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在旅途杯”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入围作品展:宋厚健
江南好!俏江南!烟花三月下扬州(外一篇)
宋厚健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烟花三月下扬州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一曲悠扬的歌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惜别、问候和寄托。
2019年阳春三月,我和夫人在游览参观完中国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之后,余兴未了,决定从婺源转乘去景德镇的火车,在景德镇稍事停留,乘坐火车直抵扬州。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历来就是风光秀美的风景城、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博大精深的博物城。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其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扬州建城始于2400余年前的春秋时期,灿烂的历史文化给扬州留下了大量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从景德镇北站乘火车赴扬州,沿途凭窗远眺:一片黄金甲,田园深处到处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景象。火车途经黄山、宣城、马鞍山、南京等站,大约行驶10个多小时,就顺利地进入了扬州这座历史悠久而现代的城市。由于第一次来扬州,为了方便起见,我们下榻在扬州火车站附近的格林豪泰商务酒店。酒店装饰简约,房间里一张大床、一张小床,整洁、舒适,价格不足200元,尽显二线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扬州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是痩西湖,经向酒店前台问询:从酒店前往痩西湖很方便,8公里多一点的路程,乘坐公交车中途只需换乘一次,上车每人投币二元钱,二个人单程共计花费八元钱就可抵达。在车上,我们可以亲自体验扬州的风土人情,观赏城市的市容市貌。总体来说:这座城市很休闲,空旷、整洁,车少、人少,适合于养老,而且,这里的商品房价格不高,人们都很热情、也很健谈,公交车上人虽不多,但向对方询问什么,有问必答,非常的友善好客,就像回到家里一样,让人感到温暖。
下了车,已是午饭时间,我们在痩西湖西大门附近的一家叫作淮扬食府(新天地店)用了餐,品尝了当地的美食蒸狮子头、大煮干丝、红扒鱼头、扬州炒饭,感觉味道不错。

 

◎痩西湖,雁齿红桥俨画图

 

人间最美四月天,烟花三月下扬州,痩西湖代表了整个扬州的春天。痩西湖原名保障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西北郊,总面积2000亩,水上面积700亩,游览区面积100公顷。乾隆年间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后将其唤作痩西湖。痩西湖是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也是初到扬州不可错过的地方。景区园林与湖区完美结合,景色秀丽怡人。整个痩西湖将南方的秀气与北方的雄伟融为一体,因而拥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
痩西湖的美在于蜿蜒曲折,似修长清丽的窈窕淑女,以“痩”为特征,湖面时宽时窄,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建筑古朴多姿,漫步于痩西湖畔,万般诗情画意尽现其中。从高处看古人留下的亭台楼阁池塘院落,鳞次栉比且错落有致,那种工整却不失灵动的美也是中国古典建筑里最为闪亮的审美智慧。
烟花三月过后,没有鲜花迷人眼,此时的痩西湖满眼皆是怡人的绿色。清晨,一场春雨,淅淅沥沥的烟雨笼罩在痩西湖,亭台楼阁蒙上一层层飘渺的雾气,江南的风采,仿佛生来就是为了烟雨而生。雨过天晴,云雾散尽,阳光普照的痩西湖面,波光鳞鳞。湖中荡漾着搖橹船和大型电瓶龙舟,时而交汇,时而游离,游船中不时发出欢声笑语,整个痩西湖唤发出青春的欢颜。“扬州好,第一是虹桥。扬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萧,处处驻兰桡。”这里曾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在此指点江山,切磋诗文。红桥绿柳,如此色彩对比,也是江南园林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大胆配色。
湖心的钓鱼台,乾隆曾经在此休息钓鱼的亭台,三面临水,侧面或背面原拍非常有韵味。原来也是演奏丝竹乐器的地方,如今是痩西湖的明信片。透过高低错落有致的亭台树木,使痩西湖的水面显得开阔而深远,宛如一副大写意的中国山水画卷。五亭桥不但是痩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是一座于乾隆时期建立的横跨痩西湖的桥梁,桥上建有五座风亭。五亭桥又叫莲花桥,因为从空中看整座桥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远远的拍照就是痩西湖宣传封面了。
整个痩西湖景区是由湖、桥、亭、花、草、树构成,景色宜人。桥多且各有姿态,以二十四桥最为有名。据记载,乾隆在扬州多次修建行宫,痩西湖是他必去的盛景之一,曾来此六次,可见其风光旖旎,垂柳依依。纵然时光流逝了几百年,但今日痩西湖依旧是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江南的柔情漫漫,温婉旖旎不仅仅在于其一座座精致典雅的园林。所以,来一趟扬州不逛一逛这里的院子倒是算得上一大损失了。为此,游览观赏了风光旖旎、垂柳依依的痩西湖美景,我们夫妇二人乘坐游1路从虹桥坊出发,大约不到30分钟的时间,就到了我们当天参观游览的第二站——何园。

