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刘和清的随笔《远去的故乡年味》

远去的故乡年味

刘和清  

弹指挥间,我揣着理想的憧憬,告别鄂东乡村父老,已经51个年头了。  
当年18岁的我,乳臭未干,不谙世事,只身跨入黄石大冶钢厂大门当工人时,举目无亲,住单身宿舍,吃职工食堂,虽然衣食无忧,但,胃里的油水长期不达标,人长得清瘦,面如菜色。  
那年那月,我最期盼、最愜意的事就是春节前,请探亲假回老家与父母及家人团圆,追寻美丽乡愁的年味,整理儿时天真的记忆,同时,也给自己苍白的胃补充一些油水。  
依稀还记得,我印象最深的家乡过年习俗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喝腊八粥 

家乡的年味从腊八节就开始弥漫。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每到腊月初八,妈妈便以杂粮豆果煮粥,让全家人食之,以祈求丰收和吉祥。  
喝完腊八粥,我和弟弟们脸上便洋溢着对年味的憧憬。  

二、备年货  

从腊月初八至腊月二十三之间的日子,家乡的年味日益浓郁;家家户户开始忙碌地备年货,腌制腊鱼、腊肉;打豆腐、加工糍粑;(俗称揣糍粑)炒黄豆、蚕豆、豌豆、花生、豆果、薯片等年货;同时,还要杀猪宰羊换钱,一方面还债,一方面为家人添制新衣、新鞋、购买年货。  
在备年货的同时,家乡人在春节前,男人都要理一次发,女人都要洗一次头发,并用丝线整理一次脸上的汗毛。(俗称"钳脸")  
每个人都要从里到外换一次衣裳、洗一次澡,(那个年代,农村没有电,更无燃气,冬天洗澡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表示焕然一新迎新年。  

三、过小年  

家乡人很重视过小年的习俗。  
每逢腊月廿四这天,家家户户都必做三件事:  
一是大扫除。  
所谓大扫除,就是家人一齐上阵,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北方称为“扫房”,南方也叫“掸尘”,鄂东乡村俗称"打扬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表示干干净净迎春节,寄托了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  
二是祭拜灶王。  
小年这一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但如今传统灶台已然退出了城市居民的生活,附着其间的祭灶活动也仅保留在一些农村地区。)乡民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等,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祈求兴旺吉祥  
三是吃年饭。  
小年这一天,家乡的村民都要认认真真地准备一桌较为丰盛的饭菜,参加的人仅限于小家庭成员,其饭菜质量档次仅次于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俗称"过小年″。  
家乡过小年的这一歺饭还有一层重要意义,那就是吃饭前要摆上供品、供果,燃放鞭炮,点香火、烧冥币,意为迎接故去的祖先回家过年。  
过了腊月廿四,直到腊月廿九,村民们家家户户便按照各自祖传的习俗,开始正式吃年饭了,也就是说,腊月廿四至腊月廿九之间,都可以正式吃年饭了,这种吃年饭,参加对象的范围较宽,只要是亲朋好友皆可参加。  
家乡人吃年饭,不同姓氏,吃年饭的时间不尽相同,譬如,王姓家习惯晚上6点正式吃年饭;而张姓家习惯晚上12点正式吃年饭;刘姓家则习惯中午12点正式吃年饭。这些习俗都是代代相传而来的。  
小年这一天,鄂东乡村也有吃年糕的习俗,(即糍粑)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 

四、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家乡人习惯腊月三十下午贴春联。  
民间讲究贴春联要做到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家乡人特别重视,春联内容十分丰富,或抒情,或写景,或祈福,或憧憬,妙语联珠。  
但,家乡人贴春联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即,当年家中若有老人去世,春联的颜色只能是绿色或淡黄色,绝对不能用红色,春联的内容也必须是怀念已故老人,感恩老人的福赐!直到老人故去的时间满了三年,方能贴红春联。  

五、除夕夜守岁  

鄂东乡村年味的高潮便是除夕夜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老老少少(出嫁的姑娘吃完年夜饭后,必须回到婆家。)热热闹闹,团团圆圆地聚在一起,围在桌前,吃上一顿精心准备的,一年中档次最高的美味佳肴年夜饭,(鄂东乡村俗称"还年福″)是辛苦劳作或外出奔波打拼一年的家人最期盼的时刻。  
家乡的年夜饭有四个约定俗成的习俗:  
一是参加对象仅限于小家庭成员。  
二是吃年夜饭时必须紧闭大门,意为守财。  
三是年夜饭的菜品中,必须有一盘完整的半熟的鱼,家乡人称之为"听话鱼",意为吃夜饭时,家人要说吉利祈福的话,让鱼听了以后告诉祖先送福,表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四是吃年夜饭之前,必须摆上供品、供果,燃放鞭炮,点香火、烧冥币,意为将小年那天接回来过年的祖先,送回地府去过年;表示家人对故去祖先的尊崇及怀念。  
在没有电视看春晚的年代,全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小孩最兴奋的事,便是大人神秘兮兮地给晚辈发红包,收到红包以后,小孩打着饱嗝,在室外放肆地追逐着放鞭炮,嬉闹、做游戏,因为,他们知道,过年这几天,无论怎样疯玩,都不会招来大人的打骂的。  
家乡人吃年夜饭讲究慢吃细品,饭菜不能吃光,要有吃有剩,意为年年有余!  
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妈妈便忙碌着收拾碗筷,然后将地上垃圾扫进大门里面的角落,等到正月初四才能倒进垃圾堆。(意为"财不外流")  
然后,全家人围在火盆边,边吃干货、糖果,边聊天,一直开心地坐至天明,便打开大门,喜气洋洋地点燃一挂长长的鞭炮,迎接新年到来。(鄂东乡村俗称初一早晨开门燃放鞭炮叫"出方")  

