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天下】东台田园 | 诗韵流淌的黄华河公园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诗韵流淌的黄华河公园
东台田园 / 文

剪取洹河支流黄华河一段而建的黄华河公园,是林州市第一个滨河开放式公园。徜徉步道,绿茵铺地,杨柳夹岸,花香鸟语,近水亲水,心旷神怡。伫立桥头,清风徐来,波光粼粼,鱼翔浅底,沙鸥翔集,长天一色,游目骋怀,信可乐也。凭栏而望,揽月长桥,若虹卧波,圆月鹊桥,曼立水中;蔷薇拥堤,草木葱郁,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亭榭廊台,风姿绰约,闲坐其中,或掩卷沉思,或品茗畅饮,或纹秤奕棋,或网络直播,或把酒临风,皆喻之于怀,自得其乐。漫步广场,乐声悠扬,梆韵铿锵,劲歌热舞,踏歌轻吟,放飞自我,极视听之娱,快然自足。夜色阑珊,灯光闪烁,映入水中,流光溢彩,如梦如幻,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然则其因地就势,布局亭台廊榭,以乡镇街道名之,配以楹联展示乡镇街道文化,使黄华河氤氲着诗香、流淌着地域文化,既让人观揽美景、赏心悦目、休闲健身,更令人增知陶情、回味无穷、自信满满,知家乡爱林州之情油然而生。

源自林虑山的黄华河,自西向东逶迤而来,在市区邂逅长安路,一个美丽转身,由西南向东北奔洹河而去。黄华河公园从此渐次展开美丽画卷,点缀其间的亭台廊榭也自此散发着楹联文化的浓浓韵香,与美丽的风光相得益彰,恰似诗韵流淌的一个个强音符,为黄华河公园增添了无穷魅力。

横水亭位于公园最南部的河流左岸,亭建在七星小岛之中,犹如古城角楼,与之相连的十开间的长廊,形似古城高墙,亭廊相连,神似城堡,隐约形成了公园的南大门,成为园内最长的园林建筑。镌刻在其上的楹联是:洹水明珠闻名四海更唱奋进强曲 林州东门通衢八方再展时代新姿。该联点明了横水镇位居洹水之畔、扼守林州东大门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展示了新时代继往开来勇立潮头再展新姿的雄心壮志和担当作为。横批“横水揽胜”,一语双关,既形象指出该亭廊横水而立,如同门户,可一揽美景,又坚信横水镇再展新姿的美好未来指日可待。

顺流而下,掩映在河对岸花木丛中的菊乡茶店亭,恰似简化版的祈年殿,又如盛开的金菊。细看亭内,悬挂着的《菊乡赋》韵味芬芳,篆写着的梅兰竹菊松荷散发清香,环亭菊香四溢,主题突出。更引人入胜的是楹联:芳菊漫田野翠流飘香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笼古道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这是公园内最长的一副楹联。上联描写菊花之盛,诠释了菊花之乡之由来;下联状写位于本镇的茶马古道风景宜人。全联意境具象,叠词妙用,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奔来眼前,浓浓的烟火气、文学味扑面而来。

跨过林虑山公路大桥,建在河之左岸空旷地带的临淇亭,三间两进,是园内体量最大的园林建筑。其正门楹联是:淇水汤汤上溯必周风商韵  诗经灿灿下衔岂唐诗宋词。这是一幅最文气的楹联。既概括了镇之位置、名之由来、史之久远,又指出了浸润本镇的诗经文化源远流长、影响久远。临淇镇因淇河得名。淇河不仅是一条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清水河,而且是一条流淌着诗歌的古老河流。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300余篇,描述淇河山水人文的诗篇就有39首。其中“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悠悠,桧楫松舟”“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等名句千古流传。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诗集《全唐诗》辑录有关淇水的诗歌近40篇。著名田园诗人王维曾隐居淇上,并在《淇上田园即事》中写道:“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李白在《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中写道:“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杜甫在《冼兵马》中写道:“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常不用。”其西门楹联是:万泉汇流泼洒就诗画临淇  淇山屹立勒石成英雄故里。此联既委婉含蓄又大气回肠。委婉含蓄是指,上联重点推介了万泉湖,其水源充沛,水质清澈,现已建设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临淇镇因此有了“北国江南”的美誉。下联则是致敬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孙占元。孙占元是该镇三弓水村人,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身负重伤顽强战斗英勇牺牲,与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杨连弟并称为抗美援朝五大烈士。为铭纪英烈,1953年12月将其家乡三弓水村改名为占元村。临淇镇因此被称为“英雄故里”。荡气回肠是指,本联用“泼洒就”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万泉湖水之盛大,汪洋恣肆,润物无声,成就了诗画临淇;用“勒石成”表现出了临淇人当仁不让的豪迈气概和自豪之感。

