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荐读】唐兴顺丨欢喜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欢  喜

□ 唐兴顺/ 文 

编者按:

今日编发的这篇《欢喜》,是著名作家唐兴顺先生原创、首发的力作。

作品里,以一株枸杞为发端,诱出鸟儿,终了牵出人与物之间深度的思考,阐发出所谓的缘分和际遇,看似偶然中,原就存在必然性,其间蕴藏的神秘、深奥,无须发掘,自待有心人。

作者忽然如置身事外的观察者,倏忽又以深度参与者的角色,不断变幻,将极为平常的一株植物和一个小鸟,赋予了灵魂,且又以它们的视角,拉近命运共同体的平等与和谐。

文字独具匠心,细密中透出千钧笔力,这种淡然直白中叙事的能力看似极为普通,却最见繁复之清朗、隽永之醇厚。

以下为正文:  
人与物的际遇和人与人的际遇一样神秘莫测。记不清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了,我在山中转游到某农家院中,堂屋窗下香台旁长着一株枸杞,粗看有点丛生的样子,中间立起一股主干,其它枝条似乎是要以它为主的,又不全是,靠拢它向上长的占不到一半,有半靠拢半背离的,有的干脆就没有顾及它,从根上分离岀来直接向外长,长的欢。像长型豆粒样的小红果随意而稀疏的点缀其间,叶片深绿,浓密,能想到从土壤里向它身上输送的养料十分充足。几乎是突然间发生的事,第一眼看到它,心里就和它贴近距离,并且莫名其妙的觉得它似乎是一位青年女子。

从屋里岀来一位老者,应是这家的男主人,贫瘠山地上的劳作在他身上到处都留着印痕。他用凹陷的眼睛望着我,表情既惊讶又喜悦,我判断他通过窗户上一方块玻璃是早已看见了我的,因为他直接向我说道:“你待见它,那你就要了它吧!”他这样,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来不及分说,老人就从西墙根掂起一把镢头来刨这棵枸杞,我本能地阻挡了一下,镢头已经掘下去。我想,在这个植物面前,刚才我肯定岀了神,样子可能是滑稽可笑的。老人只管刨,不时扭头对我笑笑。他把完整的根须刨起来,又用几根红布绳把纷乱的枝叶拢住,交到我手上时,说:“它这是第二次搬家了,它本来是长在村外北坡上的,那年我到山里割草,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看到它长得不赖,就弄到家里来了。”


尽管他反复推辞,我还是硬付给了老人几张钱币,尽管因此缘分,之后我和这户人家已经成了亲戚一般的关系,但当时带着枸杞往城里回的路上,心中还是觉得有一种夺人之爱的羞愧,想这位辛苦且寂寞的劳动者,在山中难得有会心的欢喜,当年遇到枸杞时一定是这般那般地激动过的,要不然也不会将一棵野生植物弄回家中。

我家院子本来是铺了石块的,而且靠南墙已经长着一片竹林,还有自然生长出来的杏树与木瓜等。为了枸杞,我掀掉一块石头,露出下边黑肥的生土,深挖一坑,到底部又把周遭展宽拓大,将枸杞的主根及细碎须毛全部埋下。因为学过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在上边也没有损坏它任何枝条,想在自家院中还原和焕发它天然的美姿。不知诸位能不能料到,一段时间以后这株植物还是辜负了人的一片心意,它好像压根儿就没喘过气来,从枝叶的颜色上看是活了的,是与土壤接上了气儿的,但就是不欢涨,向下沉的样子。为了多让阳光照它,我砍掉了十数根竹子,还在它头顶用铁丝架起一张三角形网络,垂下多条细绳儿,分别系在长短不齐的枝条上,想把它们引上去。这样做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着它蓬勃生长的画面,青蓬婆娑,绿叶密布,红果索索下垂。事实证明这是幻想,它终究不往上起,用手把某些枝条拽上去,系住,几天后还是向下出溜。有点像拉不上墙头,衣服裤腰反而被撸起来的小孩的样子。一直不知道是哪里对不上劲。

