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景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景点大奖赛入围作品展:张英锋

张英锋

武当归来话武当

行程已经过去了大半,可潜意识里却没有一点打道回府的意思,看来人们常说的心越逛越野是真的。当电子狗提醒车驶离湖南境地时,我们的生物钟就已经被调在了湖北。其实我们走了一段回头路,为了看看改革开放的新兴工业城市十堰,出长沙不得不走回头路。也好,沿途的自然风光虽然是从车窗外滑过,但也是十分地赏心悦目,山势婉约、起起伏伏,一眼望不到头的绿。路顺着山势而曲曲折折,从车窗朝下看,走过的路在好似曼妙的飘带,缠绕在翠绿的大山身上,缓坡上的经济作物林开着小白花,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偶尔看到一两处农舍也是若有若无,完全隐没在翠竹中。一路上车子匀速的行进着,路围绕着山,头顶上飘着洁白的云朵,蓝天如洗,这样的云、这样的云围绕着这样的山、路边绿树白花,好似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

车到十堰,一边补充能量,一边观瞻十堰市容风貌。十堰市位于鄂西北部,武当山北麓、襄渝铁路线上,有两条小河百二河和犟河流经,在清朝时期因人们在两河上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十堰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名的车城。1970年设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近两年,遭遇全球性经济危机,汽车工业受到冲击,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堰经济必将腾飞。十堰也是一座灵山秀水环抱、四季风景迷人的山城,是鄂豫川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带着一丝丝惆怅,带着对十堰这座年轻而又显得沧桑的工业城市好多拉不直的问号,我们奔向了武当。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是闻名于世的道教圣地,它把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举世罕见而又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博大精深玄妙幽静的道教文化、出神入化而又柔美绝伦的武当武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处道教理想幻化中天人合一的人间仙境。从高空俯瞰,整个山群的峰林起势都朝向主峰----天柱峰,形象地构成了一座莲花形状的山系,主峰天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其余诸峰争雄斗奇。它将峨眉的秀丽、华山的险峻、庐山的幽静、黄山的雄伟集于一身,形成了以奇为主、兼有雄、险、幽、秀的绚丽多姿。因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武术之乡、国家4A级旅游区,荣获“世界文化遗产”殊荣。 

车停第一站点就是武当山大门,古山门早已荡然无存,新山门为六柱五孔仿古石雕牌坊,由大气排场。额坊刻有“武当山”三个遒劲大字,相传为明成祖朱棣字体。整个大门气势雄伟壮观,是游人留影纪念的理想之地。

传说武当山原来是无量佛的领地,无量佛就住在金顶,后来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外出云游到此,看到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由此真武大帝爱恋上这块宝地,便到天柱峰找无量佛商量借地,并提出只借八步即可。无量佛见他所要不多就答应了,没想到真武大帝法力无边,他从天柱峰顶走了八步,一步100里,八步竟然走了整个武当,从而赢得了永久居住权,武当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场地。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对它顶礼膜拜,留下来好多赞美的诗句,历代皇帝也对它捧若神明。据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赞它为“第一山”,明朝永乐皇帝封它为“大岳太和山”,意思是说武当山虽不在五岳其中,但它位于五岳之上。这虽然是传说,但从另一个方面也映衬出武当山成为道教圣地的必然。

   另外,这里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还是武当拳的故乡。中国武林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这点我在家乡宝鸡金台观就有粗略的了解。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梦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创立了太极拳,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典籍中有“三峰留玉洞,一杖下金台”的记载,同时张三丰也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他的 “福自我求,命自我造” 主张蕴含着一定的哲学道理。今日到此,又能够了解到他的一些修行和作为,内心还有些许冲动和窃喜,时间和体力的因素,在确定重点游览外我搭乘了上行缆车,缆车经过的山体几乎都是断壁悬崖,好像有谁用巨斧将山砍去了一半,险峻直立。谷深看不见底,二十多分钟的高空旅行让人真正领悟什么叫万丈深渊,体质差年龄大的人多半会心惊肉跳。

盛夏时节的武当山高山耸翠,群山连绵400多公里,虽然游览的人摩肩接踵,环保区间车穿梭不停,但整个山谷显得深幽寂静,坐在缆车上,见一座座山峰险峻无比,怪石嶙峋,形态万千。

《增广贤文》里有“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记载,仔细回忆也确实是这样,但这是道教发源地,看来道、佛、儒三教的高僧道士在选择修炼之地方面还是想通的。

