却

麻木的表情无时无刻

像一瓣落叶

起风了,树还在摇曳

把激情,一口吹灭

上灯了,天渐渐入夜

让世界,歇一歇

★胭脂小马:怀抱

新月如钩 五月初五

山巅的风 云朵里的雨

有不屈的心 有洁白的声音

讲述先生 佩缤纷

将楚国 坠落汨罗之水

长路漫漫 为谁而来?

虽九死无悔 为谁而去?

民生有难  纸扇无字

高唱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水隔着距离,南北隔着乡俗

粽子有一颗心愿

艾叶有经久清香

民心有山水重托

汨罗之劫 悲歌四起

鸣玉鸾之啾啾

怀抱《离骚》的人

三千年的龙舟一直在赴救的途中

★承宁:端午

诗歌的死法

除那次殉了水

别无异处

挽不回的江山

也只有

一投即安了

水中的端午

被点了死穴

艾草走不完心殇

菖蒲仍要围挂

古老之门

暴雨饕餮着生灵

而一只只肉粽却要以身相许

五月初五

天地间传来一阵断喝

除了龙舟就是饮酒

人世间到处流落着

疯颠的酒徒

不知哪位是前朝

真正的楚囚

★静夜听雨:棕子

芦苇叶、玉米叶、荷叶、箬叶、芭蕉叶

桂竹叶……

我不打算一一罗列

它们喝足水,一排排叠加靠着盆沿

仿若靠在汨罗江岸边

糯米晶亮,我们期盼饱满圆润的一生。都在里面

如果不够,蜜枣加红豆

挤在一起,依次走上叶片。沉入水底前

绑上五彩丝线。让它们抱紧,一颗和另一颗

等待焦灼漫长,江边芦苇黄了又绿

浮沉千年。这一天,怀沙的豪情一定会浮上来

揭开盖子

我们捧起屈子这个沉甸甸的名

★张芳:端午

翠色泠滢青青叶,糯黄糍枣相卷。

炊烟袅袅远山绵,粽香缥缈,十里醉村鸢。

蒲草艾柳花草鲜,龙舟渡几家圆。

汨罗江上水潸潸,楚辞吟诵,孑傲阔云天

★剑峰:端午

端午是屈子投向汨罗江的

一枚定时炸弹,溅起的浪花

高擎着一个爱国者的形象

滚滚而来的潮啸

绘描出千古震魄的悲壮

这一天,中国只有一条江

江上,百舸竞渡,千桨展翅

鼓角喧天,鞭炮齐鸣

思念之网铺天盖地

打捞一个失落了二千多年的魂

这一天,屈原

你的《天问》悲楚惜国

撼天动地

你的《九歌》昂扬顿挫

击栉而歌

你的《离骚》爱国忧民

浩气长存……

这一天是诗人节啊!人民

都在求索中寻觅屈子的英姿

都在竞渡中追忆三闾大夫的雄影

都在一首诗中祭奠一个爱国诗人巍峨的情操

这一天,华厦只有一个节

屈原啊!你吟哦的气概

让二千多年后的今天

仍璀璨生辉,光彩照人

这一天,惟有夕阳肃穆于远山

布滿血丝的晚霞

于庄重中凭吊着一位渐行渐远的不屈的诗人

★冰玉:汨罗江怀想

你把冤屈投进水里

两千年来奔流呜咽

你把忠义留在江岸

绿了青山 硬了风骨

你把爱恨写进楚辞

千古绝唱 世代吟诵

你把风流酿进酒里

醉了帝王 芳香史册

人们紧紧拥着的一条河流

以一座丰碑的姿态

在端午的这一天

接受粽子的朝拜

用澎湃潮湿的浪涛

凝望两岸永恒的诗章

★叶孔亮:端午怀远

天色苍苍也,大江奔寂寥。

斯魂系兰芷,彼岸握琼瑶。

忆昔危多杰,感时安有枭?

洪波当涌起,且待最低潮!

