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第三届“孔子文学奖”参评入围作品展:汪再兴

汪再兴

都和陶一样走来(组诗)

曲阜

儒,在曲阜

不止一孔府

不止一孔庙

不止一孔林

无需问苍穹

也无需陶坛的家酒宴酒

三千弟子七十二贤

七十七代二千五百年

论语语不休

你说几孔就几孔

儒,在路途

学而习之不亦乐乎

呼朋唤友不亦乐乎

不知不愠不亦乐乎

无需列国周游

也无需大学中庸

日日欢乐颂,自强自立歌不惑

此曲天上有,人间水长流

曲不尽,阜不腐

你说几首就几首

始作俑者

傲立八荒,横扫六合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再筑万里长城

更看我,始作俑

认同思想,就会有千军万马

正气盈身,就不惧魑魅魍魉

男人!大秦的将士们

随我排好方阵,吼出声响——

活要活出壮烈

死亦横扫鬼庭

胡马秋风塞边

杏花春雨江南

如此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

谁曾道:始作俑,其无后?

千百年后,巍巍秦陵

惊呼兵马俑[1]

破罐与破釜

我为黔首,土是土

但不要逼得人走无可走

破罐子也会破摔

大泽乡振臂一呼

且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救兵如救火

管什么兵法有用没用

破釜成舟

漳水河边一声吼

看我西楚霸王的气魄和战果

而张楚都城多了温柔乡的美梦

就只有等待车夫无情来割头

而鸿门宴上多了婆婆妈妈的优柔

就只有痛别虞姬败走乌江的下落

汉武故事

置酒未央宫

唱我大风歌

仰韶河姆渡

龙山正半坡 [2]

东方爱卿

该讲讲阴阳鱼纹陶的传说了

新产的灰陶红陶黑陶青陶[3]

都赏给卫青大将军

豆钟洗杯尊,瓮炉缸釜甑

都送给霍去病

锅盘碗盏,坛坛罐罐

让张骞带到西域去

仿铜鼎须做冥器

提醒窑场注意弦绦镂篦[4]

问问阿娇知否

绿肥红瘦,最凉是秋

看看相如健否

快上前来,做篇《汉陶赋》

董老夫子就算了

免得说什么独尊儒术

道什么穷兵默武

霍去病

我只爱中华土

本不喜马上舞

但若强虏犯我土

霍然去病起

虽远定必诛

横扫祁连雪

祭天狼居胥

万里瀚海犹奔袭

勇冠三军歌不绝----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莫道少年征战苦

莫叹儿郞廿四休

只报知遇这一坛酒

坛碎酒入泉[5]

滴滴共醉,千秋颂凯旋

绿釉地宫

绿,在风中,谁还没享透

绿,在地上,谁还没享够

绿,在地宫,谁还能享受

这生命的颜色,永生的呼吸

生长和繁盛了东汉的疆域

它的根须,连地底也不放过

一件件绿釉陶器鱼涌出入[6]

绿亮了地下十八层暗无天日的生活

小,从不潦草,精致地润绿了一枚枚陶扣

大,不怕夸张,如可能,连洛阳也想带到地下

幽绿的陶鼎掩饰着最为隐秘的野心

青绿的陶盆包容着纷繁极致的花纹

没有做不出的坛坛罐罐

只有想不到的鸟兽虫鱼

生前有多大的庄园

死后就有多少地产

生前有多少盐井矿山

死后就有多少劳作的场面

精心规划用心烧制的绿柳山庄

矗立着多少亭台楼阁

不用提阿猫阿狗

也不说绿衣阿福

多少人在室内房外辛勤走动

几多人表情模糊地弄姿搔首

溪边的酒会极尽豪奢

书房的冥想神与物游

翠阁的公主竹楼的小姐

你何时才能抛下绒绿的绣球……

绿釉的世界如此精彩

似乎,不管在哪一天醒来

地上的王朝都有了不朽的脸面

东汉的绿啊绿得豪强绿得风流

连曹操都只能在寒门外一首接一首短歌

唐三彩

是追求得太苦还是凝聚得太久

造就伟大的盛唐,一个神奇的时代一个生命的世界

太阳是丰满的月亮是健美的星星是圆润的连风也是开放的

生长出一个成熟的民族,鲜丽斑斓,璀璨夺目

喝采!唐三彩真是精彩——[7]

