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详情

一般人认为,学习古代书家的作品,首先选择的应该是其书风最为成熟时的代表作。但真的是这样么?

自从大唐朝出了个颜真卿,一千年来“颜体”就在书法圈站稳了脚跟。

后世凡成大家者,多半都从颜的身上揩过油。而其中有明显成就者,受益的往往不是颜真卿成熟期的《颜勤礼碑》或《颜家庙碑》,而是壮年时的《多宝塔碑》。

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们先从两位书法史上的大咖说起

一、蔡襄

蔡襄是北宋著名书家,位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他是四人中年纪最长的,但是排在最后,可即便如此,已经在地位上超越大宋绝大多数书家了。

蔡襄《纡问帖》

宋四家里的几位,除了米芾比较狂傲,其他人都比较客气,比如黄庭坚就说苏轼是本朝第一;而苏轼则说蔡襄本朝第一。

蔡襄《澄心堂帖》

蔡襄的书法继承多于发挥,属于传统功力型。而他的功力,主要就来源于对颜真卿的研究。

蔡襄《离都帖》

从碑拓《多宝塔》到墨迹《自书告身》,蔡襄无不涉猎,可谓颜真卿的铁杆粉丝。

蔡襄 《蒙惠帖》

当然,作为北宋大家,蔡襄也和同代很多人一样,取法五代杨凝式,他以颜楷为根基,加以挥洒,最终还是写出了个人气象。

二、董其昌

董其昌虽出现在晚明,但他博采众家,横扫众多前辈,成为有明一代最可称道的书法宗师——好吧谦虚点,之一。

董其昌《自书谢许使君刻戏鸿堂诗卷》

对大多数书法爱好者来说,董其昌是励志的,因为传说他起初写得很差,后来考试受到刺激,才发愤练字,终于成才。

董其昌《度人经》局部

而他发愤后努力写的第一帖,就是颜真卿的《多宝塔》,写了没两年他就自我感觉超过文徵明了,又超过赵孟頫了。

董其昌《菩萨藏经后序》 局部

然后他跳过唐朝,奔晋代而去,一接触二王行草,就把行草搞成了云里雾里的样子。

可是他一写小楷,就暴露了自己的“出身”,晚年所写《千字文》里,随便一划拉,都是噼里啪啦的《多宝塔》——

董其昌《小楷五经一论册》局部

董其昌之后,学颜有成就者,刘墉,何绍基,钱南园,谭延闿……不过越往后,颜的痕迹就越重,自己的味道就越轻,到了华世奎这儿,几乎就成了山寨版颜体的代言人了。

钱南园书法

究其根源,只是因为后来者多取法颜真卿成熟时期的楷书,个性太明显,所以一入其境,终生难逃。

华世奎《南皮张氏烈女庙碑》

反观蔡襄、董其昌,因为他们从《多宝塔》入手,颜的特征尚不明显,而笔画精到,气足神完,是入门的极佳范本。当然更重要的是,入了门还能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宝塔》里究竟有多少宝?
这些人学过《多宝塔碑》之后…
一千年来,他们靠写“颜体”站稳脚跟!
经典碑帖:董其昌《杂书册页——临颜真卿多宝塔碑等》
颜真卿这块碑,培养出两个大书法家
你不知道的《多宝塔碑》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