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遇在大江的源头——《大江源记》序

相遇在大江的源头

——《大江源记》序

-

可以说,生命中的某些遇见,是今生的注定,如同我和这本书的作者。

那是一条著名的大江带来的机缘,它从我生活的高原出发,一路滔滔东流,抵达他的城市宜昌,早已烟波荡漾,闻名天下。

相隔千里,却滋养出共饮一江水的感恩情怀,溯源而上,去拜谒魂牵梦绕的大江出生的摇篮,是发自我们心灵的呼唤。

2017年初夏,我终于站在了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那巨大的冰川下,瞬间大脑一片空白,尽管在这之前已经多次看到摄影家们拍摄的冰川图片,但身临其境,灵魂完全被苍穹下自然的伟力与神圣所击中。

这一刻,我并不知道,先我之前有位名叫徐晓光的探险作家,也曾站在某个位置,面对这座矗立在母亲河源头的冰雪圣殿,同样的心头发颤,同样的仰视与膜拜。直到我遇见他的文字。

如果没有抵达格拉丹东冰川那次跌宕起伏、铭心刻骨的生命经历,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我也许和这部《大江源记》的书稿擦肩而过。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我读到其中的片段,立刻被迸发在字里行间的生命激情所打动。文学有时就是这样奇妙,仅凭文字散发出的气息,便能寻觅到相通的心灵。

《大江源记》一书,是作者于2006年和2007年参与的一支民间自发组织的独立科考队,奔赴长江源头进行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野外考察的现场记录。

正是他们创下的带有传奇性与不可复制的探险科考奇迹,才为我们开拓出全新的阅读视域。

这是一部站立在长江源头并眺望远方的文本,那一颗颗深入到高原大地经络的文字,表面粗粝、沉实,直抒胸臆,而涌动着滚烫热血和震撼心灵的内里却引领我们迈出自己的世界,走向那片杳无人迹,天地壮阔的荒野。

人说文如其人,果然,这位15岁就成为中国军人,复员后又做了铁路刑警、铁路警察教官的他,似乎浑身上下的每个毛孔都张扬出铮铮铁骨的气味。

之后一系列的极限挑战,滑翔伞飞行、江河漂流、探险科考,几次叩响了死神的门扉。与其说是再度锻造了他的筋骨与意志,不如说是一次次深度的生命体验,在倾注了对大地深情的同时,更升华了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假如有人对作者的选择产生好奇,可以看下他是如何说的:“我不是那种把脑袋别在裤带上轻视生命的人。我非常珍爱这个美丽的蔚蓝色星球和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生灵。

我喜欢徜徉在那个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中,那是一个无以言喻的美妙过程,虽然它充满着未知的不确定的风险,甚至是凶险。

但那种永远的好奇已经深深地无可救药地融化在自己的血液之中,当行走成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时,就像灵魂附体,不会让你回头。

每一次的行走都会掀开你生命中新的一页,只要自己一息尚存,就会继续走,那是生命里不朽的动力。”

的确,跟随作者重述三江源生死之旅的笔触,一条步步惊心、无法预知的险途在我们眼前徐徐铺展。

其间那些挑战生命极限的困难也接踵而来,缺氧、酷寒、高反、陷车、迷路、饮用水和食物的短缺……在层出不穷的逆境中,与作者同行的勇士们的面目也一个个跃然纸上。

这些流淌着相似血液,怀揣着共同梦想,发散着同一类精神气质的汉子,天南地北聚拢在一起,那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自踏上探险远征那一刻起,他们已结成风雨同舟的生死哥们。特别是科考队领队,中国著名探险家,地质生态学家杨勇先生鲜活的形象无处不在,其见识广博,平和果敢,让人敬慕。

正是这些拥有着无畏英雄精神和浓厚自然情怀的身影,为我们串联起一个个温暖感动的瞬间。“'尧茂书大哥,我们来看你来了!’杨勇一声带着哭腔的四川话,回荡在幽深的空谷,催人泪下。

乌云喑哑,江水嘶鸣,带着满腔的悲痛咆哮东流。我们以水代酒,洒向远去的江水。

我们以烟代香,杨勇拿出长江考察报告,队员们签上自己的名字,慢慢焚化,朗声齐诵:尧大哥,英灵永在,后继有人,你安息吧!”

读到这里,我恍然也置身其中,在通伽峡畔凛冽的风中,潸然泪下。

整个文本气象雄浑,仿佛电影,一幕幕场景惊心动魄地从眼前掠过。

那一阵狂风骤雨就被掀翻的简易帐篷;那因为高反引起的剧烈牙疼;那在零下40多度被冻掉的脚指甲。那发着高烧独自驾车冲向几十公里外的县医院,差点引起致命的肺水肿;那在冰河上翻车的瞬间,脑子里闪过的是“怎么会死得这么窝囊”等等。

还有一个情节,也特别触动了我:在一段十分危险的直角陡坡,作者建议同伴下车徒步,自己驾车,没想到同伴说:要下一起下吧,我要睡觉。一次生死之旅,见证了他们同生死、共患难的深情厚谊。

还有那些生活在天边,对外界知之甚少,却留存着人性本真的善良、质朴的当地群众,透过作者的眼睛,为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族群生活的原貌。他们沿途给予考察队的无私帮助,是文本传递给我们的无尽温暖。

除此之外,书稿配发的大量图片,都是直面现场的原真记录,这些顶礼大自然的摄影作品,栖息着作者的灵魂与情感。让我们在欣赏到许多难以领略的天籁之美的同时,也见识了长江源头自然生态的变化及原住民的烟火生活。