三生万物,简单的三色黄褐绿,传奇地丰富色彩

明黄浅黄赭黄鲜绿嫩绿深绿天蓝茄紫褐红汹涌而来

浓淡变化浸润生发相互辉映如此斑驳淋漓如此堂黄富丽

三色釉汁点也成染也成点点染染都是自然天成

连随意的滴洒都流淌成画,无法言说,无可形容

踩泥抟土塑形上色之后,时间在高温里凝固

而生命在火焰里涅槃,怒放出永恒的经典

肌肉发达面容粗犷怒目圆睁剑拔弩张的男人们释放出强悍豪放的大气

高髻广袖体态丰腴衣着华丽婀娜多姿的女人们流露出悠然娴雅的诗意

通体棕黄挺拔高大坚毅昂首的骆驼带来了丝绸古道的万里风尘[8]

卷发络腮的乐手深目高鼻的琴师吹拉弹唱出塞外万国的异域风情

马来了!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蹄声,声声醉心[9]

头小颈长骨肉匀称膘肥体壮身态矫健的奔马嘶鸣出腾空一瞬的完美

体形硕壮头颅高昂鬃毛笔挺长尾上翘的战马长啸出力量酣畅的壮美

连拉车的马,也用精细的手法构造出生命的朝气

连鞍鞯的边,也用复杂的刀工雕琢出娴熟的灵气

啊,高昂鬃毛,高昂鬃毛,谁用想象拂亮了时光的长发

而时光流淌依然,精彩仍在繁衍

大河滔滔,那是辽三彩金三彩宋三彩在滥殇[10]

青烟袅袅,那是汝官钧哥定上空直追天际的歌谣……[11]

现在?加利福尼亚唐人街的陶瓷店

三个老外,三声感叹:“china[12]beautiful!wonderful!”

水碗传[13]

不用逛,大宋的窑子遍天下

烧越来越精美的瓷

滥制更多的陶,开来继往

瓷,豪放或婉约了词

陶,平凡而繁荣了歌

点染《清明上河图》的盛世景像

这样很好

就这样,多好

比如在乡村,在不断新兴的城市

一只只陶碗虽然来自不同的泥土

但模样、表情和用途都差不了太多

用它来盛酒,三碗能过岗的只是少数

所以景阳岗只有武松打过华南虎

而用它来盛饭盛肉的是大多数

只要能一天过一天地生活

即使盛不满,也过了几千年

而高太尉要来抢饭,高衙内要来夺碗

逼得一个个男儿冷饿风雪的山神庙

索性劫了花石纲

水泊梁山汇一堂

一碗聚义酒

108只陶碗参北斗

一碗交心酒

108只陶碗齐声吼

抽刀断水流

举碗摔千愁

生死之交说有就有

风风火火说走就走

该出手时就出手

你有我有全都有

但愿人长久

千古共风流

是谁说金盆洗得了手

是谁说招安刷得了辱

割了方腊的头

残了自己的手

蓼儿洼里蛙声愁

孤魂野鬼遍地游

在人生的三岔路口

108碗水酒

你不走也得走,走!

青花瓷

当结局未发生的时候,一切都是伏笔

一切的一切,都处在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就像精致的青花瓷瓶[14],从盛唐的高楼坠下的神秘

一个瓷瓶在空中缓慢飘坠,悠然而自得……

即使飘过宋元明清的天空,也没有碰伤一粒空气

更不可能有一滴雨水提醒——潜伏的危险,正在来临

所以,即使蒙在鼓里,即使对一切毫无所知

它仍眼带笑意,自顾自已的美丽

就像赵佶的画笔,成吉思汗的铁骑,郑和的船队

宋元随风去,永乐又宣德,一个个的康乾盛世[15]

