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柯玉霞的散文《我的思念》

我的思念 

柯玉霞  


一次不经意的聊天突然砸中了我思念的弦。
午饭时分,朋友问“你中午吃什么?”我说“南瓜炒粉丝。”我问“你吃什么?”朋友说“母亲做了土豆牛肉、刀拍黄瓜、西红柿炒鸡蛋、豆腐白菜汤。”我说“幸福的小孩。”朋友自豪又有点尴尬的自嘲道“父母年纪大了,我怕不陪他们吃,他们就随便应付一下自己了事。”听完这话的瞬间,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夺眶而出,对父母的思念像潮水一样向我涌来。
父母在时,我们觉得吃父母给我们做的饭理所当然,也不懂得珍惜。记得母亲在的时候,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我们都会拖家带口的回去蹭吃蹭喝。母亲总是提前买好儿女们喜欢吃的各式食材。这是儿子喜欢吃的糍粑鱼、那是女婿喜欢吃的又软又嫩的红烧猪脚、还有柯曦喜欢的旎旎喜欢的毛哈喜欢的叶睿喜欢的小力力喜欢的,如数家珍,一一备好。等到饭点人到齐了,母亲还在厨房忙着,像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忙完,她也不急着吃,就站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大快朵颐。间或还会弯腰问这个好不好吃,那个合不合口。等到一大家子酒足饭饱,她又马不停蹄忙着收拾涮洗,乐呵呵的,似乎从不觉得累。
在弟弟家带星宝的那些年,父母对弟弟一家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弟弟一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星宝更是爷爷奶奶的心头肉。从出生到五岁,星宝没吃过一口奶,没跟弟弟弟媳睡过一个整觉,一切都是母亲。母亲喂她吃喝、带她睡觉、给她把屎把尿,陪伴她经历风雨。父母更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星宝形成了独立坚强,坚毅果敢,爱人爱己,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记得星宝不到两岁那年,我们去弟弟家陪父母过春节,小小的星宝就表现出独立的品质来。有天,大人们都在忙自己的,只见星宝一个人端坐在书房的小桌小凳前,一板一眼的在一本小字本上写字。我过去一看,星宝已写完大半页,所写的字,我一个都不认识,但每个字都不出格,整面字大小基本一致,齐齐整整,一风吹的漂亮。一问才知道,是爷爷奶奶半圈半放式的教育收到了成效。如今的星宝能干自立沉稳优秀。
母亲和我们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是我心里永远的痛。
09年,我们兄妹为了让父母安享晚年,共同出资在老家建了栋两层的小洋楼。小楼是哥哥请单位设计院的设计师专门设计的,楼体大方得体婉约清秀。中灰的外墙上间杂着点点白描,墨绿的琉璃瓦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四围绿树成荫,门前流淌着不知疲倦日夜吟唱的一汪清泉水,楼宇一进三重,在父亲的拾掇下,整洁有序。第一重是方方正正的小院儿,院里一角摆着父亲置办的一张圆形小石桌和四张鼓状小圆凳,这是给父亲的老小伙伴儿们闲时来下下棋喝喝茶亦或打打纸牌准备的。屋后还有一大院儿(第三重),用于种植花草和菜蔬。后院儿在父亲的精心照护下,茄子辣椒黄瓜缸豆,白菜包菜萝卜红薯等各种菜蔬应有尽有,院里的草木也早已出林。进院左手边的四棵玉兰早已窜到了二楼窗户边,绿荫缤纷,以致二楼客厅成了满屋夏日纳凉的最好去处。满园的金桂银桂,一到八月,香气袭人。入夜,微风轻起时,很远就能闻到我家的桂花香。若是深秋月圆夜,风起,会有月上西楼起舞弄清影的诗意。偶尔阵风掠过,或一地鹅黄,或一帘橙金入眼,则又是一番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惬意。第二重是正屋,屋内家装简朴不简单,家电家具自来水煤气灶一应俱全。我家小楼,是一幅江南水墨画里的田园小居。
