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石文坛]罗钰润的随笔《缅怀林育中书记》

缅怀林育中书记 

罗钰润


1993年8月有一天,突然听到新洲二中的一位校友来说,林育中书记“走”了,是患肺癌走的。听到这个噩耗,我们都感到无比悲痛和怀念。  
林书记原来是母校新洲二中的一位老校长、老书记,在“文革”中厄运难逃。之后才重新恢复了他在新洲县文办的工作。后来从新洲调他到黄冈地区工业学校任党委书记,一直工作到1981年离休。听人说,离休以后,身体还是很好的,怎么突然得了肺癌,一下子就离开了人间。真是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林书记是新洲县周铺镇林家大湾人,与我们老籍的乡村相隔不远,因此是近邻的同乡。他于解放前夕在武汉大学政法系毕业,解放初参加革命工作。在当时国家教育事业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他代表人民政府接收了原国民党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兴办的正源中学,开始创办新洲二中。从此,由学校的负责人、校长、到任学校党委书记,一直到“文革”,新洲二中被迫停办。他在新洲二中的任职期间,对学校的创建和发展,使二中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一所名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他遵循教育规律,尊重知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求贤若渴,从各地罗致了一大批的优秀教师来学校任教。他带领广大教师,辛勤耕耘,呕心沥血,为高一级学校以及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绩卓著,硕果累累,因此林书记深受学校师生和社会的好评和敬重。  
林书记忠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热爱新洲二中,以兴教办学为己任,为了把新洲二中办成为具有高水平、高质量、多出人才的学校,他兢兢业业,殚精竭力,不知道付出了他多少的心血和汗水。  
他不仅热爱学校教育工作,而且热爱学生,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关心和爱护。对此,我有很深的感受。我在遇到困难时的一件事情,使我总不能忘记。1959年11月,当时我高中毕业考取了华中师范学院以后不久,因家庭困难而休学。回家以后想找点事做,于是有一天来到母校新洲二中。当我正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在学校初中部到高中部的一条砂石大道上,恰巧碰见了学校的几位领导。当时有林育中书记、陈德厚校长、还有戴月教导主任。我在二中读书6年,几乎是没有跟学校领导讲过话,可是这次彼此相见,却感到非常的亲切。他们问这问那,话语中饱含着学校领导和老师对一名普通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这时林书记看出了我心情沉重的样子,紧锁起眉头,满脸的忧虑,他很关切地问我:“怎么啦,你没有考上大学?为什么这时候又到学校里来了?”“林书记,我录取了华师中文系,因家庭困难休学了,想找个事做,工作一年后再去复学。”我怀着有些忐忑的心情回答他。这时,他深思片刻,向陈德厚校长示意了一下,然后再对我说:“好吧,你回学校来,给你安排个事做。”那次我们相见时间虽然不长,可是林书记以及学校几位领导对我的同情和关心,使我很受感动,至今难忘。  
后来因为一所乡镇的毕铺初级中学急缺一名语文教师,该校一位名叫袁子明的年轻教导主任,平时彼此很熟悉,他知道我休学后,专程到家里来急切要求我去任临时代课教师。因盛情难却,所以就没有再到二中去。真没有想到,转眼间几十年就过去了,那次的相见竟成为我和林书记人生中最后的永别。  
回忆林书记的往事,他在我脑海里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他中等身材,长圆脸型,蓄着“西装头”短发,着一套整洁的中山装,仪表堂堂,很有儒雅大家的风范。他平时走路很有精神,步子迈得很快,双手有力地摆动着,两眼注视前方,好象是在告诉大家,把新洲二中办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名校的决策方略是不容改变的。我在学校读书时,在大礼堂里,曾多次聆听过他的报告。内容有时事政治的、有思想品德的、有关于理想和前途的、还有创新办学和要求大家发奋读书的等等。但每一次的报告,总少不了这样一条,要求全校师生共同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要把新洲二中办好,多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每当讲到情感激动时,目光炯炯,大气磅礴,慷慨陈词,让人感到精神为之一振,很受鼓舞。  
在林书记的那种爱校敬业、敢为人先的精神感召下,学校全体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精诚团结,励精图治,以其“严格、认真、扎实”的教风和学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求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还针对学生各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发挥优势,培养特长,做到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由于办学目标明确,发奋图强,新洲二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很快得到全面提高,新洲二中由一个文化古镇上的普通中学,一跃成为湖北省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被评为全省和全国的教育先进单位,受到省政府和国家教育部的表彰。1965年还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5所中学教改试点学校之一。

罗钰润,笔名姜东牛,湖北新洲人,男,1938年出生,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黄石市教育局副局长调研员等职务。多篇议论文曾获全国以及省、市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著有《东牛散墨》《教育散论》等。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高职携手,共谋职教发展新思路
​学校发展管见(一)
百年办学 文脉传承——阜南一小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全面启动
关于教育家办学的认识
好校长要具备哪些条件?1.能够清晰认识到...
人大附中教育家办学实践研讨会——刘彭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