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强功略|零基础写作文——从入门到提高

家有小学二年级小朋友一枚,普娃。一升二才开始正视孩子的作文渣水平,陪孩子开始了追赶之旅。期间欢笑与泪水齐飞,偶有小得,与君共勉。

我曾是一个以女儿阅读量为傲的妈妈,一直认为自家小朋友作文一定会棒棒的。然而,从一年级的看图写话开始,每次看她只有干巴巴的一句话——谁在哪里做什么——老母亲就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首先呢,咱先尝试着找原因吧:

阅读量不够?不存在。从女儿4个月开始亲子阅读,涉猎还是比较广泛的。

口头表达引导得不够?不存在。从4岁开始,外出路上最爱玩的游戏就是,随意出几个词或景物,让她作诗或者串联出一个故事。

问题到底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哇。那时候搜遍了各种写作攻略,然而,我家渣娃连作文都不知道怎么写,谈何写好呢?于是,抓瞎的老母亲先给孩子报了一个阅读与写作班(小区高年级妈妈帮忙攒的班),交给老师来解决吧。

暑假8天集训,小朋友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已经能轻松写出50-100字的看图写话,有好词好句也有简单的修辞手法。再之后,慢慢地,在课内外老师们和妈妈的引导下,写周记也好,简单的小作文也好,总算是有点模样了。

回想整个历程,针对我家这一款,做了一个小总结。


先入门再提高


我很希望我的女儿是顺其自然天生会写作那一款,可惜她不是。当我事后诸葛亮总结她走过的路,我会说,阅读对写作绝对是有帮助的,然而,并不是阅读量大的孩子写作一定会好。我需要先帮她搭一个脚手架,让她先学会飞——知道作文是什么。在她会飞了以后,大量阅读会给她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她飞得更高更远——写出好作文。然而在她会飞之前,就算她拥有无数对翅膀,还是不能自在飞翔的。

01


启蒙靠老师或家长引导,不排斥学套路

虽然我自己享受了公立教育的红利,然而在孩子入学前我是一个对公立教育有些焦虑甚至有些质疑的妈妈。直到入学后,我的想法才慢慢开始转变,并逐步地认同现行的公立教育。

曾经被各种机构信息以及各种西方教育理念洗脑,不要填鸭式教育,不要禁锢孩子的思维,不要破坏孩子的想象力……拒绝死学,拒绝套路,对传统教育有抵触心理。

可是,什么是套路呢?在我现在看来,一直模仿从不超越才是套路。先模仿再超越就可以叫创新了。

我家小朋友的作文就这样从“套路”起步了。与其说是套路,我更愿意将其总结为基本功。看图写话,老师给了几个关键词,“时间、地点、天气、谁、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天气可以是“万里无云、晴空万里”,谁干什么可以用“一边……一边……”或者“有的……有的……还有的”,再复杂的可以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小朋友先跟着套路有东西可写,知道写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她用上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比如形容不同的天气,你有什么好词?描述一个景物或事件你可以用上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再适当添加一些合理的想象,一篇像样的作文基本就成型了。

在这里,分享一下当时老师启蒙用的其中一本教材《看图写话就三步》(人民邮电出版社)。(注:我没有买过这套教材,仅供大家参考)。建议买书的话,不必每篇都做,每个题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带孩子练一练,改一改。

书中的的“套路”是

⭕  第一步,抓要素,写一句话

⭕  第二步,找细节,把句子拉长

⭕  第三步,加想象,让句子变胖

02


仿写有助于提高

无论中英文写作起步,从孩子卷子来看,都是从仿写、造句起步的。

仿写不必追求长,只要孩子能领略原文的韵味,就挺好。可以先仿写句子,再写片段,再慢慢扩充成一篇完整的小作文。

学校的课本其实是特别好的仿写素材。比如,下面是二下课本《神州谣》的一小段仿写,前两行是课本上的,后两行是小朋友仿写的。我带她去过西湖,她觉得西湖很美,很俏丽,最后她选了俏字来形容西湖,我就觉得很妙。黄山我们没有去过,但是二上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她用了奇字,我觉得很合理。“神话多历史久”就来自于她课外阅读的总结。

