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人观影:诛仙Ⅰ(2019-09-13)

推荐指数(满分五颗星):★★

一句话影评:“仙侠”是我国武侠文化与神怪文化的合二为一、亦是老外暂时模仿不来的意境,若持以宽容心态,此片有亮点,可以一看。

现今非常流行的“漫改电影”主要源于美国,这是他们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复制不了;而我国文化中的“侠与江湖”也是老外模仿不来的。在《东方不败风云再起》(同为“程小东”导演)一片中,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荷兰官员问中国武官:武林是个什么地方?答:武林不是个地方,武林就是我们的江湖。问:那江湖又是什么地方?答:江湖就是我们武林人士出出入入的地方……这段对白说明了对于外国人而言,“武林”也好、“江湖”也罢,都是没法用文字或语言直接准确描述的东东,他存在于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头脑之中,正应了那句颇具玄学意味的老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所以在“模仿不来”前面放一个“暂时”,是因为原来我也曾说过中国的“功夫片”是老外模仿不了的,显然是被打脸了,之后我就再也不敢低估老外的学习能力了。其实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方面,先甭论是谁的文化,好的东西就值得学习,开放心态不断取其精华,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迎头赶上甚至超越他们。因非我族类而摒弃只能让格局变得越来越小,从未见过哪个圈子是通过闭门造车发扬光大的。
看电影之前,我以为《诛仙》的原型是“游戏”,看到片头字幕方知,原著是部长篇小说。去“百度百科”搜了一下,得到如下结果:
《诛仙》改编自福州网络小说作家“萧鼎(原名:张戬)”的同名长篇文学。20世纪90年代后,网络文学在中国兴起,当时的萧鼎因为受到西方文化,包括一些日本游戏、动漫的影响,他所创作出来第一部作品即是以西方中世纪魔幻为背景,带有强烈的西方风味。但在这之后,他开始尝试着把中国古典文化和新兴的魔幻潮流相结合,创作了《诛仙》这一作品。作者创作《诛仙》的灵感来源于《蜀山剑侠传》,但内容、题材等则是来源于《山海经》,如其在背景设置、形象塑造、思想表现和叙事表达等方面都是对《山海经》的吸收、丰富和发展。
我对“金庸武侠”比较熟悉,但“仙侠”小说好像从来没读过一部完整的。倒是台湾大宇出品的仙侠类电脑游戏、著名的《仙剑奇侠传》(初代)我比较熟悉,这可能是我对仙侠题材作品唯一的完整体验。我知道的比较早期的仙侠类小说就是《蜀山剑侠传》,香港导演“徐克”曾两次推出以本片为基底的电影《蜀山:新蜀山剑侠》(1983)、《蜀山传》(2001)。“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无论武功多高,他们都不懂仙术;而传统文学中的《西游记》、《封神榜》倒是有鬼有仙、但没有“侠”,所以“仙侠”既不同于武侠、也不同于神怪,它是二者的结合体。有机会真得找一套书来看看,其实这部电影看完以后,我就对原著感兴趣了。

对于这部刚上档的新片,我既不了解原著、也不认识片中的主演。唯一熟悉的是导演“程小东”,我主要是冲着他才进的电影院。我们这一代港片爱好者没有不知道“程小东”的,他亲自挂帅当导演的时候不多,更多时候是做“武术指导(动作导演)”的,早期的《新龙门客栈》;张艺谋的《英雄》、《十百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周星驰的《新鹿鼎记》、《神龙教》、《审死官》、《济公》、《大话西游》、《破坏之王》、《少林足球》;李连杰的《冒险王》、《投名状》等都是他任武术指导。而作为导演,他曾执导过《倩女幽魂》三部曲、《笑傲江湖》三部曲、《古今大战秦俑情》、《赤裸特工》等;他在《诛仙Ⅰ》之前的导演作品是2011年《白蛇传说》。多年不见,这次他推新品,我没理由不去影院支持。

