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康熙青花的发展 令人大开眼界

  康熙青花瓷之所以被称为达到了青花发展的顶峰,并不仅仅是因为价格,通过一些简单的比较可以发现,唐代的青花瓷更多是具有历史意义,在工艺上同后世存在差距。到了元代青花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数量较少,而且元代的青花瓷并不是主流。到了明朝,青花瓷才渐渐成为瓷器的主流,但并没有走向顶峰,还有发展的余地。而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青花真正迎来了春天。康熙青花瓷的出色之处可以归纳为3点,分别可以从胎釉、青料、以及形制体现出来。

  康熙时期还比较流行仿制明代青花,主要是仿永宣时期苏麻离青的那种鲜艳带晕散的青花发色特征,也有成化时期平等青的淡描,嘉靖时期回青料的那种南中泛紫的效果。虽说仿明的青花比例较小,但是仿制的宣德青花水平还是比较高的,这时候使用了的是国产料,加之青料提纯技术的提高,其中含铁较少,稳定性较好,为了仿制黑色的结晶斑点,采用了人工重涂积点的方法有意点染形成,这种青花的下沉度以及质感是不够的,釉面泛青且少数有橘皮纹,用手抚摸是比较光滑的,不会显得凹凸不平,而永宣时期的青花釉面常常是带有波浪状的。

  清代瓷器一直都是收藏家们追捧的重头戏,在近年来康熙的青花瓷价格在市场上也是一路走高,清代后期的人都认为清代的青花瓷里康熙瓷朝是最 好的,它们继承了明代的遗风,并且还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格,而这和康熙皇帝有直接关系。因为康熙在坐稳江山之后,就开始注重官窑瓷器的烧制了,并且派遣陶官亲自到景德镇,于是青花在这个时候就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下子就成为了清代青花瓷的高峰。

  清朝初期,“官搭民烧”,使康熙官窑与民窑的分界变得模糊。康熙十八年以后,官窑瓷器的款识开始规范丰富起来。多采用馆阁体,字体渐趋清秀,楷书年号写得较扁,底下一划较长。主要有青花双圈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字体端庄工整,雄健有力,字与字之间距离比较大。其“熙”字写法略有变化,将“熙”字加一笔,改写成“熈”字。

  康熙青花瓷造型丰富多彩,分为琢器和圆器两大类。康熙青花琢器类造型整体风格古拙,凝重,线条刚劲,转折硬朗,重 心偏低,相对于整个清代,器物造型多显得瘦高。康熙圆器类器物整体上讲究平稳,尤其是碗类,重 心相对偏低,口径和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 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

  人们称誉康熙青花,必谓之“墨分五色”,这指的是用一种青花色料便可在绘画中区分事物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使画面富有立体感。这种青花,一改元明两代青花传统平涂的单调画风,使青花发色深浅不一,如同绘画中的“墨分五色”,故康熙青花又有“色分五彩”或“青花分五色”之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了解康熙青花瓷器,看完这一篇就够了
青花瓷的由来及其寓意
清代各朝青花瓷器鉴赏
纹饰与色彩是断代的指标
收藏绝招之三:看青花钴料、器型、纹饰
第二篇 灿烂美青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