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彭老师说(一)

(摄影:彭荣辉)

彭老师说1:为追求有效和高效的接听效率,请家长平素务必重视培养孩子在与人交流过程中的倾听习惯。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一、全神贯注看着对方的眼睛;二、有及时的反馈。这样的行为直接兑换成课堂的表现,即是:一、看清楚;二,听仔细。所谓“专心致志”,不过如此。另,有个特别重要的细节需要提请大家注意:人之初,性本善。事实上,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与生俱来,但后天在教化的过程中往往受长辈影响而渐趋钝化。因为长辈很容易在孩子的面前借以忙碌的理由,对孩子的言谈不屑一顾,于是,日久天长,慢慢孩子就学会游离,终致魂不守舍。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课堂上注意力专注,那么,请从改变自己面对孩子的方式做起。

彭老师说2:要让孩子每天的生活有秩序。基本要求是,孩子每天何时起床何时睡觉,以及何时作业何时读书,基本有个规划。尤其是上床睡觉和起床的时间应相对确定。秩序是智慧的前提。生活有了秩序,人体生物钟就会发生作用,就会在相应的时间点调动起身体的相应器官和神经中枢,让其自然进入亢奋状态,以让个体达成自动化程度。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条件反射。因为规律在前,所以一到那个点,肌体便自然激活,以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相应准备。一句话,有秩序的生活,让有质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享有保障,并让有效和高效成为可能。尤其是睡眠时间,请大家务必保证有序,每天几点睡,早上几点起,都要确定。而不能无序,让身体一直呈现无政府状态。(生活一旦无序,效率低下就是必然)

彭老师说3:孩子习作有模仿,这是好事情。一,这表明孩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他基本已经判定它模仿的对象是好东西,并且也基本清楚它好在什么地方。这种模仿,套用古人一句话,就是:“作之不止,乃成君子”。只要天长日久,在慢慢的积累中,孩子很自然就形成一种技能。正所谓:熟能生巧。二,所有的学习都是始于模仿。孩子说话,孩子走路,孩子会读书看报,孩子会这样孩子会那样,无一例外,都是始于对身边人的模仿。正因为如此,才有古人所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说。当然,我们可以有更高的要求,但更高的要求一定是在模仿的基础之上。常规的成长途径总是这样:先肯定(这就是对优秀模仿的另类定义),后超越,再创造。目标可以高远,但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常言“欲速则不达”,即为此理。

彭老师说4:关于孩子文具的购买和使用:本着实用的原则,文具越简单越好。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孩子的注意力很少可以长久专注。通常情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节课四十分钟,专注力能够保证20分钟左右就算很好。但如果文具过于花哨,且有其他游戏用途,便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一旦精神游离,再扯回来,便很不易。因为思维会有惯性,这就好比一个驾车的人,突然发现状况后及时刹车,车子必然还要向前滑行一段时间。如此往复,成倍浪费时间和精力就成自然。所以,但凡发现孩子专注力不够,我们在文具上可以做的功夫就是:1、文具只要实用就好,切勿花哨;2、只要开始学习,除了届时必备的书本和文具,桌面所有东西清空,甚至视野内所有可能引起注意力分散的东西统统清出去。另,两个细节请注意:做一样清一样,做完就及时放回书包;做哪样放哪样,余外切忌外露

彭老师说5:鉴于孩子们的生存现状,以及诸多年轻爸爸妈妈的焦虑或是纠结,特提出家庭生活四项基本原则:一、制定规则(可以涵盖孩子一天作息)。生活的,学习的,经由与孩子商量的方式,确定下来,最好白纸黑字写下来,以便对照实施,以“宪法 ”的标准凌驾于家庭一切生活,没有特殊情况,不由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提前告知。规则制定之后,必须予以“普法”,努力尽一切力量让孩子领会,并融会贯通,化为身体的一部分。三、适时提醒。人之初,性本“恶”。孩子有惰性完全正常。所以,为防微杜渐,对孩子应不时提醒,以防懈怠,出现差错。四、必要惩戒。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如果在实践中孩子有冲犯“规则”的行为,屡禁不止(预先限制可以容忍和宽恕次数),按早前制定的相关约定必须给予相应惩罚。但此惩罚非彼惩罚。紧要的是,只需剥夺孩子本应享受的相关权利即可。抑或,冷处理,对他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要知道,对孩子的漠视本身就是最严厉的惩罚。(等到他幡然醒悟,主动认错,才给予和解和改错的机会。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彭老师说6:对于孩子的丢三落四,做父母的人不要急躁。究其缘由,主要在于:一、父母对孩子缺乏相关要求;二、父母日常喜欢“越俎代疱”,帮助孩子做得太多。当下纠错,方法如下:第一、告知孩子,但凡力所能及的事情,必须自己做;第二、对于家庭,尤其是孩子自己的物品,提醒其必须摆放有序、及时归位;第三、发现孩子无序摆放或是不能及时归位,家长及时提醒,并在监督下让孩子亲历亲为纠错,以求及时归位;第四、孩子因为无序摆放或是不能及时归位导致的学习用具等丢三落四,让孩子为自己不当行为买单,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包括可能引发的相关惩罚;第五、孩子到校发现若有学习用具遗落在家,是其自己过错,对其请求送至学校坚决不予理睬(“要求”更不必理会)。如此往复,起初必然痛苦,但持之以恒必有益。相信假以时日,丢三落四毛病不但可以修正,也必定成就有担当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注意弥补孩子的“注意力缺陷”
龙泉育才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须知
​资深班主任指导开学“黄金期”,决定孩子一个学期的好状态!
家长必读:孩子六大习惯一个都不能少
如何训练宝宝的自制力
一年级新生入学准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