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个人成长,能不能愉快地自律?

相信大多数人曾雄心勃勃地要成为怎样成功的人,也相信大多数人都在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为此很多人都做出大大小小的计划、规划,也曾为提升自己而付出过若干行动。

但我也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痛苦的经历,为坚持、为自律、为进步,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来,无奈地放弃。

不幸的是,这种痛苦总会一遍一遍地上演着。

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个,不过现在经过若干次失败,若干次痛苦,已经摸索出自认为不错的方式,愉快地自律,轻松地行动。

01.为什么坚持不下来?

制定个读书计划,每年要读12本书,平均每月一本,再根据书的页数,确定每天要读的页数,不难吧?但工作、生活,总有意外,某天要出差停止了,某天喝大了停止了。就算不停止,拖着疲惫的身子,想着还未读完规定的页数,硬着头皮读完,会有什么效果吗?不会的,只是强迫自己罢了,非常痛苦的逼着自己完成而已。

制定个跑步计划,坚持了将近一个月,效果也不错,突然有一天某突发事件忘了跑步,有可能第二天就会产生“反正已经中断一天了,再停一天也不要紧”的想法,就此给自己理由不再坚持了。

制定了一个写作计划,每天要写三五百字。赶上有几天工作太多,加班很晚,实在没精力再写了。赶上这样的有几次,就会自己放弃每天写作的想法了。因为反正已经好几天没写了。

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要记多少个英语单词,比方说记10个吧,看着真不多,但实施起来呢,昏头错脑地记了5个,有时会想“天呐,还有一半呢”,自己就可能打起了退堂鼓,自己被自己制定的目标吓退了。

……

原因很多,意外打断频率、疏忽大意忘却、事多无暇顾及、目标虚浮吓退,等等,不一而足,但归根结底是什么原因?

那是因为我们忘却了人类大脑一个最大的毛病——懒惰,任何有阻力的事,大脑都会懒于执行,大脑喜欢有奖励的、极简单的工作。这才是我们制定了目标坚持不下来的真正原因。

02.自律的关键是什么?

可能想不到,自律的关键不是逼着自己行为,而是引诱自己的走向规律。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自律,而是各种阻力使我们难以为继。在平时,我们的工作效率本身就很低,在2012年,著名的麦肯锡公司做过一次调查,发现人们的日常工作约有60%的时间,用来处理报送文件、组织会务、相互沟通等日常事务,甚至互相打招呼、随便聊几句,都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看似忙忙碌碌,实际都是低层次低要求的“浮浅工作”,很容易复制,更谈不上价值。

更何况,人是需要效的,工作以外,各种圈子、各种朋友,需要沟通交流,需要人情往来,这都可能让我们不能再坚持下来。

那么应该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当然不是。我们的对策,是引诱自律行为。

对于这个问题,1930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斯金纳,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设计好激励和奖励措施,就能改变人的行为,后来福格教授将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行为设计学”,他强调的是主动左右人的行为,而不是被动观察人的行为。

福格教授提出了福格行为模型,用以理解人类行为。用公式表示为B = MAT。B表示行为,M表示动机,A表示能力,T表示触发器。

福格认为,要让一个行为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元素:动机、能力和触发器。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只要在充分的动机、并且有能力做到、还有触发行为的提醒时,才让人的行为可能发生。

这个福格牛到什么程度?或者说行为设计学有多牛呢?他被称为“百万富翁制造者”,教过的几个博出去以后创业成了百万富翁,他自己作为当代宗师,却没兴趣赚钱,只喜欢搞学问。

举个常见的例子:想培养一个随时动手写的习惯,动机就是你想发展自媒体,想赚钱,想抒发自己的情感;能力就是你随时有好词好句好想法,能毫不费力地以某种方式记录下来;触发器就是你看到某个人某个事,突然有了一个独特的创作思路、大胆想法等。

事实上,我们最大的毛病,是把关注点放到被动的完成任务上了,而忘了初衷是要获得自我提升,更好地精进。仔细思考一下,被动地读完10页书,和你认真的读1页,哪个更好?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坚持下去一个行为的重点,在于享受提升这个结果,而不是痛苦坚持的过程。

03.引诱我们的是什么?

从福格行为模型引申到自律行为上,首先你得对这件事有兴趣,愿意去做;其次是这件事很容易,越简单越好;最后是有一个东西能够做提醒,触发人去做这件事。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时间久了,这件事就成了人的一种特别好的习惯。

在一个位置工作几年以后,你的工作已经驾轻就熟,那么让你坚持做下去的理由是什么呢?

