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2024届寒假历史第16练——三国鼎立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毛泽东评价曹操:“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让我们不禁想起曹操参与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下列对这两次战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曹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B.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

C.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公元208年曹操率兵南下,准备统一南方。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在赤壁与曹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利用曹军弱点,火攻曹军战船,大败曹军。这次战役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以上叙述缺少(  )

A.曹操开战主要原因B.交战双方的兵力

C.孙刘联军破敌策略D.战役的重大影响

3.“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继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下列史实能证明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的是(  )

A.道教创立B.八王之乱C.淝水之战D.官渡之战

4.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桂陵之战

5.《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的故事,讲述了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旁观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而小明同学在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读到“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他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了(  )

A.《三国演义》的内容更生动具体可信

B.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区别

C.《三国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

D.《三国志》的描述单调乏味凭空杜撰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这首诗中“壮心”指的是他(  )

A.三分天下的愿望B.奋斗不懈的精神

C.统一全国的愿望D.擅长诗文的风格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秦朝末期,项羽在    中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东汉末年,曹操在    中胜出,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8.公元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称皇帝,国号    ,定都洛阳;公元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公元222年,    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9.公元200年,曹操在    (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    (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0.    年,曹操和袁绍在    进行决战。曹操采取    、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    打下了基础。

三.材料题(共1小题)

11.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尔虞我诈是三国……

材料二: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

材料三: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打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1)材料一中“东汉末年分三国”是指哪三国?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就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2)材料二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三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打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据所学知,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A项表述错误,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

故选:A。

2.【解答】208年,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题目叙述缺少交战双方的兵力,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答】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等,使自己的势力迅速扩大,并采用谋士计策袭击袁绍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最终以少胜多击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故能证明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的是官渡之战。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答】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公元前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解答】据题干《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的故事和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的内容不同可知,说明了关羽中箭是在华佗死后,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区别,文学作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气概,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解答】分析材料可知,“烈士”指曹操,“壮心”在这里指曹操统一全国的豪情壮志,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战败,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壮志,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巨鹿之战;官渡之战。

8.魏;221年;孙权。

9.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10.200;官渡;声东击西;北方。

三.材料题(共1小题)

11.(1)魏、蜀、吴。如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赤壁之战。原因:曹操自持兵力雄厚,骄傲轻敌。曹操军队系北方人,不善于水战。曹操军队水土不服。孙刘联军采取正确的战术和火攻。

3)曹操,官渡之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18课 三国鼎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7课三国鼎立_
第四单元
三国鼎立
4.1.1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优质教学课件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