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24》:勇敢的人们

白宁1955年生于南京,大专学历。当过知青、装卸工、中学数学老师、电器工程师、公司经理。2016年以网名“鄂鲁宁”开始写作,《往事难如烟》系列。多篇文章被《今日头条》《黄石日报》《磁湖文艺月刊》《我见青山多妩媚》选登,现为黄石散文学会副主席。

勇敢的人们

时光倒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陆周边地区到处是青山绿水。江北和大冶、阳新满湖的鱼虾;遍山的鸟儿和野生动物,有野鸡、野兔、野猪、獾子、麂子、獐子甚至还有豹子。记得67年冬天“文革”期间八中“红卫兵”在老下陆黄荆山上抱回两只像是猫崽的小动物,结果晚上有兽吼声,白天在地上还发现梅花脚印,有人说是母豹找来了,此事虽然可信度不大,但在下陆盛传搞得人心惶惶。

在哪个物质匮乏收入又低的年代,山上跑的水中游的众多野味无疑对人们的味蕾有着极大的诱惑。于是一些职工家属为了改善生活补贴家用:有的下湖捕鱼捞虾;有的田里捉青蛙钓黄鳝;还有甚者上山打猎;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捉青蛙都是晚上用嘎石灯或手电筒照,青蛙挺着大白肚皮一动不动要从它头的方向快速向下用手按住。我邻居谢勇是高手,我俩晚上出去从罗桥走到马叫,一个晚上可以捉两编织袋五、六十斤,我眼睛近视都是他一人捉我负责背。

钓黄鳝是用自行车的钢丝做的钩穿条大黑蚯蚓伸进洞里,有一次小林的弟弟“哈驹”把小母指伸进洞里带出一条土地婆(剧毒腹蛇),疼的哇哇直叫。他母亲找了个土中医治,结果手指被剧掉一节。“哈驹”就是个倒霉蛋,他玩火药把头发和脸都烧了肿的像个猪头,一次把他哥和小勇作的炸弹装在口袋里带到学校,和同学玩摔跤倒在地上压爆炸弹两人被炸的吐血。

当年新下陆的小港小溪池塘都可以用撮箕撮到小鱼虾和泥鳅,这是小打小闹俗称"撮虾子“。如果想多钓鱼钓大鱼就去大冶湖,鱼竿是自制的,取材竹节短的水竹用火熏直,还做成可拆卸的三节竿,那个年代难以想象有今天这么高级的鱼竿。钓鱼也是有风险的,1965年公司的几个老钓鱼人在大冶湖突遇暴雨,到湖边古塔内躲雨遭雷击,电工李师傅当场身亡,我同学菊莲的父亲、司机殷师傅和鲍、周等人受伤。还有一次几个人骑自行车去大冶钓鱼,在七里界上坡处小车库张师傅遭车祸身亡。

渔网也是自己编织的,新下陆最早编网的是土修队的张师傅、杨师傅和机修的熊师傅,网线凭证明到大冶炕头一家供销社买。网鱼都是半夜两、三点起床去大冶七里界湖滩和下陆港交汇处。叫”赶网":一群人排成几排从下游顺着港向上游走,在齐腰深的水里左手把一只底部和三面围起的渔网按在水底,右手拿一平面网立着一上一下从四周向开口处把鱼赶过来,合拢后赶紧提起,一般都是小鱼偶尔也有大的,有时还能捉到两、三斤重的桂鱼,有时把桂鱼踩在泥巴里捉住,而脚被鱼背脊刺破,非常痛赶紧上岸用尿冲洗。国庆和安华常去,这种苦一般人也受不了。

还有炸鱼炸狗的。用一大口罐头瓶装满碌酸钾和雄黄配制的黄色炸药,用朔料纸蒙紧再插一根导火索点着后丢到水里,响声过后水面上白花花一片震死震昏的鱼儿;用朔料纸把炸药包好外面裹上猪油或肉皮做成猪油炸弹炸狗;不过做这种事的人少,也只能是偷偷摸摸地干。

打猎是由打鸟发展而来。当年王克让厂长家有一支美国雷明顿牌五连发猎枪,令人好生羡慕,一些隔壁左右的干部子弟常常到王伯伯家玩枪。六十年代初梁剑家有一支天鹅牌气枪,到了六十年代末新下陆一些爱好打鸟,有条件的人家陆续买了气枪。我家楼下李兵买的是上海工字牌气枪(37元/支),我倆常外出打鸟,他枪法很准每次都能打一串回回来,有一种喜欢吃樟树籽的鸟烧熟后总感觉有一股樟木的味道。我眼睛近视有时提着枪到了树下就是找不到鸟儿,好不容易看到还放了空枪。

q说到眼睛小勇最好,他外号就叫“猫眼“,源于小时侯捉迷藏总能迅速发现目标,都称他眼睛“尖”,梁剑借《突破乌江》中一匪兵的台词”没有发现共军,我的眼睛比猫还尖“,送他这个外号叫到现在。当年用气枪打鸟的还有马鹿、小林、金轮金达、路勇路东、郑智等众多下陆子弟。小林枪法又快又准,十米开外的玻璃弹珠他抬枪就击碎,搞的打弹珠的小孩哭哭啼啼。供销的肖业桂在家擦枪抬头见屋顶一只老鼠刚露头就被他一枪毙命,那时很多人打枪都准。

