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打场

打场(散文)

文/李景魁

无论是夏收,还是秋收,在场院里打麦子,或者打大豆、谷子、高粱,就叫打场。打场包括:轧场、起场、打堆、扬场等工序。

夏收打麦子,最繁忙劳累了。程序也非常严格,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不能乱了,否则扬场就麻烦了。

大集体后,刚分到地时,几家合用一个场院。互相帮衬,协作干活。

麦收时节,运进场院的麦子,摊晒一个上午,下午顾不得歇晌,就碾轧。趁麦子被晒得“酥劲″,麦粒容易脱落下来。

轧前,先用扫帚拥一拥边,齐整了,把放在场院边上的石磙,套上牛。再用一根麻绳,套在磙挂后头两边露出来的榫上,一个人挽住绳头,用力往后“留”着,把轧场的人赶着牛,送进场里。以防石磙在空地上滚得快,碰上牛腿。

石磙被送进场里,轧场的人,戴着草帽,顶着烈日,手中的鞭子,一摇一摇,吆喝着牛,一圈一圈地碾轧起来。轧完一圈,必须和上一圈重叠半磙,圈与圈之间,不留空隙,做到麦子完全碾轧,没有遗漏。轧到边上,石磙得出场半个在空地上,边才会轧好。

轧完第一遍,就轧翻过来的第二遍。轧场、翻场,运作协调,交错有致,互不影响。

二遍轧完,再“留″着把石磙送出场外。卸了牛,拴在木桩上,就开始起场了。


起场时,三齿木杈,四齿排杈,六齿木筢,扫帚,全都派上了用场。活要干得井然有序,干净利索,互不干扰。起出的麦秸,堆放在场院的一角,准备再轧二场。

麦秸起干净,就开始打堆。堆打在场院中间,成一梭形,就开始扬场了。

扬场是两个人,一个扬场的,一个扫场的。两人都得有过硬的功夫。尤其是扬场的,人们叫他“扬把″。不管风大风小,甚至无风,也能扬出来。无风时,木锨量要小,上扬要高,甩入空中的弧线要细,这样,麦糠和麦粒就会分离出来。不过,无风的天气很少。

场院里的活,扬场是最精彩的场面。麦糠夹杂着麦粒,被一锨一锨地扬上空中,扬锨触着地面时,发出唰啦唰啦的声响。麦糠被风吹走了,麦粒划出的弧线,在阳光地映照下,像雨后天边的彩虹。围观的人赞口不绝,时而还送来几声喝彩。

落下来的麦粒,扫场的拥拢成堆,也得成梭的形状,便于打扫堆上的麦余。打扫麦余,扫帚轻扫轻放,简直是在麦堆上飘荡。扫在一旁的麦余,不容掺杂一点麦粒。

扬场的,扫场的,错落有致,密切配合,麦子扬的干干净净,麦堆横卧在场的中间。

场扬完了,先把麦余撮入簸箕,倒在麦秸上,加入二场。再把麦糠堆放在一边,户主把扬好的麦子,装入粗布口袋。墩下身去,力用在肩上,微笑挂在脸上,一口袋一口袋地送入粮仓。

这时,太阳已经西坠,霞光铺满大地,炊烟袅袅升起,氤氲着麦子的馨香。

特邀作家简介:李景魁,山东临清市人,教师,爱好文学,在《农村大众》《山东老年》《党建生活》《微型文学》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多篇,虽年过八旬,但笔耕不辍,新作不断。

淡味茶文艺第1779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麦 假
「鲁西南麦收记忆」打麦子(朗读 王飞)
(15)【原创散文】割麦天作者草千里
鲁西南从前的麦收
田野里传来布谷鸟声
有声读物丨麦子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