★夏梦:屈原的江

我是你岸边的庄稼和丛林,

千百年来生长着求索的诗

我是你波涛里疾飞猛进的龙舟,

航行在永无标出的航线

我是你的浪花;

是沉重的泥沙;

是你用大爱与忧患书写的历史

整整让世界阅读了几千年。

我是你的哀愁。

我是你的兴衰荣辱。

我是你抵御外强时的怒吼和咆哮

我是你国破家亡时的呻吟与抗争。

我是你日日夜夜焦灼的期盼

我是你的痛苦分娩的婴孩。

我是你《天问》里的几百个问号

像星星悬挂在夜空闪闪烁烁。

我是你浩淼中的一滴水。

我是你一滴一滴汇聚成的

宽广的滔滔浪波。

我是你热血沸腾的血液

我是你饱满而永不磨灭的诗魂。

我是你正直坚挺的脊梁

我是你智慧燃烧的金子的头颅。

我是你笔端流淌的墨水。

我是你永不褪色的瑰丽的诗篇

我是你诗篇里的每一个汉字和标点。

我是你大浪千古淘尽的风流

我是你潮水托起的太阳,

正在与希望一同升起

★贤达:汨罗江魂

六月飞雪

窦娥一直喊着冤

大雨不请自来

天公不公

用最黑的一朵云

打湿了屈子衣带

舟头金黄

舟尾电闪

闪出老夫子容颜依旧那么傲然

害的害了

跳的跳了

子民无泪

水的上面还是流动的水面

魂魄骑着白马与不朽

至今在浪花中飞溅、滚翻

橹桨摇出古老的神话

诉不尽

一腔楚风人怨

一千年,两千年,五千年

悠悠万代

龙舟无语

回首望断群山

光影在书写

有多少带血的文字

便有多少刻骨的记念

粽香满江,裹着炊烟

屈子想家了

不是夫子寡言

张开的嘴巴却无力呼喊

挚诚连着挚爱

又能诠释什么

不再细说生与死

一切都是苍白

您纵身跃下

知道您并非无奈

是您为迷失的众生,去寻找故园

至今您气定神闲

您根本没有离开走远

您与背叛一直纠缠着不共戴天

您化为了江中精灵

想着如何学精卫填海

您化成了汨罗江的火焰

把一江春水彻底点燃

您是汨罗江的江魂

您把世道一语道穿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实,您一直伫立在彼岸

仰天长笑

笑得城头上的王

心惊胆颤

★胡飞白:外婆粽

外婆老了,粽子壳紧巴巴束作一团

她包过的肉粽、蛋黄粽、豆沙粽

全都焦灼地留在儿女子孙体内

时而,变作夏虫

时而,凝成霜冻

时间长了,我们都习惯这种形式的转换

把过活的细节都裹进各式的陷里

把尝过的滋味都试着与粽香作比

忽然发现,外婆的粽子

成了很多人的唯心主义哲学

她老了,老得再也不能包粽子

只能把佝偻的躯干包成自己

里面矗立着她曾经玲珑的山水,而每年的季风

都会清晰地唤醒每颗疲乏的味蕾

让游离散失的魂,柳暗花明

★陈安军:小儿时节

想起来就是亲

贫穷 是那时节的烙印

但是 可吃一分钱给两块的糖

和 两毛钱能买一兜的点心

我们的玩具挂在柳树上

脆声声的哨音一吹 春花就开成粉嫩的嘴唇

想起来就是亲

群嬉 是那时节的精品

雨水 一场紧接一场

池溏蒸在日头下

我们舒展开童子无羞的纯真

把几许个长夏 搅得地黑天昏

想起来就是亲

顽皮 是那时节的本份

你摘了东家的红枣和石榴

我偷了西邻的黄瓜与桑椹

他的屁股让老爹揍得象秋霜过后的茄子

从此不敢 在打猪草的筐底撑上棘针

想起来就是亲

痛快 是那时节的冬天 常常雪落纷纷

划开两拨打雪仗

凑成一群堆雪人

小手冻成了紫芽姜

寒风裂伤了脚后跟

想起来就是亲

温馨 是那时节的上辈人活得正劲

有二老 大爷和大娘

有小姑 三叔和三婶

而今呀

生者的光阴不再坚韧 死去的唯留一抔空坟

哎哟嗨

因为 走过来的路上 脚窝太深

孩子都这么大了

我们活着的岁月 一寸摞高一寸

所以 我们真的很怀念

嗯 想起来就是亲

★入墨:端阳念又起

雨又来了

倾注在五月的端阳

不忍汨罗江的水独自怆然

苇叶包裹的棕香

弥漫着两千多年的诗魂

愈来愈浓

一曲《离骚》

在屈子飘飘的衣诀下

成了千古绝唱

艾蒿涩涩的苦味

浸透着一颗泥泞的心

壮志未酬

那愤愤的《天问》

在屈子苍苍的须发里

忧尽了祖国和人民

龙舟争相竞渡

打捞着岁岁年年的思念

从未停歇

★寒冬飞雪:端午情怀

在这棕叶飘香

祝福满天的季节

在大家欢庆吃粽子的那一刻

可否   会有人记起