六、拜年  

拜年,是最能体现鄂东乡村传统美德的一种方式。  
家乡人拜年,有固定的传统模式:  
即,拜年时间必须是上午,若是下午拜年,将不受欢迎,甚至会招来背后讥笑。  
正月初一大早,必须先给祖辈、父辈及同族的叔伯辈等长辈拜年,俗称"拜长辈″,这种拜年必须送上像样的礼物。然后,再走村串户依次给村里家家户户拜年,俗称"拜乡亲",这种拜年只需登门行礼便可,无需送礼物。(关系较为亲近的家庭除外)  
正月初二必须给母亲的娘家人拜年,也就是给外公、外婆及舅舅家拜年。鄂东乡村有句传统俗语叫"娘亲有舅,爸亲有叔″,所以,初二这天给外公、外婆及舅舅家拜年被称之为拜年的最高规格!所送的礼物也必须是最贵重的!倘若你不按规矩行礼,改在初二之外的时间去给外公、外婆及舅舅家拜年,将视为无礼不尊!是要挨骂的!  
正月初三,是给姑父、姑妈及姨夫、姨妈等表亲拜年。  
正月初四,主要是给朋友家拜年。  
到了正月初五、初六,拜年的程序基本结束了,鄂东乡村有句俗语:拜年初五、六,有粑已无肉,意思是说,到初五、六再有零星客人拜年,已无好酒菜招待了。  
鄂东乡村,对凡是登门拜年者,主人家都要端上一大碗新鲜鸡肉或猪肉汤加上糍粑,以示款待,而客人也只需象征性地尝一点便可。客人若是不懂规矩将主人款待的佳肴吃得精光,将视为"没有教养!″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乡村过年的物资极其有限,虽然如此,但乡民们依然保持好客的优良传统,尽量将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在鄂东乡村曾经流传着一个笑话,说是正月初一至初三,一双半生不熟的鸡腿,被全村人家家户户借用招待客人,直到初四,主人才将鸡腿煮熟食之。  
鄂东乡村对未成年人登门拜年者,长辈必须给红包,钱多钱少不重要,但必须给,这是礼尚往来的不成文规矩。  
我在家排行老大,弟弟们尚小时,拜年是我责无旁贷的担当;儿时的我虽然对过年望穿秋水,但又盼又怕,盼的是过年能穿上新衣,能吃上平时吃不到的美味;怕的是那年月,乡村少有交通工具,走亲拜年全靠步行完成,尤其是初二、初三两天拜年都是重头戏,亲戚多,且相距甚远,拜年任务又必须在上午完成,因此,常常是在东家屁股尚未坐热,又马不停蹄赶往西家;结果,看似半天拜年走了五、六家,腹中依然是食量不足,腿脚发软,疲劳只有身知。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水准逐渐向城市市民靠拢。  
我出生的村庄,由于地处三个城镇交汇的金三角,商品经济较为活跃,交通十分便利,但自然资源贫乏,人多地少,故,村民们都将仅有的土地全部租给外来承包人耕种,然后,中、青年人全部外出谋生,赚了辛苦钱,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留守的老人、妇女及儿童,几乎完全依赖在外打拼者的收入安排生活。年复一年,几十年后,村里打工者大部分家底逐渐厚实起来。  
如今,我熟悉的那个村庄,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在县城或地级市买了商品房;70%的家庭拥有1一2台私家车;90%的家庭住上了新楼房;100%的成年人用上了智能手机;出国打工两年以上的中、青年村民占60%以上。  
沐浴改革开放雨露的村民们逐渐富起来了,已是不争事实。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中、青年村民长期在外打工接受城市现代文明的熏陶,同时也随着村里老年人逐渐去世,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社会现象已摆在我面前,这就是,家乡世代相传的过年习俗已几近荡然无存,美丽乡愁的年味已渐行渐远,儿时美好的年味记忆已刻入梦萦。  
当年,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如今,生机无限,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在为它欢呼的同时,我油然释出一丝陌生感……。  
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自从6年前,父母双双西归后,我回老家过年的记录便彻底划上了句号。  
2022/1/18

刘和清,男,汉族,1953年10出生,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冶钢集团2013年退休人员。现居箭楼下社区。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各地传统年味民俗
山丹县民间过年习俗
腊月至过年都有什么习俗?
2021年春节回祥云老家,2顿丰盛的年饭,一大家人其乐融融!
新年新刊|学文:除夕有感
汉川过年习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