一个瓷瓶在空中缓慢飘坠,凄美而飘逸……

从陶走向瓷,从细致走向精致,越来越逼近极致

天青过雨[16],晕开杨柳岸晓风残月

苏泥勃青[17],勾出一支梨花春带雨

情为何物,才教生死相许,又须千年苦等

藏在花间的痴恋,缠绵镂花的图案

然后焚进火焰,期待重逢的誓言,忽明又忽暗

一个瓷瓶在空中缓慢飘坠,孤独而忧郁……

战争、饥荒、疾病,它见识了太多的灾难

烈火、流水、风云,它憔悴了清秀的容颜

冉冉檀香拨动心事的琴弦,由浓转淡

小楼可听风雨,管它春夏秋冬

铁马冰河入梦,泪湿红巾翠袖

坚硬的世界,原本就是一个玄幻的事件

瓷瓶,一个青花的瓷瓶,或许它早已坠地

比如这一地的汉字,支离破碎,生动而尖锐

瓷瓶,一个青花的瓷瓶,或许它仍在飘坠

比如天空中色白花青的事实,瓷中有词

只有扎碎玉足的声音,才会渗出殷红的鲜血

读龚轼

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打开百年的书卷

龚轼先生,你以一种泥土的厚重深入

陶的精神,瓷的魂魄,以及,诗的精髓

一曲《景德镇陶歌》[18]在墨香里萦绕缠绵

行行诗句,流淌出色白天青的江南

道道彩虹,辉映瓷都与诗城的光环

龚轼先生

四年往返的路程有多远

通向诗歌的道路就有多难

寻常工作经千指,物力艰难哪得知[19]

炼到极稠捶极熟,一归模范即佳瓷[20]

你就像一个振木铎采诗的行人[21]

为了一部陶瓷的《诗经》

在窑厂、工棚、瓷场里奔波

在泥中、火中、风雨中巡游

格物穷理,执著于陶业一端

青春无悔,终生无悔

龚轼先生

四年往返的路程有多远

通向瓷魂的道路就有多难

官古窑成重霁红[22],最难全美费良工

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搏烧百不同

你就像那传说中的翠兰[23]

为了一部诗歌里的《瓷典》

把自己的生命投进熊熊的窑火

用梦想和激情,勤奋和智慧

烧制出千窑一宝的霁红

——中国红

白釉青花,可参造化先天妙[24]

千峰翠色[25],格物谁能理共详[26]

你歌唱着瓷业瓷技、瓷风瓷俗

诗化了陶瓷完整的一生

而瓷器却以坚硬的纯粹

釉化了诗歌的优美

凝固了你壮美的传奇

你、诗歌、瓷器无间地融合在一起

你中有瓷,瓷中有诗,诗中有你

陶镕一世,模范千古之思[27]

百载而下,高山仰止,读你

陶歌

在由浅入深的夜里,我清醒地梦见

一只阴阳鱼纹陶罐若有似无地歌唱

它挺着自在自如圆鼓鼓的腹

好像在时光的河里徜徉漂浮

又似在无边的宇宙里安静悬浮

似坐着又似站着,似静止又似旋转

无所谓正面与反面,不介意立体与平面

抽象得十分具体,坚硬得万分无力

一会儿形而下,一会儿形而上

呼吸光明与黑暗,吐纳精华与糟粕

歌唱对立与统一,说白短暂与永恒

串通儒释道,勾结文史哲

在偶然与必然间不停换气

在现实与未来中起伏停顿

奇正相依,相生又互克,而归于一

一定的一,一概的一,一切的一

泪尽梦醒,在真实而玄幻的土地上

它包容了山川万物,春夏秋冬

没有疆界,它本身就是一个国度

生长土著,又在似拒还迎中同化了异族

它渴望永久的和平,又用隐形的牙齿

咬出了战争、饥荒以及天灾人祸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然后天下大治

它赞美辉煌的文明,又用无形的双手

蹂躏百家争鸣,摆弄焚书坑儒,裹缠八股

却又点起星星之火,然后循环往复

拈花一笑,它用生命滋润死亡的尘土

长歌当哭,它用失望的绝望解释希望

有人说,它是一种象征意义的宝鼎

又有人说,它不过是一只丑陋的酱缸

而它知黑守白,以静制动,坚守于一

一心的一,一境的一,一等的一

十二、人字体

就像闪电,突如其来,一瞬即逝----

人,都是一起突然在地球上诞生,

突然有了顶尖的智慧和文字,

突然……

仓颉发明文字,我想他应该首先掐自己:

