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特刊]彭思华的随笔《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彭思华

有科学研究,唱歌可以增强记忆力,有效预防老年痴呆。因此,每次回家看望妈妈,我都要教她唱儿歌。  
唱完《小白兔》,又唱《小青蛙》,再唱《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每次唱到《小燕子》时,妈妈便特别兴奋,饶有兴趣的给我讲起,童年小燕子的“故事”。  
妈妈思维清晰,记忆极好。那时,她居住的房子,大厅屋檐下,有一个燕窝,犹如半个碗形。每年春天来临,会有一对身着花衣的小燕子,来此安家。每天,她望着这对可爱的小燕子,筑巢、产卵、孵蛋、饲喂……飞进飞出,忙忙碌碌,煞是喜爱。  
燕子大多在四至七月繁殖,每年繁殖2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  
雌燕产蛋后,雌雄燕轮流孵蛋,15天左右,小燕子出壳,燕子爸爸和妈妈,共同亲饲雏燕。她们会叼些害虫,如蚊子、蝇、蝗虫、蜻蜓等昆虫,喂养雏燕。每当看到燕子妈妈或爸爸,叼着食物,远远地飞来了,雏燕们就高兴地“喳喳喳”地张大嘴巴,等着爸爸妈妈,将好吃的放进嘴巴里面。望着那情景,多么像一个温馨的“家”,令人向往和动容。讲到这里,妈妈的眼里闪着光,充满着伟大的母爱,仿佛自己就是那只燕妈妈或雏燕。  
雏燕约20天出飞,25天后就可以独自捕食了。为了方便燕子进出自由,我的外公,特意在大门上方,留了一个小“窗户”。当主人外出时,燕子也可以随时飞回家。每当坐在桌前吃饭时,抬头瞅见,燕子全家也围在一起,“喳喳喳”地“吃饭”,妈妈说“真是有趣极了!”。  
每年十一月份,那窝小燕子便飞走,到南方过冬去了。小燕子飞走后,妈妈在家里,就天天盼呀盼,盼着小燕子早点回来,从数九寒冬,盼到春暖花开。有一天,突然又听到那熟悉的“呢喃”声,惊喜的发现,小燕子又回来了,妈妈连声赞叹,小燕子真聪明!竟然还认得她的“家”。  
妈妈还喜欢讲她爷爷的故事。说太姥爷特别喜欢读书,是村里的秀才,读书读到三十多岁。每天都要写字,太姥爷就让她研墨,看着爷爷写字,她开心极了。不仅要研墨,还要帮爷爷梳辫子,那时,太姥爷有一根又粗又长的发辫,头戴一顶瓜皮黑帽,身着长袍马褂,一副老夫子的模样。  
太姥爷每日不是看书、写字、就是算账,是个大忙人。方圆十里八村的,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请他去记账,当账房先生,一去就是数天。  
因为太姥爷是村里的老寿星,哪家有婴儿过满月,要请他去吃满月宴,寓意孩子将来也能长寿。后来,太姥爷摔了一跤,大腿脱臼,不能出门了,只能卧炕休息(过去北方的炕即南方的床)。但谁家有满月宴,仍然特意煮熟100个(寓意长命百岁)“猫耳朵”饺子,送到家里来,请(老寿星)太姥爷先吃,方能开席。  
太姥爷虽然瘫痪在炕上,但并不是坐等着吃饭,每天忙得很呢!除了读书、写字、算帐,还要抢着纺线、打拐子(绕线穗)、搓棒子(玉米)等等,妇女会干的,他样样精通。太姥爷常说,干活吃饭,才更香甜。同村的几位太爷爷,也经常围坐在炕上,陪太姥爷聊天、商量事情,当时家里很热闹。太姥爷瘫痪整整三年,享年九十三岁,驾鹤西去。  
太姥爷仙逝后,家里一下子冷清了,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妈妈说,想爷爷啊,常常哭着喊着要爷爷。太姥姥抱着妈妈,晚上睡着了,小脸上还挂着泪珠……  
我多么想!继续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可您却只能听,再也不能讲了。  
今天,女儿把您讲的故事记录下来,读给妈妈听,好吗?  

2023.3.17


彭思华,笔名琴思,文学爱好者。曾在《湖北日报》《黄石日报》《东楚晚报》发表言论、通讯、散文等稿件数十篇。曾连续四年,被黄石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迅员。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法律顾问:刘太平  向其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苏传烁《​哺育小燕子》指导老师:李玲
雏燕初飞
人燕之情(优秀篇)
我的邻居
在三河古镇拍燕子
一只雏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