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荣辉给你答个疑

(图片源自网络)

荣辉给你答个疑

题记:这个职业从事久了,很自然身边的朋友就日渐多起来。这其中,不乏问题多多的年轻父母或是年轻同行。荣辉热忱,历来有问有答,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这段时间突然想起来,有些问题是共性问题,与其匆匆一说而过,远不如写下来来得意义远大。毕竟,这么一来便可以你看我看大家看,天长日久,就是一种资源。

——彭荣辉

问:孩子家长要求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老师应该怎么办?

答:

家长要求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这个问题表述语义含糊,是指单方面让老师提高某次考试的分数,还是指希望老师多多努力提高孩子整体学业水平成绩?姑且理解,在此只属后者。如果是后者,就要静下心来分析,孩子的学习成绩与什么相关?个人认为,抛开先天不说,再抛开教师的教水平和能力不说,这与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个人努力程度相关。如此,身为家长,如果教师本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态度没有问题,而只是单方向向老师提出要求,这便实属无理取闹。

因为抛开孩子先天不足和教师的问题之后,余下便多是孩子个人的问题。缘此,很多时候,便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跟进相关。学习态度的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形成合力,一起努力加强教育。学习习惯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引导培养的方法,却需要家长多督促多鞭策。个人努力状态,家长和孩子一样可以形成合力,争取学校家庭双管齐下,让孩子积极向上,勤奋上进。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教师更多是引导和教会方法,但具体跟进,却需要家庭花费更大气力。因为你不能指望学校会在课堂之余有太多力气去抓态度抓习惯抓努力。学校课程设置,它有计划,它有秩序,绝不会因一个孩子的改变而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无法将教师的力量平均到每个孩子身上,即便平均,被硕大的分母一除之后,也是分摊到个体的时间与精力少得可怜。是故,家庭的跟进与配合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极其重要的。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唯有父母改变,孩子才会有更多改变。那种将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或是完全放任,将所有责任都推至学校或是教师身上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是必须睁大眼睛看清现实,立刻需要幡然醒悟的父母。一句话:作为家长,与其向教师提出提高分数的无理要求,远不如自己放低姿态,积极配合学校,向教师等专业人士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找准孩子缺失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努力,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与引导。(有一点,必须澄清:教师是培养你的孩子,不是你培养教师的孩子)

问:孩子上小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该怎么办?

答:

考试不理想,这个问题很模糊。理想,不理想,不好一言以蔽之。毕竟,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教育与其说是为了成就孩子,其实就现实层面而言,更多是成就家长。成就家长的什么呢?对孩子的期望,以及自己过于脆弱的虚荣心。不奇怪,人都是社会人。于是,不管是否愿意,总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形成攀比。成人如果只是自己比,那还好说。可怕的是,明明自己比不过人,却要寄希望于下一代。于是,这一代的孩子常常不堪重负。其实,静下心细想,相信是个人都会明白,十个指头伸出有长有短。孩子亦然。即便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学习内容,但接受效能却有差异。何故?人有差异性啊。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应耳熟能详。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立足于人的视角去培养一个人,去成就一个人。

退一步,单论分数。小学生平时测试,不比中学生中考和高考,所有考测其意义,只不过检测一个阶段的学习效果如何,不过是日常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个手段而已。并且,仅仅是限于一时。其成绩所反馈的,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过是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和相关时段的学习状态。是故,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太过紧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考试对于孩子或是家长,其最大意义在于,让其明白知晓自己的长与短。家长如果希望就此可有所作为,有意义和可操作的事务是:一和孩子一起分析得与失,以引导孩子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二鼓励和鞭策孩子,让孩子化失利为动力,及时迎头赶上;三如果家长专业性知识不强,无法和孩子分析得失、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可邀请老师给予必要指导;四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如果在意分数,并希望后面能够有所进步,那么,必要的督促不可少,另及时的帮助和有效的跟进指导也是必须而且紧要。一句话,孩子出现低分,肯定出了问题。有可能学习态度问题,有可能知识性错误,表明其日常所学没有及时应知应会,有时可能只是大意失了荆洲。所以,切记要分清是非对错,才可对症下药,给予必要帮助和引导。

问:家长给孩子开家长会很紧张,应该怎么办?

答:

开家长会紧张?好奇怪,紧张啥?是否太过在乎得与失?因为不知孩子年龄多大,所要面对是什么样的老师,是故无法给出具体建议。但就我个人的经历,这个紧张完全没有必要。实不相瞒,我的家长对于我开家长会,好像一直都处在翘首期盼的状态。今天的家庭,虽然较之过往对孩子的教育已经重视非常。但更多时候是表面现象,是人云亦云,是鹦鹉学舌,是盲目跟风,是非专业人士盲从于周边几个所谓成功人士。其实,诸多家长也不是不知道这种现状,正因为知道,所以对于家庭教育这一块迫切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如果教师在这方面建树颇多,且乐意有所作为,我想家长们很乐意与之走在一起,然后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家校联合,一起形成一股合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毕竟,学校归根结底是为了家庭培养孩子。但如果不幸的是,教师一味追求分数,而不是从真正的人的意义来上培养孩子,那些个因为分数屡遭挫折的孩子的家长,想必会因此而觉得面目不再,尴尬难堪。这也许正是一部分家长紧张的原因所在。

有什么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呢?没有办法。一如果不幸遇到唯分是上的教师,这是命,你无法改变——你不要指望可以轻易改变一个成人,并且这也将是这块土地上的一种趋势,尤其是初中和高中,毕竟升学讲究的就是分数;你有能耐可以申请换班或是转学。问题是,你可以确保新班或是新学校遇见的老师,就不是唯分是上的教师?二改变不了教师,就改变自己吧。发生一件事,你喜欢,就享受它;不喜欢,就改变它;改变不了,就远离它;远离不了,就接受它。只要改变观念,你就可以接受它。三不论发生什么,努力维护好自己孩子对于学习和生活的兴趣和信心,人生只有一次,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好好地活着则更为重要,是故,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帮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这是父母的第一要务。



135

     父亲,教师,写作者。写过一些文字,发表过一些文章,编著过几本图书,出版过三本个人专著。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期中考试家长会发言稿
初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第128期】四线小城私立中学教师月考分析会后的一点思虑
教育问题生的“关键”在哪里?
八年级(1)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别难为老人,爸妈们这8件事得亲自陪孩子,你做到几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