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孙权复仇:乱世为人全靠演技,你占我便宜我要你性命

自以为占便宜最后吃亏的事情那是非常多非常多,这里说一个三国故事!

故事的主角。

一个是三国三雄主之一的孙权,别称渣权,由渣权的外号就可以知道这人不咋地道,事实也如此啊,渣权一路,人品极差,不过与政治家而言,这人品不是啥大问题,人品好的都活不长。

(人品不咋地的孙权)

另一个,现在不显山露水,但是当时也是四大势力之一的辽东公孙渊。

公孙渊其人,不算伟大英明神武,但是能在三国这个乱世活到最后的,你说他仅仅靠地利因素维持统治也是不公平的。所以这能力也是有的,而且不低。

(公孙渊远在辽东)

一般而言在商战领域有句话说的好,老大和老二干仗,最后老三消失了。

这话放在政治层面依然正确,原因也很简单,老大老二干仗,如果老三是搅屎棍,那么就不能专心干仗。也因此深处辽东的公孙渊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忧患意识。

在这样的忧患意识之下,如果坐以待毙那就是自找死路,他必须行动。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三国鼎立形势已成,曹魏占据北方势力横绝一时,东吴坐断江东俨然老二,蜀汉占据西南国小而富有雄心,这公孙渊远在辽东势力添加末尾。

不过远在曹魏后方的公孙渊也不是甘于寂寞的人,而是时不时在曹魏后方弄点小动作,这道不是作死,而是知道曹魏主要敌人在哪以武力震慑曹魏而已。

(公孙渊实力也不弱)

所谓小而霸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你越是示弱越是被人欺负。

这曹魏主要敌人都在南方,面的背后捣鬼的小弟也是头疼,为此魏明帝曹睿为了安抚公孙渊让他不闹事,还特别加封他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这安抚背后的无奈还有咬牙切齿,公孙渊哪有不知道的。

国中之国是曹魏无法容忍的事情。

而当时的孙权也在打着迎公孙渊为外援,骚乱曹魏的主意。

于是在公元232年,也就是吴嘉禾元年正月,刚刚过年的时候,就急不可耐的派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由海路出发去辽东结好公孙渊,可惜在半路上被驻守魏国北方的田豫击败,损兵折将不说就连周贺也被斩杀。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事被公孙渊知道了就让它也起了心思,虽然东吴的联络自己没有成功,但是他们的心思公孙渊也是知道的。

(曹睿也不傻)

为了自保,公孙渊也派出了使者在同年十月(公元232年),出访东吴,去的时候那个恭敬啊,直接就称藩于孙权了,这演技真没的说。

在古代称藩的意思就是承认附属,相当于认东吴为宗主国。

这意思和普通的修好联盟大不相同。

估计公孙渊打的主意是,我远在天边,给你啥待遇你也享受不到,不过我给的待遇高,你给的支持也就大而已。

可是这在孙权看来意味又完全不同,作为三国中最晚称帝的东吴,孙权其实是很在意自己被人看不起的,称帝的犹豫就是为此,谁想瞌睡遇枕头,称帝不过四年,一直装孙子的孙权居然被公孙渊捧到如此高位,难免就心理飘飘然起来。

(孙权飘飘然)

面对公孙渊的称臣那是激动不已,直接就给了公孙渊他能给的最大官职。

遣使封公孙渊为燕王,加九锡。

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寝。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将与戮力,共定海内,苟在同心,与之偕老。今使持节督幽州领青州牧辽东太守燕王,久胁贼虏,隔在一方,虽乃心於国,其路靡缘。今因天命,远遣二使,款诚显露,章表殷勤,朕之得此,何喜如之!虽汤遇伊尹,周获吕望,世祖未定而得河右,方之今日,岂复是过?普天一统,於是定矣。书不云乎,‘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大赦天下,与之更始,其明下州郡,咸使闻知。特下燕国,奉宣诏恩,令普天率土备闻斯庆-《三国志·吴主传》