 

◎“晚清第一园”——何园

 

扬州城有着众多的私人园林,坐落于广陵区徐凝门大街66号的何园,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建,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叶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园中建筑中西合璧,并由复道回廊串联,布局很有层次感。院子主要由“寄啸山庄”(大花园)、“片石山房”(小花园)、住宅区(洋楼)三部分组成。建园构思严谨,空间布局契合“天人合一”的意境,令人称道。
整个大院之间通过复道回廊(扬州人俗称为“串楼”,就是分为上、下两层的回廊)连成一体。这种上、下两层的回廊,是何园建筑中的最大特色,园中人员通过回廊在园中穿行,雨天避雨,晴天遮阳,不受天气影响。一串串开在复道回廊上的漏窗、空窗,组成的花窗带,也是园内的一大特色。
后花园从布局上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主要建筑有船厅、水心亭等。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其中“船厅”最为精致,厅型似船形,四周用鹅卵石、瓦片铺地,花纹是水波状,给人以水中而居的感觉。花园的西部,中间有一个水池,水池中建有水心亭,是园内主人观赏戏剧表演的地方,“水中戏亭”的设计独具匠心。
园中的老少主人们,居住在南部的玉绣楼,这是一幢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又大量使用了法式的百叶门窗、日本式的框门、法式的壁炉、铁艺的床等。
何园还是国内影视剧取景的天然基地,新版《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等近百部影视剧在此取景。
何园给我们的最大感受是:主人何芷舠不仅仅是书香子第,他还是与晚清重臣李鸿章、光绪帝师孙家联姻的士绅,家里不仅有钱,还是重视教育的大家族,一代代强盛不息。通德堂的家训,小姐书房,无愧大户人家!这里处处透露着主人的涵养,对母亲的孝顺,对子女的关爱,值得我们赞赏和借鉴。
走出何园,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广陵区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的个园。这座园林曾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在原明代“寿艺园”的基础上扩建,同是清代园林,个园与何园布局建筑样式完全不同。从布局上看,个园南部为住宅区、中部为园林区、北部为大花园、竹林区。个园的看点主要有:中部园林区以宜雨轩为中心用笋石、湖石、黄石、宣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北部竹林遍植青竹,个园之名来自于此。
曾经走访了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这次有幸拜访了扬州园林的代表《何园》、《个园》,总体感觉扬州园林与苏州园林都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两者在很多地方都有着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特色、分布形式以及建筑空间等几个方面。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以其精雕细琢,折射出中国文化取法自然而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而扬州园林则较为独特,它的风格介于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既具有皇家园林金壁辉煌、高大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这些都需我们认真的观察和细细地品味。

 

◎东关街上听“传说”

 

