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冯美湖的随笔《在阿拉山口教孩子们写诗》
在阿拉山口教孩子们写诗   
阿拉山口,中国西北别具风情的一座边陲小城。  
这里有迷人的新疆风光,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阿拉,在哈萨克语中是鲜花的意思,阿拉山口就是开满鲜花的山口。因此,阿拉山口又被称为“五彩城”。  

2018年夏末秋初,一个充满诗意的日子,我和5位黄石同行一起,来到这个充满诗意的小城,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援疆支教之旅。  
阿拉山口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建市刚满6年,常住人口1万余人,只有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阿拉山口中学。学校女教师居多,有不少是少数民族的,像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她们体貌各异,但大多身材高挑,性格豪爽。或真诚热情,或热辣奔放,或深沉含蓄,或幽默诙谐。和内陆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真是迥然相异,恍若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孩子也很有个性。他们单纯聪明、活泼可爱、待人非常热情礼貌,但又是那么的调皮好动。他们习惯于一种散养的方式,课堂上思维异常活跃,却又无法专注于学习。这令初来乍到的我极不适应。  
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只能选择尽量包容孩子的缺点,而多去发现发现他们的长处。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接触,我发现山口的孩子其实很有悟性,也很通情达理,讲义气,特敏感。只是学习习惯与内陆孩子差距较大,课前自觉预习,课后主动温习的孩子少之又少。课堂上他们喜议论,甚至是吵闹喧哗。用孩子班主任高老师的话说,他们就是一群“熊孩子”“野孩子”。  
我开始试着想办法,逐步驯服、改变孩子们的野性。  
针对课前10分钟教室喧哗吵闹,很长时间无法安静下来的现状,我用了“一招”——教孩子们在课前诵读金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知识改变命运,智慧点亮人生。书香浸润心灵,阅读陶冶情操。美丽人生,从读书开始。拼搏定有收获,守纪才会自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起点比进步。今天前进一小步,明天前进一大步。”  
这些语言优美、含蓄隽永而又蕴含哲思的美文金句,像春风,像春雨,抚慰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在他们的面前打开了一扇崭新而神奇的窗子,孩子们身上那股粗野浮躁之气渐渐平复。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变化很大:上课变安静了,渴求知识的目光更明亮了,举手投足间也文明文雅了许多。  
初战告捷。我来不及沾沾自喜,自我陶醉,又趁热打铁,使出了“第二招”——利用批阅作文的机会,在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写留言。结合每个孩子的名字、性格特点,精彩点评,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孩子更爱语文课,并一步一步喜欢上他们的语文老师。  
如对班长许晨雪,我这样评价:“听名字就知道,你是一个充满诗意,充满灵性的女生。你的冰雪聪明,你的博学睿智,令老师也忍不住击节赞叹!”对丁帅,我这样留言:“一个帅气的阳光男孩,你的成绩比名字更帅!”对朱春蓉,我这样评价:“芙蓉,本是在夏季盛开,而你却偏偏选择在春天提前绽放芬芳。老师为你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点赞、喝彩!”对王程俊杰,我这样写:“憨厚朴实,方头大脑,充满智慧,成绩优异,不愧为八二班的人中之杰。”对乔瑞雪,我热情留言:“瑞雪兆丰年。在阿拉山口长年刮风飘雪的艰苦环境中,你不畏严寒,刻苦求学。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聪明勤奋的你一定会迎来学业上的又一个大丰年!”对施生虎,我饱含真情,寄以殷殷期望:“运动场上你生龙活虎,大展风采。老师更期待你在学习上也能奋发进取,龙腾虎跃,虎虎生威!”  
这些朴实无华却又能结合孩子自身特点的评语、留言,给学生带来心灵和情感上强烈的震撼。他们在老师的留言中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欣赏、喜爱和期望。同时,对山口的孩子来说,也感到很新奇:以前的语文老师作文评语可从来没有这样写过。孩子们对语文老师的敬佩感激之情油然而生。“熊孩子”“野孩子”情感的大门被叩开,一股股清新活泼的心泉汩汩流出。他们也效仿老师的作法,拿起手中稚嫩的笔,在周记和作文中表现出对老师浓浓的爱意。  