两千年前

那一个个或因救父无望

或因国家沦丧

纵身投入汨罗江的英魂

端午节

五月初五五毒日

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但这一天  不是欢庆祝福

而是为了祭祀 缅怀

历史上

那一个个逝去的先人

两千年前的这一天

伍子胥为国投身钱塘江

曹娥为救父飞奔曹娥江

大诗人屈原更因救国无望

万念俱灰 

带着满腔悲愤、遗憾与不甘

与滚滚汨罗江融为一体

这是个悲壮的日子

那一天      电闪雷鸣

天地失色  日月无光

江水呜咽

龙舟哀鸣

只为唤回你那渐行渐远

逝去的诗魂

心头郁结的悲恸

久久挥之不去

无处宣泄

眼前依稀闪过那天

你江边徜徉

徘徊的孤寂身影

汨罗江畔的长叹

仿佛还在耳旁回响

江水激荡 

也释不去你的忧愤心伤

……

如今   千年了

苇叶青了又黄

黄了又青

都不足以祭奠你

离骚和天问的不朽

依旧抒写着文学史上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的华丽篇章

你那忧国忧民的情怀

感动影响了多少仁人志士

只是不知

你那凛然不屈的诗魂

是否依旧徘徊于汨罗江上空

不愿离去

但愿  驱邪的菖蒲剑

龙舟竞渡

粽子和雄黄酒的弥香

能够弥补

历史的缺憾

让你能够  能够

安然长眠

★雅香居士:端午节说

龙舟粽子艾草横,离骚干古直臣恨。

伍胥曹娥皆有传,端午驱魔需健身。

★荆楚布衣:端午忆屈原

从江堤的南面向北行走,疾风中

一匹瘦弱的枣红马狂奔而过,马背上的人

穿一袭长衫,高昂着头颅

马悲哀的嘶鸣,连同骑马人的咳嗽声

在我翻开《离骚》的那一刻

消失在千年前的楚国

穿越楚国,抚摸一座破碎的城池

旌旗和宝剑早已腐烂

那些贵族,强权,奸吏,以及历史

跟他们有关的文字都已生锈

唯有你,屈原。你的气节感天动地

你留下的诗歌光芒四射

千年以来,人们鼎礼膜拜

人间因为有你

便有粽叶飘香的端午

端午临近的日子,苇叶垂下了头颅

邻村的渔夫背着鱼网

朝着江水俯下身子。每低下一寸

就有一滴泪落下,将一粒粽子投人江心

汨罗江啊,汨罗江

你在英雄的心脏里流淌

你是英雄的江,你是诗人的魂

★挽弓如月:端午怀屈原

艾草泣汨罗悲

千载是和非

楚天从此响风雷

终日唤魂归

雄黄酒堤岸柳

忍顾月沉风锈

铮铮英骨铸丰碑

灼九宇腾辉

★韩庆梅:端午夜

午夜,难眠

打开手机

忽见明兄端午征文

蓦地,晕眩

忽听

汨罗江畔

长歌当哭   凄切悲怆

一曲《离骚》回荡中原

天庭笙箫缈缈

屈子何也

吾乃君也

随尔去也

但见江水波涌 

鱼虾聚之

楚地呼天

万物静焉

屈子何所依

托体同山阿

魂亦何所依

神州不无处

午夜

端午

擎一江绣水

与子对饮

汨罗江……

★时培京:碧糯的往事

是谁为鼓槌包上一曲离骚锥骨的叹息,

是谁跳进碧波搦圆第一只粽子的丹心,

又是谁以自已让一个日子永远像艾叶青芬警醒,

又是谁把诗敲打成每年一次回到中国的鼓点,

又是谁让龙舟竞发于每一个有水的地方,

又是谁让水和城,水做的绢,依中华古水城涉水远行,

又是谁让五月三天假期,掂量二千多年碧糯的往事

和苇叶的躯干撰写的历史,

又是谁让我们思考龙舟驶向五千年以后的未来,

又是谁让我们在江北水乡运河古城

用楚国庄园——台庄的方言、马兰湿地的苇叶、

涛沟河的大米,催动龙舟再一次出发

★许奇伟:端午遥寄

词苑难遗端阳韵,屈子篇章绝代吟。

离骚招魂鬼神泣,渔父天问声声亘。

众醉众浑前朝事,我醒我清何处寻。

怀玉投江身先去,菰叶香粽祀精神。

★裴国华:端午随想

端阳节里忆忠良,哀感行吟念九章。

湖彩龙船吊屈子,香甜角黍荐衷肠。

《离骚》典丽传今古,《天问》瑰奇世颂扬。

漫漫人生多曲折,敢拼搏击造辉煌。

屈子轻生坠汨江,后人追圣过端阳。

家家台灶蒸包粽,户户门庭挂艾菖。

斗转星移又端阳,家家户户过节忙。

团圆席上吃粽子,把酒言欢歌富强。

★方良:箬叶

山谷中,山脚下

一簇簇,一片片

箬叶,不知几多年

一年年,一岁岁

箬叶,裹着粽子

不知,米几粒,粽几颗

都装在百姓的心窝

