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第十四章——丈 夫 的 胸 怀;​第十五章——愿 望 得 实 现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
第第十四章——丈 夫 的 胸 怀
第十五章——愿 望 得 实 现

作者|赵俊清  主编|幽梦静美、红柳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

—— 一个军人妻子的自述

前言部分,代序部分

第一章 倔强的生命

第二章 童年的回忆

第三章 救父找舅舅

第四章 少女的情怀

第五章 闪光的青春

第六章 谈婚与论嫁

第七章 迟到的爱恋

第八章 军营去考察

第九章 婚姻遇波折

第十章 错过的学缘

第十一章 结婚与生子

第十二章 公公已病危

第十三章 我家“活雷锋”

第十四章 丈夫的胸怀

第十五章 愿望得实现

第十六章 教子与育兵

第十七章 随军在边疆

第十八章 我家新成员

第十九章 随军又转移

第二十章 丈夫当营长

第二十一章 圆军旅生涯梦

第二十二章 送子去军校

第二十三章 爱子求学路

第二十四章 股海里悔恨

第二十五章 奇遇“包公”

第二十六章 正气在回归

第二十七章 老父亲病危

第二十八章 坚守爱承诺

第二十九章 父爱的遗嘱

第三十章 爱子出国梦

第三十一章 异国遇故人

第三十二章 与死神抗争

第三十三章 儿子巧成婚

第三十四章 伟大的母亲

第三十五章 厄运难预测

第三十六章 平安夜噩耗

第三十七章 永在的军魂

第三十八章 缅怀我最爱

第十四章 丈夫的胸怀

 

我们1979年12月结婚,1980年阴历8月15孩子出生,到1983年的7月,我们结婚四年头,三年整,孩子也是四岁了。我们每年只有两个月的夫妻生活。他回来探亲的时间只有一个月,我和孩子每年也去部队一次。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夫妻在一起生活,满打满算也不过八个月的时间,时间对我们真是太珍贵了。他每次回来,都积极主动的帮助我干些家务活,帮我接送孩子,同时,还要去照顾他的母亲。他一天两头跑,十分劳累,有时我看他疲倦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就主动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他是一个好丈夫,同时又是个好儿子。他的母亲和父亲相差18岁,他父亲对他母亲,就像对待孩子一样。从结婚就养成了他母亲说一不二的性格。他们兄妹三人,还有一个日本遗孤,从小养大,她们相依为命。他父亲是个铁路工人,整天除了干活外,什么也不管,家里大事小情都由母亲做主。几个孩子结婚后,她也不放心都得要经常过问。有时不该管的事她也要操心,有的时候我们作对了,她也要挑出毛病来。孩子小时,她不给我们看着,我们顾个保姆。她也不放心三天两头来看孩子,总是挑这挑那,挑得保姆都不想干了,我还得安慰她,看我们的面子,保姆只得勉强维持。她每来一次,我的嘴就起了大水泡,没等好了她又来骂了一通,我的大泡就又起来了,一茬接着一茬。我又不能和她吵架,邻居们都看不下眼,说我太老实了,让她把我给“欺负”住了。让我不要怕她,也起来和她争个事非。可我不能啊!从小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母总是教育我要忍让,要孝敬老人。小时看见母亲不管奶奶怎么骂,母亲也是忍受着。如果我和老人整天吵闹,父母也不能答应。我就是这样在忍受中度过。我的苦衷又无法告诉丈夫,只能把苦水咽到肚子里去。有时他探亲回来,正赶上他母亲骂我时,他也觉得太过分。但是他是个大孝子,不论他母亲怎么过分,当面他都不说她,只能让我受委屈。过后他再安慰我。为了搞好婆媳关系,在我俩之间,他也伤了不少脑筋。