太子坡,环境清幽,景色秀丽。是全山最大的道观。整个建筑布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富有韵律感。相传净乐国太子入武当山学道修炼,意志不坚,欲出山还俗。走到这里,其师紫气元君化为姥姆以“铁杵磨针”点化后,复回山中修炼,终于得道升天,成为北方的真武大帝。因为有“铁杵磨针”广为流传的说法,便在此修建了一座道院,取太子回心转意再度修行的意思,清代把这座道观改为复真观。殿前两根大铁杵象征着老妇所磨的铁杵,由于游人触摸而泛着幽黑光,诠释着宗教故事所蕴含的人们对事业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精神。我对太子坡感兴趣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闻名天下的“九曲黄河墙”,整个复真观内,有71米长的红色夹墙即九曲黄河墙,它构思布局及用意都十分巧妙,流畅的弧形墙体,似波浪起伏,气势非凡,我想,之所以设计成弧形墙体,是因为复真观地盘狭小,人们走在盈盈绕绕的弧形墙体内,踩在泛着青光的青石路上,显得幽深而神秘,再配以绿色琉璃瓦顶,犹如两条巨龙盘旋飞腾,体现出皇家建筑的气派和豪华。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内的很多建筑都是坐西朝东的,而作为皇室道观的复真观却是坐东朝西,这还是比较少见的。

 带着疑问、附和着很多猜想,我们折返到紫霄宫。走在山间的小道上,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将路装扮得星星点点,更为奇特的是这条道路全部是青石墁地的台阶和青石护栏组成,被称为“神道”。要知道整个武当山地区是没有这种石材的,看来民间传说是从川陕地区运过来是有一定道理的,神道的建筑风格、规模及长度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为人间第一神道。在古代要修建这么大的工程,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啊。

   早在唐朝,中国就有“七十二福地”、“三十六洞天”之说,紫霄宫是唯一享有洞天福地的道教福地。紫霄宫位于武当山神道旁,周围山势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紫霄宫建筑如同打坐修炼的道人稳镇其中。有“云外清都”(“清都”神话中天帝居住的地方)之誉。永乐皇帝封它为“紫霄福地”。紫霄宫整体建筑凭借山势,布局紧凑、疏密有致,首尾相顾、极具宫廷道场的气派,是武当山现存最完整的宫观之一。紫霄殿内正中神龛上供奉元代铜铸鎏金真武像,两侧分别供奉吕洞宾像和张三丰像,因为金台观的缘故,我在此逗留了好久,默默地注视着每一座古建筑,仔细观瞻着每一副绘画,虔诚地在功德箱里投了布施相传。今天普通大众能够站在这里是很荣幸的,要知道在古代香客信众是不能在此朝拜真武,只有皇帝遣臣到武当山祭祀时,才能到紫霄大殿。至此,人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要修建如此神秘的神道和极具宫廷气派的紫霄宫了。

    在神龛壁上彩绘着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孝文化在道教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有些画粉脱落了,但每一副所要表述的孝义还是非常完整。我们知道“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现在市面上售卖的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大多是根据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为蓝本。

    在紫霄宫里无论是鎏金真武像,还是彩绘的二十四孝图,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明代的艺术珍品。

紫霄宫也是武当山唯一的道场,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都有盛大的法会。来自不同地方的信众在道士及会长的主持下设坛祭祷,供斋醮神,笙箫幽幽,香烟袅袅,我想,社会在多么喧哗和鼓噪,置身于此时此刻,心灵也会沉寂,一定会有“墙外的热闹是属于他们的”感觉。可惜岁月的脚步总是依规依续的前行,麦黄的季节使我错过了盛大法会。

    在乏困满满的时候,我驻足南天门。南天门,是人们步入武当山金顶的大门,也是唯一的一条进出金顶的通道。我细心留意的是“石鱼”和“三扇门”。据史料记载,朝拜大顶的信众香客摩肩接踵,为了缓解拥挤,聪明的工匠便在门内压面石上雕凿了一条健壮灵动的石鱼,取“留有鱼地”之意提醒信众慢行。这不仅仅是“留有余地”的传说,我在乎的是它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家思想的精髓。由此我想起了著名理学家朱熹留下的“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旷世名言。

眼下石鱼早无踪影,只有浅浅的不规则的石框印痕。但古代聪明的工匠们巧妙地将道教的智慧融入生活实际当中,用无言的方式在教诲着后人。岁月在流转,时序在更替,而“留有余地”已成为人生哲理,并作为人们待人处事时的一种良好品德而备受推崇。

武当山南天门利用地形巧妙布局,虽说小巧别致,但充分体现了皇家建筑的规格,传说中南天门是进入天宫的第一重大门,三扇门两扇紧闭而一扇敞开,南天门有三个门,那两扇门为啥不打开呢?这在道教文化里是有说法的有讲究,中间是天门,又叫神门,是神出入的地方。凡人不能走,只有皇帝皇后、王子王孙才能走。那边一扇门是鬼门,鬼门当然不能打开让人走了。开着的这扇门叫“人门”,也就是我们要走的门了。有了这些传说和讲究,我便放弃了走一走的念头。

登上了海拔为1612米的武当山主峰天柱峰,它素称“一柱擎天”,峰顶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皇室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站在金顶,会有一种无形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崇敬虔诚之心油然而生。

