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头条]柯尊解的随笔《乱弹》之六

湖北省作协会员,曾任省作协理事、签约作家,黄石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柯尊解19岁开始文学创作,曾在《长江》《春风》《鸭绿江》《北方文学》《收获》《小说》等文学期刊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出版长篇小说七部。


柯尊解


乱弹之六


《西游记》其实是一部永远也读不透的奇书。

首先,孙猴子就是个身份复杂的角色,他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时候,只能算着是妖。但后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在须菩提祖师膝前为徒,修习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就应该是修道了。

须菩提祖师就是道家么?当然是。请看《西游记》原文:

祖师道:……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道字门中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祖师自己亲口说的是修道,所修法术,也全都是道家的法术,孙猴子自然要算是道家了,但他仍然只是个非常任性的“妖道”。一言不合,他就把天宫、龙宫、冥宫闹得鸡飞狗跳。他不光掀了玉皇的龙书案,闹了龙王的水府,毁了冥王的生死簿,竟然还推倒了道家祖师爷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顺便插一句:猴头经常指骂玉皇大帝是“玉帝老儿”,戏称龙王是“你这老泥鳅”,但在太上老君面前,却还能“口中留德”,不曾乱骂“老道”,说话也知些深浅轻重。是不是因为太上老君是道家鼻祖,而猴子又是道家弟子呢?

但正统的道家是容不得妖猴的,却又拿这猴头真没有办法。纵然捉住,斩妖台也斩不了他,捆仙绳也捆不住他,连八封炉都烧化不了他,万般无奈了,才把佛祖请来帮忙。佛祖使个眼心儿,连哄带骗将他抓在了手掌心,这才把妖猴压到了五指山下。

(佛家道家路数差不多少,法海用雷锋塔压着白蛇,二郎神拿华山压他的亲妹妹三圣母,佛祖又用五指山来压石猴。但这一次的意义却在于:佛祖与玉皇大帝之间最重要的一次联手行动,是佛道联合作战。与《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比较,那一次道与佛先后登场,相互毫无援手。这一次显然是一大进步。)

以上都是佛家帮道家,但佛家也有请道家帮忙的时候。

唐僧要去西天求经,就要请道家弟子一路护送——这个情节的安排,特别有深意。佛家弟子唐三藏,广有修为,慧根灵通,应该是比法海更加资深的高僧大德,但他却毫无降妖除魔的能力——本来佛家就不修这门功夫。他的三个徒弟包括白龙马,个顶个都能耐大得很,但出身却都是道家弟子,他们都是在皈依佛门之前就身怀绝技的。

若论这四位的出身,就更有些意思了。猴头自不必说,是妖。

八戒,本是天上一尊神,天蓬元帅,只为对嫦娥有几句爱意表白,大约相当于今天说:“美女,你真漂亮,我想向你求婚”,连调戏都称不上,就诬他有作风问题,性侵,被从天上扔到人间,扔的那地方尤其不堪,竟是肮脏的猪圈!

呆子真冤,沙僧比呆子还冤。堂堂卷帘大将,向来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不计报酬,不争名不争利,不与众仙论短长,就只为失手弄碎了一只琉璃盏,竟也被双开,撸掉了神职,打入凡尘。

白龙马也冤。龙宫太子,身份何等显赫,爱妻居然也出轨!第三者插足,竟敢插进太子府,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天庭对他们的处分,却都是打入下界为妖,这个处分非常奇怪。做了妖精自然是要吃人的。但是,《西游记》里,原来是妖的猴子,反而没有吃人的记录;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贬为妖精的时候,可都有污点案底,甚至差点把唐僧和唐僧的坐骑吃了。

所以,这四位都是妖,也都是道,是亦正亦邪的道家,又先后成为唐僧的徒弟,佛家弟子,于是,这四位就集妖、道、释于一身了。

回头去看当年天庭请佛祖帮忙降服妖猴,而今,天宫的元帅大将,龙宫的太子,加上人间的妖猴又结为兄弟,齐心协力来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在这样一个回环往复的过程中,道与释似乎完成了新一轮融洽和谐!

在《封神榜》里,只有道家,又分邪正。而在《白蛇传》里虽然同时出现了佛与道,但佛道并无直接交集。到了《西游记》里,佛祖与玉帝成了联盟,神与妖做了兄弟,又一齐拜在唐僧面前为徒——关系复杂了一点,但大体是融洽的。

自东汉明帝以来,中国士大夫者流,韩愈之外,大多游移于佛、道之间,礼佛参禅,修道炼丹者,比比皆是。李白自称是道家弟子,又有许多和尚朋友。苏东坡也是这样,一生与佛印和尚交谊甚笃,但又对道家学说有浓厚兴趣,还炼过丹。这些满腹经纶的鸿儒,当他们退而需要面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时候,却往往依恋于佛学与道家学说。从古到今(不包括当今四十岁以下)士大夫或其他类似知识分子,多以参禅悟道为进身发财之外的最重要业余爱好,以此相标榜者,也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正是他们的长期践行,释、道、儒三家学说(称“儒、释、道三教”,窃以为不足取)在中国逐渐走向融合。

苏轼在为其弟苏辙所著的《老子解》作跋时,有句肯定该书的话:“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使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

孔子老子的思想合而为一,佛与道融为一家学说,可能上是多数士大夫的心愿。那个《一团和气图》的故事,对此就有更生动形象的解释,虽然大家都早已知道它,可我仍然想复述一遍,以结束我的这篇乱弹:

昔日,晋僧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修行,寺前有溪曰虎溪。慧远每送客不过溪,过溪则有虎鸣啸。一日,五柳先生陶渊明及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相与甚欢。送别时仍然一路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说着,一不留神就走过了虎溪。那虎立即就吼起来。道士、和尚及五柳先生猛然被虎的吼叫声惊醒,不禁相视大笑而别。

后人据此作了一幅《一团和气图》,粗看,是体态浑圆的弥勒佛祖盘腿而坐,笑容可掬,细看竟有三张脸,左为老道,右为儒生,这两人共持一卷经书,各执一端,端坐中间的笑脸弥勒,则两臂舒展,慈祥地搭在道士儒生的肩上。

儒、释、道融洽和谐,一团和气,天下安宁,众生有福。

[今日头条]柯尊解的随笔《乱弹》之一

[今日头条]柯尊解的随笔《乱弹》之二

[今日头条]柯尊解的随笔《乱弹》之三

[今日头条]柯尊解的随笔《乱弹》之四

[今日头条]柯尊解的随笔《乱弹》之五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游记》精髓之我见
西游记中,如来佛祖和菩提祖师,谁更厉害
孙悟空闯祸后为啥不找菩提恩师帮忙?你看菩提老祖的真身是啥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是如来的十六条证据
孙悟空的师傅是谁
《西游记》另类解读,你想象不到的惊天内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