它们保存下来的原始景观记忆,无论从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依据,都为这个世界留存下了一份无比珍贵的影像档案。

同时,饱含着真诚的悲悯情怀和忧患良知的这些图片,与呈现作者内心颜色的文字搭建得如此和谐完美,更让我们领略到了文本的力量。

就我个人感觉,《大江源记》可以作为多视角的读本,探险精神,科考记录,地理认知,文字张力,图片写真,甚至为户外发烧友总结的自救指南,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摄取照亮自己的那束光芒。

能升华到如此境界,源于作者深厚的生活积淀和独特的生命觉醒。在我看来,作者的每一次远行,本质上其实是一场心灵的救赎之旅。

险途带来的挑战和自由,不时地让他重温随岁月而远逝的英雄血性和生命豪情,正如他在文中所言:一个行者的结束不应该是在床上,而是在路上!

这个春天,我带着刚刚打印好的这部书稿清样,飞向作者生活的城市,途经春光浸润的武汉,还是无法抹去一年前的悲情带来的感伤。

抵达宜昌,我看到了穿城而过的长江,宽阔、坦荡,飘散出我早已熟悉的气息。而长江的慈悲与坚韧,也同样濡染了这座城市的性格。

几天里,和作者及他的朋友在一起品茗论道,有如在高原与康巴汉子把酒放歌,率真豪气,酣畅淋漓。

最让我怦然心动的,是在书稿图片里多次目睹,穿越过江源冰雪大地的那辆越野,明亮的娇黄色和独特的车型在寂静的荒野和城市的车流中都十分醒目。

如影随形陪伴作者十余年,正在慢慢老去的它不断地被修补,却也舍不得放弃。坐进这洒满阳光色泽的车子,我的确能体味到,它已和作者的生命融为一体,成为他情感皈依的标志。

离开宜昌时,我坐高铁前往武汉乘机,当这座承载着长江气韵的城市渐渐退出我的视线,泪水突然抑制不住地滚滚滑落……

其实,很难说清我为何百感交集,只是有句话:“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它曾写在《南方周末》某年的新年贺词里,在那一瞬间突然在我的内心苏醒。

最后,向这条伟大的河流献上我深情的敬意!

END

徐晓光 丨笔名苍狼 

出生于英雄主义

恣意横行的五十年代 

闲侃长江沿线的城市性格
在雄性荷尔蒙消失的时代, 怀念一只叫黑子的狗
磨道里的驴
我演电影的经历
大九湖边,一碗米饭的爱情
在陕西太白,我们看见慢悠悠的生活
乘警往事:人贩子阿芳
乘警往事:关于黑社会和卧底,传说和现实永远不是一回事
乘警往事:铁道枪声
乘警往事:有个老兵叫老曹
乘警往事:飞翔的高跟鞋乘警往事:一脚在长沙踢了个官司
乘警往事:挂军功章的乞丐
刑警队长老巩
盗亦有道(一)
盗亦有道(二)
贼见愁的吴师傅
大山深处去打拐
初识江湖,搏击武当
警察的战争梦
一个跳楼女孩 引发的警察体制动议
在陕西太白,我们看见慢悠悠的生活
五门堰,古风扑面的地方
千万里,我们追寻着你
从古汉源到玉带河
青藏高原呼唤着什么
留坝 留吧 沮河畔的花海小城
神秘的墨脱
行走的最高境界
【从克里雅人到尼雅遗址之一】塔克拉玛干的肚脐
【从克里雅人到尼雅遗址之二】达里雅布依村
【记录片】《野山之子》拍摄花絮
【滇西记事】从南诏古国到和顺小镇
从“末日背包”谈生存主义
【天堂的盛宴】荒漠化科考队历年“吃”的众生相--当曲漂流
【天堂的盛宴】荒漠化科考队历年“吃”的众生相--可可西里
【天堂的盛宴】荒漠化科考队历年“吃”的众生相--格拉丹东
                     【天堂的盛宴-四】新疆处处有烤馕
【天堂的盛宴-五】玉树飞走的帐篷和茅台
【天堂的盛宴】治理荒漠化基金会考察队历年“吃”的众生相——当曲湿地
天堂的盛宴(七)——走西口之一
天堂的盛宴(七)——走西口之二
天堂的盛宴(九)——走西口之三
天堂的盛宴(十)——侯马故事
墨脱——走过四季
十年藏地掠影——人物篇
人文的崛起和生态的衰落——河南行小记
高原的云
土改果实最后的守望者
红烧肉随想
老片新传 :《铁道刑警》的记忆
劳尔夫和他的“挎子”
警察忠继的故事—善待女人
【生活百象】婚介所里去相亲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一)从大巴山到古盐道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二)大宁河最后一个盐工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三)告别大昌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四)大巴山深处的里河村
【寻访南方丝绸之路】(五)从大九湖进入神农架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一)神农架古盐道寻踪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二)穿越起点:搭架山——文化起源都是从神话开始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三)塔坪山难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四)阴峪河大峡谷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五)在这里见到古盐道的实物
【穿越莽原·古盐道寻踪】(六)登顶
作家岳红:苍狼的行走
【古盐道消失的地方】一鸡鸣三省——荆紫关(1)

图片 | 苍狼      编辑 | 金手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说长江--重上江源
你知道我国的“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并流”地区,分别在哪里吗?
地理上有很多地方叫三江,这些叫“三江”的你能分清吗?
《再说长江》第二集 重上江源
影像新中国 | 寻访大江大河
李栓科:地震频发 地壳确实进入活跃期(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