在林州的版图上,临淇、五龙两镇山水相连,习俗相近。在黄华河公园内紧邻临淇亭的是水榭式的五龙亭,同样也有两副楹联。其正门楹联是:淇水汤汤德泽福润数刘氏庄园  行山苍苍钟灵毓秀有五龙洞天。另一副楹联是:淇水扬波润泽南山锦绣  祥云映日辉耀五龙腾飞。这两副楹联集中聚焦了同样位居淇水之畔的五龙镇两大特有景观,即自然景观五龙洞、人文景观刘氏庄园。五龙洞是位于该镇清风山上的一个天然溶洞,为太行山第一大溶洞,有着神奇的传说。该公园内树木葱茏,植被繁茂,被誉为“天然氧吧”,1995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凭其“山秀、洞古、石奇、林幽”,现已开发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刘氏庄园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群,坐落于该镇中石阵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迄今已有近300年历史,占地60多亩,建有房屋200多间,是豫北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建筑群。近年来,加大整修保护力度,把庄园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靓丽名片,成为世人领略传统文化,体悟勤俭立身、诚信立家、耕读持家、崇德尚贤、乐善好施等传统美德的好去处。

面阔十间的开元长廊,位居河之右岸,是颐和园长廊的缩微版,自南向北顺河而建,婉若蛟龙,又似水中画舫,为游人提供了惬意的休息场所。其南向楹联是:开天辟地隆虑景美物阜  元亨利贞林州人杰地灵。此联为藏头联,嵌入“开元”之名。联中用“隆虑”对仗“林州”,是在向游人介绍林州名称之演变。全联使游人对林州人文地理、历史风貌有了整体认识。其北向楹联则温馨提醒游人可以在此小憩,凭栏而望欣赏美好景致。内容是:静坐长廊听溪流诗韵  流连公园看丽景画图。这是从游览者的角度撰写的楹联,真心表达了东道主的盛情邀约和殷殷关爱之情。

