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鉴定大明宣德炉的要点(深度好文!)

  炉底中 央开框,四边齐整锐利,内铸“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为典型清代早期官铸炉款识风格,地子清晰平滑,字体规整有度,六字于框内均匀平稳,笔划精细到位,保留书法意趣,又不失官方气度。工艺上,铸款难于刻款,又款识的铸造难于器身,故好款必好炉。内膛修磨规整,铜质精纯,色泽赤亮,压手感强。

  人们喜爱宣德炉还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明朝宣德皇帝在位时,宫中的佛殿失火,金银、铜像都被混烧成液体。另有传说是经书起火,金银、铜、珠宝都烧结在一起,于是宣德皇帝下令将其铸成铜香炉。宣德皇帝问铸工说:铜炼几次才能精纯?铸工回答说:用六火炼铜,就会出现珠宝的光彩。于是宣德皇帝命令炼十二火,后把铜制成铜条,再用赤火熔化铜条,置于铁制成的筛格上,把先滴下的最精纯的铜选取出来再将金、银等贵金属加入其中制成香炉。因而真正的宣德炉经过轻轻擦拭,便会泛出光泽。

  有时候,鉴定明清铜香炉可以举一反三,把视野扩大。同时代的炉,它们的材质可能不同,但制式却殊途同归。这次展览中有一个带着崇祯款的蚰龙耳炉,另一个落着大清乾隆年制款的蚰龙耳炉以及一件雍正爐鈞釉的蚰龙耳炉也陈列在一起。人们不仅能看到崇祯炉式相较明中期所发生的过渡性变化,也可以看到,雍正乾隆时期炉子的圈足会变得比较直,与崇祯比较,已经具有高器身的特点,同时口沿上也具有清代的特点。当我们把眼光扩展到雍乾时期掐丝珐琅或者画珐琅的香炉制品上,就会发现,其时代风格如出一辙,这对于判定铜炉的年代就有十分准确的参考作用。就连爐鈞釉的斑斓变化,其实也是用来模拟宣炉皮色斑驳的艺术效果的。雍乾时期督陶官是唐英,他在督窑的时候,常常用瓷器来模拟其他材料的特点,被称为仿生瓷,成为当时中国瓷器工艺史上的一个高峰。

  宣德炉文物所用之铜,从文献可见当时用的是泰国(暹罗)进口的风磨铜,其色如同阳迈。《宣德鼎彝谱》清册中写得很清楚,铸宣德炉的金属原料是暹罗国进献的风磨铜,赤金、白银都是作商嵌泥金、泥银用的,并不是说将金银一起熔入铜中铸炉。要知宣德炉的成分,只要弄清楚风磨铜是什么即可。因此,首先让我们来查考一下“风磨铜”一词。

  宣德三年的宣德炉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再加上仿制之风的盛行,让许多人认为,目前所能见到的宣德炉,几乎是伪造品,但有人却认为在大批伪品中,还有真品存在。

  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纵然宣德炉不得交易买卖,但造假的猖獗程度丝毫不见减少。文物专家们和造假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也在不断更新。过去用漆片伪造宣德炉表面的纹饰,专家们想出来一个用开水浇来破解的方法。商周时期用“泥范法”造宣德炉,专家发现如果上面有“范缝”那么就可以认定为真品。结果研究报告发表后没几年功夫,市面上的伪造宣德炉全都用了“泥范法”。到80年代,专家用X光透视宣德炉内部,能发现残留在器物中的垫片,这又成了鉴定新标准。结果可想而知,到90年代,市面上的假宣德炉又全都含有垫片。每当研究出来一个新的鉴定方案的时候,造假者总是如影随形,让人防不胜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未都说宣德炉的辨伪和款识
雍容华贵宣德炉
明代宣德炉真伪辨
千不存一!传世收藏之宣德炉
明清铜香炉精品(4)
文房清玩之明清香炉真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