舟连连,桨爿爿

箬叶飘江,箬叶塞河

舟齐头,桨合力   

寻觅屈原的足迹

清翠翠,香罄罄

条条江河箬叶青

水合力,人心齐

犹记世人都醉吾独醒

花有时,年有春夏与秋冬

箬叶青,箬叶碧

寒暑不能移

箬叶,看见你

汨罗江上《风骚》起

★张文业:觅清魂

醉里红尘雨打萍,春深似海话真情。

千年万里寻屈子,铁骨清风入梦萦。

★赵召恒:我写下忧伤的文字

我的笔书写忧伤的文字

忧伤的文字来自内心的深处

忧伤只关乎自己

与他人无关

忧伤的文字偶尔发出声响

会影响某些人的美梦

某些人不喜欢不和谐的声音

我写下忧伤的文字

我为屈原而哭泣

欢迎李白和杜甫再来

我放情于江海

在荒芜的岸边筑一小屋

★马坤茹:端午时节,麦子熟了

隔着三十年的路程回望,倒流河边

暑气丝毫没有消退

河水却清澈许多

五月的风躁动着

在太阳的驱使下,用舌头舔着

麦秸和麦穗

仅仅一个晌午

麦子就变成太阳的颜色

麦子熟了

倒流河边的麦子熟了

它们成熟的时节恰逢端午

麦香和诗歌的味道参杂在一起

虽然他们不搭界

却选在同一日走向成熟

麦芒经过淬火

把尖端的一丝柔情抛给了河水

作为节日的礼物献给舍身请命的诗人

而自身却更加坚硬锋利

直指苍天

★冬青树:端午抒怀

粽香馥郁味勾魂,烟伴乡愁笼暮村。

艾草驱邪滋百姓,曹娥救父感乾坤。

琼浆满盏怀屈子,雅韵一篇慰后人。

趣赏龙舟才得韵,仰天诵罢泪湿襟。

★薛翠珍:端午

五月的风

传递着艾草的清香

却让整个民族为你忧伤

是谁曾经竭忠尽智

是谁曾经白发冲冠

是谁曾经行吟泽畔

又是谁怒沉汨罗江

五月的风

将富有传奇色彩的粽子

派发到每家每户

让每个家庭,每个国民

在同一时间

品偿着民族的精髄

在竞技场上

灵动的划着龙舟

在水一方

因你而徜徉

因你而自豪

因你而勃发

你是生机

你是伟岸

你是血脉

深深融入了一个民族的情怀

★韩书景:五月,怀念屈原

五月

汨罗江里

响起诗人的呐喊

你不朽的诗眷

还在历史的长河里

波澜壮阔

我笨拙的手

写不出你伟大的情怀

我会把你的梦想

包进粽子里

慰藉远走他乡的魂

你的故事

在炎黄子孙的后代

绵延

★金少芬:端午这场雨

粽子飘香的瓯江两岸

蓄势待发的龙舟在水边摇荡

窗外,遮盖了半个江面的烟柳

穿梭着打着彩伞的人

他们在等待每年一度的竟渡

自从两千年前的一个端午日

那个报国无门的诗人

满怀忧国忧民的忧伤

投入了遥远的汨罗江

祖国的所有河流都有了血脉相连

雨,以前所未有的强韧

浇溉世间万物

浸泡了白日,喧哗了黑夜

涨了瓯江,黄了瓯江

咆哮了瓯江,惊骇了瓯江

在这个龙年的端午

老天是否拒绝人类

以如此欢快的形式纪念那人

他要将千年凝聚的悲伤

化作浩大而巨硕的泪去祭奠

★徐彪:爱上忠诚

屈原含恨投江

几千年的忠诚从未改变

我从一点一滴的细节里

找到卑鄙和黑暗横行的佐证

许多花带着哀伤盛开和凋零

许多水带着焦忧浩大和干涸

表面上的假以及谄媚的行为

只能让山峰一寸寸的陷落

爱上忠诚  世间的样子应端端正正

该绿的草绿了  该亮的光亮了

★陈文伟:端午节情怀

端午,艾草紧扣着门窗

蚊蝇鬼神不敢张望

面对粽香,人们把泪水藏进衣角

缅怀汨罗江屈原消失的身影

用箬叶和蒲草捆扎的粽子

那满腔散发的味道

不仅有糯米,箬叶的香气

还有民族灵魂的张扬

听,江面震声一片

看,击鼓手和操撸手们的疯狂

龙舟比赛是力量与速度的比拼

更是热爱祖国激起浪花朵朵的情怀

端午节,两千多年传承的风俗

是追思,爱国气节的显彰

震撼的鼓声,伴着选手们的呐喊

让汨罗江的祭祀香火永存

★李海杰:念屈原

如梭穿飞的龙舟

划破汨罗江一腔青水一腔愁

辗碎千百年那尘封的历史

穿越《离骚》响彻云霄的呐喊

从诗人如花笔尖上展放

从中华民簇的强国梦里走来

千古风流誓死不屈的屈原

玉树临风翩然今日龙舟船头

在一声声哨音里绿了江河

在一洼洼稻香里醉了山川

血色不变的汨罗江

雕刻着祖国母亲永远美丽的笑颜

★刘从佳:怀屈子

睥睨群昏宗庙远,离骚孤愤向谁说?

腥臊燕雀巢庭宇,黯淡鸾皇到汨罗。

赤子怀沙殉社稷,谗臣惑主误邦国。

苍天亦洒怜忠泪,每近端阳骤雨多!

