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莫家勇的随笔《入伍记》(上)

入伍记  (上)

莫家勇 

一  

我是1963年8月25日,经过漫长的等待,在我的家乡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脱掉了背心短裤,换上了崭新的草绿色军装。  
送兵的现场非常热闹,红旗招展,人群如浪。我们胸前佩戴着鲜艳的大红花,头戴军帽,身穿军装,腰扎皮带,脚穿解放鞋,在送新兵队伍中间,更显得朝气蓬勃。长长的送兵队伍中,却只有六个新兵,即:莫家勇﹑周家云﹑黄世洲﹑李超﹑别福山﹑邹明啟。  
与往年送兵的人数大有区别,过去武安镇每年都有几十上百名新兵,这次人数少,被叫做学生兵。接兵的同志告诉我们的去向是甘肃省兰州市,通讯地址为兰州市20号信箱。  
经过我家门口时,我看见父亲﹑母亲和哥哥﹑妹妹,以及年纪尚小的侄男侄女,他们手鼓掌,眼流泪,既高兴,又难舍,分离亲人时的场景,让我激动的同时,多少又有点伤感。  
武安镇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过去号称小汉口,是一个商业繁华和人才倍出的古镇。历史上武安镇与樊城﹑老河口并称鄂西北三大镇。小时候我常常在蛮河边玩耍,看着运货的木船成片成片地泊在码头上,装卸货物。  
全镇有13条街道,还有很多青石板路的小巷子。这是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演练打仗﹑防守﹑反击﹑冲锋陷阵和捉迷藏的最好场所。镇周围有一圈长度为8华里的老城墙,城墙外有很宽很长的护城河,我曾在河里打捞过浮萍喂猪,并在此捉过很多鱼。当时,出入镇必须从城门口进出。镇里有好多的古建筑和香火很旺的寺庙,解放后寺庙被人民政府改建成了杨泗庙小学,现为武镇一小。  
绕城而过的蛮河在城南,河对岸有天主教堂,武安镇以蔬菜名扬鄂西北。外地好多地方的人来此采购蔬菜,我印象里,每天早晨河边人山人海,交易市场占满了一大片河滩。武安镇更是蜚声在外唯一盛产黄金辣椒和红皮萝卜的地方。说来奇怪,传说黄金辣椒离开了武安镇南沿就失去了黄色。  
镇北是绕城的百里长渠,又名白起渠。是秦朝大将白起伐楚,破楚都城的杀手锏。该渠在离武镇西面8华里叫谢家台的地方筑坝拦水,因为谢家台是蛮河与清凉河的汇合处,水丰河宽,浪高水急把水引进百里长渠,再经武安镇流入宜城县。百里长渠是白起杀人越货,残害无辜百姓的罪证,又给后人留下了一线残渠。解放后,白起渠又是我们国家古代建设最早的水利工程,并早于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了修复白起渠,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动沿渠南漳﹑宜城两县几十万群众经过数年施工,将100多华里长的白起渠全线开挖,把渠扩宽挖深,又在渠的上面架桥修路,最后才变成了今天的一条人工运河。记得完工开通水典礼就在渠首的谢家台召开的。当时我年龄虽小,也步行前去观看通水盛典,看到渠闸打开,河水涌入长渠,我们兴奋的跟着水头向前追赶,乐在其中。回家时在会场踫到一辆汽车,司机看我们年少,好心把我们抱上汽车,送回了武镇,我们高声喊叔叔谢谢你,并向他敬了少先队礼。这是我第一次坐汽车,所以记忆深刻。  
人杰地灵的武安镇,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因白起战功卓越,秦王封他为武安君,其封地就是灭楚庆祝之地,也是我的家乡南漳县武安镇。白起应该是武安镇的首任行政长官。他留下来的百里长渠经过解放后的整修和保护,于2018年成功地入选了联合国世界水利工程保护目录。  
送新兵队伍出了城,走过护城河桥,正对面就是武安镇人民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张自忠上将而修建的张公祠。这里同时掩埋着为保卫红色政权,抗击“四八”土匪暴动,在武安镇牺牲了的100多名解放军战士。如今的张公祠已被襄阳市明确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的母校南漳县第二中学目前就在这里。  
送新兵队伍到了武安镇长途汽车站,又从县城来了王贵现﹑张开泰两名新兵与我们汇合。到这里,我们才知道,南漳县共有8个新兵。我们在接兵的张排长率领下,乘车向集结地——襄阳地区樊城出发。  
别了,生于此,长于此的我们家乡武安镇,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长,我们要为你争光,争气,去实现我们人生的希望和抱负。  
暂别了,可爱的家乡。  