来到扬州,有一条老街不得不逛,这就是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
从个园出来,门前停靠着许多人力三轮,车夫非常热情地上前打着招呼:坐三轮游览扬州,听传说,逛老街,其乐融融。几经劝说,我和夫人上了李师傅的车。李师傅长我二岁,在扬州地面已经拉了二十多年的车。坐在车上,一路听李大爷讲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传说故事,沿途欣赏东关街的人文景观,置身于当地的市景生活之中。
东关街是一条青砖灰瓦的古韵历史老街。李大爷时而停车,一边帮我们拍照,一边介绍说:这是东关古渡,在唐朝是扬州最繁华的码头,之后便发展出了商贸密集的街市。现在的东关街依然维持着明清的模样。我们所乘的车走在石扳路上,不时看到青砖灰瓦的盐商大院,这里人流密集,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我们夫妇被李大爷渊博的知识、谈古论今的演译所吸引,一路听着“传说”,一路发出赞叹。李大爷谦逊地说:“我也就知道点皮毛,这些东西只要是扬州人都知道。”李大爷自豪地说:扬州城的文化博大精深,外地人来扬州都是一日游,游街巷大都会走马观花,三轮车导游只要就着景点,跟着潮流,说那些扬州城的小故事就一定受欢迎。在李大爷看来,做三轮车导游,关键是要留心身边的事,关注扬州的传统文化,关注国家的发展,要靠细节取胜。
人力三轮车有它存在的价值,扬州有着2500年的历史,而人力三轮车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大爷认为,人力三轮车主要的特点是“慢”,正因为如此,外地前来的游客才可以慢慢欣赏扬州这座古城的“韵味”。加上我们车夫对扬州比较了解,还能起到导游的作用,让游客更加热爱我们扬州。
不知不觉中,三轮车停靠在路边,李大爷告诉我们:就到这里了,前面市井繁华,不准走车。我们与李大爷道别后,漫步在东关街最繁华的地带,这里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的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逸圃、汪式小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还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和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淮提寺等。
天色将晚,我们走进位于国庆路得胜桥35号的富春茶社,这是一家具有135年历史的老店。店里最具特色的是蟹黄汤包。店里人虽然很多,但是百年老店等位还是很有规矩,餐具放上桌就知道有人了,不会再有人去占,服务也很热情、周到。蟹黄汤包吃起来感觉吸管第一口会烫舌头,刚出笼的包子特别的新鲜烫嘴,味道很美!我和夫人非常喜欢。为此,玩在扬州,吃在扬州,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惜别扬州,奔赴镇江

 

来扬州的第二天早晨,我和夫人在酒店用过早餐,正商议上午的行程,准备下午购票,晚上返回北京。
从婺源经景德镇再到扬州一路辗转,我们已经离家一周多的时间了,也该回去休息休息。此刻,南京的大姐打来电话,她和姐夫正在赶赴扬州,而且很快就要抵达酒店。二人是从南京专程开车来接我们,拉我们去南京游览观光。浓浓的亲情,改变了我们的行程,使我们真正感受到烟花三月下扬州,烟雨蒙蒙到江南了。
坐上姐夫的车,我们一路高歌,行驶在古运河。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罗、人文景观众多。风景特别秀美,景色十分怡人。姐夫停下车,让我们一起散散步。在此,我们尽情享受这里的风光,这里的人文,感受那大自然无比的纯真。站在古运河宽广的河道上,留下自己难忘的影像,与扬州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依依惜别,心中充满无限的感慨:扬州我悄悄的来,我静静的走,我的思绪,我的情怀,潇潇洒洒,再见扬州,美丽的古运河,美好的古传说,我们一定会再来!
离开扬州,车辆驶入镇江。镇江市位于江苏省南部,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因地位雄势、扼守长江,故名“镇江”,自古即为江河南北之商埠重地;北接扬州,南邻常州,西衔南京,是江苏南北之交通中枢。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称为“东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

 

◎中国古渡博物馆——西津渡古街

 