黄河奔,长江涌,

长城长,珠峰耸。

西湖俏,黄山奇,

神话多,历史久。

下面一篇是小朋友从课文《找春天》中获取的灵感,她能从春天的嫩芽,想象到大自然的希望,再提到有生命的种子,还是挺出乎我意料的。这篇小练笔也作为优秀小范文,在一个儿童文学公益公众号上发表了,小朋友还获得了几元稿费,很有成就感,也大大增加了继续写作的动力。

春姑娘的画布

春天可能是春姑娘的一块画布。

那万紫千红的花,

可能是镶嵌在上面的宝石吧?

那晶莹的露珠,

可能是掉落在上面的珍珠吧?

那可爱的小鸟,

可能是守护春之歌的小精灵吧?

那柳枝吐出的点点嫩芽,

可能是大自然的希望吧?

我带着一颗有生命的康乃馨种子,

种在了花园里。

等她开花了,我要送给妈妈

我开始期待,

明年的画布会是什么样的呢?

03


抓住主题,学会分段,写好开头结尾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小朋友慢慢可以轻松完成50-100字的看图写话或小作文。接下来就要开始学习如何分段,如何写开头结尾,如何点题。

当时要写一个人物,老师教了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先整体再局部,从上到下。我给她选了几篇描写人物的文章让她先读一读,并听了喜马拉雅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第6节“十胞胎打假记”和第45节“把同学写清楚”,小朋友听得哈哈大笑,同时也学会了“写人物外貌要抓特点,个性要贴标签,三件事情写标签。”

分段以及如何写开头结尾这部分我没有刻意引导,更多地是让她读一些不同风格的优秀作文,自己分析,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怎么分的。

之后,开始落笔。第一篇写同学,经过优秀作文的“熏陶”,她的标题没有使用“我的同学xxx”,而是使用了“运动健将xxx”,我就觉得眼前一亮。开篇她参考了一篇文章,用的是设问句,“你认识xxx吗?他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班的运动健将。”当时我们并没有学过设问句,她活学活用,开篇也点题了,我很欣慰。后来写第二篇我的奶奶时,她开篇也是直接点题“我有一个爱跳舞的奶奶”;第二段外貌描写,还提到了奶奶跳舞时她都会涂口红;第三段写人物个性特点,她写了奶奶喜欢跳舞,并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奶奶是怎么爱跳舞的;最后一段再次扣题。整篇文章非常流畅,主题鲜明,分段清晰。

在此,也分享下我的一个小心得。在孩子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拿到一篇作文要求后,先不要着急引导或让孩子构思落笔。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分析作文要求,然后一起收集一些相关的素材或找一些类似题材的优秀范文来读,让孩子大致知道这类题材怎么写,再让她在构思,口述,落笔。

在这里大多数人的通用做法是,平时阅读时多积累好词好句,多摘抄,然后写作文时参考自己的积累本。我曾经也这样做过,但是个人感觉对低年级小朋友来说收效甚微。边阅读边摘抄很浪费时间,而且摘抄出来的词很少有机会使用。

因此,我换了一种方式,

⭕ 根据作文题目去做有目的的收集或摘抄。比如描写秋天,我会带她先收集关于秋天的好词好句。

⭕ 熟悉摘抄的好词好句,再运用。不用担心孩子会完全照搬,她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会慢慢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我家小朋友的通常做法是,在读好句时,她读熟以后会再创作,改写原句,写出来的句子我觉得比最开始自己干巴巴硬憋出来的要有灵气得多。

⭕ 读一些类似题材不同风格的范文。重点强调一下不同风格四个字,这样有助于孩子了解好作文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 最后,再让孩子独立构思(强调独立二字,请相信孩子)、口述、再落笔。强调落笔这一步非常重要。要知道刚开始写作的孩子,经常都是口述200字,落笔就只有50字,好词好句统统不见。所以,仅仅口述并不能达到练笔的目的,一定要落实到笔头上。


如何写好作文?


