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山作家群]卫宇翔的散文《卫祥塆的龙垱井》

卫祥塆的龙垱井  

文/卫宇翔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卫祥塆有一口一千多年的古井一一龙垱井。  
这口古井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家乡后裔。流传着感人的故事。唐朝时兵马畈上段有一个村庄一一余祥庄(现在的卫祥塆所在地),吃水非常困难,虽然有井,但一到天旱,井水就干涸。这时只有到长塘王塆(湖山唐朝落户姓氏之一,黄荆山脚下,现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大门对面,现已拆迁)的水井挑水吃,但远水救不了近火,极不方便。当时有一寡妇,姓张,别人称他余母张氏,三十岁,丈夫急疾身亡,留下一儿一女。这位寡妇可算是巾帼英雄。带着儿女,靠几亩田地和一台织布机维持生计。平时精打细算,生活过得清苦。日积月累有些积蓄。她经常想:别人说要行善积德,我这一生老公死得早,怕是前世没有积德,要是挖一口水井,解决本庄吃水问题,那是功德无量的事,也算修来世吧!  
她这善念,感动天地,有一天晚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一白发仙姑飘然而至,送她四句诗:“侧船地内一山河,马畈港边龙垱窠。行善余人积善德,百年千载涌泉多。”醒来原来是一梦。左思右想,终于想通了,“侧船地"不是塆东边像侧着船的侧船山吗?"内一山河"说明里面有山泉水,“龙垱窠"不正是马畈港边上一水垱吗?前二句不是告诉打井的位置吗?后两句告诉打井是积德行善,功德无量,而且"涌泉多",泉水源源不断。  

余母张氏恍然大悟。用自已家全部积蓄,请最好的打井工匠,根据仙姑提供的"龙垱窠"(指水垱)中打井。井打成后用青石从井底砌到井口,井口长方形,宽2米多,长6米多,从井口到井底,青石石级,便于下井挑水。四周也用青石做成栏杆护住:一是外观漂亮;二是防小孩掉进井里。井水清纯如镜,清澈见底,精美的卵石历历在目。  
此井之水来源于侧船地山河泉水,山河泉水又来源于黄荆山的中段月亮山下的东西洞的山泉水。相传“秦始皇劈山驱龙″深山龙洞被劈成两截,形成东西洞两处洞穴,洞内巨大幽深,泉水潺潺;山谷被鞭驱走的土石飞出两里处,堆成两座相对的山峰一一覆钟山和大王山。所以湖山流传着"东洞对西洞",“大王对覆钟"的古语。东西洞的龙泉水沿着覆钟山和大王山相接处,再沁到兵马畈的侧船山底。正因为是龙泉水,此井就叫"龙垱井",此水甘甜味正,泡茶茶清香,煮饭饭味甜。  
古传,曾遭百年一遇大旱,井水不枯干,周边村庄无水做饭,纷纷前来龙垱井取水食用。彻底解决了本庄吃水问题。所以,此井成为关王堡三大古井之一。  
因此余母张氏出资掘龙垱井的善举,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称赞她,"揽天地之正气,传万世之流芳。"时光流逝,朝代更迭。余祥庄由于战乱,瘟疫流行,后代迁出。  

明永乐年间,卫家先祖彦诚、彦鑑两祖公从西塞鲤鱼地迁入,至今已有600多年。两公深知水井是村庄命脉,重新修葺龙垱井,宣扬余母张氏捐资掘井的美德。六百多年来,此井像甘泉一样养育着一代又一代卫家后裔,此井经过卫祥塆人的使用管理,“灵气”更足了。  
冬日,井水温热。村里的小媳妇,小姑娘们最爱用井水洗菜、洗衣服。他们的小手经过这井水的浸泡,白白嫩嫩,招人喜爱。夏天,井水冰凉,天气异常炎热,大伙儿干活累得汗流浃背时,不用扇扇,也不必喝冷茶,跑到井边舀上一瓢水吞进肚里,立马凉遍全身。  
夏夜,水井的凉气浸润着大伙的心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围坐在井边的栏杆上乘凉,萤火虫在井边飞来飞去,玩皮的小伙伴们追逐着这些小精灵,放飞着儿时的快乐。大人们在这里谈天说地,仿佛是在开故事会。  
更为神奇的是此井有天地感应之灵验。夏秋下雨前(特别下大雨),天还是晴空万里,看不出变化的迹象,但这时的龙垱井紫气上冒,以此告诉人们天要下雨,收好粮食,作好准备。  
改革开放的今天,村子里各家各户都安装了方便快捷的自来水,龙垱井用的人极少了,但喝水不忘掘井人,不会忘记龙垱井的动人故事。  

为了不忘前人的恩赐,传承中华美德,塆理事会决定:集资10万元重新修缮龙垱井。装上大理石的栏杆;定期淘水井,保持井水干净清澈;撰写《龙垱井志》,刻写在龙垱井栏杆上(以示代代相传)。有诗为证:  
葱葱郁郁侧船地,  
秀秀清清龙垱泉。  
行善淑芳余氏母,  
千秋万代美名传。  
             2022年6月22日写于卫楼下家中。  

卫宇翔,原名卫才伸,湖北大冶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一生坎坷,挑过江堤、围过冶湖、修过铁路、当过农民、做过莱农、卖过对联。现已退休,系西塞山诗社会员。闲暇时,写写诗文启迪人。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禁城里的水井
老杭州~“饮水思源”之杭州老井
“故宫里的井有70多口,却没人敢喝里面的水”,解放后一位老太监给
状元故里:虔溪八景与跃龙书院
风水先生:农村“打水井”,有很多讲究,万万不可乱来!水代表财
庭院打井的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