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繁花落尽——我的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旅行笔记(9)

9、2023年12月30日,伊兹尼克、布尔萨

今天开始跟团,走进爱奥尼亚看古希腊。古希腊的文化遗产几乎遍及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多的地方,可能不是希腊,而是土耳其。这次看宝老师设计的爱奥尼亚线路,有别于一般的土耳其经典行程,可以更深入古希腊,报名参加。跟团游并非我的首选,但跟着有经验的老师不一样,可以看到学到新鲜的东西。

我天不亮动身前往集合地点,那时大部队刚下飞机。在独自等待的当口,我做着快速融入团队的心理建设,可与大家会合后发现有伊朗行认识的团友,隔阂瞬间消失,与力哥和赵老师无碍地交流起来。近年很流行MBTI测试,我做过两份卷子,一次是I(内向),一次是E(外向),鬼知道准不准,反正我内心很孤僻,外表较合群。司马懿是我们的地接导游,操着不太熟练的中文,介绍着尽可能多的信息,他指着车上的小地图说:我们要经过马尔马拉海,希腊语大理石海的意思,因为海中岛群盛产大理石。在Osmangazi大桥(伊兹米特海峡大桥)休息区停留时,我努力寻找更好的角度拍海湾,可惜都有遮挡。凝望着薄雾中的对岸,我在心中对自己说:出发,爱奥尼亚。

伊兹尼克建城始于古希腊,传说是献给酒神的城市,真正出名则在拜占庭,当时名为尼西亚。他有着复杂的多边形城墙,由罗马皇帝哈德良指示兴建,可惜只透过车窗瞟了一眼,没留下太多印象。城中心的圣索菲亚教堂才是此行重点,因召开两次尼西亚大公会议而闻名。大公会议是传统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世界性主教会议,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基督教本身不断分裂导致真正得到公认的大公会议没有几次,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由君士坦丁大帝召集,也是第一次世界性主教会议,得到大多数基督宗教的认可。会议确立《尼西亚信经》,经第二、四次大公会议完善后成为今日主要基督宗教派别的信仰核心。希腊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分裂后,只承认前七次大公会议,皆由罗马皇帝召集,不承认后续由教皇召集的会议。最后一次东西教会公认的大公会议,即第七次大公会议也在尼西亚召开,史称第二次尼西亚大公会议,会议恢复对圣像的敬礼。基督教历史上如此重要的圣索菲亚教堂看上去并不恢宏,传统的巴西利卡样式,地基比周围路面还要低很多;有一座宣礼塔,是奥斯曼时期改为清真寺后增建的。正赶上礼拜时间,宝老师冲进去一起做,他说自己不信教,我有点不相信。我不是穆斯林,不好意思跟进去,就在教堂外走走拍拍。墙外还有保护起来的马赛克地面,说明曾经的教堂更大。路过古雅的修鞋摊,不由多看两眼。听团友说礼拜可以拍照,赶紧悄悄入内拍摄。

教堂很明亮,周围环绕玻璃窗,礼拜区域和参观区域是分开的。礼拜区域以东墙的米哈拉布为主,看着信众跪拜、吟诵,心生宁静,阳光从窗口洒入,更添神圣。参观区域以至圣所为主,位于教堂后部半拱顶之下,原本是不开放的区域,会用圣帐隔开。至圣所有圣座和圣桌,圣座为半环形,中间立有圆柱,象征耶稣的宝座;摆放祭物的圣桌已无存,只剩下一方基础。周围残旧的砖墙上依稀有些壁画。宝老师说早年来此,只有残垣断壁,近年才盖上屋顶。土耳其的拜占庭教堂,很多被奥斯曼帝国改为清真寺,凯末尔将其作为博物馆开放,如今又改回清真寺,略见土耳其政局的变迁。