金顶上最负盛名的是太和宫的金殿、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钢铸金鎏大殿,这里便是真武受封坐镇天下的金殿了。道教是个多神教,在紫霄宫,在南岩宫,甚至太和宫,真武大帝都是和其他道教神共享香火,而举世无双的金殿则是真武的个人领地,只有它在此接受天下众生的顶礼膜拜,它修建于永乐十四年,整个金殿没用一苗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的,铆和的非常的严密,看起来浑然一体。

在金殿前极目四方,八百里武当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群峰起伏犹如大海的波涛奔涌在静止的瞬间,众峰拱拥,八方朝拜的景观神奇地渲染着神权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些都是极具慧眼的名人大家总结凝练而记载在典籍中的,我等平凡之人只能着眼于美好的大自然景色,歇息中我对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有了兴趣。

独自来到转运殿,转运殿位于小莲峰顶,其实它就是最早的金殿,元代曾置放在天柱峰顶。明代大修武当,成祖朱棣嫌其规模小与皇室规制不符而另铸了一座金殿,下旨将元代铜殿转运至小莲峰保存,同时建一座砖石殿加以保护。因为这座铜殿是从天柱峰上转运下来的,后人们便发挥无限的想象力,附会其更多的神意,所以这座殿房被称为转运殿。

从字面上看,转运有"时来运转"的意思。有意无意之中,武当金顶就又增加了一个神秘的景观,人们沿着砖殿和铜殿之间仅能通过一人的间隙转上一圈,据说能够解除厄运,转来好运、官运、财运等等人生运气。所以,来武当金顶的人,都愿意在这里转上一圈。转转运殿也是有讲究的,你在上了布施以后去转,老道会给你做一番交代的,所以在你转的时候,会听到老道长问:“转过来没?”你要大声喊“转过来了,转过来了。”这样运气就会随着你的转动越转越好。当你闷着头钻进去转的时候,是没有人招呼的,也就是说你是在黑转,不知是谁在意这个布施只有意会了。

既定的游览目标完成,日头也已经西坠,汗水湿透了衣背,干渴和饥饿感非常强烈,我强力支撑着身体,缓缓地向停车场移动。

武当山,道教发源地,传说挂满了路边的枝枝叉叉,典故溢满了神道的坑坑坑洼洼,每一步都会风光旖旎,每一个典故都虚实相融,每一寸青石路、每一处建筑无不体现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它以众多的浓郁植被、茂密的森林、奇峰突兀、怪石嶙峋的自然景观闻名天下,更有那宗教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等人文景观,还有那幻虚幻化的太极拳。络绎不绝的信众和香客,长发飘飘的青衣道士执着地在值殿,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名至实归。

作者简介:

张英锋,微信昵称雪山孤独鬼,凤翔人,62年出生,就读于凤翔中学,陕西警官学校毕业,大专文化,警察,操持刑事侦查工作,曾被聘请为陕西职业警官学院兼职教官,平庸之人,临界退休岁月。从警三十余载,爱好散文写作,早年些许作品见诸于宝鸡日报文艺副刊及当今的西部法制网等平面媒体,秉持“天下有难,我有何用;有难不解,有我何用”之信条,笃定读书可修身养性,多以茶、书和酒为伍,爱阅读,以抄抄写写记扎记为乐趣;临魏碑,拙笔拨墨挥洒始性情。好邀朋相聚,聊东西南北,随性而起,遇缘而饮,自信人生三百年,各领风骚数十载。

20000元奖金等你来拿!快快将你写的好诗佳文发来吧!

风景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征稿启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在旅途,有多少风景美不胜收,快快写出你耳闻目睹的风景文字吧!应广大作者的强烈要求,经《文学与艺术》《世纪诗典》《中外华语作家》《世界诗人》《新时代诗典五大微刊编辑部研究决定,风景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自即日起开始征集作品。

、征稿体裁:散文(不超过5000字)、诗歌(现代诗、古体诗、歌词、辞赋散文诗均可)。每人散文限投一篇,诗歌110首,请勿重复、反复、变换名字投稿;

、投稿要求:写作你眼中最美的旅游景点,地域、时间不限。每篇(首)除题目外,如能加上副标题,注明所采写的景点名称、地理位置(含省、市、县、乡镇、景点全称)更好

、投稿要求:写作你眼中最美的旅游景点,地域、时间不限。每篇(首)除题目外,如能加上副标题,注明所采写的景点名称、地理位置(含省、市、县、乡镇、景点全称)更好,并在稿件后面附上作者简介、个人照片一张(一定要注明笔名、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邮编、地址、收件人、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堰 ▏五岳之冠武当山 云外清都紫霄宫
【张战学】探秘武当——从“人间”到“天堂”
走进道教圣地【武当山】
【同题揭晓】武当山
武当山门票(十堰武当山门票价格
武当之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