学生乔瑞雪在她的作文《冯老师印象记》中这样写道:“今后的初中两年,我们将和冯老师一起度过。我觉得,大家也一定会想到,这些湖北援疆教师,竟然愿意从内陆来到阿拉山口这个小地方支教,他们真了不起,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佩。冯老师,更值得。他把这里当成家,舍小家,顾大家。  
冯老师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我们也会和冯老师成为好朋友,让冯老师在遥远的异地他乡——阿拉山口,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两招下来,师生情感的篱笆被拆除,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许多。  
此时,恰逢学校教务处和语文组联合在全校开展“经典润心灵,书香满校园”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是“学生现场诗歌创作”竞赛,每个班级选派3名选手参加。我灵机一动,使出了第三招——在全班学生中开展“读诗、学诗、写诗”活动。  
为教学生写诗,我上网搜集资料,精心编写了一篇小文章《教你学写小诗》,在班级上了一堂诗歌欣赏写作指导课,并当堂出题让学生写作,从中发现写作苗子。最终选定许晨雪、朱春蓉和查晓乐三位同学参赛。随后又对这三位同学进行个别辅导,要求她们认真学习、领会写作小诗的基本方法、技巧,对她们写的诗歌进行精心修改点评,使她们诗歌写作的技巧明显提高。  
比赛结束后,由我指导的八二班三名学生均取得佳绩:许晨雪和朱春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查晓乐同学的诗歌因偏离指定主题,获得三等奖。特别是许晨雪同学的诗歌《天上落下的是什么》构思巧妙,比喻贴切,情感真挚,结构完整,堪称佳作。(从天上纷纷落下的,/那是什么呢?/妈妈说,那是寒冷。/慈祥地看向我,/把厚衣裳披到我身上。/伙伴说,那是欢乐。/真诚地看向我,/陪我在园中玩耍。/老师说,那是童年。/温柔地看向我,/给我讲一个个冬天的童话和故事。/我说,那是希望。/预示着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温暖的到来。)  
获奖消息传出,孩子们欢呼雀跃,纷纷簇拥到老师身边:“老师,您真棒!”“老师,我们爱您!”  
获奖学生许晨雪的妈妈也在微信上激动留言:“晨雪能写出这样的诗歌,我太感动了。真诚感谢冯老师的精心辅导,辛勤付出。为冯老师和孩子们点赞!”  
何为幸福?何为美丽?  
——这就是幸福!这就是美丽!  
…………  
在教孩子们写诗的过程中,我自己的写作欲望也被激发。课余和节假日时间,潜下心来写出了不少描写援阿支教生活的诗文,其中《不老的乡愁》《喊故乡》《映像赛里木湖》等篇什先后在《黄石日报》《博尔达拉报》的文学副刊上发表。  
在茫茫人海中奔走,诗就是我们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芬芳着我们的生命旅程。我庆幸,自己在知天命之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从遥远的湖北内陆,来到天山脚下神奇美丽的边陲小城——阿拉山口,陪山口的孩子们一起,走过他们十四五岁的青春花季,教他们学诗、读诗、写诗,教他们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田上,播撒下温暖、善良、信任和希望的种子,用自己的匠心妙手,悄然开启孩子们诗意的人生。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更美好的呢?  

(此文发表于2019年第一期《湖北教育》) 


冯美湖: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阳新大王镇人。爱文学、爱教育、爱生活。有诗文数十篇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文学观: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我以我手写我心。反对故作高深,无病呻吟,空洞无物,晦涩难懂的所谓创新。2018年8月赴新疆阿拉山口支教。  

[黄石诗坛]冯美湖的散文诗《人生风景》(三章)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拉山口
读《写诗真好玩:树才老师给孩子的诗歌课》随感
谁不想有一位教自己写诗的语文老师?附1
【甘宁界·诗歌】:(佳作推荐)冯进珍 ‖《用镰刀写诗》(外三首)
1991年,我来到阿拉山口
巴蜀之地 | 代雁灵:岁月无痕 人生有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