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宣帝缔造了最强盛的汉帝国,为何却又亲手埋下汉朝衰落的种子?

中国历史上有过无数的王朝,其中最为人向往与怀念的,显然就是汉朝与唐朝。其中唐朝以“盛”闻名,余光中在《寻李白》中写道“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让我们一想起唐朝,就会想起美酒、月光、剑气;而汉朝则是以强著称。

明末清初时思想家王夫之,在读到《后汉书》的时候,非常感慨地说了一句“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其它王朝都是在贫弱的情况下灭亡的,只有汉朝哪怕是末年也依然非常强大,可见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地位。

那么汉帝国最为强盛的时期,是由哪位皇帝缔造的呢?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汉武帝,毕竟汉武帝在位54年,打了44年的仗,北边的匈奴、南边的南越与夜郎、东边的卫氏朝鲜等等。

这个时候的汉朝在对外作战上虽然威风,但其实国内百姓的生活其实相当困苦,等到汉武帝晚年时期,整个汉朝的户口人数已经减少了一半,很多地方都开始出现动荡,以至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不得不颁发《罪己诏》以安抚民心。

事实上,汉朝最为强盛的时期,是由汉武帝的曾孙,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所缔造的。

一、监狱中长大,市井间成年

刘询这个人的身世经历非常传奇,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他于征和二年(前91年)出生,是皇太子刘据的长孙,也就是汉武帝的长曾孙,按照道理来说是应该非常受宠的,毕竟他的出生就意味着65岁的汉武帝做到“四世同堂”了,而四世同堂对一个老人来说,是一件很有福气的事情。

最初的时候,刘询的降生也确实是给汉武帝带来了很多的喜悦,然而不久后巫蛊之祸爆发,汉武帝怀疑亲生儿子刘据谋反,灭其一族,仅有襁褓之中的刘询得以幸存,但也被关进了监狱,好几次差点死掉,全靠忠心的大臣丙吉保护,才得以成功避开死劫。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大赦天下,住在监狱中的刘询因此得以出狱,丙吉将这个不足5岁的孩子送到了其祖母史良娣家中。史良娣作为刘据的妾室,在巫蛊之祸中已与刘据一同遇害,不过史良娣的母亲史贞君依然住在家中,老人家看到自己这个一出生就成了孤儿的曾外孙,眼泪当场就哗哗流淌,尽心竭力地亲自抚养这个孩子。

同年,汉武帝病重不治,在去世之前下了一道圣旨,恢复曾孙刘询的宗室身份,并且让他由掖庭养育。所谓掖庭,其实就是皇宫旁边的小房子,是宫女住宿的地方,管理掖庭的官员叫做掖庭令,由宦官担任。此时担任掖庭令的官员名字叫做张贺,与刘询渊源很深。

张贺是当年刘据的心腹家丁,由于巫蛊之祸的影响才成为宦官,所以对刘询极其照顾,并没有半点约束,而是给其自由,放任他自由自在地到处玩耍,并且出钱给刘询请学问深厚的老师来解读经书,让他上学。

刘询因此得以掌握学问,并且没事就浪迹市井之间,玩各种少年人喜欢的游戏,比如说斗鸡、走马。由于他的身份特殊,老百姓们也不将他当作高高在上的贵人,而是将其当作普通人看待,刘询因此得以体察了普通老百姓的民生疾苦,当然也知道了如何去辨别人心,这是其它皇室成员很难享受到的待遇。

二.人世间百媚千娇,又怎及故剑情深

住在掖庭,长在市井之间的刘询慢慢走向成年,张贺开始为他操心起婚姻大事。刘询尽管是天皇贵胄的皇室,但是想想他祖父母与父母的结局,没人觉得他有可能翻身,反而会觉得他随时可能有莫测的危险,并没有什么人敢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更没有什么女孩愿意嫁给他,只有许平君是例外。

元凤六年(公元前75年),许平君在父亲许广汉的安排下,不顾母亲的愤怒,毅然嫁给了此时一无所有的刘询。

当时的刘询是个什么状况呢?张贺曾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是弟弟张安世表示反对,理由是:“曾孙乃卫太子后也,幸得以庶人衣食县官,足矣。”他是卫太子的后人,能够作为平民生活下去就已经很侥幸了,还想要什么自行车呢?