如今的电影特效早已是CG(计算机动画)横行的年代,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胶片电影时期,香港电影人也没谁懂得CG特效,所以港片中的“飞天”是用“吊威亚”(钢丝)方式完成的,这其中威亚用的最好的便是“程小东”,没有之一。成龙也用威亚,但成家班的威亚多数用来体现力量感,不用它“飞”。其余武指倒也用威亚“飞”的,但都没程小东电影飞得复杂。程小东的代表作《倩女幽魂》和《笑傲江湖》都是老港片中“威亚飞”的典范,随着BD等高清影碟的出现,原来在老港片中“隐藏不见”的威亚现在越来越清晰,虽然这都算成片中的BUG,但从另一角度,也能看到当年香港电影工作者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因程小东是老港片中最擅长“飘逸动作风格”的武术指导,所以“仙侠”题材恰好是他擅长的领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哪怕是剧本、演员都不行,动作设计也应该很出彩吧。
影片的四位主演“肖战”(饰男一号:张小凡)、李沁(饰:陆雪琪)、孟美歧(饰:碧瑶)、唐艺昕(饰:田灵儿)我都不认识,也从未接触过他们主演的任何影视作品,所以不存在有色眼光。加之我没读过小说、也不存在原著情结,这反倒更方便我单纯从一个观影者的角度审视演员及剧情。在这“一男三女”四个主演中,除了唐艺昕饰演的田灵儿略好之外(只是略好),其余三位都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能说演得不好,只能说这也许就是他们目前表演功力的真实呈现吧。当然这里不能排除做为专业武指的“程小东”在执导演员表演方面较专业导演尚有差距。我能感觉到本片的制作态度是认真的,这就值得我们宽容。能不能做好是水平问题、想不想好好做是态度问题,只要态度端正,表演上的功力不足是可以后天弥补的,对于年轻演员,我们可以给他们些时间。
我听群里的原著党同学说,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小说的“前两本”,我不能在这里复述剧情,以免有剧透之嫌。对于讲故事,我觉得这部电影做得也一般,可能是原著世界观过于宏大,出场人物众多,想在100分钟之内就把小说的前两部故事讲完,确实时间有点“紧”,电影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节奏过快,人物铺垫还没等立住就结局了,这就很难让观众与片中人物产生共鸣。片中设计了些许幽默元素,我看那场的观众反响还不错,可惜它们没能触到我的笑点,所以我不觉得可乐。片中有两位动物演员,一猴、一狗,这两位貌似更有观众缘……
对于“动作设计”这个本人最期待的方面,我多少有些失望,这种情况直到影片后期的“反派出场”才开始有所改观。前面讲的都是主角的修炼过程,就算有比武桥段也都是花拳绣腿,比现在电视剧中的一打就飞沙走石、慢镜头的设计没强多少。这可能和四位主角都“不会打”有很大关系。像我这种看惯了武侠功夫片的观众,演员表演的是“武”还是“舞”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当年的功夫片好看有很大成因是演员本身就会打,而不像现在的演员只能装装样子,对于非武者,给他们设计的动作只能突出美感、不能弄得太复杂,所以演出来自然就更接近舞蹈、而非武术了。关于CG特效,我认为也可以宽容一些,毕竟我们国产电影的特效水平和好莱坞比不了,而且似“仙侠”这等追求意境的电影,特效不写实也还说得过去。影片最大亮点是片尾的“正邪大战”,再怎么说,现在的特效水平也比18年前、徐克的《蜀山传》要强许多。

同期上映的新片,《诛仙Ⅰ》的可看性远超《小小的愿望》,也不知啥时能拍《诛仙Ⅱ》,虽不能说有多期待,但《诛仙Ⅱ》公映我也一定会去影院捧场。《诛仙Ⅰ》就是这样一部稍显平庸但也可以一看的国产电影,喜欢此类题材的同学考虑一下吧。

联系“高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部经典古装武侠电影
《诛仙1》:程小东慧眼识宝,肖战绝不只是流量明星
十年铸一剑,妙手创风格——徐克作品动作风格漫谈
揭秘 | 升格拍摄与慢镜头
36年前武侠片:中日两大高手上演生死决斗,结局拍得太有水准
《东方不败》往事:被金庸讨厌的武侠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