人。篆字象形,对天地似跪似立,

一笔一划深入石壁、木块、龟甲、竹简,

甚至陶罐、撕裂的绢帛,凝固的钟鼎文。

它刀刻的力度,不用说鬼神,

至今看着都惊心。撕心裂肺,声声。

太阳仿佛就像在公元前的五世纪,

古人们似乎都在做着同一件事:

释迦牟尼们在菩提树下冥想静思,

让一片片叶子搭建人和神的天梯;

苏格拉底们在海边散步和争吵,

让一阵阵清风吹起人和物的外衣;

孔子们,在河边逝者如斯,

百家争鸣,人和人到底是啥关系……

连秦朝的书吏们都觉得好累好累,

连汉隶都打着哈欠想躺着休息一会,

不过在临睡时又突然被上司惊醒,

一只脚翘出了蚕头雁尾。

不管是王次仲还是卫夫人,

不管是钟太傅还是王羲之,

都不想蚕头和雁尾乱发生关系。

严肃地把一撇一捺反复地,

摁进一个个方格框里,

让那些笔划活得堂堂正正。

只是王羲之站久了想走,

才让笔划带起了生动的胡须。

北魏的孝文帝才不管这些,

也不管奶奶鲜卑不鲜卑:

都给我脱袍、迁都、通婚,

都给我说汉语,写汉字。

嗯,字如刀似戟,联心甚慰。

但张旭认为这有辱斯文,摔笔。

怀素索性喝醉了酒,

潦草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几千年了,神终于满了意:

就像黄山直下三千尺的飞瀑,

即使跌落,也要站成人形!

连骄傲的闪电,

也要篆成最亮丽的人字!

----哪怕突如其来,尽管一闪而逝!

【备注】

[1]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2]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混为大汶口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

[3]   陶器在汉代得到很大的发展,以后历史时代的日用陶器很少能与汉代相比的。汉代日常用陶大多数是灰陶,此外还有红陶和黑陶,并产生了青陶。

[4]   汉代印文硬陶仅几何形纹饰就有70余种,还有弦纹、绦纹、镂空、篦纹,以及刻划和戳印的文字记号。

[5]   汉武帝时期大将霍去攻打匈奴,胜利归来是汉武帝赏赐给霍去病一坛御酒,霍去病为了和将士同饮就把酒倒在一条溪里。酒泉由此得名。

[6]   绿釉陶,是东汉发明创烧的新品种,它以铅的氧化物为呈色剂,以700--900度的温度,在还原焰的焙烧下烧制而成,上承商周瓷器的施釉技术,下启唐宋三彩器瑰丽多姿、变幻莫测的装饰风格,在中国古代陶瓷群芳谱中独树一帜,是古代低温铅釉技术发展的硕果,代表汉代陶艺制作的最高水平。它的一些釉陶器的厚重、磅礴、宏伟、精美程度是中国制瓷史上各朝釉陶无法比拟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7]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在色釉中加入不同金属焙烧后形成多种色彩。唐三彩是唐代陶器的精华,早在唐初就输出国外,深受异国人民喜爱,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标志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开始更加丰富多采。

[8]   指唐卫大将军墓中出土的骆驼载乐俑。

[9]   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唐三彩马大致分为奔马俑、提腿马俑、马上人俑、马拉车俑、立马俑等五类。

[10]   唐三彩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随着唐王朝的衰落,特别是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逐步衰退,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在工艺和装饰上已与唐代有明显的不同。

[11]   汝官钧哥定,宋代五大名窑的简称。

[12]  中国古代,从丝绸之路买卖到西方很多特产,其中包括大量瓷器,而瓷器在英语中就是china。所以,英语中,就用China来命名中国,而当时西方的瓷器,都依赖中国,瓷器在当地是十分稀罕和名贵的,所以不是什么歧视,反而是一种尊敬。英文“china”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

[13]  中国农村有一种迷信活动,小孩生病,家人认为是遇到饿鬼缠身找吃,因此带上米饭、香、纸到三岔路的地方祭鬼,称之泼水饭,也叫泼水碗。

[14]   原始青瓷产生于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已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到了唐朝,由于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最终产生了青花瓷。

[15]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明永乐、宣德年间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16]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17]    苏勃泥青,是英文smalt的译音,意为一种蓝玻璃,又译作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属高铁低锰钴料,来自伊拉克,其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故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