公园内最雄伟壮观的组合建筑物是自西向东顺次而建的桂园亭、振林亭、龙山亭、桂林亭,玻璃栈道相连,横亘在河道最宽处,形成矩阵,动看犹如并排行进在河心的游船,相映成趣,静看又似四座镇河瑞兽正襟危坐,守护着河水安澜。
最西边的桂园厅,其楹联最简炼且富含哲理:桂花入月蟾宫醉 园静归心境界成。同开元长廊楹联一样,也是一副藏头联,嵌入了“桂园”之名,同时告诉人们:静以养心,境由心生;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其亭内有诗写道:“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并配有春韵图、云海图、太行风光图、江山揽胜图等图画,形象地阐释了楹联的内涵。
比邻而居的振林亭,其楹联为:事业腾飞织振林锦绣  江山如画唱英雄赞歌。振林街道被誉为“英雄故里”。英雄故里英雄多。这里既是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栗振林的故乡,也有舍已救人荣立一等功的烈士王东喜。通览其亭聚焦英雄主题,不但楹联褒赞英雄,而且还在亭内铭刻安汤战役、八路井烈士故事,传颂在抗日战争中安汤战役牺牲的53位烈士、沙蒋战斗中牺牲的36位烈士的英勇事迹,让人油然而生崇拜英雄致敬英雄之情。
与振林亭对称而立的是龙山亭。其楹联是:山欢水笑扬帆立伟业  龙飞凤舞昂首见丰功。该联用龙飞风舞与山欢水笑对仗,蕴含了龙山街道名称的由来。其辖区内的龙凤山公园是林州最早建成的公园。园内文峰古塔是林州标志性建筑,有着事关林州文脉的美丽传说;红旗渠建设群雕形象再现了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感人场景,让人就近感悟红旗渠精神。近年来,加大水系建设力度,龙湖等水系工程与龙凤山互依互融、交相辉映,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最东边的桂林亭楹联是:山川有约仙桥北望林虑水  桃李多情凤凰于飞桂林人。该联重点推介了境内的望仙桥、凤凰山等山川风物,寓意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亭内镌刻的简约而有韵律的《桂林赋》是最好的注释:桂林之美,美在其名。媲南国之胜景,称豫北之重镇。桂林之丽,美在淅滨,迎玉泉而南来,送淅水而东奔。桂林之雄,雄在大桥,有望仙之浪漫,铺卧波之长虹。桂林之伟,伟在佛岭,瞰四周而苍茫,凌九霄而峥嵘。
沿河而行,隐藏在鲁班路大桥西北方的采桑亭,简朴大方,近水静谧,犹如富春江畔严子陵钓台,成为垂钓爱好者青睐之地。其楹联是:诗意采桑人杰地灵  鲁班小镇匠乡劲旅。鲁班是工匠始祖。采桑镇工匠辈出,建筑业实力雄厚,是林州建筑业强镇。近年来致力打造鲁班小镇,建成了鲁班文化广场、鲁班文化展览馆。楹联集中展示了采桑镇打造建筑之乡、建设鲁班小镇的优势所在。
隔河相望的合涧亭楹联是:山水田园绘璀璨洪谷  富民兴业奏淅河新篇。合涧镇是淅河在林州流经的第一镇。洪谷山是其境内的名山。金代王庭筠《五松亭记》云:“林虑西山,横绝百里,隐然犹卧龙。洪谷为首,天平为脊,黄华为胁,鲁班门为尾,迤逦而北去。”五代山水画大师荆浩,号洪谷子,曾隐居于此,创作了千古名画《匡庐图》,首创皴法,成为笔墨并重的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明朝万历年间林县知县谢思聪带领民众在此创修9公里长渠,解决附近40个村庄用水。村民把渠命名为“谢公渠”,并建“谢公祠”铭记。同时洪谷山又是“文物宝谷”,唐代砖塔、千佛洞窟、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八思巴字圣旨碑等都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保护开发,洪谷山景区已发展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姚村亭位于日月湖中的月亮岛上,建筑风格仿岳麓书院爱晚亭。湖水环绕,有道与鹊桥相连,花木扶疏,别具韵味。其楹联有两副:洹水渊源流万年映照日月  忠孝文化传千古墨舞春秋;中州名镇远播四海  汽配之乡广闻九州。横联均为“文明姚村”,既点明了两副楹联的主题,又展示了姚村镇荣获全国第一批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第一联重点从历史文化角度进行阐释。姚村镇是洹河源头所在。洹河亿万斯年滋润着这片平坦肥沃的土地,孕育出郭巨孝母等忠孝文化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精神,文明脉络渊源流长。第二联重点从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姚村人敢想敢干,抢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机遇,大力发展汽车配件产业,成为全国闻名的汽配之乡,使姚村镇综合实力跃入全省百强乡镇前列。同时城镇建设、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州名镇”“中国乡镇之星”“全国小城镇示范镇”。

柏尖红叶是原康镇最靓丽的名片。越过小巧玲珑的日月湖,四间两进式的原康亭矗立眼前,其楹联是:满园春绿山水隆虑梦华夏  遍野秋红人文神州醉柏尖。横批“厚泽原康。”该楹联紧紧围绕柏尖红叶这个美景,通过“山水隆虑”“满园春绿”衬托“遍野秋红”的“神州初庙太行奇境”柏尖山,让“柏尖红叶”赫然印在心间。目前,柏尖山已发展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姚亭与原康亭隔河相望,建筑范式相同。其楹联是:相州郡内蕴万谷瓷饰  白云山下见灵地杰人。安阳古称相州。相州瓷在中国北方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对后世北方陶器窑口影响甚远。在东姚镇境内李家厂村还保留有3处宋元时期钧瓷窑址,这是该镇工业文明的肇始。“门环翠障诸峰拱坐向流泉一院清”的白云山,是东姚镇的象征,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游览考察后题词:“林县多顶白云胜,圣母诸苑皆神迹”。特别是1943年在此激战抗日使这座名山成为英雄之山,至今悬崖石壁及碑刻上仍留有当年的弹痕,在无声的铭记这段众志成城爱国抗日的英勇史事。
……
溪流淙淙,日夜不息;花香悠悠,年复一年;诗韵绵绵,万古流芳。溪声花香诗韵交融,芬芳满园隽永,游人如织忘归!有诗赞曰:
一弯碧水涌波褶,两岸柔条拂蝶忙。
亭榭廊台皆景致,诗文图画亦芬芳。
凭栏静坐听乡曲,循道徐行嗅蕊香。
乐作园中潇洒客,桃花源里日华长。
——  The  End  ——

东台田园  本名李起富,偶有文字见诸报刊网络。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州|发现!黄华河公园惊现两只金蟾蜍
攀登林州黄华窟窿梯(2010-10-23)
吃喝玩乐嗨安阳的主页
林州:红旗渠开发区湿地公园
最美东台,美在唐洋!
等一个人,陪我去东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