在姐夫的引领下,我们来到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的西津渡古街。这条著名的长江渡口,因其1300多年的人文内涵,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泱泱的古渡口文化,千百年来滋润并警示着一代代后人。
西津渡古街位于江苏镇江博物馆旁,如果不是刻意前来,很可能就错过它了。几次到江南,镇江我也来过,一直没来拜访。还是姐夫用心,知道我喜欢口岸文化,今天特意满足了我的心愿。这条始创于六朝时期的古街,走过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历经千年的兴衰交替,终于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西津渡,在三国时期被称为“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作“西津渡”。在历史上,西津渡是我国著名古渡之一,具有重要军港、客运渡口、义渡码头,水上救生和驿道咽喉等功能。它的形成发展与镇江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但沧海桑天,如今古渡早已不在,只剩下一条沾染上岁月气息的古街,安放那些与它有关的记忆。
西津渡倚山而建,沿街西行,上了些年岁的青石板路一直延伸到街道的尽头,从原是英国领事馆的镇江博物馆旁,拾数十级石阶而上,穿过一道雕花砖砌,写着“西津渡街”的拱门,在视线的左前方,便是积淀了千年历史的“西津古道”。拱门之外,有一些外观为中西风格相融合的建筑,门内却主要是中式阁楼、亭台、塔庙,中间夹着一条青石铺就的蜿蜒小道,给人一种自然古朴的感觉。
自三国以来,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有“江南第一渡”之称,是当时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拥有众多古街没有的优势;坐断西南,扼守漕运,商家运集,楼船竞渡。更有史料记载“江浙闽海物资,悉由此以达京师,使命客旅,络绎往来,日不睱接”。
参观了解了西津渡古街的文化商业槽运等历史概况后,已经午饭时间。这里的餐饮文化一条街特别的火爆,尤其是周家小姐的菜馆(西津渡店)门庭若市,就餐的食客特别的多,人满为患。为此,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在二层落了位。四个人点了六月黄(香炒蟹)、秘制槽花螺、有故事的椒麻鸡、肴肉、酸汤玉兰片和蟹粉小龙等菜肴,总体感觉味道还不错,炒蟹味道很香,带花椒的,调料味比较重,吃过这里的蟹之后,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绝对是一家实力网红店!

 

◎金山寺与“水漫金山”的故事

 

在西津渡用过午餐后,我们驱车来到镇江市的第二站——金山寺。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清朝时期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中国的四大明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
我的夫人第一次来镇江,儿子在杭州上大学期间,她几次去江南,游杭州。这次镇江之行,终于走进了“水漫金山”的故事地——金山寺。提到“水漫金山”在她的印象中好似在杭州,不经意间会把西湖断桥、雷峰塔联系起来,这次来到镇江,经我们耐心介绍后才幡然醒悟。
水漫金山是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里最为精彩的情节之一,修炼千年的白蛇所化,名白素贞,心地善良,追求美满爱情,在杭州西湖与许仙邂逅,倾心爱慕,结为夫妻,端午节误饮药酒现白蛇原形,将许仙惊吓而死,她盗仙草,将丈夫救活,法海和尚骗许仙到镇江金山寺,白素贞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其子祭塔,雷峰塔倒塌,终于获救。该故事出自于清代《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古老的“金陵”,熟悉的城市,中华文化,苏韵流芳

 

游览完镇江金山寺,已经下午二点多钟,我们乘坐姐夫的车前往南京。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史称“金陵”。这座古老的城市,唤发着青春的光茫,它是我熟悉的第二故乡。自1985年10月到南京旅行结婚以来,我六次游历南京,对这座城市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我的大姐、姐夫已在南京定居四十多年,这里有我的牵挂,还有我的思念。为此,经常到南京小聚,享受其浓郁的亲情,也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也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金陵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金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治首都的古都,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被历代所传诵。金陵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象征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之枢”之称,金陵和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金陵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走进南京博物院

 