从打鸟到打猎是一个质的飞跃,不是随便哪个都可以成为猎人的,它反映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从心理到身理方方面面都是最优秀的,不仅身体好有耐力还要胆大心细能吃苦。还是说我同学小林,当年西村港石拱桥水下礁石有一个十米多长贯通的暗洞,洞口仅一人宽很少有人敢游进洞里,万一卡在洞里就没命了,而他常常憋一口气从这边洞口潜水进去从那边洞口游出,出来时一手抓一条鱼口里还咬着一条。

开始几年打猎的主要是五八年参加工作的职工和来厂的退伍军人,矿山的人多一些特别是丰山铜矿。后来厂子弟小林、小勇、朝勤、志强、文解、文建、冯军等人也痴迷于这一勇敢者的游戏。他们自制土铳养起了猎犬,正儿八经成了猎人,枪和犬都要到公安部门登记发放配枪证和猎犬牌。


七十年代小勇和他的爱犬

我的同学小勇身高一米八,手大脚大力气大,人聪明反应快,他为人仗义爱抱打不平一副侠肝义胆。这方面特有灵感,是乎与生俱来就有打猎的天赋,煤机厂的李玉高是他打猎的入门师傅,第一支长筒猎枪就是老李帮他做的。枪用火药也是在大冶那家土产店购买材料(硝酸钾、硫磺、木炭)按比例自己配制,就是老电影《地雷战》说的”一硝二磺三木炭“。根据不同的猎物把不同的铳子(铁丸、钢珠、铅条)和火药灌入枪管,用一根通条反复捣实再封口,扣动扳机撞击纸炮引爆火药,散弹出膛,可打一片,所以只要距离够了命中率很高。


小勇当年的猎枪牌

上山狩猎一定要有好猎犬,比如打野鸡,听到叫声过去后,在乱草丛里它不动人是很难发现的,只有猎犬把它嗅到赶出来,野鸡向上一飞被击中,掉进草丛后又是猎犬将它叼回。如果打野猪、麂子等大型动物更是需要多只猎犬到林中把它们轰出来,赶进伏击圈后往往是多支猎枪都开火,所以打猎是一个集体行为。

猎犬有时会受伤,一次小勇的爱犬在追逐一只野兔时因靠的太近被人误伤,兔被打死而犬的一只耳朵几乎被打掉,他找到在医院当外科医生的同学于冶来家缝合。因为担心麻药会把狗打傻就没用麻药,看着大狗于冶发怵,小勇说:”放心!它不会咬你“。果然逢了十几针狗子一动不动好像知道人在帮它,要不怎么说狗通人性呢!


当年小勇的猎犬牌

刚打猎时小勇大多是跟李师傅去江北,同去的还有朝勤、志军等人,每到星期天他们就骑自行车到黄石乘坐早六点第一班客轮过江,自行车和犬也要分别买票。船舱里几乎都是打猎的,人人手握一支土铳正襟危坐,一片黑黑的枪管竖立着,每个人前面还爬着一只犬,形成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说到当年打猎,爱好者最多的还是公司各矿山。尤其是丰山铜矿,地处阳新,山大林深兽多。因为小勇的好朋友也是教他织网捕鱼的师傅刘国桭调丰山也学会了打猎,要不怎么说渔猎相通呢。小勇常去刘师傅那玩,一来二去也就结识了丰山那帮猎友们。这以后小勇就去丰山打猎了,一般是老季开车来下陆办完事后带他过去。

七六年春节过后在丰山猎人圈接二连三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怪事,有人上山经过一片林子时,跑在前面的猎犬突然夹着尾巴跑了回来,浑身筛糠发出呜呜的哀鸣声有的还尿直浠,有人还在林中发现被动物撕咬剩的狗头,种种迹象表明可能有大型野兽。

这一年三月的一天小勇又去了丰山,第二天清晨他和矿里的国桭、东明、仲文、新元、剑敖、日坤八人,备好干粮带了五匹猎犬准备搭乘矿里的顺路车去阳新辟庄打猎,因为货车临时取消于是改在附近围猎。