记得84年的4月份,他休探亲假回来,首先去母亲家,因为母亲去看电影没在,他只好回家。一进门就催我快点做饭,吃饭后好快点去看母亲,要不然母亲又要生气了。我急忙做好了饭菜,草草地吃了口。然后给老人买了点水果和罐头,就去母亲家看望他老人家。一进门看见母亲坐在炕头上正在吃饭,见我们进来,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没问儿子是什么时间回来的,也没问我们吃饭没有?就和他儿子告起我的状。我说:“妈您老人家不要生气,我有什么不是,等明天再和你儿子说,明天说不完还有后天。您儿子休假一个月,有的是时间,您儿子今天刚回来,本来我们团聚是件高兴的事,您就明天再说也不迟呀。”这时,她就从炕头跳起来,手卡着腰说:“你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怕我说,我非得今天说不可” 。我说:“我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我姓赵的站的直行得正”。她说:“你站得直行得正,那么我就站不直行不正啦?你给我说清楚”。说着、说着她就大闹起来,非要我说出她那地方站不直行不正啦。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听不进去。这时我的丈夫也拿她没有办法,只能让我给母亲赔不是。我自认为没有做错,凭什么赔不是。看见我们都不认错,他也非常生气,想来想去只能拿我撒气,就用手往我脸上打了两巴掌。此时,我就感觉眼前发黑,脸上发热得很。我真没有想到,我们分别一年之久,我和孩子在家,省吃俭用,吃了多少苦,终于盼望我日思夜想的丈夫回来了,他竟然在我们刚见面时,没有给我任何一点安慰,反而遭到的是耳光。越想越委屈,越想越不应该,我捂着脸哭着跑回了家。到家孩子还睡得正香,我抱起孩子就放声大哭起来,孩子也吓得大哭起来。不知哭了多久,他回来了,急忙和我道歉,还不时的摸着我的脸,问我是不是打痛了,让我原谅他的过失。他还说母亲的做法的确过分,但我又不能对她如何,只能拿你撒气。常言道:“打是亲,骂是爱吗。”不管他怎样哄我,也不管他怎么说,都无济于事,我已经伤透心了,我暗下了决心不再理他了。所以,晚上连衣服没有脱,哭着、哭着不知不觉靠着衣柜就睡着了。等到天大亮时醒来一看,饭已经给我们做好了,可他人却不知什么时间走了。我连饭也没吃,只给孩子弄点吃的,然后把他送到幼儿院,直接上班了。到了晚上他也没有回来,我以为他一定去了母亲家。可是第二天,他母亲来我家要人,说我给他儿子撵走的,让我给找回来。并说他姐已经给省军区他二哥打了电话,二哥说没有见到。又给部队打了电话,部队说他已经探家没有回来,这时我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是不是想不开去寻死,我又翻遍了家里的所有的地方,也没有什么遗书,究竟是死还是活,一直没有下落。我的心一直挂念着。

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的部队来了电话,原来是他的连队徐指导员,告诉我连长已经回部队了,让我放心。原来他那天做完了饭菜后,看我还没有起来,他就准备去母亲家。但是走到母亲的门前,一想到母亲那凶狠的样子,他就停住脚步。回家还无法面对我。想来想去还是回部队吧。因此,他到车站买了车票,坐上列车准备回部队。正巧在车上遇见了他的战士,叫王晰是刚从部队转业回的家,他的家在敦化。他就和那个战士一起到敦化下的车,在他家住了几天后才返回部队。回部队后,听连队的战士说,家里着急的找不到他,这时他才叫连队的指导员给我打电话。并且告诉我他已经后悔,不应该和我不辞而别,请我原谅他的过失。并让我带着孩子去部队,说他很想念我和孩子等等。听到这泪水早已模糊了眼睛,我二话没说就把电话挂了。不管电话铃声再怎么响,我也再不接了。他把我的心都伤透啦。得知他没有什么意外,我心里悬着的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思考,我决心不和他过了,因为他太让我失望了。

我们结婚已经四年头了,两地生活受的苦不说,就受他妈的气,一般人都难已忍受,但我都忍受了。因为,我觉得有一个能够理解和关怀我的丈夫,就心满意足了。眼前这种希望都破灭了。想和他离婚,看看年幼的孩子,想想自己年迈的父母,又不忍心,只能保持沉默。 