从镇江返宁的路上,经大姐、姐夫介绍,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江苏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经过4年多的建设,“一院六馆”已正式向公众开放,它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简称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该馆门票免费,网上可以预订,参观十分涌跃。我是一个历史与文学的爱好者,在北京读中学的时候,几乎每星期都要去一趟历史博物馆,这么难得的机会我怎能错过,刚好大姐、姐夫家就在隔壁,看完展览我们恰好回去作客。于是,我和夫人携手走进了南京博物院这所文化知识的宝藏……
南京博物馆总体呈现为“一院六馆”的格局,六馆共存,百花齐放,各有其特色,交相辉映,散发出各自耀眼的光茫。炎黄历史深远流长,中华瑰宝璀璨夺目,历史馆中常设“江苏古代文明展”,全方位呈现江苏地区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从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南方典型的水乡文化以优美呈现的形式摊开,历尽了历史的风华,文化的璀璨。
踏进民国馆,这里的设计、装饰给人一种古老的感觉,却也不失现代的风韵。走进一家小商店,有许多经典小吃,如花生酥、蒸发糕、芝麻糖等,勾起了我们对美好童年一个又一个的回忆。走进南京博物院,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懂得更多关于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知识,领略到悠久深邃的辉煌文化,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我想这就是我们南京博物院之行的最大收获吧!

 

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在南京部队招待所美美地睡上了一晚,早晨醒来享受了美味的自助餐。第二天上午我们夫妇在大姐的陪同下,来到了不得不说一说的南京唯一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这里四季变化的优美景色、深厚悠远的历史底蕴,每次游览都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流连忘返。
明孝陵位于钟山风景区内,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因皇后马氏溢号“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明孝陵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陵墓宏伟壮观,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成就,也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帝王陵寝的规制。
墓区总体布局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朱元璋葬地。明孝陵寝主体建筑包括文武方门、享殿、方城、明楼、宝顶皆按传统的中轴线配制,并筑有围墙。明孝陵“前朝后寝,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风格,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明孝陵的神道尤其的独特,由华表开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名曰“孙陵岗”的小山。岗上有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陵墓。神道转弯在帝王陵寝中是不多见的。据载,当年建陵时,曾有人建议将孙权墓迁走,但朱元璋说:“孙权也是条好汉子,留为门主。”未予批准,于是神道只好绕行而过。比起同世之雄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喟叹,孙权——倘若地下有知的话——想必会更加感激千载之后这位开国之君的惺惺相惜:成全了他的“入土为安”。
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实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走出明孝陵已经午饭时间,姐夫率儿子、儿媳和孙儿早已在门外等候。我们夫妇和大姐一家人其乐融融来到中山陵附近一家南京大牌档就餐,这里的生意特别的兴隆、人丁兴旺、财源滾滾、热闹非凡,等位的就餐者排成了长龙。南京大牌档始创于1994年,是南京人展示独特金陵菜系的古典饭店品牌,在秉承原新街口南京大排档之浓郁民俗风格基础之上,又有创新和升华,数百种民厨小食,田园时蔬,家常蒸煮,口味地道,多亏外甥提前预订,我们才得以顺利就餐。南京大牌档有20余间各款江南小阁、随处可见的楹联灯愰、穿梭于桌台间的古装堂倌,充溢着中华传统民俗风情,气韵古雅,再现了清末民初茶楼酒肆之旧貌。在这里,我们领略了金陵饮食文化的精髓,感受了南京盐水鸭、金陵丸子、凤尾虾、炖生敲、盈烧麦、鸭血粉丝汤等地方特色饮食鲜美的味道,享受了苏州评弹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唱功……。
旅游是一种在辛苦和疲惫中寻找快乐和放松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吃、住、行、游、娱、乐️”,它还有更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增长见识和经验的好机会。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烟花三月下扬州和江南之行,我们在历史名城扬州、镇江、南京可以看到古人在华夏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各种足迹,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
宋厚健,北京人,政工师。《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世界华人小学生获奖作品评析》、《世界华人中学生获奖作品评析》、《阮玲玉之死》、《青衣行酒》、《说悔》、《食色与欲》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梦芳菲】江南行
江苏文化
扬州东关街、个园—四下江南旅行游记(二)
忘掉婺源,这条线路才是称霸油菜花的仙境!
江苏低调水乡古城,湖泊媲美西湖,被誉南方四大秋色,游客却不多
扬州最江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