獐子

刚到山边仲文就在竹林打了一只硕大的野公鸡,进山后安排几个人由剑傲带着先上山潜伏在小路边树林里,其余人带着猎犬从山下向山上驱赶猎物,不一会有几只麂子被赶了上来,因距离超出土铳的射击范围围猎失败。大家商量后决定穿过矿里引长江水的隧道去江边的山上打。

过了山洞来到江边山半腰,大家一字排开向富池镇方向前行,猎犬很快嗅到猎物,尾巴越摇越快,突然一只大公獐跳出草丛跃向对面山坡,说时迟那时快还在空中一米高时又是仲文枪响,獐子应声倒地,几只犬冲了过去死死咬着不松口直到人来。这时过来几个富池化肥厂打猎的,说獐子是他们打伤后跑过来的,双方经分析击中獐的弹迹方向确认他们说的不对,但那几个人又扯皮说獐子是他们从山下赶上来的要求分一半也没有被答应,只好走了。

吃过午饭,一行人朝矿的方向穿过公路,经过几个小山包又打了几只野鸡,来到矿炸药库背后的山,沿着盘山公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到达山顶。休息片刻就顺着一条小路向西前行,突然前面几只犬,尾巴夹了下来,只有一只白色后脚略跛外号“钱跛子”(主人姓钱)的猎犬不怕,尾巴竖着一直在摇而且越摇越快。大家分析遇到大野猪了,于是刘师傅要求都装铅弹注意安全。小勇说自己没有打大山的经验主动把二十多斤的獐子背着,和山坡下的几个人慢点走,而山头上的几个人要快走,这样正好堵住被赶上山的猎物。又翻过几个山头仍不见猎物踪影,人和狗都很疲劳,大家休息了一会。刘师傅考虑小勇背着獐子不方便,就要他到对面一小树林躲起来看有无枪响机会,因为他们在下面赶时可能会有野猪从这个地方翻山逃跑,如果长时间没有动静就先到炸药库去等大家。小勇在树林里躲了半个小时又冷又渴已到下午四点,就一人背着獐子下山来到炸药库。

稍作休息的队伍继续按原队形前行,“钱跛子”仍然斗志昂扬勇敢地冲在最前面领路,其它几只猎犬则夹着尾巴跟在后面,到了一片林子白犬尾巴越摇越快。新元最先发现猎物,在前面不远处的灌木丛中趴着一只褐色毛茸茸的大兽,他慢慢靠近定眼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不是野猪而是一只豹子,他扣动扳机,由于纸炮引爆火药滞后几秒,豹子已经跃起没有打中。只见豹子张开血盆大口扬起尖刀般的利爪腾空扑了过来,他赶紧向旁边一闪顺势抓住豹头按在地上,没想到豹子伸出前爪从他右眼下角抓至胸前,顿时满脸是血上衣被划开,他调整身子双手死死掐住豹子的颈子。听到枪响东明第一个赶了过来,看见新元和豹子滚在一起还以为豹子被打死了,把枪扔地上走进一看大吃一惊,豹子毫正在和新元搏斗,他赶紧捉住两只后腿,此时豹子又回头一口咬住新元的左手臂大关节,他疼痛难忍几乎要松手了,在危机关头仲文冲上来对着豹子前夹心脏处一枪将其毙命,如果在迟几秒钟就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豹子倒地后东明不放心对头又补了一枪。

豹子被击毙后大家围了过来,看到新元脸上和衣服上都是血就帮他把左手臂用衣服 抱住吊在胸前,有人帮他把枪背着,几个人把豹子四脚扎住用一根树干穿起抬着到了炸药库,小勇见打到豹子喜出望外,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八个人抬着豹子、獐子,扛着猎枪背着野鸡雄赳赳气昂昂向山下走去,一个个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犹如英雄一般,途经路边的村子很多人都跑来观看。回到矿里正值吃晚饭时间,整个矿山都轰动了,来看豹子的人越来越多。

在正国家楼前一根电线杆上把豹子和麂子吊了起来,小勇用电工刀剥皮。新元去矿卫生院,值班的肖医生(后来也爱上打猎)给处理的伤口, 眼皮缝了几针手臂关节处缝了八针,还好没有伤着骨头。幸运的是眼睛,如果在向上一厘米可能把眼珠抓瞎,那麻烦就大了。新元回来后见豹皮已经剥下来,就叫上小勇拿着皮去不远的供销社卖。经营业员确认是一只刚成年的母金钱豹,查了国家皮毛收购价格说:是立春后的皮还有两处枪眼,定为三级品四十元。新元嫌价格低划不来又背了回来,说干脆我自己留下来给你们每人五元钱,今天八个打猎的正好四十元。

豹子剥皮去内脏剔除骨架,分成八份肉和八份骨头(头骨尾骨都剁八块)八个人拈阄公平分配,獐子肉也是这样分的,分完战利品后大家各自回家。仲文好客讲义气请住下陆的小勇去他家,一盘爆炒豹肝再配几个菜两人喝了不少酒,豹胆用酒泡后仲文生吞了。酒喝多了话也多,两人躺在床上都没有睡意,说了许多豹子的事:如果大家晚去一会它可能就穿过公路进入大山了;如果没有一伙农民在西边砍柴挡住它的退路它也死不了;如果有矿车去阳新今天就不会在丰山打猎它更不会死;这就是天意吧!

