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头条]吴建新;一江波影,“神舟”来兮归兮


一江波影,“神舟”来兮归兮 

“神舟”归去,一江波涛涌,再看“神舟”等到明年了。  

遗憾的是今年的“神舟会”因在杭州浙江大学培训,只相差一天的时间就此错过了。脑海里自然想起历年在“神舟会”上的情景,也忘不了2009年在“神舟会”上采访时从高空坠落时那一瞬间生与死的感受,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死一瞬间?  

黄石“神舟会”与全国其他地方的端午节赛龙舟、纪念屈原的方式完全不同。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至五月十八,黄石西塞山道士洑村都要举行盛大的“神舟会”,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节庆活动历时40天,这在全国其他地方绝对少有。  

从节日的第一天,人们就开始用茅草、油菜禾,以及少量的木料扎制成一艘精美宏大的“神舟”,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到节日的最后一天,才举行隆重的“神舟”下水,引来万人观看朝拜,形成一道特有的风景线,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同“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汩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等一起组成中国端午节,被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古西塞山   千年古村落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朝肃宗年间,待诏翰林张志和的一首《渔歌子》。当我吟唱这首词时,很自然地想起西塞山的“神舟会”。千百年来,西塞山前那一江滚滚的江水孕育出了西塞山纯朴的风土人情和极具地方特色的“神舟会”。  

西塞山,位于黄石市区东部,海拔176.5米。由于其危峰突兀,直入江中断,扼“吴头楚尾”,地处要津,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西塞山见证了100多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在此,还发现了史前文化和金窟钱窖以及古墓宝藏,历代大文人留下了100余篇佳作。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就是西塞山真实写照。它横江一面,危峰突兀,截流激漩,既险且峻,风光壮丽。登上西塞山顶,广袤的天,辽阔的地,浑浩的江水,还有一阵阵清风,再加之山的葱茏,树的翠绿,让人感受一种亘古不变。  

西塞山脚下,有一个叫道士洑的村庄,它是黄石沿江最早形成的市镇之一,隋唐时期叫土洑镇,又叫楚雄关。初唐以前,长江自回风矶从散花洲奔驰而下,流经西塞山汇为一体,又与盆塘湖贯通,从此分出一条岔道绕穿道士洑,再经风波港与长江主河道汇合,形成了一个半岛形的村落。自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1967年的369年间,该村曾先后六次挖掘出金银、钱窖,最大银窖出土银锭共重270余斤,最大铜钱窖藏30万斤,计62大卡车。  

千年“神舟会”就是由该材一代代传承至今的。  

大端午 思屈原  

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农历5月初5,屈原含悲投入汩罗江后,楚人万分悲痛,纷纷在江中录找屈原的遗体,他们相信屈原的遗体从汩罗江流到洞庭湖后,再流入长江,经这十多天的漂泊后,就会漂泊到湖北黄石市西塞山脚下的道仕洑村。于是该村举全村之力,打造了一艘彩色的龙船,从农历五月十四开始,便在西塞山江段寻守,一直到五月十八,村民也没有找到屈原的遗体。  

从那时起,村民在江边建起了屈原宫,设灵堂纪念屈原,从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就请民间艺人进入“屈原宫”,为屈原设计扎制神舟。“神舟”长7米、宽2米、高5米,楼台亭榭,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整个神舟除少量木料外,主要用茅草和油菜禾填起内充,外用红布裹其身,船舱除主骨架外,全部为篾骨纸糊,工艺精制。神舟上一共扎制供奉了忠孝王、女娲氏、福禄寿三星等六十九尊神像仙。神舟正仓内“正襟伟坐”的“忠孝王”就是“屈原大夫”。    

农历五月十六日,由每班8人计两个班的村民抬着龙舟出宫巡游,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边悬挂菖蒲艾叶,门口设香案、燃香烛,摆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燃鞭相迎。还在全村搭台唱大戏五天。  

五月十八日上午11时,16名身着黄色民族服装的壮汉在众人的簇拥下,抬着神舟送入江中,意为让屈原在天之灵能登上龙舟。此时,岸边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随后,神舟在拖船的拖引向下游驶去,岸边万众伫立,祈求神舟带走疾病、瘟疫、灾难;祈盼一年吉祥、幸福、安康。  

这一天,十里八乡,江南江北的居民纷纷云集在西塞山下,目送龙舟送入江中,形成十分的壮观热闹场面。当地村民将这些日子称作为“大端午”。  

龙舟在江中所行之处,江面上的行船都要避让行礼,放鞭迎接,千百年来,这一习俗一直延续,长久不衰,每年吸引了大江两岸不少的游人到此一睹送龙舟的盛况。  

据了解,端午并不仅指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而是从四月初八到五月十八的“大端阳”这一段时间。湖北过去很多地方都有过“大端午”的习俗,然而传至今天,大多已是名存实亡,唯有西塞山脚下道仕洑村的神舟会,居然完好地保留着古代楚人生活的印迹。其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参与人数之多、活动内容之丰富,无不叫人惊叹和深思。

[摄影诗]吴建新摄影并配诗《油菜花开》

[摄影诗]吴建新摄影并配诗《残荷》

[摄影诗]吴建新摄影并配诗《大漠深处的胡杨》

[摄影诗]吴建新摄影并配诗《把岁月刻在光阴里》

[摄影诗]汪岚的诗《神的孩子都住在草丛下面》 摄影/吴建新

[摄影诗]吴建新摄影并配诗《千年银杏》(附8张精美摄影作品)

[摄影诗]阳光灿烂的旷野  摄影/吴建新  配诗/曹新华

[摄影诗]吴建新读胡芳一组乡镇孤残老人摄影作品有感《风吹过昨天的记忆》

[摄影诗]吴建新摄影并配诗《被光阴镂空的古村落》


吴建新: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吴建新摄影工作室主任、图片中心顾问、记者;黄石市文联副主席,出版有《走遍黄石》摄影专著等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壮哉,西塞山【转自十堰晚报电子版】
岳阳汨罗屈子祠
祭屈原[七绝]
罗杨:人民群众为什么选择屈原
闻一多:“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
张灯结彩闹新正,一江波影满城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