★刘功业:端午的粽子

在我的面前

你很细心地包起那枚粽子

箬竹叶绿色的光芒

被你的柔情打湿

泡到发软的香糯米

都集合在一起

与一粒粒红枣不谋而合

企图用香甜的味道,把我紧紧地裹起

在你的面前

我很细心地剥开那枚粽子

先解开被绳索捆绑的身体

再放开被柔情激发的意志

一粒,又一粒红枣

被更多的白糯米包围着

像一团火,像一首诗

终于让这个日子,有了特殊的意义

你渴望,我能像粽子一样

只有被包裹,才能使爱香甜如蜜

我渴望,你能像粽子一样

只有被打开,才能读出历史的谜底

★张雪松:念屈原               

我在大水中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俯首聆听落日的轰鸣

从血光到剑

又从火到凤凰

我在五月修远的风中沉默

如一束苦艾从晨露中垂落明亮的怀想

巨浪淘空楚雨的豪情

梦在江底干枯

细小的鼠辈在泥沙中烂净

我还看见鱼死不瞑目

这精神的王  山间的虎

云端的鹰  诗人的父

在棕榈的阴影中接受铁石真实的命名

沉睡千年的阳光再度滑过水湄

惊动波谷的巨兽

携带狂澜去向高处

披发的长歌在最后的余辉中破釜沉舟

我在大水中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为幻像驱使

又仿佛被落日追随

眼角的泪珠将岸边的人倾覆

★桃园晨笛:端午

照例有一江水,冲刷薄得

不能再薄的江岸

菖蒲和艾草,从山野冲上大街

癫蛤蟆刻意让自己变得削瘦

只为躲过

蛇眼拍照

又一批孩子,沿着另一批孩子

老去的路途长大

线袋装着红蛋

粽子拎在手中

喊醒

一只旧粽子

雄黄成为药店走俏的品种

壮汉与破浪的龙舟

只记得输赢

记不住祭祀

肯定要去超市张罗。耳中灌进

多少江水都不重要,如果

我的孩子这一天不开心

江水就不会退去

照例有成千上万同类

把每滴江水都写成诗,只有我

无诗无字,眼里盛满

十六岁女儿的笑颜

★李宁明:带几颗粽子回家

午后的田野

布谷声声

细麦落轻香

端午来临

带几颗粽子回家

历史的长卷

风声阵阵

往来成古今

节日不灭

带几颗粽子回家

华夏的后裔

铁骨铮铮

迈步从头越

兴我故国

带几颗粽子回家

★云间方圆:端午

汨罗江上

屈原大夫倔犟的身影

迎着闪电带着天问

骑着蛟龙正向我们赶来

风尘仆仆

一腔热血化作了艾叶

挂满了大街小巷

情感化作了一串串粽子

走入了千家万户

一声声呐喊

唤起了汨罗江的阵阵急浪

一叶叶龙舟

激荡起我们对离骚的记忆

★鸿影:菖蒲

汨罗河惊世的一跳,

带走了辞赋里的香草,

还有那绝色的美人,

人们只有临河凭吊那一段殇。

你淡淡醉人的馨香,

恰似那辞赋里绝色的美人,

你翠绿细长的身姿,

又似那屈子腰间的束带。

从此,在世人的眼里,

你就是屈子完美的化身。

你可曾思念,

那立淤泥而不染的主人。

几千年来,

你淡淡的清香,

愁结了屈子多少忧伤,

可与经过的岁月一般重量?

汨罗河流过千年的沧桑,

没人去猜想,没人去计量。

只是在端午前后把你带回家,