事后人们也分析了前段时间发生的怪事,这只年轻的金钱豹捕猎经验还不足,只好冒险常来村子附近捕捉土狗家禽等,狗头是豹子啃不动抛弃的。豹是狗的天敌哪怕是猎犬,它们一旦嗅到豹的气味就非常害怕,勇敢的“钱跛子”是个例外也可能它脑子有点问题是个“斧子”,都说藏獒不怕豹子可当年别说没有见过,听都没有听过!

这次打豹是大冶有色勇敢的猎人们的巅峰之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打猎的热情,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特别是丰山,如我同学文建等一批人。七十年代末随着国民经济步入正轨,市场供应好转职工收入增加,猎人们的装备逐步更新换代,自行车换成摩托、土铳换成猎枪从单管到双管连发。打猎范围也扩大到江西、河南,小勇就多次跟小林乘38、37次列车去他老家信阳打猎,还带猎犬去过。小勇还独自一人回老家山东打猎带着枪弹坐车乘船,当年既没有禁枪也没有动物保护法,社会治安也好。


小勇鸟枪换炮后的戎装

打猎是勇敢者的游戏也是一种高危行业,哪些年因打猎致伤致残的事常有发生,甚至还有人为此丧命。丰山的汉文老师因土铳炸膛把大拇指炸掉,新元走火打掉自己的两个手指(从根部截掉)。还有的把人当猎物击伤,一次在丰山围猎,一农妇在竹林中大便,浓雾中以为是野猪,枪响后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当年汉文和王矿各伤一人,下陆的文解在红安把当地一猎人当成猎物击伤其眼,官司打到下陆法院,我还出面找了杨法官。其中最严重的一次事件发生在丰山,那是打豹以后的事。有农民在后山上发现一具男尸,旁边还有一支小口径步枪,报案后经人确认死者是矿卫生院的张某,其父是部队高干他们家人怀疑是他杀,经过公安人员调查了解反复勘察现场鉴定为,自己误伤。他一人上山打猎感觉枪不准,在子弹上膛的情况下调转枪头校正准星,走火击中自己头部。

事件发生后提心吊胆多年的家属们不干了,她们终于找到打猎危险最有力的事例,把男人们的枪藏了起来,开始时也觉得理亏,就消停了一段时间。可迷恋一件事总是有瘾的,喝酒有酒瘾、打麻将有牌瘾、学开车有车瘾、打猎的猎瘾更大。偶然一天几个人聚在备件库,一只小鸟飞进高大宽敞的库房,于是猎瘾大发,关住大门每人拿一根长竹竿满库房轰鸟,赶的鸟儿一刻不停地飞最后累的爬在地上任人拨弄也飞不起来了,众人大笑不已。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人的恐惧感逐渐消失,男人们在千保证万小心中又操起枪进了山。说起来这些人当年都有工作,而且在单位都是优秀员工,打猎只能是利用公休和节假日业余时间,还称不上真正意义上以打猎为生的猎人,但他们对打猎的酷爱真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按现在的话就是一群顶级发烧友!


笔者与小勇近照

八十年代末国家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九十年代后又开始全面禁枪,再也无法打猎了,以后这个群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他们大多也都七老八十了,年纪较小的小勇也六十五岁了,曾经的往事偶尔被人们提及。其实他们中每个人打猎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他们是一群真正的男子汉!是那个时代最勇敢的人们!

2017.5.4 鄂鲁宁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悠悠往事话下陆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2》:读小学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3》:进初中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3》:进初中(续)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5》:“六疤子”其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6》:曾经的俱乐部(一)放电影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7》:曾经的俱乐部(二)文艺演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8》:曾经的俱乐部(三)开大会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9》:灯光下的辉煌与梦想——逝去的灯光球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0》:开门七件事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1》:澡堂里的故事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2》:专家招待所的前世今生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3》:我的“发小”国庆(上)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4》:我的“发小”国庆(中)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5》:我的“发小”国庆(下)

关注新东西,天天都有好东西!

如果您有新东西想在本地区推广,欢迎把名片发送给我们,以便更好的联系与沟通!
新东西,集中一大批黄石最优秀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新东西,让你的推广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推广合作请联系主编微信号:hbxtx16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陆区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概述
黄石十大风景区之3:十大红色景区
记忆中的下陆真美,现在的下陆最美,未来下陆更美!
黄石大冶雷山
说说下陆区的来历
漫游慢记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