这份诏书写的好啊。

前面表达自己的谦虚和低调,中间将公孙渊捧的老高几乎将其比作伊尹、吕望的地步,最后暗地里要表达的不过是,你归附后,天下统一即将到来。

为了向全国传颂这个好消息,孙权还大赦天下并大告天下。

一般高调举动都有报应,这不报应马上就来了,而且就在册封的时候出现。

当时孙吴政权不是没有人看出公孙渊的不安好心,从丞相顾雍开始,无数人都劝说孙权,这公孙渊不是好人不能轻信。

可是被讨好和臣服弄的飘飘然的孙权执意不听。

反而用最高规格给公孙渊册封,派出了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出使,并带了一万士兵过去,这一万士兵主要作用就是带册封的贺礼和九锡的用物。

(公孙渊翻脸不认帐)

这一路去往辽东路途遥远,孙权那是望眼欲穿,想听好消息。

谁知道这一路尽是不归路。

使者到达辽东之后,原本称臣的公孙渊突然翻脸无情起来。

在张弥和许晏到了辽东之后,收下了贺礼,留下了一万士兵,转手就吧东吴给卖了,还杀了使者张弥和许晏,顺带用这两倒霉蛋的人头去魏国领赏。

曹睿一看这公孙渊识相啊,也给了不少赏赐给他。

这操作无论怎么看都是666啊。

左右手一进一出,拿了双倍的奖赏,这买卖值得。

消息传到孙权哪里,孙权那个气啊,就快原地爆炸了,直接说要御驾亲征。

权怒曰:“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卻,令人气涌如山。不自载鼠子头以掷于海,无颜复临万国。就令颠沛,不以为恨。”-《江表传》

活了60年没吃过这样的亏,只有我占便宜那有我吃亏的,孙权之愤恨由此可见。

(被气死的孙权)

可是辽东太远了,这亲征那是说瞎话,在有气也得忍着谁叫你好大喜功呗。

就这样自以为占便宜的孙权吃了大亏,那么占了曹魏孙吴便宜的公孙渊后来如何?

其实也不咋地,几年后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曹魏派司马懿讨伐公孙渊,自顾不暇的公孙渊想起了孙权派使者去称臣。

孙权对过去的事情那是记忆犹新啊,于是有了下面的记载。

公孙渊自立,称绍汉元年。闻魏人将讨,复称臣於吴,乞兵北伐以自救。吴人欲戮其使, 羊衜曰:“不可,是肆匹夫之怒而捐霸王之计也。不如因而厚之,遣奇兵潜往以要其成。若魏伐渊不克,而我军远赴,是恩结遐夷,义盖万里,若兵连不解,首尾离隔,则我虏其傍郡,驱略而归,亦足以致天之罚,报雪曩事矣。”权曰:“善”。乃勒兵大出。谓渊使曰:“请俟后问,当从简书,必与弟同休戚,共存亡,虽陨于中原,吾所甘心也。”又曰:“司马懿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也。”-《汉晋春秋》

简而言之就是,孙权一看公孙渊遭殃其实心里开心的不得了,表面还要表达很焦急的心态。

出兵那是不出的,恶心下你那是应该的,说了一堆废话之后,说道。

(司马懿一来公孙渊完蛋了)

这司马懿可是很厉害哦,你要好自为之。

“司马懿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也。”

这真是长见识啊,乱世除了实力也看演技,这公孙渊的演技和孙权的演技都是杠杠的,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没有实力的演技最后都是害人害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三国历史的六条冷知识,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三国时期除了魏蜀吴之外, 其实还有一个燕国, 国祚比蜀汉还长
此人兵力远胜司马懿,却为何还被吊打,孙权说了8个字道出玄机
三国辽东战史(下)代州平定:魏吴外交的海外战场
东汉末年四国并存,罗贯中为何只写了三国?被抹去的一国是谁?
“三国”并非三国,还有第四国,开国之主堪比曹操、刘备、孙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