又过了些日子,他先后给我来了两次电话,一直给我赔不是,并说他就差没有给我下跪啦,并要求让我带着孩子去,他当面和我赔礼道歉。不管他怎么说,我都告诉他没有时间。大约又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部队又来电话了,我接起电话,原来是他部队的宋团长。他在电话里和蔼的叫我一声小赵,我给你打电话很冒昧。但是,我的部下家庭出了点小事,看是小事,如果影响部队的建设,那么就是大事,我不能不管。我的部下做的不对,我已经批评他了,他也向我做了保证。我命令你!不!他又换了口气说:“我希望你能给他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现在部队太忙,脱离不开,如果能脱离开,我一定让他亲自回去一趟。希望你能看在部队建设,看在我的面子上请你来一趟好吗?"电话里诚恳的话语让我感动得痛苦流涕,半晌说不出话来。最后我强忍着泪水说:谢谢团长,等我和单位领导请假后,再说吧!放下电话后,我就和单位的领导,汇报了部队首长来电话的情况。单位领导也很同情我们,当即就给我一个月的假。并且嘱咐我去部队时,一定要处理好家庭问题后再回来。我急忙把手头的工作交代完后,又回家准备去部队所需的衣物等,然后又给部队打了电话,准备第二天启程。


记得那是1984年8月20日,天气晴朗。我一个人抱着孩子,买从蛟河到朝阳川的车票,坐早9点多长春至图们的列车。那天车上的人很多,上车又没有座位,孩子又小,我只好选择人员稀少的地方,把孩子放下,然后又把带的衣物等,放在火车的架子上。等我回过头来,孩子不见了,我又急忙去找孩子。原来孩子怕热,跑到车的连接处凉快去了。我气坏了,把孩子用手抓过来,就照他的屁股打了两下,孩子坐在地是哇哇的哭了起来,惊动了半个车厢。列车员过来,问明情况后,马上给我们寻找座位。这时,一位解放军叔叔马上站起来,给我们娘俩让了坐。我急忙告诉孩子快说:“谢谢解放军叔叔”。我抱着孩子刚坐下不一会儿,孩子又要撒尿,一会又要吃东西,反正不让你消停。我忙活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挨到了下午两点多钟,到了朝阳川车站。我收拾好东西,抱起孩子下了火车。

远远看见爱人和通讯员,一边招手,一边向我们跑来。等到我们跟前,他停下了脚步,用目光深深地注视着我,好像我们分别好几年似的。从他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一种格外的喜悦,同时含有一种深深的内疚。女人的脆弱,使我不知不觉的泪水夺眶而出。通讯员喊了声,连长快接过孩子。这时他才想起来,从我手中接过孩子,亲了又亲,啃了又啃,还不住的说着,儿子让我想得好苦啊!爸爸可想死你们啦。我们都没有说一句话,走出了站台,上了团长派的吉普车。不管窗外风景多么秀丽,我都全然不顾。只是不停的流着眼泪。我的儿子看我流泪,不时的用小手给我擦。还不时的说着,妈妈不哭,妈妈不哭。这时,我爱人也从衣兜里掏出手帕,递给了我,此时我更无法控制自己,几个月所受的委屈都一股脑的涌了上来,越哭越伤心。汽车行驶大约30多分钟,我的眼泪就流了一路。当车行驶到部队门前时,就从远处看见操场上站着很多战士。都排列得很整齐,正在进行军事训练。

车开到部队院内停下。爱人抱起孩子,然后又从我手中拿过手帕,给我一边擦眼泪,一边说别哭了,让战士看见了影响不好。我和他下了汽车,到了他的宿舍,放下了东西,通讯员急忙打来了洗脸水,里面放了条毛巾,我用毛巾简单的擦了擦,然后他又给孩子擦了擦。刚休息一会儿,通讯员就过来告诉我们,团长正在等着我们吃饭。我们就一同去了团部的招待所。

当我们刚一进门,迎面走来一个身材高大的,胖胖的,面色红润,一看就是个当官的。我认定他一定就是给我打电话的那个团长。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心里有些胆怯。但是这个团长却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他看我们进来,就面带微笑的向我们走来,并且彬彬有礼的和我握了握手,说声路上辛苦了!我急忙说声首长辛苦!这时团长的家属也过来和我握了握手,我们都互相问候后入座。这时战士端上了菜,一看很丰盛是专门为我们预备的。团长让战士斟满了酒后,就举杯提议说,这第一杯酒敬给远道而来的王连长家属,一路辛苦啦!然后要求我们都干了。我从来没有喝过酒,再说也没见过这样的场面,酒杯刚端到嘴边,就想吐。这时我爱人忙站起身来,从我手中接过酒杯,很有礼貌的说,“团长,我爱人不会喝酒,这杯酒让我替他喝了吧。”团长微笑着说;“看还是一家人,来不来就偏起心来了,好吧我批准啦。”然后他就一饮而尽。等酒过三巡后,团长就和我说;“小赵你看见没有,我们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我们处的非常融洽,向哥兄弟一样。你家里的事情他都和我说了,让你来也是我的主意,主要是劝劝你。他除了身上带有军人的雷历风行的急性格外,他是个难得的好人。不信,你让你嫂子和你仔细说说” 。然后,就告诉他的家属和我说一说。他的家属就给我讲了一段真实的故事。

