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镇馆之宝,价值连城的青铜剑

  古代,佩剑除防身之外,还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从“繁阳之金”铜剑的剑鞘就可见一斑。剑鞘由象牙精雕而成,剑首饰以珍珠,堪称珍宝,是王族的贵重佩饰。

  剑是中国古代用于近战刺杀和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又称直兵。一般由首、柄、格、身构成。剑身细长,两侧有刃,顶端尖而锋利,剑柄短,便于手握。早期剑都比较短,无鞘,所以早期佩剑一般都是在剑首设有一个圆环,将绳子穿入圆环并系在腰间。西周晚期起出现剑鞘,剑亦加长。于剑鞘上部设环或耳,穿绳系腰间,以一种合适的角度,佩戴于身侧或身后。

  最令世人惊奇的是,被埋藏两千多年的我们出土时依然锋利无比,竟能一次划透十几张纸。专家学者在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测试后发现,我们的表面居然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其含铬量为0.6%-2%。正是因为这薄薄的灰色含铬保护层,起到了强有力的防腐抗锈耐蚀作用,才使我们千年不锈、锋刃锐利。要知道这种“铬盐氧化”的保护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而两千多年前的秦人到底是怎么掌握这项技术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春秋战国作为第 一个大分 裂时期,近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常年的互相征伐,催生了战争形式的大变革:以往的战车冲锋为主发展为以步兵、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为主,而由于在以往车战模式下,主要用戈、戟等长兵器甚至是弓箭进行远距离攻击,剑只作为御手的防身武 器;发展至步兵为主要兵种的时期,这种近距离的格斗就将青铜剑灵活轻便的特性显现出来,剑也就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和普及开来,成为这个时期主要作战武 器。

  剑脊的凸线是怎样加工出来的。 有相当一部分剑的脊部凸起一条直线从格下至剑锋,其剖面如同切开的一个很小的半球。为假设用轮子横向磨削这种剑体的设想图,很明显,横向磨削行不通,轮子必然会将脊部凸起的线磨平,况且轮子的直径与剑宽的比例应远比图中轮子大。通过设想图可知,铸剑后横向加工后,是不会留下我们看到脊部凸起一条半圆直线的剑。

  手感和声响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得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花纹和款识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 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青铜器分为礼器、兵器、生产工具及其他生活用品四类。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器物合金配比不同。在纯铜中加锡,是为了增加硬度和韧度,加铅是为了增加铜液的流动性。《周礼·考工记》中有:“……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金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是古人对青铜器合金比例的记载,现代科技的荧光能谱仪,对大量青铜标准器进行能谱分析,发现成熟稳定期的器物合金配比与古代文献记载基本吻合。运用这种方法,科研人员采集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用途的合金配比数据,总结出青铜器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借助这种高科技手段,是可以把一些不符合合金配比规律或元素种类的伪器排除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铜剑推动文化发展
古墓发现大量青铜器 青铜古剑上刻有神秘图案 剑鞘的雕刻更为惊人
战国后期有鞘剑档案
高古玉“玉剑饰”的特征及作用
古代冷兵器也可以做的这么的精美,你绝对没听过见过!
看古代高大上的宝剑装饰艺术,涨姿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