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感】郭艳平 | 母亲的土地情结

唐代诗人孟郊作《游子吟》来歌颂母亲,表达了儿女报答母亲养育之恩的主旨情怀。我的母亲,不精于飞针走线般的缝衣补裤,唯独钟情于她奉献了一辈子的土地,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是她一天最平凡的生活。在我心里,她是平凡而伟大的,虽然她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母亲不爱干家务。小时候她去城里卖柿饼,走累了中途躺在又凉又硬的石板台上休息时着了凉,落下了一辈子关节炎病根,加上一直干农活,病情一直不见好。家里的衣服几乎都是父亲洗的,父亲爱整洁干净,每天把家里收拾的妥妥当当的,父亲也经常唠叨,嫌母亲不收拾家,用了的东西乱摆乱放,为此没少埋怨母亲。于是,父亲的整洁干净和母亲的邋遢随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两人也没少吵过架,“吵吵闹闹真夫妻”,现在,磨合了大半辈子,都了解并接受了彼此的性格缺点,达成了矛盾性的统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生活方式,母亲就是这样的人,不爱干家务却偏偏对地里的活儿情有独钟,一到地里就干得热火朝天,忙得忘乎所以,在我印象中,每到农忙季节,我家几乎从来没有按时按点吃过饭。我们姐弟小时候,家里土地多劳力少,那时父母还年轻,尽管当时劳作方式落后,种地非常繁琐辛苦,但父母却干的很带劲、很开心,加上我们姐弟都还小,父母在辛苦劳动中孕育了无限的希望,虽苦犹甜。母亲经常回忆当时邻里帮助的往事,邻居王大娘家,条件比我们家优越,四个女儿都大了,农忙时都能出上一把力,所以他们家干活的效率就很高,不但能准时吃饭,还帮了我家不少忙。母亲对大娘说:“没事,他大娘,多亏了你家的帮助,等以后我家娃儿大了,再还你们家。”大娘常笑着说:“啥还不还的,谁家还没有个难处。”如今,我们兄妹毕业上学后都成家了,却一直没兑现当初的承诺,偶尔礼拜天回家帮忙,母亲总是忆起那桩往事,总觉得愧疚于人。

我是70后,亲身经历了农村小麦收割的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手割小麦阶段,用小推车推到打麦场,集中用生产队的打场机加工,一个小队共用一个又大又笨的老式打场机,需要十几个人操作,所以就需要几家合作来完成,有时还要连续加工好几家,甚至一打就是一晚上,父母非常劳累,经常回去后顾不上吃饭倒头就睡。第二个阶段是个人小型打场机阶段,这种小型打场机可以自动脱粒,人们把小麦推到大路边,四五个人就可以操作了,两家合作就可以完成,而且不用扬场了。第三个阶段是就地打场阶段,人们直接把麦子堆在地里,打场机开到地里加工,这样就省时省力多了。第四个阶段是自动收割阶段,收割机几乎完全取代了人工收割,彻底解放了人力。至此,小麦收割经历了手动——半自动一一全自动的技术改革,种地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不仅有收割机,还有玉米、花生、油菜等农作物的播种机,还有各种除草剂……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但是父母这几年种地却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岁月不饶人啊,因为他们也越来越老了……

我和妹妹弟弟都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人了,各家的日子过的都还行,多次劝说父母不要再种地了,结果当然是不答应的。他们一辈子的心血和精力都用在了儿女和土地上,儿女都长大成人了,不需要他们再操心了,土地便成了他们新的儿女,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一年四季,春种,夏管,秋收,冬藏,种下希望,精心培育,颗粒归仓,年年收获满满。这种付出之后的收获,盼望之后的实现,不但是家人温饱的保障,生存的希望,隔三差五还能用盈余的粮食补贴家用呢,所以他们无论多么辛苦,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更多的是满足、充实和幸福。这些我们做小辈的却不曾体会得到,我们都有各自的事做,每天忙忙碌碌,过得很充实,现在却要求父母把土地舍弃掉,实在是强人所难,作为子女我们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却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着想。其实,人是不能太清闲的,每个人总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精神寄托,都要有点事干,一辈子劳碌惯了的父母闲不住,不愿舍弃土地也可以理解,因为在他们心里,土地就像亲生的孩子一样不可代替。

协商无果,我们做了退步,我家离父母近,忙时来帮忙,妹妹家离得远,每年出2000元钱补贴,条件是舍弃一部分不好耕种的土地,母亲总算同意了。二妹开玩笑说:“每年要不定期检查,违纪了就不给钱了。”母亲连声说:“行,行,行。”终归还是多种了几块,尽管她也明白,身体每况愈下,辛辛苦苦种一年也挣不了多少,累出个好歹来更是得不偿失。

多年来,我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小时候,父母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看看,面朝黄土背朝天,这就是不认真学习当农民的下场。”可感觉他们很喜欢种地,永远也离不开种地。为了不让我们走他们的老路,父母努力供我们上学。我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婆家也离父母家近,也经常回家帮着种地。说实话,我是非常讨厌种地的,我个子小,没有力气,一干活就红头涨脸的,干点割麦子、掐谷穗的轻活还可以,最讨厌的是拉耧,刚翻过的地又松又软,就是空手走几步也很难,我穿着大大的鞋子,一走一掉,土渣掉进鞋子里,加上汗水又粘又软,别说拉耧了,跟着走都跟不上,结果活没干多少,人却累得筋疲力尽:种地真的很不容易。

前几天,母亲去内蒙了,弟媳快生孩子了,父亲身体也不好,村里的工作又很忙,母亲担心他的生活起居,更担心他不顾身体到地里去忙活。今年的芝麻长势特别好,颗粒饱满,收成也高,父母可上心了,母亲尽管人在内蒙,却心系老家,每天用手机遥控指挥:割芝麻要小心点,筛选着割,熟透了的先磕一下;芝麻要及时晾晒,别让发霉了;下雨了要及时用塑料纸苫好,别让雨淋了……我们正处假期,于是一家四口就都住到了娘家,只要不下雨,每天下午我和老公都去割一车芝麻,捆好背上车,再背上晒棚晾晒,磕磕晒好的,看着哗哗的芝麻从杆子里流出来,我真真的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原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它就在农民的劳动中,就在辛勤的汗水里,怪不得父母离不开他们的土地,土地带给她们的心理慰藉和那份获得感,是什么都代替不了的。

累并幸福着,这就是我的母亲,这就是我母亲的土地情结,父亲更是她背后的坚定支持者。

郭艳平   林州九小教师,热爱生活,热爱文学,偶有作品见诸报端。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网图提供证明付酬   打赏>10元付酬   <10元平台维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恋母家长是“帮凶”
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是父母六七十岁了,还在做这3件糊涂事
【三湘文艺】陈敬民/回望老屋
房殇:一个在北京买房引发的真实悲剧故事
【西散原创】李蓓作品 | 淮河这边是我家
关键的“俄狄浦斯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