过了两三年,春夏秋冬的数次更替,时间迁移了许多心事和情感,这株枸杞反而又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无意间甚至有点带着怨气所为而形成的,它不是反正都不长吗?就干脆拆除了它上边的棚架,对横七竖八的枝条也进行清理,删就删了,留就留了,最后露岀那根勉强的主干,这时候,它的根部往上三拃这一截已经憋的比较粗壮,疙疙瘩瘩的,一条嫩枝从中抽岀,摇摇而上,到顶端后摔岀一团细碎乱枝。把一根竹竿紧挨着插到它旁边,用线绳把中间拢住,顶部呢,也随意地那么一束,了事,了事,怀着有点复杂的心情看它将会如何?哎呀,怎么说呢,不几天内,它出现了一个完全的新面貌,从下往上,轮廓阿娜,隐约流眸,最主要的是头部,那些本来蓬孔的碎枝此时又往上长又向下垂,整个看起来确实像了一位从偏僻山区进入城市,模仿城里人刚修理过发型的时髦女子,干净着,利索着,含蓄着,又跃跃欲试着。比真实人更有意思的是,作为美女,她很多部分实际上要靠绘画艺术上留白的手段来完成,人在那些空的地方驰骋想象,神秘莫测或隐或显的万种风情在眼前联袂而至。刚进入春季,几乎与桃杏花同步,她就开花,花蕾极小,圆锤型,淡青色,中间凸起一点,然后从顶端开裂,随着裂隙渐大,其通体变色,完全绽放后,花型如一个微型喇叭,花瓣儿呈淡紫色,花筒里有几根细弱娇嫩的针状物,头上顶着一顶小黄帽。只几日,她的花就蜕变岀小果实的样子来,从微黄色到淡红色,红色,深红色,紫色,颜色随着体量的增大而逐步加深,在人心灵的投影上,她的美又增加了锦上添花的新元素,可以说是风华绝代了。

但是,她生命的新际遇还在后边。她现在好像也在主动的动感情,用心思,她不让自己的果实一次性成熟,花儿也不是整齐地开放,今天这儿一朵,明天那儿一朵,青黄红紫不同的颜色在枝叶间闪现,一直到植物界所有花果之类被秋风全部收拾完毕之后,天空落下细碎小雪了,她还在招摇花蕾,还要挂起红果。这期间,我发现了一个可疑的问题,小红果在枝头上停留的时间总是很短,有时刚看到一颗红了,转眼就不见了,又没刮大风,又没人摘去,看地上也没有。很奇怪,你可能会猜是鸟儿动的手脚吧。是鸟,但不是一般的鸟,我是躲在室内隔着窗户看到的那一幕。


这种鸟不属于本地,第一次看到它,它是立在院里搁秧上的,一条东西横扯供晒衣服的黑皮绳,它在上边惊慌失措,一会儿跳一会儿落,一会儿抖动翅膀,一会儿用喙啄皮绳,抬头低头,上下观望,总之是四围全是敌人的样子。它的身体接近麻雀,但所有部件都比麻雀高无数档次,羽毛是彩色的,头顶一点白,白旁边有两撇黄,胸脯上印着一个艳红的圆圈,头顶至颈纯黑泛亮,两只翅膀又是绿色,尾巴像燕子的,上边散落着不同颜色的斑点,她振翅时整个就是一个彩团在抖动。更奇妙的是它发岀的声音,先是斩钉截铁地脆亮,似乎切住了截止了,突然又拉出一声长音,千里万里去了,又旋回来,拐弯儿,低下去,冲上来,强弱粗细顿挫繁复,那种钩力和敲击,只一声即叫人摄魂摄魄。观察多次之后,才弄明白,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它是正在侦探的状态,侦探什么?侦探地形和环境,准备向枸杞发起冲锋。当时实际上没有任何人注意它,只有我躲在窗户后边看,它又不知道,哪里需要如此紧张?你看,它终于离开搁秧了,落到杏树朝西的一股粗枝上,双翅抖动,啄树皮,左顾右看,突然飞起,降落到竹林里一块尖石头的顶尖上,身体被完全特写,单腿独立,一只翅膀撑开,似乎失衡,要掉下去,猛然又飞高,落在一斜生岀的竹枝上,竹枝即摇晃,它即惊慌,又飞起,落于杏树高枝,向下望,箭一样落地,飞快地跳跃,碎步,走直线,转圆圈,试探着至枸杞树下,又后退,又前进,跳起,落下,终于跳高,用喙对准一颗下垂的红果实,未得,再试,如是者三四次,最后一次,好像只挨了一下,就叼走了那果实,直接飞往空中,哪里也没停留。看它的样子,才第一次知道鸟儿竟然会这么样飞,斜冲着,翅膀紧缩在身,动力根本不是从翅膀上获取的,像有人突然射出去了一支箭那样的情形。我正有些沉迷,只一小会儿,这花鸟就又来了,还是先停在搁秧上,没了上次那么多犹豫,飞近枸杞,在树旁边半空中停下来,拍打彩翅,悬浮,飞翔,头伸开,喙挨着红果,而不刁不啄,只是飞,这是要干什么呀?当然它最后还是取了一颗,飞至院墙,稍倾,又来,又表演,前后五六次而不停歇。小小一只鸟儿,肚腹不足方寸,何以会咽下这么多果实。我几乎可以断定这鸟主要是来和枸杞玩乐的,它们在交流中相互作岀约定,枸杞隔几天捧岀一些成熟的红果,花鸟隔几天就飞来拿取,两者之间在有意拉长这个精神欢喜的过程。如此说还有一个证据,就是这鸟每次来都是单身独个,从不领任何伙伴,但它不可能是单独生活的一只鸟。其中的情况我猜测想象过很多,但终究无法完全知晓。