挂在门旁,默默念想。

★苦海:我不采艾蒿

快到端午节了

我遇见许多人做的事

都不知为什么。

“采这么多艾蒿干嘛?”

因为,我没有问他

这成为我的千古之谜。

树林中遇见两个人。

一男一女

各夹一捆青草。

“采的什么?”

“艾蒿,明天端午节。”

明天是端午节

我就不采艾蒿了

明天就是端午节之晨了

我留一片艾蒿给踏青的人。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我决定不采艾蒿。

留予大地遍地香。

端午节是艾蒿的节。

★梅军:端午,倾听你的声音

我们反复吟颂

屈原,以及离骚、天问和九歌

直到胃肠饥渴,足以咽下风云

与端午,与你有关的故事

刻在时光的匾额

那么多目光的饮食,依然丰腴如昔

水可以吞噬生命,也可以荡涤灵魂

再单纯的爱也伴随付出伴随牺牲

倾听你穿越时空的声音

每一步行走,都有国、有家、有气节

借一个日子祭奠,借一场祭奠救赎

被风左右的行者,在诗语里找寻,在故事里顿悟

屈原,你把自己放进尘埃

纵身在祖国的高度

我们一路打捞,尽是楚辞和“香草美人”的朝圣

花会零落草亦枯,你身披特殊材料

即使客居洞庭,也手举红色的旗帜

照耀一湖绿水浩渺的行程

汨罗江畔,一双双湿润的眼睛投下香粽

成群结队的木桨划开波涛划开迷茫

日子阴郁,你在水天尽头左手指山右手点川

秭归因此晴朗明亮,张开母亲的怀抱

温热你湿漉漉的志向和撕裂的爱恋

而你把心刻于文字,从此缄默

回首那年那月的端午

山川失色,江河呜咽

千年的流淌,躲不过正义的追踪,侠骨的歌咏

若要我纵身,只为捧出你的精髓

代代世世,年年月月

悬于空,照耀苦难的人间,醒目而温暖

★梅香:端午,荡起的情思

听得端午的脚步

嘀哒奔来

闻得屈子的诵读

抑扬顿挫

欢语飘在龙舟

欢笑荡起家的温馨

穿起棕叶的绿

含着粒粒米的洁

端午祝福飘舞

粽子的清香招摇

熏醒屈子遥遥的魂

顶着贵族后裔

众人皆醉

君独醒于世

满腔学识与抱负

屈辱与痛心

两个屈子在争斗

纵身的潇洒

汨罗河在叹息

投进的遗憾

与端午一起春秋

汨罗河长长的情愁

迎和了诗圣的凄苦

伸进汨罗河的钩

悼念屈原才情

钓出一个盛世佳节

一张张粽叶包裹

一颗颗米粒依偎

辛劳点滴汇集

煮出踊跃的清香

粽子连着亲人的欢

粽子飘起朋友的念

粽子串起相思的甜

缕缕清香四溢

端午情怀正飞扬

★邢志强:陪父亲喝酒

正文:

骄阳  林荫  酒香

溢出的醇液

让父亲咂了一下嘴

酒盅里的酒

如渐去渐远的历史

每一粒花生米  似从历史中浸泡过

都那么的厚重

咀嚼很慢  很慢——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父亲的汗水 滴滴如血

萝卜条  每一条

都写着“断齑划粥”的故事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浸润了三十年的沧桑

咸鸭蛋的蛋黄

近一层  深一层

弥散的清香里  亦真亦幻

与弟弟妹妹同抢一只咸鸭蛋的滋味

何时变得酸涩?

