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宋英杰录:南宋军事要塞钓鱼城坚持抗敌36年,期间有几任守将?

公元十三世纪,在世界的东方,元朝(蒙古)和南宋这两个政权之间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最终,元朝大获全胜。

这种结果是双方实力对比后的必然,南宋军民在庞大的元朝的军事压力下,也就只剩下一腔热血了。

双方近半个世纪的大混战,曾出现过许多知名的战役,知名的将领。

其中,合川钓鱼城及围绕着这座城而发生的故事,最为人津津乐道。

钓鱼城之战或许不比崖山海战更悲壮,但知名度更高,在东西方历史上都很有名。

因为这座城是著名的“上帝折鞭处”,它影响到了万里之外欧洲的历史走向。

钓鱼城自建成后,就成为南宋抗击元朝大军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城中军民坚持抗元时间长达36年。

36年间,钓鱼城换过五任主将,本文就简单介绍下这些把名字刻在钓鱼城历史上的历史名人。

一:冉琎、冉璞‍

钓鱼城是冉琎、冉璞兄弟俩修筑的,用通俗一点的语言描述,他们就是“钓鱼城之父”

公元1236年(南宋端平三年),冉琎、冉璞为抗蒙保宋(此时元朝还未建立),出山投奔到南宋四川安抚置制使余玠麾下。

当时,蒙军已经攻陷成都,南宋抗蒙形势岌岌可危,而重庆这个连接四川和荆襄的要道的地位就相当重要了。

如果重庆失守,四川的蒙军就能顺江而下至襄阳,跟河南方向的蒙军夹击荆襄方向的宋军,荆襄就危险了,而荆襄有失,则南宋必亡。

所以,要给南宋续命,重庆就不能失守。

为守住重庆,冉琎、冉璞两人向余玠建议,在重庆城外的钓鱼山上重新筑城。

此前,钓鱼山上就建有一座军寨,本就是作为重庆屏障存在,冉琎、冉璞的建议,无非是加强钓鱼山的军事地位。

因此,余玠同意了,并报南宋朝廷,分别任命冉琎、冉璞为合州知州和通判,将钓鱼城(城筑成后,合州治所就迁到城内)的修筑和防御重任委托给了他们。

《宋史·余玠传》中记载:

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遂不谋于众,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以璡为承事郎、权发遣合州,璞为承务郎、权通判州事。徙城之事,悉以任之。

至公元1243年(南宋淳祐三年),钓鱼城修筑完成,开始了它在抗蒙(元)战争史上的征程,冉琎、冉璞也成为钓鱼城的首任主将。

公元1253年(南宋宝祐元年),余玠受人陷害,被南宋朝廷猜忌,准备召其入京,结果,余玠一气之下病死了,《宋史·余玠传》中记载:

宝祐元年,闻有召命,愈不自安,一夕暴下卒,或谓仰药死。蜀之人莫不悲慕如失父母。

余玠死后,受余玠招揽为官的冉琎、冉璞也在钓鱼城待不下去了,兄弟俩只能辞官回乡,第二年,冉琎病故,七年后,冉璞病故。

二:王坚‍

公元1254年(南宋宝祐二年),随南宋名将孟珙入川抗蒙的王坚被朝廷任命为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成为钓鱼城第二任主将。

王坚镇守钓鱼城六年,他是钓鱼城历史上最著名的主将,因为,蒙古大汗(元宪宗)蒙哥就死在他指挥的炮火下。

公元1259年(南宋开庆元年),蒙哥亲自率领蒙古大军攻略钓鱼城,苦攻数月不得入内。

当年七月,蒙哥在钓鱼城外筑高台,欲侦查城中动向,被王坚抓住机会放炮击伤,数日后不治而亡。

蒙哥死后,不但蒙古此次侵宋的战争被迫终止,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已经兵临欧洲的蒙古西征大军,也因大汗之死,终止了西进,欧洲逃过一劫。

王坚在钓鱼城头上的一炮,在给南宋续命的同时,也无意中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走向。

蒙哥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260年(南宋景定元年),立下不世功勋的王坚因被权臣贾似道猜忌,被召回临安,四年后去世。

