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职场中的“囚徒”,合作与背叛之间的艰苦博弈后,有人修成了佛系

最近读了本《合作的进化》,这本书被誉为行为领域(行为领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比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法学、教育学、军事学等研究的对象领域)的经典之作。书中以著名的“囚徒困境”游戏为切入点,对人类社会关于合作的进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掩卷之余,不明觉厉。仔细想想所谓的“囚徒困境”游戏,结合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发现很多场景颇有相通之处。有些职场人放弃积极进取,甘做佛系青年,不就是非常典型的“囚徒困境”吗?细思极恐,颇有触动,几番思量,一吐为快。

01.“囚徒困境”中,人必然从利己主义出发。

所谓的“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非零和博弈的代表性例子,反映的是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经典的囚徒困境案例:警方逮捕2名嫌疑犯,因没有足够证据指控,所以对两个人分别关押,并提出相同的选择:如1人认罪并检举对方(即“背叛”),而对方保持沉默(即“合作”),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坐牢10年;2人都保持沉默,则2人同样坐牢半年;2人都互相检举,则二人同样坐牢2年。

对2个人来说,最佳选择当然是保持合作,结果是2人都判半年。但实际上对任意一个囚犯来说,会考虑到如果对方背叛的话,我会坐牢10年,这是自己来说结果最坏。因此任意一方都会考虑:如果对方合作,我背叛,我会获释;如果对方背叛,我也背叛则坐牢8年。

所以,最终2个人会得出一个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显然,这绝不是2个人的最佳选择,但却是个人的最佳选择。

但如果是重复的“囚徒困境”呢?作者邀请了一些对策论专家提送程序策略,用计算机逐个对局。结果多轮对局的最终胜利者,是所有提交策略中最简单的,也就是“一报还一报”策略:首先在第一步合作,然后就模仿对方上一步的选择。

“一报还一报”策略综合了善良性:决不首先背叛,避免陷入麻烦;报复性:对方背叛,马上就还击,使对方受到惩罚;宽容性:有助于双方重新恢复合作;清晰性:对方很容易理解自己意图。“一报还一报”策略,虽然简单,却非常有效,更容易长期合作。

特别一提的是,在多轮策略对局中,有一个特征可以把得分相对较高的程序和相对较低的程序区别开来,它在第一轮竞赛(15个程序)中前8名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就是善良性,即从不首先背叛或至少在游戏快要结束之前不背叛。

02.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职场中的“囚徒”

用“囚徒困境”来套现在职场上,也同样适用,而且非常有趣,有趣到可怕。

职场中有个现象:能升职的,未必是最能干的,但一定是领导认可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可怕现象,下属们关注的重点是领导喜欢什么、认可什么,下属们就会像风向标似的,去努力迎合领导,本应该重要的事情对错与否、能力提升与否、个人成长与否,反而成了不重要的因素。

合作者占主导地位。

在很早的时候,大概二十年前吧。一个单位里的人,只要努力去干工作,个人成长进步的事不用自己操作,大家就像排队似的,到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根据个人特点安排到合适的岗位。

这就是全部采取合作的策略,大家都在努力,按部就班,依次循环上升,这是最理想的职场状态。

出现一个背叛者。

后来,单位里突然进来个新来,他觉得这样太慢了,轮到自己要好几年,能不能快点呢?突然想到自己有个亲戚和自己的领导关系不错,于是托亲戚找到领导,要求更快进步。领导碍于情面,在提拔的时候玩了个因人设岗,很容易就把这个人提拔了。

这个人就是外来新个体,这个人的出现,使得背叛出现了,打破了原有的合作。但毕竟仅仅是个例,一直习惯于合作的人们,认为的确是因为这个岗位合适,才得到提拔,因此并不会对整个单位形成什么影响,一切还是正常运转。

合作与背叛共存。

再后来,又有一个背叛者出现了,他同样嫌这样太慢,于是就送了一笔钱给领导。于是领导又给他提拔了,当然方法可能不一样了。

于是很多人都发现了,原来背叛可能更快得到提拔。于是平静被打破了。人们纷纷寻找门路,为的就是更早提拔,而能力则不那么重要了。可是关系毕竟比较少,所以大多数人还是要努力干工作,以使自己得到提拔。

