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记忆 | 尾巴队长

【原创首发】作者 |  程银昌

老队长昨天还带领社员们在马家台深翻平整土地,第二天破晓,他起床刚披上衣服,便一头栽倒在炕下,就再也没有醒来。


        儿女们的哭声惊动了左邻右舍,等社员们都醒来时,队长死了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生产队。


        因为队长走得突然,社员们都觉得像塌了天似的,都在担心谁来接这个摊子。


         不过有细心的人己经猜测到谁会来接这个班了。


        程四贵排行老四,长得五大三粗,推车担担,犁耧锄耙,样样精通,他也是老队长重点培养的对象。别看他只上了五年小学,但写的字不错,又会打算盘,起先担任记工员,三年后担任了会计。最让队长信服的是他干起活来不要命,遇见事不干完、不干好、决不停手,社员们也因此送他个外号“拼命四郎”。


程四贵的命很苦,家里兄弟们多,从小穿衣服都是留哥哥们的,有时也吃不饱,到了地里上树吃红柿、钩楝子,就连长在地里的生红、白萝卜,他吃起来也觉得很甜很香。


程四贵二十一岁上成了家,媳妇也是本村一农户人家的女儿,是个能吃苦能干活的好媳妇,结婚后恩恩爱爱,谁知一年后因为生孩子大出血,母子双双悲惨死去。

失去了媳妇,给程四贵打击不小,本来话不多的他,变得更加话少了。他一心都操到队里的工作上了,成了老队长最得力的助手。


队里的人都很同情他,都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但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


后来,兴起了去江苏引媳妇的事,他和同村的四五个大龄男人去了,并且都还真带回了媳妇。社员们都来看引来的媳妇,人材也很一般,说话都是叽哩呱啦地,一句都听不懂,大家都觉得稀罕,不管怎么吧总算有了媳妇,又组成了个家。但是过了不到三个月,那四五个媳妇儿都集体回了江苏,原因是不习惯这里的生活。


从此,程四贵再娶媳妇的事就搁在这了。

老队长归土后,大队干部来生产队主持选举队长,没用大队很操心,社员们都一致同意程四贵担任队长。

跟了老队长许多年,又是社员们共认的干起活来不要命的拼命四郎,在接管队长后的二年里把队里的工作干得有条有理,粮食产量一跃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先进队。

再后来,实行包产到户,他不辱使命,带领小队骨干把老队长和社员们养得肥的流油的黑土地,一块一块地分发给自己的社员。由于他当队长仅仅二年多,社员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尾巴队长”。


队里土地分了,接下来分队里的牲口,骡马驴有人领走,剩下三头牛没人认领。


有人提议卖到杀锅上分钱或队里自已杀了分肉。程四贵,不,我们的尾巴队长,用大手摸着为生产队出过力、流过汗的三头老黄牛,心里好不难受。老黄牛似听懂了人们的意图,竟扬起脖子“牤牤”地叫了起来,一个起了头,其余两头也跟着嚎了起来。其中那头老母牛,眼里还流出泪来……看着这种场景,听着这凄凉的叫声,程四贵毅然作出了决定——这牛我认领了。


从此以后,我们的尾巴队长,一边经营着他的二亩地,一边上山放着他的三头牛。


说也奇怪,程四贵爱牛疼牛,牛也好像通了人性,个个吃得膘肥体壮。两头母牛,当年都生了小牛,喜得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又过了三年,当初的三头牛,如今成了一群牛。当初程四贵三百多元盘下的三头牛,现价一头牛就三千元。还不用去会上,牛贩子直接找上了门。


程四贵卖了四头牛,一下子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乡里边还给他戴红花,扶持他为养牛专业户,他的事迹还上了报纸。


有个邻村的寡妇借来看牛为名,一下子看上了程四贵,当天就住到了他的家里,提出要跟他结婚,并把两千元掏出来要跟他一起办养牛场。喜得程四贵逢人就说是队里的老黄牛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后半辈子的幸福生活。


村民们都在传言:队里的老黄牛有仙气,当初都计划杀掉它,是程四贵硬拦下,救了它们的命。今天程四贵有了钱,有了媳妇。都是老黄牛对他的保佑和回报。

那时谁都说程四贵当队长,当了个尾巴队长,都认为气数己尽。可那里知道,就是这尾巴队长,又有了新的发财好运!

程银昌  林州市任村镇井头村人,自幼热爱文学。尽管一生坎坷,但仍矢志不渝。先后在《 红旗渠》报、《红旗渠文学》《芝兰园》《新林州》等发表文章。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稷山 冯少龙//​老院▪老屋▪老故事 (二)
炊烟有望 割麦 2
在农村当赤脚医生,队里婆姨生孩子,找不到接生婆,队长让我接生
散文:农村里的“跑腿子”
下乡趣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