这个题目太大。某一个孩子的成功并不具有代表性,况且我们离成功还很远,她偶有一篇写得不错的,我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项真正起了作用。所以,在此,仅分享一些我平时的做法,供大家参考。同时,大力推荐下都都妈的“三年级满分作文是如何炼成的”,有理念,有方法,有实践。

1. 大量阅读。大家都懂,我就不再展开了。

2. 大声朗读,培养一个有温度的孩子。

在女儿3岁多的时候,有幸接触了《朗读手册》(作者:吉姆崔利斯)这本书。注:阅读不等于朗读哦。

寒暑假的时候,我会带孩子每天朗读新学期的课文。不仅每一篇要读熟,还要带感情地读。同时我们也会读一些小美文,不仅自己多朗读,还要多听名家怎么朗读,慢慢地她开始能体会到文字中的喜怒哀乐,也开始对哪里该断句哪里该快哪里该慢有点感觉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就发现她不仅对文字的情感表达感知得越来越准确了,同时,她对自然的感知也更加敏锐了,我相信她以后写出的文字也会更有温度更加生动。虽然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但我会一直让她朗读下去。

3. 多读诗,多读优美的文章,熟读成诵

小朋友的学校每天早上有10分钟晨读时间,每周会读同一段国学加两首古诗,小朋友们熟读成诵,到周末就背下来了。疫情期间,不能复课,我们在家延续了学校的晨读,每三天读一段国学加一首古诗,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也不再腹中空空了。

在这里强调一下,不建议每天死记硬背,否则很容易消磨掉小朋友的兴趣。孩子们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只要每天读一两遍,再晦涩难懂,几天后都能背下来。

春天的时候,小朋友走在小区的树下,落英缤纷,她会感叹一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到了奥森看到浮萍,她会咏一句“浮萍一道开”;我们去颐和园,坐在长廊下休息,亭子顶部十几幅画,每一幅她都能配上一首背过的诗;家里的画屏推送国画时,她也会配诗配得乐此不疲。

下面是一首小朋友作的一首抗疫情的诗,很稚嫩,更像一个打油诗。她自动套用了五言绝句的格式,第一句“疫情寒冬起”既精炼又迅速点题,我想这应该来自大量古诗朗诵的熏陶。其中“意恐迟迟归”,引用自《游子吟》,我觉得她理解得非常到位,特别贴切。

抗 疫 战

疫情寒冬起,人心直打颤。

医护为我战,意恐迟迟归。

我将零钱捐,尽我一份力。

大家齐心战,病毒忙投降。

4. 复述

最早,是从她给我讲绘本开始的。她喜欢当小老师,我就由着她讲。之后,她能独立阅读了,默读的时间更长了,为了了解她的阅读情况,我会抽查一段复述。再后来,每天的阅读打卡,我就要求她直接复述打卡。在这个过程中,她的概括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有一段时间,要求升级,老师让她录视频复述。录视频复述这段挺有意思的,最开始她复述的时候手不停地揪衣服,做各种小动作,后来老师给她发了一些演讲视频给她参考,慢慢地她开始放松了些,在复述时还会加入语气变化,动作配合等等,也是一段非常宝贵的成长经历。


写在最后


任何一个教育经验都不具有普适性,以上小结仅供参考。别着急下单买书买课,也别着急到处找攻略点收藏,根据自家孩子情况,一点点实践,即使会走些“弯路”,也许在实践和反馈中会收获更多。

扫码加客服 | 欢迎一起聊育儿

●  微信号 : wenhua_mengmeng  ● 

新浪微博:@文话童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背范文不写流水账,「五步写作法」帮孩子搞定“写作难”!
语文 | 一堂好的作文课,就看老师教不教这1点,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爱读书却写不出,该怎么办? 深度阅读和读写训练,一起“凉拌”
熊孩子作文刷爆朋友圈,这位妈妈的做法简直绝了!
阅读和作文怎么样才能得高分,听听老师怎么说
你越骂,孩子越“不开窍”!用这1招,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