[18]  《景德镇陶歌》是著作于清代的一组诗歌,作者龚拭,清嘉庆南昌人氏,据考证,他在距景德镇二十里的浮梁县署工作居住过四年间,其间留心陶业,往返常至窑场停宿,写成诗歌百首,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精选六十首,结集成书。此书充分调用诗歌、民谣等艺术形式,高度概括和描述了代表景德镇当代最高水平——御窑厂制瓷工艺全过程和窑工独特的行规习俗,将瓷业、瓷技、瓷风、瓷俗凝为一体,是一部反映古代陶瓷工艺的史料,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业之歌。

[19]   龚轼原诗:武德年称假玉瓷,即今真玉未为奇。寻常工作经千指,物力艰难那得知。

[20]   龚轼原诗:方方窨子滤澄泥,古语儿童莫坏坯。炼到极稠捶极熟,一归模范即佳瓷。

[21]  《诗经》作者多不可考。其中民歌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由 “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以其音律、以闻天子”。

[22]   霁红或称“祭红”, 康熙后期创烧的一种铜红釉。色调深红,似暴风雨后晴空中的红霞,故名“霁红”。烧造祭红难度非常高,成品率低,“祭红釉”有千窑一宝之说。

[23]   相传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鲜红色的瓷器祭奠日神,于是诏令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加紧烧制。但是,窑工们多次试验,就是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来。督窑的太监每日督促、鞭打窑工,并且把一部分人关进监狱,声称再烧不出皇帝催要的红釉瓷器,就要杀人了。一位老窑工的女儿翠兰,听到消息非常担心,跑到了御窑厂,发现她的父亲也被督窑官投入了大牢。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的窑火当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两天后,当窑工们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惊奇地发现,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色。 红色的祭器烧成了,人们说这是翠兰的血染红了陶坯,于是就把这种红色的陶瓷,称为祭红。

[24]  龚轼原诗: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裹吐分明。可系造物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25]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诗人陆龟蒙赞誉越窑秘色青瓷的著名诗句。故龚轼著诗称:记得唐贤咏越窑,千峰翠色一时烧。槎惟带叶柴盈马,却笑松间拾堕樵。

[26]  龚轼原诗:匣钵烧皱破不妨,倩他薄篾尽箍藏。一经红火同镔铁,格物谁能理共详。

[27]  清人杨振纲在《景德镇陶歌》跋中评价道:“先生格物穷理于陶一端,悉其原委,著为诗歌,使人皆知窑瓷攻苦不易,并得于备物致用时,随处可以见道,真有陶镕一世,模范千古之思矣。”

作者简介:

汪再兴,笔名蜀乾尔,男,1972年生,重庆武隆人,现居北京。已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诗文书法散见于《人民文学》、《青年作家》、《青少年书法报》等各类报刊及各种集子中。曾获全国当代诗坛力作选拔赛一等奖、全国未来杯征文一等奖、全国唐诗宋词杯书法赛一等奖、全国新秀杯书法赛一等奖等全国性征文、书法赛50余次奖。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会员、中国当代青年书画家协会会员等。两届首都五一文学奖获得者。著有汪再兴阳光免费诗系《日出东方》、《太阳神》、《太阳的味道》、《与太阳握手》等八部诗集。

喜讯:

由明杰主编的《世纪诗典·中国优秀诗歌精品集》《中国当代爱情诗典》顺利出版,在诗坛引起极大轰动。

《中国亲情诗典》也即将于十月份出版发行,团结出版社单独书号,所有入书作者均将获得“中外华语百杰诗人”荣誉称号,奖牌和证书将在书出版后一起快递给作者。

现在应广大作者的强烈建议和要求,编委会决定为入书的作者特别制作一批精美的奖杯

每一座奖杯上将镌刻获奖诗人的名字和“中外华语百杰诗人”烫金字样,以便广大作者在书柜、橱窗陈列,彰显获奖的荣耀。

有意获取奖杯者请与明杰主编微信联系。

中国亲情诗典》主编明杰的微信号:Mingjiedeweixin1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何成千上万的人都想要收藏一件唐三彩?
瓷器中的经典色.漂亮极了!
你所知道的有关唐三彩的知识,该更新了!
陶瓷的历史
盛唐震撼!!河南博物馆藏唐三彩欣赏(二)
大唐记忆 唐三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