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前安排一周时间的学科集训,可以培训哪些方面呢?

微友提问

凌老师,请教一下!开学前,我们学校安排一周时间的学科集训。请问英语这一学科培训哪些方面比较好呢?谢谢!
您好!

集训,集训,集中培训。通常的情况下,就是一个群体在一个规定的地方一起开展培训活动。这种集训通常需要有组织者,并且通常安排其中一段时间由专家引领的。

不知道你们学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集训安排?是不是教研组人员众多?

因为您的提问过于简明扼要,凌哥拿捏不到要点,所以只能随便说说了,希望能瞎猫遇到死耗子,撞到几个要点。


互助式备课



如果学校大,英语学科教师比较多,可以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但是,为什么凌哥用的是“互助式”备课呢?有两层含义。

第一,集体备课,分解了教材解读的任务,即便再分头开展教学设计,个体也可以借助其他教师的教材解读进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重点对付1-2个单元,让教学设计更加深入,避免走过场。如果严格执行,一定会改变“教案抄一抄,上课自一套”的情况。

第二,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有经验的老师为新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可以让初出茅庐的新老师快速掌握材料解读和教学设计的方法。老教师也可以了解青年教师的一些想法、做法和风格,并借鉴之。

那么,5天的时间,可以按天解读每个单元的教学意图、重难点,针对这些意图、目标、重难点等列出可以采用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操作等等,但是并不需要在这5天将整本书的教案都写出来。如果能这样一劳永逸地做到,那直接采用《教师用书》上的教案不就可以了,或者网络上复制各种教案来交差。——这就失去了“基于校情的研修”的意义了。


提升理论素养



凌哥,上面的集训内容,我们教研组在一年前已经做过了,咋办?

答:那真是太好了!!在上一步中,老师们通常关注的是如何将每个单元中的各个环节分配到各个课时中,并且如何上,但是很少有教师关注深层次的理论问题。

经常有初中老师跟凌哥吐露实情:我们平时上课根本不讲究啥理论的,教材上安排什么内容,就尽量按照教材的步骤完成。如果“幸运地”完成了,那就配上课后练习、单元卷、模拟题、……总之,最不缺的就是练习题。

——做题目是必须的,但是“题海战术”耗费的大量的时间,学生沦为被动学习的机器,当然更不会去思考什么样的学法才是适合自己知识基础、语言能力、认知风格的方法。

在题海中扑腾成功的人,会逐渐悟出方法,然后游得越来越好。而扑腾不成功的人,疲于应付,手忙脚乱,“踩着教材和别人的脚印走路”,哪里会有机会反观自己的学习?于是,两极分化就必然会产生。

一说到提升理论素养,您的头脑中就开始飞舞各种学术著作、论文、课题,对么?不必这么恐慌啦!能做的,不止于读这些枯燥的理论文字。——读一读凌哥写的微信号文章,也是可以的嘛,对不?

那么,这5天中,做一些什么提升理论素养的培训工作呢?凌哥建议一些,供您参考。

1. 针对教材的具体内容,开展学法研究

在前面提到了“互助式备课”,通常情况下,老师们关注的是“如何教”,但是,学习归根结底是学习者的个体行为,——由此导致了学习成效的个体差异,就是俗话说的,同一个老师教的,为啥有的学生学得好有的学不好。所以,研究学法,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会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学法研究,不妨研究如何通过设计良好的指令、说明、示例,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

比如,“背诵”就是很典型的一种容易让学生“淹死”的学习活动。那么,老师们可以研究,如何让背不出课文的学生转变学习路径,而不是在“背诵”这棵树上吊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教师需要更加关注如何以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的语言理解、操练和运用。比如凌哥在2021年8月19日发布的《每种课型都是读啊、问问题啊,学生缺乏热情和兴致,咋办呢?》一文,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例子:(1)不会说句子,就先说词,让老师帮助补成句子,再学说句子。(2)不会说单词“rabbit”,就先画出来,让老师教学这个单词。

2. 了解最新的外语教学理论

比如最近讨论得比较多的“单元整体教学”、“大观念”、“项目制学习”、“个性化学习”等。你们学校的老师们,学习过吗,讨论过吗,实践过吗?

选取其中一项,开展培训,并最终制定实践计划,在学期中实施。

3. 个案分析

校本研究的个案分析,需要有“拿自己开刀”的勇气。这也是一种真正的研究精神。

每天选取一位教师的“还有余温的”日常课录像(如果没有,记得下学期拍起来哦),进行微格分析。

分析课堂的成败。结合教学设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哪些成败是天生的,即教学设计导致了成败,哪些是后天的,即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意外。然后,讨论如何强化或者避免这些因果关系。

分析课堂的结构。通过框架图、流程图、师生话语类型比例图、提问类型比例图、思维类型比例图等,将一堂课进行可视化拆解和数据化分析,可以更加科学、直观地看出该教师的课堂结构、教学理念、言语类型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分析教师的素养。比如发音、语法、词句复现、教态、口头禅、应变力、……

4. 偏向实践的理论学习

是不是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还了解得不全面呢?

是不是觉得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够开阔呢?

是不是想了解名师们是如何设计课堂的呢?

是不是难以理解优秀教案中的一些环节设计呢?

是不是平时撰写教案的时候,“环节意图”总写得没有学术味呢?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偏向实践的理论书”来获得一些答案。比如方玺老师主编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就帮助不少初登教坛的老师解决了很多困惑。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凌哥编著的《小学英语渐进式书写训练》,可以安排起来啦!看,有微友已经捷足先登了:

一共四个级别的字体,循序渐进:

让孩子的书写从端正到流畅逐级提升,最终在第四级时接近人教社教材上使用的字体。

《PEP小学英语》八个册别,都有哦!

就是练字而已吗?当然不是“而已”。请看PEP三年级上册的书写训练的样页。

“大号”的书写示范

容易写错笔顺的字母,再次提醒笔顺

单词和句子,都要求写出中文意思

基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的对话

词汇组块训练

小幽默语篇


三年级的书写训练都这么优秀,随后几册同样精彩啊!

因为凌哥编写的是《书写训练》,也就是常说的“字帖”,所以语篇类内容没有配上阅读理解题。可是,老师您完全可以自己配上相应的阅读理解题目啊!

这套《渐进式书写训练》的每一册的每一个语篇,都是凌哥精心编写的,基于教材又不同于教材,既能够让学生接触到高复现的词汇,又能让学生接触到可理解的丰富的新语言内容,相信对于加强学生的词汇储备,提升语言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仅仅作为“抄写”用的字帖来练练字的话,作用就减半啦!

使用凌哥编写的《小学英语渐进式书写训练(PEP)》来提升孩子们的书写规范性,增强阅读能力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导学案编写及使用的有效策略
个人研修规划(资料)
教研从教学反思开始
走出课改十大误区
【好老师】成长为优秀幼儿教师的8个特质
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