三:马千‍

王坚从钓鱼城离职后,南宋朝廷任命马千为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马千成为钓鱼城第三任主将。

马千在钓鱼城镇守期间,正奉蒙古内部的权贵因蒙哥之死,为争夺汗位在内斗,所以,钓鱼城周边基本暂无大的战争。

当时,马千要注意的,主要是防止在四川的蒙军出来捣乱。

公元1263年(南宋景定四年),马千的儿子在为钓鱼城运送粮食时,在距离城池120公里处的虎相山(也称虎啸山,今四川广元境内)被四川蒙军俘虏。

这可是给元军送去了大礼,如果能以儿子的性命威逼马千投降,钓鱼城唾手可得。

但马千数次接受蒙古劝降信的行为,终究被南宋知道了。

警觉之下,为避免意外发生,南宋朝廷赶紧罢免了马千,并任命了新的钓鱼城守将张珏,《宋史·张珏传》中记载:

景定初,合守王坚征入朝,以马千代守合。四年,千子馈饷至虎相山,为东川兵所得,屡以书劝千降,朝廷乃以珏代千。

四:张珏‍‍

张珏是钓鱼城第四任守将,也是钓鱼城建成后在位时间最长的主将,他镇守钓鱼城的时间近十二年。

这十二年,是钓鱼城经受考验最严重的时期。

特别是在元朝建立后,摆平了后方的元世祖忽必烈对南宋各个防御城池都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

最重要的是,蒙哥汗死在钓鱼城下,几乎所有的蒙古将领,都以攻破钓鱼城,为蒙哥报仇为荣,打钓鱼城时战力特别强。

但钓鱼城的军民在张珏的指挥下,多次击败元军(张珏守城期间,元朝建立),并拒绝向元朝投降,始终力保钓鱼城不失。

公元1275年(南宋德佑元年),南宋朝廷为挽救四川的危局,从钓鱼城调离张珏。

张珏被任命为四川制置副使、重庆知府,南宋朝廷让他到重庆去指挥全川的抗元战争(后准备调其入京,参与保卫临安,但诏令未送到)。

在重庆,张珏又坚守三年,重庆城破后,张珏几次准备自杀殉国未遂(均被家人阻止),后在逃亡途中被元军俘虏。

元军欲押解张珏去大都(北京),路遇友人相劝,张珏再次找寻到机会,成功自杀殉国,《宋史·张珏传》中记载:

珏至安西赵老庵,其友谓之曰:"公尽忠一世,以报所事,今至此,纵得不死,亦何以哉?"珏乃解弓弦自经厕中,从者焚其骨,以瓦缶葬之死所。

五:王立‍

张珏从钓鱼城调离后,其部将王立被南宋朝廷任命为合州安抚使,成为钓鱼城第五任守将,也是最后一任守将。

王立在后世的评价是毁誉参半,因为他最后开城投降了。

王立投降时,南宋已经灭亡,钓鱼城周围城池全部被元军攻占,钓鱼城成为孤城。

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钓鱼城迟早会被攻破,甚至会被屠城(蒙哥死前留下遗言,命令后人攻破钓鱼城后屠之)

王立为保存钓鱼城残余军民的性命,以存活全城百姓、军兵的条件,向同为汉人的元朝西川枢密院副使、安西王相(安西王是忽必烈的儿子)李德辉投降。

当时,围困钓鱼城的,其实是元朝东川枢密院下属的军队,全是蒙古将领统帅,他们是坚决想屠城的。

王立聪明地接受了从成都赶来的李德辉的劝降,借元朝的东川和西川枢密院之间的斗争,成功保存下了钓鱼城军民的性命。

王立投降后,又苟活了22年,公元1301年(元朝大德五年),王立被元成宗下令赐死。

六:结束语

以上是我总结的历任钓鱼城守将的基本情况,大家觉得谁的贡献最大?

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指正和探讨。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寻“二冉”足迹
86南宋四大道场第三篇钓鱼城
二冉(冉琎,冉璞)
这座弹丸小城居然为南宋王朝续命30年!
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很多贵州人都不知道,其父曾是乱世奇才
王坚事迹考略暨蒙哥死事考辨(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