原来有一次,他为了抢救战友生命,刚献完300cc血,没顾得上休息就和战友去执行特殊任务去了。行军30多公里,去一个国防施工现场,晚上住在老乡家。由于输血后身体极度虚弱,他病倒了。战友们把他送到解放军223医院。但由于他得的是急性出血热,昏迷了几天几夜,这种病死亡率很大,同他一天住进医院的两个战士已经死亡,另外家中就这一个女儿,从小骄生惯养,说一不二。她母亲接到电话后,马上派了专家,第二天就赶到了延吉,还带了些好药。经过专家和医院的医护人员会诊,进行对症治疗,经过几天的抢救,他终于脱离了危险,从死亡在线挣扎过来。

为了全面恢复他的体力,她给他买了些奶粉和营养品,她还利用空闲时间,给他做些他喜欢吃的。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调理,他就要出院了。

临走的那一天,他住院的那个科的主任,也是个女的,突然来找他,说要给他介绍对象。她说我给你介绍的就是我们的护士长。你住院一直是她护理的,你熟悉她。她人品好,长得漂亮,父母又都是高干。她也是部队军校毕业,和你是一个级别。你和她结婚后,都能调回军区,你就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她还说人家某某看上你了,是你小子有福气。这次你住院治疗,多亏了她母亲从沈阳总院派来了专家,又带了好药,你才大难不死,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听了她说完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住院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的确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在他最严重的几天里,为了救他,她几乎彻夜的看护着他。不惜一切代价,他很受感动。但他又想到了家乡还有个介绍的女友。就和介绍人说;“我现在已经处了一个女友,是我家乡的。我不能脚踩两只船。住院期间我给她写了封信,她一直没有回音,不知道为什么?如果她真的以为我会终生残疾,不和我相处了,那么我们再考虑也不晚。等我出院后就回趟家,回来后再答复你。”

出院后,他马上回的家。那时也正值春节,回家后我们见面了,一见面了他笫一句话就问我,给你写信,为什么不给我回信。我说:“已经给你回了两封信了。”他当时就说我知道了。”原来他住院期间,那个某某,为了得到他,把我给他寄的两封信,都给压下了,造成我们之间互相有误解,差点造成终生遗憾。通过这件事儿,他感触很大。作为那个某某,她如果用公开的方式竞争,她一定是个胜者。因为,她的各方面都很优秀,远比家乡的女友要胜过一筹。但是她却把女友的信压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想将来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她的为人和做事原则,都会格格不入的。家乡的女友虽然从各方面不及她,但她淳朴善良,不论在什么困难的情况下,能和我他相依为命。

没过几天,部队医院的介绍人来电话,问他想好没有,他回答说:“父母不同意”。介绍人说;“你父母又不知道情况,你一定要好好考虑考虑,如果错过这段好姻缘,你会终生后悔的。”接到电话以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住院的一个多月,她对他的关怀胜过自己的姐妹,这是他一辈子不会忘记的。他准备回部队时,再去看一看她,感谢她的救命之恩。

等他春节回连队时,一直没有抽出时间去看她。突然,有一天接到了她的一封来信,内容是:“什么父母不同意,什么有女朋友,纯粹是信口痴黄,”又什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的话语深深的刺伤了他的尊严,气得他把信撕得粉碎。心想我还没跟你相处,你就这样指责我。如果我有那么一天,真的要靠你的大树乘凉,那我就更得受气了。想起他犹豫不定的时候,二哥曾对他说:“你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从长远的观点去考虑,你和她家庭背景相差太悬殊,将来你会后悔的。二哥是过来的人,有着亲身体验。你在家乡找个朴实善良,能对父母好,和你能够相依为命,对你好就行。”