风吹  云走

执杯装起父亲殷实的关怀

那是父亲心里放了几十年的甘醇

辛辣  绵长

真愿意  路上一直有

父亲不老多好!

品着父亲的“下酒菜”

每一次都有收获——

前方跋涉的路上

力气很足  力量很大

陪父亲喝酒  真好!

★马时遇:端午,端午

越来越近,越来越模糊

我真想躲过去,一个跟斗

逃到十万八千里之外

我身体内的两条泪腺,开始

抽搐、颤抖

“哗”的一声。终于以翻江倒海之势

夺眶而出

一条叫黄河

一条叫长江

至母亲和父亲相继永别远去

我就没日没夜地,跪着

跪成一条江。一条永远跨越不了的

泪江

不知什么时候,有人管它叫,汨罗江

★滕久明:端午

跳上龙舟的一群光屁股孩子

他们先将大人要做的事

先自游戏了一回

个个水性了得

划进江心的龙舟

站着一个擂鼓的男孩

江面水花翻动

潜入江底

摸出石头

抓来银白的鱼

一张张浪花的笑脸

攀扶船舷

满口江水

喷洒到对方的脸

搅起的水浪

一朵朵开在江面

漩涡   花瓣

旋转着绽放

擂鼓的光屁股娃

眼花暸乱

翘起的小鸡鸡

向江河里尿去老远

龙舟坐满光屁股男孩

齐举桡桨

一声喔嗬

冲开了水门

孩子们知道

每年五月   

需要找回一个人的魂!

★王文海:屈子归来兮

可以放下了,连同祖国的悲伤

五月初五,2287年前的汨罗江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呵

醒着有什么用?是为了更清楚地看见

那些北来的铁骑吗?或是让我再碰到

羞愧的楚王?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夫,不要笑我,也不怕你笑话了

江山万里,已经不是你我的了

包括你的小小的渔舟,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路险难兮独后来,汨罗,我来了

遥身拜一拜我的汉寿故地,旋身再朝

郢都深深鞠躬,大风,雄黄宜饮

一个没有家园的人,唯有混于江河才是

最后的选择,那些闪电,那些风云

那些藏匿大泽的屈辱与荣光

楚国,楚国,暗伤复发

一只箭你注定躲不过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还有什么比这些春天的花朵更黯然?

比流水更惆怅,比北风更血腥?

这块江边的石头也有体温,它的寂寞

宣示了它的真理,它会把我送到柔软的河床

我们会融化在一起,就像坚持的正义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薄暮雷电,归何忧?纵身一跃

鱼儿啊,这些忠实的楚民

让我们拉起手,让天地安静下来

让一切疾呼都过来歇息

让我们慢慢来,慢慢来

★醉翁诗:端午情思

端午龙舟欲开桨,离家游子盼还乡。

屈原已伴汨罗去,粽果年年飘米香。

★赵剑锋:端阳,端阳

那年端阳,屈子投江。

汨罗江畔,舟楫癫狂。

楚天悲歌,荆地萧凉。

大夫远放,天朝无皇。

鱼低翔,粽无香。

不舍大夫骨肉忠良。

去岁端阳,放灯河上。

艾蒿呈璜,渔灯衔亮。

放生放养,接琳接琅。

溯流而西,霞光万丈。

抬望眼,屈子长。

人去魂在谁能担当?