奥斯曼帝国发迹于小镇瑟于特,1331年占领尼西亚,将其作为第一个都城。1337年,迁都布尔萨。迁都之后,尼西亚渐渐衰落,只作为制陶中心存在,许多清真寺中见到的瓷砖就出在这里。中午,准确的说是下午,在布尔萨的网红老店午餐,食物是亚历山大烤肉(İskender Kebab),切成薄片的烤肉,配上番茄酱、酸奶和融化的黄油,由19世纪初创造它的名厨亚历山大(Master Alexander)得名,与亚历山大大帝没什么关系。总体口感还行,没什么羊膻味,我怕膻,没让侍者浇上最后一勺热油,现在想来有些后悔。餐厅本身更有意思,传统的木屋,古早的家具,优雅的庭院,挺适合拍照。

冬季的土耳其,天黑的早,来到库马利吉兹克小镇时,已很昏暗。石板路两旁都是奥斯曼式样的老房子,色彩缤纷,左右挤满旅游商品的摊铺,间或有些水果蔬菜和土特产,林林总总。认识的不想买,不识的不敢买,最后只买杯桑葚汁解渴。跟着大部队行走,好像经过一些景点,有清真寺,有老浴室,都没进去,也没印象。古镇古城不适合跟团游,少去很多发现的乐趣,连安心拍照的时间也没有。看到热沙中煮咖啡,很有意思,没时间来一杯,有些遗憾。最后走进一所老茶馆,边喝茶边聊天,竟然与对面的团友Ella有共同认识的朋友,世界真小。小镇是世界文化遗产布尔萨和库马利吉兹克历史遗迹群的一部分,保留着奥斯曼土耳其的早期样貌,可惜没人指点,路过也是错过。在停车场,我望着山下布尔萨,已是满城灯火。

布尔萨乌鲁清真寺(大清真寺)是奥斯曼早期建筑的代表,在我看来更像顶着无数圆顶的大型巴西利卡。与常见的清真寺不同,这里不以庭院为中心,视线所及都是巨大的建筑、林立的柱廊、无数的牌匾、工巧的文字。奥斯曼与塞尔柱都是突厥人,建筑风格也有延续性,我看过塞尔柱突厥风格的平顶木柱清真寺,奥斯曼将木柱改为石柱,平视更开阔;给平顶加上穹顶,仰望更轻灵。清真寺中神圣的起点是小净水池,终点是米哈拉布,如今它们都装在一个封闭空间内,感觉自成循环。一般清真寺装饰的重点是大门和米哈拉布,以繁密精致取胜,而布尔萨大清真寺最吸引目光的是书法,疏朗地分布在柱面与墙面上。与中国书法的笔墨意趣不同,伊斯兰书法讲究计算、准确、对称、图案。米哈拉布左侧巨大的敏拜尔(Minbar)是聚礼时的讲坛,木雕精湛,据说能在两个侧面分别看到太阳系和银河系,反正我没看出来。一角陈列着麦加克尔白天房用过的帷幔——基斯瓦,暗红底金刺绣,与当前常用的黑底金绣不同,应为早期作品。我对大清真寺的记述中,用了最多的“不同”,可能正因为奥斯曼早期有这么多不同,才成为一股崭新的力量,摧毁陈腐的拜占庭,冲击黑暗的中世纪。

这里曾是丝绸之路上养蚕制丝的最西端,高昂的丝绸价格推动商贸的繁荣。我们走进大清真寺旁的巴扎,已是关门时,金器依旧闪耀,门客却是寥寥。同伴蒙古小夫妻恩和与宝乐递给我一个烤板栗,瞬间将我拉回温暖。第一天的最后,我站在宾馆天台,再次俯瞰布尔萨的灯火,旋转的摩天轮那么遥远。跟团第一天,我来过、错过、冷过、暖过,还是在阅读风景、阅读历史、阅读自己,希望借由跟团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聆听他们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耳其之旅(一)五彩的布尔萨
奥斯曼风情的古镇
土耳其为何把首都从伊斯坦布尔迁到安卡拉?
土耳其~布尔萨市最华美的绿色清真寺
土耳其一一布尔萨,昔日奥斯曼帝国首都
我在他乡挺好的 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