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9)《刘放的乡愁》




李全修,出生于1940年,武汉市汉南区人。1960年于黄石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刚创办的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黄石教育学院前身)担任中文教师。1962年进修学院下马,进入大冶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校长,直至退休。被评为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获曾宪梓奖;曾参与若干项省级中师教育研究课题,发表若干论文并获奖,主编《语文教学艺术》一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1-1993年度著作二等奖;曾被《师范教育研究》作为首位封面人物。

读诗小札 

刘放的乡愁  

现在该说说当代黄石籍诗人的乡愁诗了。  

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背景下,知识分子“孔雀东南飞”,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中国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口大流动,以致每年春节前后出现亿万涌动的人潮背着行囊拥挤着返乡、离乡的奇异景观。这样的时代自然催生了大量的乡愁诗。  

在创作乡愁诗的队伍中,黄石籍诗人也未缺席。我的阅读十分有限,只能就我读到的黄石籍人士的诗作来聊聊。  

先来说说刘放,因为刘放是一个地道的“游子”。  

刘放(原名刘旭东)的童年和学生时代是在大冶度过的,师范毕业后,即打起背包,浪迹天涯,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先是西出阳关,看惯“塞上秋风铁马”的苍凉;若干年后又横跨中国,来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地方,尽情领略“杏花春雨江南”的秀色。但是无论在哪里,故乡总在他的心中。而且离家时间愈久,思乡之情愈烈。在他的诗文中,你会常常看到果城里、马叫山、墈头(或囥头)、金湖、卢家村、月亮山、磁湖、牧羊湖……等故乡的地名,他把自己浓浓的乡愁寄寓在这些带有体温的地名中。  

刘放有诗集名《微醺》,其第六辑名《西望故乡》,共收入抒写乡愁之诗十一首,每首都令我感动,尤其是《晒年味》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晒年味》诗如下:  

这浓缩的鸣唱∕这丰盛的标本∕让乡村腊月∕变得有滋有味∕让腊月乡村∕变得五彩斑斓  

是青铜铸制的编钟吗∕没有敲击的槌∕我仍听得见悠远的乐音  

好想念穿行其中的手啊∕那捧着乳房喂我的娇嫩的手∕那栽种五谷的粗糙的手∕那为我驱赶恶狗的手∕那为我抹泪的手∕那腌制一家八口人酸菜的手∕那皲裂开血红口子的……老手  

我寻遍天涯海角∕也找不到了∕找不到了∕一帧晾晒年货的照片∕晾晒了我百味的思念  

这首诗产生于偶然的触景生情。作者身处千里之外的古代吴国的异乡,偶然看到一帧“晒年味”的照片,一排排腊鱼腊肉被挂在架子上曝晒,就像古代楚国“青铜铸制的编钟”一样。这使他想到了家乡“晒年味”的情景,想到了号称“青铜故里”的故乡,听见了那“悠远的乐音”,撩拨起了沉睡于心中的乡愁。  

他由此联想到当年“晒年味”的母亲,用“好想念穿行其中的手啊”,过渡到对已逝母亲的怀念。在“好想念”的领起下,用一组排比句描写母亲的那一双手,以“手”为意象,形象而概括地表现了慈爱而勤劳的母亲对自己哺育和呵护的恩情。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儿子已有能力报答母恩的时候,母亲却已逝去。“我寻遍天涯海角∕也找不到了∕找不到了”,在读这三个句子的时候,我分明听到了作者顿足捶胸的叹息,与读“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名句一样心灵为之震颤。  

乡愁是个怪东西,它平时深潜心中,一旦触发,就情不能已。诗人表现乡愁,一定要找准这个触发的因素,以之作为切入点。触发的因素多种多样,写入诗中的一定要是独特的,十分个人的,是他人没有写到的。以晒年味作为触发点、切入点就十分个人十分独特,就我所接触的古今诗歌,没有发现有第二人借晒年味来写乡愁,这就叫不因袭,有独创。  

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乡愁的触发点还应该有共性,尽量生活化,令读者熟悉、有感,这样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诗之所以引起我的共鸣,是因为它唤醒了我对久远的童年时代一种生活图景的记忆。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40年代度过的。在我的家乡,每年进入腊月,多数人家就要开始“宰年猪”,车干塘水捞鱼,腌制腊鱼腊肉。腌了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晒,或挂在墙上向阳的地方,或用三根竹竿做成一个支架,用两个支架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架上一根长竹竿,把一条条的腊鱼腊肉用钩子挂在竹竿上晒,晒得红红的、油油的。我的共鸣即产生于对晒年味的熟悉与有感。  

仅仅找到一个好的触发点和切入点还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找到乡愁的寄托物或叫乡愁的载体。余光中是把“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作为他寄托乡愁的载体,形象而感人。刘放则是由晒年味的照片,联想到母亲当年晒年味的手,又由此联想到母亲各种情况下的手,再联想到母亲已逝,再也找不到母亲和她的那双手了,再也找不回母亲晒年味的图景了……由这些勾起的“百味的思念”就是寄托刘放由一帧照片触发的乡愁的载体。  

这就是我读《晒年味》的体会。《晒年味》还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但我认为,上面谈到的找准切入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乡愁要有形象具体的寄托物这三点,则是它取得成功的最基础的方面,也是所有好的乡愁之作共同具备的基本要素。  

(2018-12-20)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 札(1)《读向天笑的“表嫂系列”》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 札(2)《徐凯:为普通人立传》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3)《胡晓光:目击道存》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4)《胡晓光:曲终奏雅》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5)《向天笑:颂歌也可以这样写》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6)《向天笑:“老爷子”的典型性》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7)《古代诗人笔下的乡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远的乡愁zjkzxd
“献给父母的诗”大奖赛入围作品展(10)春山的诗
腊鱼的味道
乡愁,一页被淋湿的诗稿
【佳诗美韵】夏日物语 ‖ 作者:九毛 朗诵:寒纬
【今日读诗】盛君︱来自南国的乡愁(外一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