二  

长途汽车从武安镇车站驶出,行走在铺着细石子的南宜公路上。由于路面坑洼不平,有时被颠起,有时也前仰,我抓紧前排的座椅木背,尽量保持住自己的身体平衡。看到路旁的树木一排排向后移动,稻田的谷穗子沉甸甸地低着头,棉花桃炸开了,雪白的子棉展示着芳华。玉米地苞谷棒子像伸开的手臂,欢送我们离开家乡熟悉的沃土。  
芝麻开花节节高,看它那粗壮的杆子,像士兵列队站得笔直,你是在告诉我吗?在部队要和你一样独立自主,从幼苗一步步成长,步步进取而后成绩一节比一节高。正在我思绪信马由缰时,汽车已驶过了马家营,蔡家湾,在往前走就到了离武安镇20里的界牌头了,前面就入宜城县境界了,我回过头向车后望去,心里默念着故土难离,从此以后我就是游子,独立闯当世界了。  
长途车不紧不慢地向东开去,到宜城一个叫五条路的地方,汽车左拐进入了襄宜公路。这是我第一次行走的方向,这块肥沃的平原地区,充分享受到了百里长渠带来的恩惠,因为水给万物带来了蓬勃的生命,也给万物带来了灿烂的青春年华。  
看着沿途枝叶茂盛,多种颜色交织的粮食作物,这是又一个丰收季节,真是彻底摆脱了三年自然灾害,对人民的沉重打击。马路的右边时不时能看到汉江的影子,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它经千重秦岭,万迭巴山,化不尽的冬天雪水,收不尽的夏天暴雨,由溪流瀑布,从满山遍野汇成了三千里汉江。  
汉江刻在我脑子的第一印象是每年夏天发大水,都要防洪抗洪。虽然汉江离武安镇近70华里,当时全国一盘棋,又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近邻县,每年在防洪最危急时刻,武安镇都会派出突击队,支援宜城人民抗洪抢险,参加保卫家园战斗。当时我年纪尚小,也参加了街道组织的后勤服务,蒸馒头,烙饼,摘菜洗菜抢着干力所能及的事情,由于抗洪前线事态紧急,有时不能休息,大家也无怨言。一句话,让抗洪前线的突击队员,吃饱吃好,胜利完成抗洪抢险人定胜天的紧急任务。  
汉江也为我服务了一次。1960年学校放了暑假,我从宜城遥湾坐上小火轮,顺流直下到钟祥县利河口,看望好久没见面,在荆襄磷矿工作的二哥,这算汉江给我的第一次福利,滔滔东流的江水,让我们兄弟团聚一起。  
看到襄阳高高的古城墙,宽宽的护城河,河两岸风吹摇拽的垂柳,我们坐的汽车,进入襄阳城内,终于停进了襄阳地区最大的长途汽车站。这是我第一次到襄阳,但襄阳对我而言,并不陌生,因为三国演义小说我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发生在襄阳的三国战事和人物的活动都铭记在心。特别让我引以为豪的是刘备马跃壇溪向南漳跑去,南漳成了三国源头。我当时是这样评价的,襄阳是武夫莽汉争斗的角技场,而南漳却是名士智慧和谋略的诞生地。没有南漳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指导,就不会有后来的魏蜀吴的三国分立。八百里的南漳,古称贵县,是中国少有的有三个古代国同时存在的县域。它广纳百川,是名人贤士喜欢居留和生活的风水宝地。  
虽然是八月底,襄阳城却是赤日高照,室外气温很高,路上行人很少,偶尔还能听到知了的呜叫声,这让内衣湿透了的我们有了些许乐趣。我们穿街走巷向襄阳轮渡码头走去,因当时襄阳和樊城没有大桥联结。听老人讲故事说:襄阳的土地是浮着的,下面不知是哪路神仙借来的柱子撑着,打不着底。这不过是闲余笑话而已,不能当真,只不过当时技术落后,科技不发达,老百姓想天堑变通途而不能实现,而安慰自己罢了。  
到了樊城,就到了襄阳军分区新兵集结地,稍事休息,各县的新兵到齐了,接兵的同志就集合大家分排分班,我们南漳县8人,外加随县和襄阳县4人混编为一连一排三班。一班主要是谷城县新兵构成,二班是襄阳县的新兵构成。为了好管理队伍,接兵领导指定了新兵班长和副班长。接着给我们发放了被服和生活用品,我们就正式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新兵蛋子”了。  
一日入伍,终生为兵,服完了义务兵役,永远是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保卫者。这是我的誓言,也是终生践行的行为指南。襄阳地区是湖北省较大的行政专署,它与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边界相连,从随县开始,整个鄂西北都属他管辖,這是个神奇,又故事滿满的富庶之地,也是中国核心战略要地。  
襄阳曾经留下屈原行吟时的脚印,是大诗人孟浩然的故乡,庐陵王在这里造过宫室,薛刚在这里练过兵,神龙架还出现过野人。而且我们这批新兵全襄阳地区也只精选150人,有的县还无一人应征,主要是当地文化比较落后,被学历限制了。从襄阳走出去的150个兵,加上后来在孝感地区接兵二连接兵人数,加起来也只有300人,就是这300个湖北兵,最后在第二炮兵建设发展中成了响当当的名片。  
在老一辈军人传帮带下,这些人中,有的逐步走上了领导岗位,最后成长为人民军队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原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上将,是我新兵排二班的战友。曾先后担任过第二炮兵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的葛东升中将,是一班的战友,并代理新兵排副排长。我是三班的。一个新兵排出来一个上将,一个中将,并且长期担任第二炮兵军事主官,这可能在我军历史上是罕见也绝无仅有的现象。新兵二连出了誉满全国全军的英模人物,号称导弹司令的杨业功少将。还有不少作战单位主要将级领导和高级技术人员,都出自这批湖北兵。这批兵后来又培养带出了接班人,并超越了他们,如现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魏风和上将,战略火箭军司令员高津上将……  
据我所知,我们这批入伍的湖北兵,不管在部队或地方,担任领导职务,或一般工作岗位,均能克己奉公,遵纪守法,最后都安全落地,过着愉快的退休生活,自己的孩子也争气努力,在各自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  