让人更费思量的是,枸杞的果实不泛红,不成熟的时候,这鸟也来。这时候来,主要是围着枸杞飞,而且变换花样,把自己的身体竖起来,两爪像人的双手亮在前方,与枝叶相摩擦,它那样子像是空中有根搭钩伸下来吊着它,可又极其灵活,转着圈飞,还很小心,一粒青果都不碰下来。玩耍一阵以后,飞起,盘旋,落在杏树一截光秃的短枝上,收敛翅膀与尾羽,头也缩着,眯起眼睛,像睡觉,可是它确实没睡,有一种奇异的声音正从它身上向外发送,低沉,繁杂,多音,长久地回响。起初没以为是它,因为它并无张嘴,脖子也一点都不动。到处都寻不着声源地,才又细看它,发现它凸起的胸脯鼓胀如团,正在痉挛般抽动,就像有人在舞台上表演腹语时那个样子,如果不是亲眼看见,难以相信鸟儿竟有这种本事。那么一个小东西,弄岀来的声音却像是有千军万马在蠢蠢欲动,也如无数鸟儿在窃窃低语。我本来以为它是高兴的不行不行了,然后给枸杞作这一岀特殊表演,后来又想,它难道不也是在给我表演吗?因为时间长了以后,我感觉它已经不害我怕,我从屋内出来,站在阳台上,好多次它都像没看见,与枸杞欢乐如常。

站在人的角度,我难道不是已经参与到它们的欢乐中了吗?枸杞来自山野,来自农夫院中,我来自太行山南段山脚下一个小村庄,鸟从哪里来不知道。但是从生命演化的旅程上说,所谓的来处也只是一个转送的驿站,人与物的区别也只在皮象上而已,于苍茫处我们都是同林鸟。现在因缘而聚,我们三个我喜欢你,你喜欢我,我喜欢他,他喜欢你。我觉得真是不错,这个意思很有点大欢喜的味道。
 
           2021年11月2日写于太行山竹林下
——  The  End——

 唐兴顺    当代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安阳市作协主席,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早年写杂文,后写散文,近年多写小说。出版《心地集》《大道在水》《云中牧》《山中人语声》四部散文集。长篇小说《陌上花》,被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转载。曾获首届“冰心散文奖”、河南省第六届优秀文艺成果奖,作品入选高考模拟试卷及多种初高中教辅读本;多篇文章入选中国作协主编的全国性年度文选及其它文集,散文集《大道在水》2007年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散文集《山中人语声》、长篇小说《陌上花》分别被河南省作协推荐参选第七届“鲁迅文学奖”及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拍客们拍鸟
还买什么枸杞,一个枝条种一大盆,几个月收获一大盆红果果
奇妙的汉字 飞
徐国忠 | ​​冬红果海棠
这颗枸杞都成精了,把小院都承包了,挖桩见了都不敢下手
忍冬恋日相思豆 太平鸟舞颂盛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