团长家属说到这停下来了,我着急的问后来呢?然后她缓了口气接着说,后来听说那位护士长,也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家庭又是高干,很高傲,一般人她都看不上,主动追求她的都很多,都没能让她动心。只有这个连长的坚强的毅力和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她也是第一次主动的追求一个人,而却被拒绝了,所以她病倒了,三天三夜没吃没喝。她的父母得知后,座专机把她接回去了。后来就调回沈阳,以后怎么样就不太清楚了。

团长家属说到这时,眼睛有些湿润了,半晌才说,你不要把小王当作一块石头看,他有着金子般的心。如果他只考虑高官厚禄,考虑他的发展前途,他一定会选择某某的。古代就有个陈世美,而当代又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喜新厌旧。有的结婚甚至有了孩子也能离婚。况且你和他只不过相互间通了几封信而已。

他却实是个难得的好人。从订婚的那天起,对我是真心相待,从没有二心。他的母亲脾气不好,让我受了不少窝囊气,当面他虽然不说母亲,让我受委屈,有时性格急躁,做了过火的事,但事后他就后悔,背地里,总是向我赔不是,安慰和体贴我。他的这种做法,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有一个孝顺的心。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顺甚至打骂,那么这个人不是坏人,就是个病人。我非常庆幸一生遇到了一个好人。

但是一想到他的母亲,让我实在是受不了。我和团长家属说,你讲的这些的确让我感动,他确是个好人,我心里比谁都清楚。但是他的母亲厉害,有时不讲道理,记得我和他相处的时候,母亲因为和他大嫂打驾,他大哥过来劝解,她二话没说,照他大哥脸就是两耳光,打得大哥乌眼青。他大哥不是她亲生的,是个日本遗孤。从那时我就非常胆怯,考虑将来和她一块住,一定有麻烦。结果,越害怕的事情越会发生。离婚怕影响不好,再说孩子又小。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这时团长在一旁急忙说,那好办,只要你俩能和好,你们可以随军。王连长近日就要到三营当副营长,就够随军条件,你可以到部队来。你的工作由我负责,你说想到什么单位,我都能满足你。我说:“谢谢团长,我的起点是在农村长大的,在农场当过农工,后来通过青干班学习后,又分配到农业局。我和农字有缘,安排农口我就心满意足了。”当即,团长就答应了我的要求。

我们娘俩在部队住了正好一个月,准备就要回去了。临走的头一天晚间,我们去团长家,一来是道谢,二来是告别。团长说:“已经和管农业的县长打了招呼。王玉珊副县长说正好农牧局分家,畜牧局缺一位会计,你到畜牧局行吗?”我说;“谢谢团长,这样安排正合我意。”团长说:“你回去就做随军的准备,我争取在年底把你们办过来。”当时,我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急忙说:“谢谢团长与夫人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 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只有我们随军后,再慢慢地回报吧。”

告别了团长和夫人,我们回到宿舍已经十一点多钟了。我们躺下后,他千叮咛万嘱咐,整整一个夜晚,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谁也没有合眼。天刚放亮时,连队的起床号就响起来了。他急忙穿好衣服,并让我多睡会儿,白天又要坐一天的车,还带着孩子,你会很辛苦的。我真的困极了,没等他说完话,我就已经睡着了。等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了。通讯员早已把饭菜打来。我起来吃了口饭,准备要走的时候。这时,通讯员告诉我们,早晨连队训练时,一个战士受了伤,连长送他去医院了,连长不能送你们娘俩,让我代替他送你们 。

我和孩子就一同上了通讯员的摩托,很快就到了朝阳川火车站。通讯员给我买了张车票,我们坐上了火车,一路顺利地到了家。

第十五章、愿 望 得 实 现



回到家第二天就正常上班,我把去部队的情况,如实地向单位的领导作了汇报,并和领导说自己准备办理随军手续。单位领导当时就同意了,并说你办理随军需要什么手续,单位都会全力协助你的。