在很多看来,刘询能够活下去就已经够了,甚至于他本人也可能是这样想的,毕竟像许广汉这样的底层人物,其妻子也可以毫不掩饰地表达对他的鄙视。这个一出生就失去家人的孩子,能够好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爱情那是奢侈品。

然而许平君给了这个仿佛被遗弃的少年温暖、爱情与亲情,在他看上去毫无出头之日的人生里,点燃了一束温馨的光芒,从此刘询再非孤苦无依的孩子,而是成为了有人等候归来的丈夫。在他们成婚后的第二年,许平君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刘奭。

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在没有来得及立下继承人的情况下去世,大将军霍光等人共同拥立昌邑王刘贺为帝,然而刘贺登基没几天,犯下的错事就多达上千条,于是将其废掉,拥立口碑良好的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登基之后,就需要册立自己的皇后,大臣们都希望刘询能够册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皇后,然而刘询对此却不做出应答,而是下了一道圣旨,让大臣们帮自己去寻找贫贱时所用过的一把旧剑(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们因此懂得刘询不离不弃的心意,纷纷上奏请求立许平君为后。

狱中长大的刘询成为皇帝的那一年,罪人之女许平君成为他的皇后,给后人留下了故剑情深的故事,而刘询之所以能够为后人称颂,却并不仅仅在于他的深情,更在于他在治国方面的才能。

三.励精图治,拓土170万平方公里

地节二年(前68年),执政大臣霍光去世,刘询开始了真正的亲政,由于他从小在市井间长大,所以对于那些吏治的弊端非常清楚,于是下令文武百官每隔五天就要进行一次汇报,而对那些二千石以上的官员,更会亲自去考察他们的事迹,结合他们的言论,以此来做出提拔或者贬谪的判断。

在刘询的勤奋工作下,品德贤能、能力突出的官员被迅速提拔到重要岗位,那一些恶吏则遭到放逐。同时刘询在对待百姓方面极其宽松,引导大家进行兴修水利,开通沟渠之类的活动,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国力增长极其迅速,在经济方面也采取降低盐价、平稳物价等措施,大汉帝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富饶局面。

神爵二年(前60年),刘询首次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以控制西域各国,将西域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大汉版图。匈奴日逐王率领上万人马归入大汉,匈奴单于对此不敢表示任何谴责,而是给汉朝献上各种珍宝,到甘露三年(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以大汉藩臣的身份来进行朝拜,而另一支匈奴单于则彻底遁逃,为祸多年的匈奴彻底安定,大汉帝国达到全盛时期。

汉宣帝凭借着他那惊人的天资,以及过人的勤奋,缔造了最为强盛的汉帝国,然而与此同时,他却也亲手埋下了汉朝衰落的种子。在他之后,汉帝国便每况愈下,刘询其实已经预见到这种情况,但他还是这么做了,为何呢?原因可以用陈奕迅与王菲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来解释:因为爱情。

四.大汉朝的万世永昌,又怎及给那个女孩一份交代

汉朝的由盛转衰,是在汉宣帝之后开始的,继承他帝位的汉元帝刘奭喜欢儒术,同时个性懦弱,在位期间过于宠信宦官,连自己敬重的老师被宦官给害死了都只是哭泣,却不去给宦官定罪,导致朝政极度混乱,曾经极其强盛的大汉帝国,内部开始出现纷争,衰落逐渐不可避免。

刘询自幼在市井间长大,见过的三教九流之辈也不知多少,此后执掌权柄多年,对人心的把控更是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在刘奭年少时,刘询看着这个喜欢儒术却个性懦弱的儿子,发出了一声痛苦的预言:“乱我家者,太子也!”

原因是“我汉家制度,本以王霸杂之”,一方面要施行仁慈的王道,通过仁慈收取大家的心,另一方面则要施行威如雷霆的霸道,通过法律刑罚让大家知道畏惧;而太子刘奭则只知道施行仁慈的儒道,却不懂如何去对人施加法律刑罚,这样自然就会导致皇权的旁落。

后来汉朝的发展趋势,也确实是印证了刘询的预言,那么他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为何不废掉刘奭另立太子呢?最重要的原因,显然是因为刘奭是他与爱妻许平君共同的孩子。

当年的刘询正当微末之时,许平君不顾一切嫁给他,他在成为皇帝后却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皇后,让年仅19岁的许平君在分娩时,因为中了霍光妻子的算计而亡。尽管后来他灭掉了霍光全族,但是许平君却已经不在身旁,自己后来所有的荣华富贵,不能与之共享,那么就只能将这一切传给她唯一的儿子刘奭,以慰其在天之灵。

​哪怕是知道刘奭会导致汉朝衰落,那又怎样呢?为了给那个女孩一份交代,大汉朝的万世永昌相对可没那么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布衣”天子汉宣帝刘询,一位比肩汉武帝却被人们忽视的伟大君主
大汉帝国的皇帝们如何让大汉走向鼎盛?又如何走向灭亡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汉帝国2
真正意义上解决匈奴问题的并不是汉武帝,而是汉宣帝刘病已
他是中国最特殊的宦官 亲生女是皇后 外孙是皇帝
汉宣帝刘询背有皇孙身份,但却生来命运多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