为了保持平衡,领导们在提拔的时候,选择了“一报还一报”的方式进行,也就是提拔一个有关系的,提拔一个能干的,也基本保持了单位的平衡和正常运转。

背叛者越来越多。

人是有贪欲的,如果领导为得到更多的利益,热衷于提拔亲近的人,就会鼓励出现越来越多的背叛者。于是,突然出现的背叛者,打破了原有的“一报还一报”式的平衡,结果是更多的合作者看到背叛者获得的利益后,就会出现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当越来越多的背叛者出现后,这个单位就被背叛者所掌权。

进入职场中的人,多是优秀中的优秀。但在背叛者掌权的单位里,合作者可能被排挤、冷落、边缘化,但苦于没有门路、没有资源、没有倚仗,看不到翻身的希望,这些人干脆就放弃了,变成了佛系。曾经有多自豪,后来的失落感就有多强,佛系根本就是无奈的逃避之举。

03.不是解决之道的解决之道,道路曲折且长久。

在书中,作者对合作提出了四条建议:不要嫉妒、不要首先背叛、对合作与背叛都要给以回报、不要耍小聪明。窃以为,在职场中似乎并不适用。几经思索,还是遵循多轮程序对局得分最高的”善良性“出发吧,虽说目前看并非解决之道,而且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真正实施起来真的很难。

第一,从思想上入手,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

最近两年,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到“党史教育”,我认为是一脉相承的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初心和使命是什么?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史是什么?就是中国共产党反抗压迫推翻三座大山,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不断奋斗拼搏奋斗的历史。

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现在很多人偏离了初心,把权力当作满足私欲的工具。俗话说学坏容易学好难,让人再不忘初心,绝非一日之功,应该倡导一种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思想洗涤,才能见到实效。

第二,从根本上入手,实施严厉的晋升监管制度。

严格意义上来讲,在合作者占主导地位的单位中,突然出现一股背叛者的浊流,打破原有平衡,足以说明这个单位的晋升制度有问题,才会导致出现用人导向上出现偏差,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问题。

要想解决,还应该从根本上入手,铲除背叛者生存土壤。其实这并不复杂,必须有规范的晋升程序,有严厉的监管制度。只要真正负起责来,能不能提拔,有时候通过单位花名册、工作简历等,一看便知。难的是实行起来难,也缺少追责手段。

第三,从成长上入手,专注于个人综合能力提升。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太渴望成功了,却忽视了成功需要成长的积累沉淀和能力提升。成功是历尽风雨久经磨难的结果,很多人只看到成功人前的风光,却不知道成功背后的苦痛。

应该把心从成功转移到成长上来,转到个人能力提升上来,让心不再浮躁,随着个人成长,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而且是打牢了基础再成长,更加稳固。

这里多说一句。在好多平台,接触的工作接触的人相当多,能学到方方面面的学问,学到学问不是为了炫耀,是为了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更好地做选择、做决策。这相当于用工作为自己的人生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这远比一时的升迁去留更重要。

第四,从干事上入手,扑下身子真正干实事难事。

人人逃不过对名利的追逐,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具有致命诱惑。所以,当获取名利的成本不高时,很多人都会铤而走险,寻求各种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往往会让人只看利益,忘掉工作的实质。

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沉下身子,直接面对实事难事,真正留下干事痕迹。比如乡镇公务员入职后,按规定干满五年,面对的都是基层基础工作,做的都是实事难事,这才是留下真正工作印迹,这对地方对个人,都是真正务实的好事。

写在最后:思索很多,写得挣扎,特别是最后这部分,总感觉不尽人意,内心甚是纠结。如果哪位大神有更好的建议,欢迎提出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告在“博弈”中的发展
互惠合作|离职员工的关系网
复杂网络上的演化博弈研究
《超级合作者》:洞悉人类社会与行为的里程碑式著作
---囚徒困境---
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等),你最赞成哪种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