今又端阳,独坐思量。

尘内尘外,谁知暖凉。

浮浮生生,苍苍茫茫。

先人先远,后人唇亡。

谁还忆,过端阳。

三闾大夫一身波浪。

★天山来客:端阳怀屈原

汨罗江畔寻迹,

左徒三闾犹现。

楚辞一曲惊日月,

离骚声震九天。

品高气轩文华,

忠诚直言敢谏。

独怀报国忧民志,

唯落词赋高悬。

★杨天宏:香草与屈原

这个日子花开了,

还有如海的野草。

我认为今天荣誉的是草,

是你寄予忠诚圣洁的香草。

又想起你,

在这个纪念你的日子,

就像想起一位圣人。

你用楚地的方言,

写出一种特有诗歌:

让浪漫和忠诚交相辉映的伟大诗篇。

营养和滋润后代,

为诗人与诗歌留下光辉。

我在诗中看见,

你在洞庭湖,东海和长江踯躅的身影,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那是你永远不弃的故国。

路漫漫,

你上下求索,

与渔父问答,

掩涕叹息慨叹民生的艰难。

批发行吟,

虽九死而不悔,

然后用沧浪水涤荡满身的灰尘。

“众人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哺其糟而啜其醨是猪狗,

怎如你心中的香草。

你心中充满香草,

沉入清澈深深的汨罗江。

而你的灵魂向天飞去,

浑身香囊,带着长剑与天帝共游天堂。

几千年过去,

多少帝王将相轰轰烈烈,又销声匿迹,

多少风流人物总被雨打风吹去。

只有年年不变的端午龙舟竞渡,

还在永远寻找你逝去的踪迹。

★风铃子:端午

“不许去俱乐部”

从不明所以的神性指示中醒来

满城的艾香

不许躲,让我用五彩丝线

为你绣上香囊

绣上你的生肖,你的姓氏

里面填上白芷,丁香和紫苏

填上我今天给你搜集的露水

推杯换盏,我偏要你把雄黄酒

喝成交杯酒

还要吃完粽子后,立即洞房花烛夜

立即为你献上山水

★周阳生:端午吟

端午节

缅屈原

楚江渺渺

民泪涟涟

以身殉国忠

绝笔怀沙冤

把酒泣问汨罗

心系屈公涅槃

荷粽袭香龙舟竞

端阳祈君保平安

忠魂殒

心如丹

一曲离骚千古弹!

端午节

棕香萱

粽情粽意

纪念屈原

竹荷高风节

玉黍心丝缠

谁挽汨罗冤魂

岁岁端阳设坛

玉粽情浓慰屈子

离骚问天怀沙远

心记铭

情相伴

千古绝唱君难还!

端午节

龙舟喧

江上鼓鸣

舟竞似箭

棹影斡波疾

鼓声震浪惊

龙舟冲波惊鸿

舟首凌处溅雪

竞渡缘为寻屈子

忠魂一去不复归

沉海底

君怀沙

蛟龙吟江朝天阙!

端午节

到田原

寻找艾蒿

嫩叶采还

新鲜野艾蒿

凉拌护眼灿

洗净拌入糯粉

适量加水加盐

油锅炸至金黄色

艾饼只只如金钱

内洁白

艾翠缠

细嫩清滑时令餐!

端午节

艾菖悬

家家户户

门头艾冠

亦有挂蒜头

喜用红布缠

大户人家缝钱

顺治太平求安

菖蒲艾蒿悬于门

犹如门神祛毒邪

祈健康

合家欢

平安度夏每一天!

★孙慧铭:屈原

你的心再大

也装不下人间的琐碎

何况是一个无序的时代

汨罗江畔清风如剑

对面的岸远在天涯

满腔悲愤

逼来霜雪凝在须眉

一声声叹息生出寒气

就像落英的最后一刻

总是在素色中彩排

扔掉陈年累月的俗累

吟罢怀沙逐浪而去

直至一切无声息

这一刻无需记录

天在俯视

此前已属于历史

此后

五月初五留下伤疤

换得离骚传唱天下

★左笔:祭屈子

入溆儃徊唱九歌,涉江求索自巍峨。

不堪国破抱块垒,千载诗魂沉汨罗。

★吴昆:端午粽香

  

端午

是个温暖的节日

人群熙攘

满街粽香

端午

是个团圆的节日

一家人

一锅粽子

一片温馨

剥一只粽子

品一口甜蜜

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端午粽香

剥开的是乡愁

品尝的是家乡的思念

远隔千里

粽香悠悠

端午粽香

每一口

都是甜蜜的回忆

小编很辛苦,请您快到下面赞赏一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诗词 【98】端午情怀
湖南省诗词协会新潮诗会端午诗歌(旧体诗词)
「黄鹤诗苑」端午节组合诗词专刊116首
“棕香〇夏之风” 洛阳诗词学会端午诗词楹联赛
【蓝草】端午节主题特刊
端午节诗词专辑||艾香粽子又端阳,九曲离骚千古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