没过几天单位领导亲自找我谈话说:“你的入党问题,经过党支部研究,已经初步同意,你是我们支部培养十多年的积极分子,76年你在农场的时候,农场支部就准备发展。你对党的信念没有减退,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几年来,不断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党组织的大门欢迎你的。在你办理随军手续前,支部准备发展你入党”。听了支部书记的话后,我流下激动的眼泪。我的父母都是建国前的老党员,是党的地下工作者,为了党的奋斗目标,出生入死,鞠躬尽瘁。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教育和感染,对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上小学时,我学会的第一句话,就是“共产党万岁” 。学会的第一支歌是“东方红”。父母经常给我们讲刘胡兰、黄继光、雷锋的故事,教育我向无数为新中国解放而牺牲的先烈学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到懂得了一些道理,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是党的十一届全会精神照亮了祖国大地,我们全家为党的新生而高兴,党中央的每次盛会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我要为祖国的明天贡献才华,把青春献给党。从参加工作以来,1972年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成为党的积极分子。十几年来,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接受党的考验,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相信党组织的大门是敞开的。今天,我十几年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当天我就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思想汇报和自传。

、没过几天县组织部的同志找我谈话。谈话时,我带着对党的真实感情,流着眼泪回答了所有的问话。当时组织部的同志就说,你是我们组织部门考察当中最合格的一个。我们祝贺你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你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1984年11月26日,经党支部讨论,全体党员举手表决通过,我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在庄严的党旗下,我举起右手,面向党旗宣誓:“我自愿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按时交纳党费,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为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入党后,我于12月20日随军到龙井。临走的那一天,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很多人,很早就来到我家,帮助我收拾东西装车。我看到这么多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想想他们在平时对我的帮助,此时热泪盈眶。我感谢他们,是这块热土养育了我,使我从一个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还没有和他们一起过党的生活,就要离开他们,心里不是滋味。越想越难过便痛哭起来。领导和同事都过来劝我,你应该高兴才是,结婚五年了,你们两地生活,你既要照顾家庭和孩子,又要照顾老人,又要干好工作,你是多么的不易。平时我们都想帮助你,但是都无能为力,眼下你随军了,到了部队有人照顾你,我们也就放心了。不管你走到哪,你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和同事,希望你不要忘记我们,不要忘记曾经养育你的这片土地,常回家看看,我们欢迎你。此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不时地点头。告别了领导和同事,我和孩子坐上了火车,爱人座上了单位双排座连家具和行李一起走的。这样,我们就结束了牛郎织女式的两地分居,开始了新的、团聚的生活 。


未 完 待 续——请 看第十六章

诗韵依依作者风采:赵俊清,吉林延吉人。中共党员。自学毕业于长春税务学院。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曾经发表过多部文学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爱的永恒》。作品先后发表在《吉林江城日报》《延边晨报》《大江文学社≥《美篇》登载作品《一个军人妻子眼中的丈夫》《祖国颂》《忆父亲》《春雪诗思》《雾中游青年湖》《爱的真缔》《感恩父母》《毅力与成功》《难忘的故乡情》等多部文学作品和诗刊。还在专业刊物登载过业务论文等多部。




 作者期精彩

作品不断添加中......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 一个军人妻子的自述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二章—— 童 年 的 回 忆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三章——救父找《舅舅》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四章——少 女 的 情 怀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五章——  闪 光 的 青 春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六章—— 谈婚与论嫁
赵俊清作品 :缅怀夫君(叙事诗)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七章——迟 到 的 爱 恋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八章——军 营 去 考 察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九章——婚 姻 遇 波 折;第十章——错 过 的 学 缘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 十 一 章——结 婚 与 生 子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十二章——公 公 病 危;第十三章——我 家“活 雷 锋”








 诗韵依依微刊


关于微刊

-平台顾问-  寒夫,东方领军,凡夫,刘智强

-主编- 幽梦静美,平安是福

-诵读- 勇士,荆棘,岁月如歌,雨滴,依然,王梦,踏雪寻梅,波光粼粼,紫青,一元迤逦

-推广部- 总监:挺拔的云杉;部长:赵耀银,队员:飞越,赵小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家李凤玺先生励志人生的故事《在路上》作者:九如 长篇纪实文学 第一章
【北京】周治龙|清明忆战友😭战友情深
红色之路之两岸三地同时推出《红色的起点》 下
小说||泉澈流清(下)
别被《我的团长我的团》骗了 真实战场上的大榕树之战是这样的
赵俊将军等追忆陶勇将军率部鏖战倪家营子七昼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