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物语一一我们家的人(4)

人生物语
一一我们家的人(4)
作者:邹连庆

爷爷和伯父一家住在一个院子里,房子是1970年翻盖的,四间北屋,爷爷住在最东边的一间。

 屋子里面,北边是炕,东墙到西墙。炕下靠东墙,是和炕相连接的锅头(灶),锅头下边是烧火的灶坑,再往南就到门口了。靠西墙放着一个铺柜,铺柜上放着两个盛粮食的瓦缸,吃饭的碗筷,做饭用的小瓷盆,勺子铲子,也放在铺柜上,铺柜南边,放着洗脸盆和水桶。

1960年开始,爷爷就一个人单过,自己开火做饭。我三叔,跟着我伯父一家过,吃饭在伯父屋里,睡觉在爷爷屋里,爷俩一个炕上睡。

爷爷屋里从来不锁门,他出门的时候,把双扇门关上,铁门鼻一扣就完事,我站在门上,就可以够到门鼻,摘开扣子推门而入,出来的时候,也知道再把门关上,门鼻扣上。那个时候,我六七岁,刚刚上学。

我进屋就一件事,找地瓜面窝头吃,不用费事,就在锅里盖着呢。地瓜面蒸的窝头,甜丝丝的,好吃,在我们家吃不到。爷爷回来,看见干粮少了,就知道是我来过了。

爷爷来我们家吃饭的时候很少,家里有脱土坯,泥屋顶,泥院墙的活,爷爷会过来帮忙,干活的这一天,爷爷在我们家吃。我母亲会做点好吃的,中午吃包子,晚上喝面条。

再就是过年,腊月二十五或者二十六,家里蒸了包子,把爷爷请过来吃,走的时候拿上一些,年初一的饺子,给爷爷送过去一碗。

母亲对爷爷不算亲近,甚至有点冷漠,她老说爷爷是个不过日子的人,解放前地少,没有过好,土改分了地,地多了,还是没有把日子过好。

爷爷只有一个妹妹,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没人和他分家业,解放前家里地少,一是曾祖父那一辈地就少,二是爷爷自己没有置过地。爷爷奶奶生了四个孩子,家里人口逐渐增多,地里的收入,维持不了生活,还要给人耪份子(给别人种地,收入与地主分成),才能勉强过得下去,哪里还有能力去置地(买地)呢。

置不了地,也盖不了房。家里的宅子倒是不小,东西长11.4米,南北长36米。房子是曾祖父盖的,多少间呢,可能是两间北房,两间西屋,或者是三间北屋。到1960年,这些房子里,住着全家7口人,曾祖父,祖父,父亲,三叔,伯父,伯母,堂哥。

土改分了地,地多了,家里的境况也没有多大改善。我父亲1953年高小毕业,考上了初中,家里供不起,只好弃学回家。家里的房子,多了两间东屋,房子是祖父盖的,建于哪一年,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房子的墙,不是土坯,是泥巴直接垒的,房间矮小,房子在院门的南侧。我父母在这个东屋里结婚,生了姐姐和我,一直住到1967年。

家中日子没有过好,爷爷和老爷爷都是“责任人”,母亲对俩人的看法,却是不一样的,可见母亲在乎的,并不是日子的贫富,而是过日子的责任心。爷爷不知道是一个人过习惯了,还是性格使然,两个儿子家里,添丁进口,是儿是女,孩子哭闹嘻戏,过日子的大事小情,好像和他没有什么关系。

打成立农业合作社起,爷爷就在饲养室(我们叫做草屋)铡草,这个活,每天铡多少草(料),没有定量,自己掌握,上工下工也沒人监督。虽然有很多空闲时间,两个儿子家的事情,爷爷也不会主动去帮着做,我的记忆中,爷爷身边有孩子的场景,几乎没有。

特邀作家简介:邹连庆,男,五十七岁,高唐人,现居上海。先是在卫生院工作,后又从事装饰工程行业。一个文字爱好者。

淡味茶原创文艺微刊第190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十二年祸事不断——华县一户农家祖宅奇怪的风水
《最无声的遇见》 山东 刘骁腾
家族史——我的曾祖父
于家山下:桑干河畔叙夜话【五】
了解祖上三辈生活,看见自己人生来路
祭伯父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