答案不是工资,工资只是促使我们继续工作的保障因素,就是为了生活需要。真正使我们坚持下去的,是通过工作获取的成就感。成就感就是努力得到升职,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由此得到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才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触发器是什么?当然是每天的上班,到单位以后,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干起工作。

我们都打过游戏,游戏为什么容易人上瘾?那是因为设计师写游戏的时候充分找准了人脑的弱点,不断地给人以愉快感,引诱着人不断地打下去。

比方说是俄罗斯方块里,在我玩的时候,每消掉一层的时候,能获取一级愉悦感,消掉两层能获取四级级愉悦感,而我最喜欢的玩法是留个长长的竖井,等长条一次消掉四层,这时获取的愉悦感是极爽,假如连续两个长条,那就是愉悦无极限了。事实上,当年的小伙伴们都是以一次消掉四层为最高境界的。

其他的游戏也是如此,每过一关,除了若干小怪外,干掉最后的小BOSS总是掉落大量的金币或武器装备等,这都是一种奖励。

由此可知,不断让我们得到奖励,是激励我们坚持下去的最好办法。我们制定好一个计划后,也可以参照这个办法。

04.怎样落实在行动上?

我常说,一定要学以致用,凡事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在形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中,要注意动力和阻力,只有动力超过了阻力才会行动,否则就算做了也是被迫行动,这会让我们的大脑很不情愿。

第一,怎样提升动力?

首先是计划可行。制定的计划是可实现的,不要过于远大、过于久远、过于宏观,那可能直接吓退你。

过于远大,比如说成为全国首富什么的,那太难了。不如你定为经过努力,一年以后达到年收入多少,更为合理。

过于久远,比如说70岁以后,你要怎样怎样,太遥遥无期了。不如你把它定为40岁以后基本实现财务自由更容易一些。

过于宏观,比如说你学习金融,那你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还要从最基础的学习,及时开始行动,你也不会坚持太久的。不如你找一个切入点,比如说先学学怎样理财,学理财的过程中,你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你就不得不查阅解决办法,就会涉及到更多的知识,这叫以点及面,慢慢深入。

其次是步骤要小。有了计划以后,要细分成小步骤,步骤要环环相扣、步步递进,小要小到什么程度呢?只要努力就能达到,如果你实在太懒了,那就小到你动动手就能达到。道理在于你达到以后,会有成就感、愉悦感,会为你提供继续下一步的动力。

最后是随机奖励。早期参加头条写作的小伙伴们都了解青云机制,在头条你只要经常写,就一直会有收益,这会对你产生正反馈,不断刺激你,让你充满成就感。有时中一个青云就是1000元(后来调整为300元),那就极大地刺激,产生更大的热情,让你继续写下去。这就是随机奖励产生的效应。

第二,怎样极致简化?

人脑是极懒的,这是天性,懒到什么程度呢?想出去跑步,但想到还要找鞋子,而鞋子在柜子里,那你需要打开柜子,才能找到鞋子,结果就是你懒得找,而放弃了。你想到个好词,但手头没纸笔,电脑还需要打开,找纸笔和开电脑,就可能让你不愿意把这个词记下来。

极致简化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的阻力降低到极小极小,阻力就是你做这件事需要付出的成本,主要是行动成本、金钱成本、劳动成本等,这不难理解,说白了就是让你很容易就开始行动。

比如,你想锻炼,就要把运动衣裤鞋,放在门口,随手就能换上。想到个好词,随手就能拿到纸笔,或者电脑直接开着记事本,直接能打。你想坚持写作,如果你实在懒,那就简化为每天写100字,这很容易吧?

总之,你不需要太大的付出,就能感受到自己在坚持、在进步,这会让你感受到成就感,获取愉悦感,体会自主权,这会让你继续坚持下去。而且,有时候人脑的懒,会让你开始行动以后,懒得做其它的事,从而远超你所定的小目标。

当你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慢慢发现其中的作用,那么你会自愿地给自己加大目标,慢慢地养成一种习惯。重要的是这件事,是你自己慢慢变成自愿的,而不是被所谓的自律强迫的。

第三,怎样触发行动?

好好思考,什么样的情况会促使你行动起来?让你行动的就是触发器,能激活你的兴趣,促使你行动起来。

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是行为+暗示。就是利用自己的经常行为动作,引发心理暗示,提示自己该做什么了。

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比如说,你参加头条写作,肯定会经常翻看头条,这是你的固定习惯了。那么看到头条,你就会想到你要写作,就想到写什么,可能会突然有个好的创意,好的想法。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一定要随手记下来,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2个微信号,用一个号给另一个号发过去,达到记录的目的。

这就如同你每天吃完早饭,就知道该上班了一个道理,习惯后不用提醒,习惯成自然。

总而言之,就是要去了解那些有可能成为内部触发的各种情绪和心理,然后去利用外部触发来促使用户付诸行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服他人改变行为的秘密:福格行为模型
如何有效管理?学学福格行为模型,搞定这3个要素,值得借鉴
一套能让用户乖乖听话的模型,你只需掌握这 3个要点即可
一个让你学会激发用户行动欲望的模型!
运营底层逻辑系列之:福格模型
管不住自己?改掉不良行为一定记住这3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