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期火热的“主题语境”和“主题意义”,该怎么理解呢?

微 友 提 问

凌老师好,什么是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语篇教学?最近在学习这一课题,可是很迷茫,求解。谢谢!

您好!

和您提到的“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类似的,还有“主题意义统领下的”等表述方式,比如凌哥本月底将要去南宁上课和小讲座的“主题意义统领下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研讨活动(点击了解详情)

如果再往上一个层次,您可能还听到过“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研究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与“主题意义”也是有密切关系的。

那么,如何理解“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语篇教学”呢?

1

耳熟能详的“语篇教学”
在今天这篇文章中,凌哥仅从狭义的“语篇(passage)”来讨论您提出的问题。

在传统的语篇教学中,我们通常关注以下内容:

1. 主题与话题:比如“健康”主题下的“疾患、吸烟、运动、饮食”等话题。

2. 内容:内容可大可小,比如关于“运动”的话题,可以写一本巨著《奥林匹克运动历史》,或者写一篇半程马拉松运动注意事项,也可以写一篇小文章来讨论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时段和时长。

3. 词汇、词法和句法:这三个不用说了吧?老师们关注得不要不要的。

4. 体裁、风格等语篇写作方法:比如小学阶段主要是故事、说明文、日记、电邮、便条等。但是,小学阶段基本不会出现“语言风格”方面的教学。
相信您已经非常熟悉这些内容了,是不是?

2

哪里冒出来的“主题意义”?

为什么最近这段时间“主题意义”这个词这么火爆呢?
这是因为在2018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新鲜出炉了,下面简称《高中英语课标》。新事物和新名词,当然会成为热点咯。

在《高中英语课标》第四章的“课程内容”中分成6个小节: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
如果我们认真对照一下《高中英语课标》第二章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不难发现这6节的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是紧密相关的。
所以,在第三章的“课程结构”的第一节“设计依据”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构建与课程目标一致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该节中需要敲黑板划重点的一个超长句:

具体而言,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内容,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汲取文化营养,促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确保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所以,不怪您啦!因为“主题意义”这个抽象名词是《高中英语课标》中提出来的,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并没有出现。不信您就去搜关键词呗。
那么,我们就需要思考,《高中英语课标》的“新”理念,能否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呢?这就要看这个概念的具体内容是否也能覆盖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了。

3

“主题意义”到底是啥意义?

答案,当然还是得从《高中英语课标》中去找啊!
在《高中英语课标》P14中的“主题语境”一节中提到:

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
如果您理解不了“主题语境”,就理解一下“主题范围”吧,这个应该不成问题了。
《高中英语课标》进一步阐述了三大“主题语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并细述了10个主题群的32个子主题。凌哥列举几个子主题,以便您有更加具体到位的理解:

. 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
. 语言学习的规律、方法等
. 创新与创业意识
. 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文学简史、经典演讲、文学名著等
. 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与传统节日
. 社会热点问题
. 人与环境、人与动植物
. 地球与宇宙奥秘探索
这样一对照,您就会发现,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其实有类似的内容的。只不过,在《义务教育英语课标》中,它们被分别安排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三个板块中,比如“语言学习的规律、方法等”与“学习策略”有关,“不同民族文化习俗与传统文化”与“文化意识”有关。当然具体内容上肯定要比高中的要求简单一些啦。
有消息灵通人士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又在进行修订了。凌哥预测在下一版本中,“课程内容”也会对原《课标》的五大板块(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进行深入修订的。

4

对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启示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啊!因为自从《义务教育英语课标(2011年版)》颁布后,无论教材编写还是教学研究,都在努力落实“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中的“人文性”就高度概括了包括“主题语境”在内的很多内容。

在教材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编者们在这些方面的匠心。

今天凌哥英语发布的次条文章中的原版教材《朗文培生BOOST综合阅读课程》,也突出了对主题语境的考虑。

在语篇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不仅要关注传统的语篇教学内容,还需要落实学生“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就是在课程和课堂中落实这一些“主题语境”。

嗯哼,凌哥越说越大了。还是说点小的吧。以凌哥将要去南宁授课的内容为例,其中的2页幻灯片是这样的:

这2个页面将帮助学生更加明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题和意义,提升了他们对自然、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这样一说,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呢?

5

参考阅读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年第9期上,刚好刊发了一篇《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作者:齐地尔),您可以阅读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基于主题意义,开展有趣、有深度的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我们真的做对了吗?(2)
王蔷: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新课标导向下英语教学如何转型?
名家谈 | 陈力:英语公开课不应存在脱离语言形式的语篇意义!
说说分级阅读的四种实践模式--导读、自读、深读、展读
(中学篇)2020年第09期:基于语篇分析的阅读圈活动设计与实施(北京:苗兴伟、罗少茜) |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网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