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2024届寒假历史第13练——东汉的兴衰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

A.百家争鸣出现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D.藩镇割据形成

2.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3.“光武中兴”盛世局面的开创者是(  )

A.诸葛亮B.曹操C.刘秀D.赵匡胤

4.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官僚机构臃肿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D.外戚势力膨胀

5.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释放奴婢,缓和矛盾B.监督官吏,惩处贪官

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6.对如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184年,张角等领导的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8.秦朝和东汉都曾因为政治的腐败,社会矛盾的激化引发过农民起义,其中秦朝后期爆发的这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    起义;东汉后期爆发的这场有组织、有准备的起义是    起义。

9.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    ;西汉灭亡后,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建立与秦统一全国相隔    年。

10.为了生存,我国古代农民举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过程中建立了“    ”政权。    起义的首领是张角,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三.材料题(共1小题)

11.十二生肖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记岁方法。据专家考证,最早完整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出现于东汉。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讨一下东汉的历史。

材料一: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龙川文集》

材料二: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一一《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材料一中陈亮赞颂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什么局面?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为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三: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2)你能从上面表格中发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使东汉中后期出现了什么政治局面?这一政局给东汉带来了什么危害?

材料四:张角是一个伟大的组织者。他在平平常常的布道活动中,已经不动声色地把数十万徒众部署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自己的首领,都归他指挥。三十六方的教众,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甲子”年有“大吉”到来,而最近的一个甲子年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

——江建忠《漫漫中兴路: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

3)与材料四有关的农民起义是什么起义?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和材料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2.刘秀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使东汉初期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黄巾起义产生了什么影响?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东汉的衰亡,故选B;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民族政权并立是在宋辽时期,排除C;藩镇割据是在唐朝末年,排除D。故选:B。

2.【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他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故B项正确;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均与题干“刘秀”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

3.【解答】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农婢,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冗官,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选:C。

4.【解答】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势力膨胀。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选:D。

5.【解答】根据题干东汉光武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可知,光武帝刘秀颁布诏书,以为今边郡盗谷五十斛即定为死罪,是开酷吏妄杀之路,故宣布废除此法,与内陆郡国相同。因此,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废除酷法,减轻刑罚,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6.【解答】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时大多年幼,以致大权旁落,造成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图片反映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故选:D。二.填空题(共4小题)

7.黄巾起义。

8.大泽乡(陈胜吴广);黄巾。

9.咸阳;245。

10.张楚;黄巾。

三.材料题(共1小题)

11.(1)光武帝刘秀;“光武中兴”。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2)皇帝即位年龄小,寿命短。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3)黄巾起义有关;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4)材料三中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败,社会混乱,人们反抗情绪高涨,引发了材料四中的黄巾起义。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2.东汉光武帝减轻或废除刑罚,释放奴婢,禁止残害奴婢,鼓励流亡的百姓返乡垦荒,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恢复三十税一的制度,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土地兼并严重,外戚和宦官替专权,社会上大批贫农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缓解了土地兼并,体现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初中历史《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部编版
【初中历史学习】七年级上册13课知识点同步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练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在线测试 | 2010—2021年全国卷选择题汇编:秦汉和魏晋南北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