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理角度解释濒死体验 灵魂出窍开关控制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12日 顶级脑科专家吉利安•麦肯齐对于濒死体验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理论,她认为从生理学的角度可以解释濒死体验。她自身也经历过濒死体验,提到:“光点最初像一个小针眼,然后我意识到距离它越来越近,它也越变越大,它非常明亮就像隧道的墙壁。我并不感到害怕,走进隧道我完全沉浸在光亮中,感觉非常幸福,我只能用销魂来描述那种感觉。我忽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竟然出现在上帝面前,但我却不信任他。” 吉利安的濒死体验发生在很多年前,没有人能肯定它的真实性,但科学家们相信十分之一的人有过濒死体验,尤其是在心脏停止跳动的瞬间。那些有过濒死体验的人都将这种体验描述为充满喜悦的瞬间,意义深远足以改变他们自身。很多人相信它们瞥见了来世,这种体验加深了它们的信念,不再害怕死亡,对这些体验者来说,这是真实、清晰而珍贵的。
肯塔基大学神经病学教授凯文纳尔逊已经研究濒死体验超多30年,他在新书《宗教与大脑相连?》中提出对于濒死体验的解释,他的理论核心点是REM-快速眼动。它是指人在睡眠事最容易做梦的阶段,人只剩下眼部肌肉、心脏以及隔膜(控制呼吸)活动。纳尔逊认为有些人比其它人更容易受到“快速眼动干扰”的影响,它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麻痹以及栩栩如生的幻觉会伴随快速眼动一同出现。 纳尔逊对55名称有过濒死体验的人进行分析,其中60%有过快速眼动干扰的体验,而随即抽取的人群中这个数据只有24%。“拥有濒死体验的人的大脑并不知从快速眼动状态跳到清醒状态,而是在两种状态间不停切换。”他将之描述为意识的边界。在诸如心脏停止的危机时,这个边界也可以解释我们所知的濒死体验。
纳尔逊发现濒死体验个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大脑供血暂时中断。当血液从大脑流出,丧失意识前,最敏感的部位不是大脑而是眼睛视网膜。视网膜出现问题后,黑暗入侵外部光线很难进入眼睛,从而产生隧道幻觉。隧道尽头的光有两个来源,一是环境光,比如医院急救室的背景光,另一个快速眼动产生的内部光。 对于死亡感的解释非常简单,在快速眼动睡眠中人处于麻痹状态,它们可能在睡梦中“自残”。关于灵魂出窍,纳尔逊引用瑞士神经学家奥拉夫•布兰克进行的一项研究,他在和同事对一名妇女实施手术时得出的发现,这名妇女灵魂出窍又归位的体验类似于电灯开关,人可以随意掌控开关以控制意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续一个月熬夜到12点,有什么后果?
梦境揭秘、你为什么会做梦?
天黑请做梦
走进科学:关于濒死的几个重要因素
为什么会有“灵魂出窍”的经历?[图]
死亡很痛苦?人临死前是什么感觉?“濒死体验者”讲述真实感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