09年春节,新屋落成。我们一大家从四面八方喜滋滋的赶回老家过年了。那一年,我们小辈肆无忌惮的由着性子享用着父母的爱。整个春节期间,我们兄弟姐妹妯娌女婿孙儿孙女儿外孙外孙女儿,个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吃了玩玩了睡睡了吃。记得,每天的早餐,母亲都要煮七八十来伙。母亲每天早早的起床,第一伙是她和同样早起的父亲一起吃的,可能是红薯稀饭,还有清炒红菜苔。接着可能是哥哥和弟弟,他们是家里的顶梁柱,基本没有睡懒觉的习惯。他们一般会紧随父母起床,等他们收拾好,母亲照例按他们的喜好,做好了他们爱吃的第二趟早餐。接着是玩性最大的曦儿毛哈们,母亲又煮一趟。然后是女婿们一趟。再然后就是嫂子弟媳姐妹们一趟。我和女儿老六总是赖到最后。母亲在收拾好前面那么多人的早餐后,总是悄悄坐到床头来跟我和老六说话,拉拉家常,说说父亲,或者是村子周边最近发生的趣闻轶事。或者我先于女儿起床了,她就握着女儿的小手,跟她说“囡囡,起床不?起来,家家给你做好吃的,你最爱吃的米酒汤圆好不好?”母亲的话柔柔的暖暖的,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
没想到,这个春节竟成了我们和亲爱的母亲共度的最后一个春节。老历三月初一,一个阴雨连绵的傍晚,我无比健康的母亲猝不及防的永远离开了我们。我固执的认为,那一个春节,母亲用命换来我们的恣意。那一年,这以后的很多年,我对自己当年的无知一直耿耿于怀,追悔莫及。夜深人静的时候,老是想如果我们都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或许母亲还在。
父亲原本是不会做饭的。母亲的突然离开,无所适从的父亲只得从学做饭开始自己独立的生活。现在想来,当初真应该打破传统愚孝思想的禁锢,给孤单的父亲找个伴儿。那样,就有人陪他说说话,喝喝茶,帮他做顿饭洗下衣服。可是,当初因为真真的舍不得让母亲受半点委屈,我们兄妹竟然都没跟父亲提起过这件事。究其根源,还是因为内心里压根就不乐意。真是不孝。母亲刚离开我们的那几年,我不想提她害怕提她,不愿意想她又不由自主的想她。孤单无助的父亲更是提起母亲就不能自己的流泪,痛恨自己没照顾好母亲。
父亲开始学做饭的时候,是不好吃的。既没有色香味,又不会控制量。一开始,我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教他做菜。每周基本都会回去给他做顿好吃的。告诉他一个人的量是多少,每天定时定量吃多少做多少,不要吃剩菜剩饭。渐渐的,父亲也能做出几个拿手的菜式了。比如,父亲炒的青菜必定是油光放亮青翠欲滴的,好看又好吃;父亲煮的饭必定是喷喷香的,有时可以有整块锅巴出炉,羡煞旁人。父亲最喜欢做给我吃的要数银耳营养汤了。只要我回去,如若天还不冷,他一定会提前上街买回上好的银耳冰糖红枣枸杞桃胶,并洗净漂好熬制成胶状,放冰箱冷藏起来。在我还在回家的路上时就一会儿一个电话一会儿一个电话的打,问我到哪儿哪儿了,嗔我怎么那么慢。及至我一到家,还没坐稳,父亲便会兴匆匆的盛一碗清凉温润橙红白相间美轮美奂的银耳羹端到我手上,盯着我吃第一口,急切的问好吃不味道是不是太甜了,听到我说好好好吃,看着我一口一口的把一大碗吞进肚子里,他才乐淘淘喜滋滋的去盛上一碗自己吃。
父亲还可以做一锅拿手的大骨汤。天气转凉的时候,我回家,父亲就会做好大骨汤等着我。只要接到我要回家的电话,他便会开心的上街采买。挑好大骨,买好配料和配菜。焯水、漂洗、下锅、大火烧开、小火炖熬、看时间差不多了关火、放凉、再加萝卜或者土豆玉米啥的小火慢慢煨,等一锅汤肉香四溢的时候,他就重演着一遍一遍又一遍的给我打电话的戏码,似是迫不及待的要等着我这个重要人物给他的作品做个满意的评判。这时的父亲活脱脱一个老小孩。哎,写不下去了。想他们,很想。
泪眼婆娑中,我心里无数次响起《心雨》,“我的思念是一张不可触摸的网,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就不再。对父母的挚爱也一样。

2021-09-05

柯玉霞,网名玉儿,中学教师。喜欢掰弄文字,偶尔有感而发。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次重生的蛋壳粉】
姜星合:佛面狼心
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忆父母.中华新韵
「都挺好」最可怕的不是重男轻女,是权力饥渴
终将,父母要离我们而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