1963年襄阳地区还没有通火车,在建的汉丹线只通到随县,从襄阳到随县火车站,有100多公里。  
第二天早晨我们起床吃饭后,已有几辆解放牌卡车在广场上等候我们上车,当我们在车厢里按秩序坐好,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响起,为我们吹响了向黄土高原,祖国大西北前进的号角。这是真的踏上了从军的征途,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志在四方,热血青年发光发热,无私奉献的地方去。  
车到了随县火车站,一辆绿皮列车几节闷灌车厢门已经打开,准备迎接我们。因为是第一次坐火车,我们对火车也没有客车和货车的慨念,只有想着要是方便那里有厕所,怎么方便解决,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真幼稚。不久,随县兵站给我们送来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才知道,为了部队官兵安全方便,部队集体行动时,在哪里停留,只要报出人数﹑伙食标准和进餐时间,相应的部队接待站就会按时做好送来。  
我们拿出刚配发的搪瓷缸子,添好饭菜就狼吞虎咽起来。在随县火车站停留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列车外传来随县老乡的声音,盐茶鸡蛋3“灰”钱一个,就是人民币3分钱一个盐茶鸡蛋。随县方言后来成为我们和随县战友开玩笑的经典语言。  
火车从随县出发,因为是一条刚修通的单道试运行铁路,火车行驶速度受到限制,加上给其他通过的火车让道,到武汉10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竟然走了近一夜。一路最难的是排队小便。为了解决大家的小便问题,接兵的老同志想了一个法子,在闷灌车上用绳子系在开关门的把手上,另一段系在小窗户钢筋上,为了安全,还要增加值班“保镖”防止车门意外敞开。火车行进中,新兵们都不适应这种从门缝里解小便的方法,站在那,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总是尿不出来,有的人一泡尿要尿几公里。真是让我长了见识,从此后,让我有了经验,长途集体活动要少喝水,以避免如此难堪的事情发生。  

莫家勇,1945年2月生于湖北省南漳县武安镇,1963年8月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服役,曾任报务员、炊事员、代理司务长、司务长,五次荣获连队和团嘉奖表彰,1969年3月退役,分配到国营9616厂工作,1978年调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工作,2005年退休。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等一个人,陪我去南漳
全国贾氏人口村落分布统计(湖北襄阳)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来趟南漳!
华夏走笔|南漳贤士
缅北腊戌县当阳镇一民团在当地“挂兵”要求12名百户长提供14名新兵
下次你介绍南漳,可以直接递上这张名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